220kv拉法基变电站高压试验方案(最新整理内容摘要:

电阻:一次绕组对二次绕组及地、各二次绕组间及其对地的绝缘电阻与出厂值及历次数据比较,不应有显著变化。 一般不低于出厂值或初始值的 70%。 ⑵局部放电试验:交接时,在电压为 ,视在放电量不大于 5pC;在电压为 时 (必要时 ),视在放 电量不大于 10pC。 运行中,在电压为 ,视在放电量不大于 20pC。 ⑶极性检查:与铭牌标志相符合。 ⑷交流耐压试验:交接试验: :预加 倍设备额定相对地电压 10 分钟,然后降至 0;施加 倍设备额定相对地电压 5 分钟,接着升至设备额定电压 3 分钟,然后降至 0; 验,所加试验电压值为出厂试验值的 90%;补气较多时 (表压小于 ),应进行工频耐压试验,试验电压为出厂值的 80? 90%。 ⑸各分接头的变比检查: 与铭牌标志相符合;交接时的比值差和相位差与制造厂试验值比较应无明显变化,并符合等级规定。 ⑹校核励磁特性曲线:与同类互感器特性曲线或制造厂提供的特性曲线相比较,应无明显差别;多抽头电流互感器可在使用抽头或最大抽头测量。 (继电保护有要求时进行) ⑺绕组直流电阻:与出厂值或初始值比较,应无明显差别。 ( 包括一次及二次绕组 ) ⑻ SF6电流互感器气体的湿度:交接时不大于 8 ⑼ SF6电流互感器气体泄漏试验: 无明显漏点 ;年漏气率不大于 1%。 ⑽ 气体密度继电器和压力表检查 : 参照厂家规定。 电压互感器试验 ⑴ 绝缘电阻:与历次试验结果和同类设备的试验结果相比无显著差别;不应低于出厂值或初始值的 70%。 ⑵ 交流耐压试验:一次绕组试验电压 按规程进行 ;二次绕组之间及其对外壳的工频耐压标准为 2kV,可用 2500V 兆欧表代替持续时间 1 分钟,应无异常。 ⑶ 局部放电测量: 交接时,相对地电压互感器 在测量电压为 ,视在放电量不大于 5pC;在电压为 时 (必要时 ),视在放电量不大于10pC。 ⑷ 空载电流和励磁特性:在额定电压下,空载电流与出厂值比较无明显差别;空载电流的 增量不应大于出厂试验值的 10%。 ⑸ 联接组别和极性:与铭牌和端子标志相符。 ⑹ 电压比:与铭牌标志相符。 ⑺ 绕组直流电阻测量:与初始值或出厂值相比较,应无明显差别。 ⑻ SF6电压互感器气体的湿度:交接时不大于 ⑼ SF6电压互感器气体的成分分析:交接时只测量纯度,要求≥ %。 ( 110kV以上) ⑽ SF6电压互感器气体泄漏试验: 无明显漏点 ;年漏气率不大于 1%。 导电回路直阻 : 交接时的回路电阻值应符合制造厂规定 SF6 气体泄漏试验 SF6气体密度继电器 (包括整定值 )检验:按制造厂规定进行 SF6 气体泄漏试验:不存在明显漏点;年漏气率不大于 1%或按制造厂要求。 交流耐压试验 3.金属氧化锌避雷器 9 ⑴绝缘电阻:不低于 2500MΩ。 ⑵直流 1mA电压 (U1mA)及 :不得低于 GB11032规定值; U1mA实测值与初始值或制造厂规定值比较,变化不应大于177。 5%; 漏电流不应大于 50μ A。 ⑶运行电压下的交流泄漏电流: 测量运行电压下全电流、阻性电流或功率损耗,测量值与初始值比较不应有明显变化。 ⑷工频参考电流下的工频参考电压:应符合 GB11032或制 造厂规定。 ⑸底座绝缘电阻: 不小于 5MΩ。 ⑹检查放电计数器动作情况:测试 3? 5次,均应正常动作。 4. 隔离开关 ⑴ 二次回路的绝缘电阻 :交接时不应低于 10MΩ。 ⑵ 交流耐压试验 :试验电压 按规程进行 ; 在交流耐压试验前、后应测量绝缘电阻;耐压后的阻值不得降低。 ⑶ 二次回路交流耐压试验 : 试验电压为 2kV; 可用 2500V 兆欧表代替。 ⑷ 电动操作机构线圈的最低动作电压 : 电动机操动机构在其 额定操作电压的 80%~ 110%范围内分、合闸动作应可靠; 最低动作电压一般在操作电源额定电压的 30% ? 80%范围内。 ⑸ 导电回路电 阻测量 : 交接时应符合制造厂规定。 ⑹ 操动机构的动作情况 : 电动操动结构 在额定操作电压下分、合闸 5 次,动作应正常 ; 手动操作机构操作时灵活,无卡涩 ; 闭锁装置应可靠。 5. 10kV电流互感器 ⑴ 、 绕组及末屏绝缘电阻: 一次绕组对二次绕组及地、各二次绕组间及其对地的绝缘电阻与出厂值及历次数据比较,不应有显著变化。 一般不低于出厂值或初始值的 70%,电容型电流互感器末屏绝缘电阻不宜小于1000MΩ。 10 ( 2) 极性检查: 与铭牌标志相符合。 ( 3) 交流耐压:一次按出厂试验电压的 80%至 90%进行; 二次绕组之间及对外壳的工频耐压试 验电压为 2kV,可用 2500V 兆欧表代替。 ( 4) 各分接头的变比检查:与铭牌标志相符合;交接时的比值差和相位差与制造厂试验值比较应无明显变化,并符合等级规定。 ( 5) 校核励磁特性曲线:与同类互感器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