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fdd_ts_36212-930中文协议内容摘要:

14 144 17 108 61 528 17 66 108 1536 71 48 155 4032 127 168 15 152 9 38 62 544 35 68 109 1568 13 28 156 4096 31 64 16 160 21 120 63 560 227 420 110 1600 17 80 157 4160 33 130 17 168 101 84 64 576 65 96 111 1632 25 102 158 4224 43 264 18 176 21 44 65 592 19 74 112 1664 183 104 159 4288 33 134 19 184 57 46 66 608 37 76 113 1696 55 954 160 4352 477 408 20 192 23 48 67 624 41 234 114 1728 127 96 161 4416 35 138 21 200 13 50 68 640 39 80 115 1760 27 110 162 4480 233 280 22 208 27 52 69 656 185 82 116 1792 29 112 163 4544 357 142 23 216 11 36 70 672 43 252 117 1824 29 114 164 4608 337 480 24 224 27 56 71 688 21 86 118 1856 57 116 165 4672 37 146 25 232 85 58 72 704 155 44 119 1888 45 354 166 4736 71 444 26 240 29 60 73 720 79 120 120 1920 31 120 167 4800 71 120 27 248 33 62 74 736 139 92 121 1952 59 610 168 4864 37 152 28 256 15 32 75 752 23 94 122 1984 185 124 169 4928 39 462 29 264 17 198 76 768 217 48 123 2020 113 420 170 4992 127 234 30 272 33 68 77 784 25 98 124 2048 31 64 171 5056 39 158 31 280 103 210 78 800 17 80 125 2112 17 66 172 5120 39 80 32 288 19 36 79 816 127 102 126 2176 171 136 173 5184 31 96 33 296 19 74 80 832 25 52 127 2240 209 420 174 5248 113 902 YD/T 1849—2020 14 34 304 37 76 81 848 239 106 128 2304 253 216 175 5312 41 166 35 312 19 78 82 864 17 48 129 2368 367 444 176 5376 251 336 36 320 21 120 83 880 137 110 130 2432 265 456 177 5440 43 170 37 328 21 82 84 896 215 112 131 2496 181 468 178 5504 21 86 38 336 115 84 85 912 29 114 132 2560 39 80 179 5568 43 174 39 344 193 86 86 928 15 58 133 2624 27 164 180 5632 45 176 40 352 21 44 87 944 147 118 134 2688 127 504 181 5696 45 178 41 360 133 90 88 960 29 60 135 2752 143 172 182 5760 161 120 42 368 81 46 89 976 59 122 136 2816 43 88 183 5824 89 182 43 376 45 94 90 992 65 124 137 2880 29 300 184 5888 323 184 44 384 23 48 91 1008 55 84 138 2944 45 92 185 5952 47 186 45 392 243 98 92 1024 31 64 139 3008 157 188 186 6016 23 94 46 400 151 40 93 1056 17 66 140 3072 47 96 187 6080 47 190 47 408 155 102 94 1088 171 204 141 3136 13 28 188 6144 263 480 速率匹配 Turbo 编码传输信道速率匹配 Turbo 编码 的 传输信道的速率匹配以码块为单位进行,过程为:首先将三个信息比特流 )0(kd 、 )1(kd及 )2(kd 分别 进行交织,然后进行比特收集,最后是循环缓存器 的产生 ,如图 3 所示。 每个码块的输出比特的传输方式 见 小节中 描述。 子 块 交 织 器子 块 交 织 器子 块 交 织 器比 特 收 集虚 拟 循 环 缓 存比 特 选 择 及删 减)0(kd )1(kd )2(kd ke)0(kv )1(kv )2(kv kw 图 3 Turbo 编码 的 传输信道 的 速率匹配 比特流 )0(kd 根据 小节中 定义的子块交织器进行 进行交织 , 其对应的输出序列定义为)0( 1)0(2)0(1)0(0 ,..., Kvvvv ,  的定义见 小节。 比特流 )1(kd 根据小节 中定义的子块交织器进行交织 ,其对应的输出序列定义为YD/T 1849—2020 15 )1( 1)1(2)1(1)1(0 ,..., Kvvvv。 比特流 )2(kd 根据 小节 中 定义的子 块交织器进行 交织 ,其对应的输出序列定义为)2( 1)2(2)2(1)2(0 ,..., Kvvvv。 用于传输的比特序列 ke 的生成过程在 小节 中 给出。 子块交织器 用 )( 1)(2)(1)(0 ,..., iDiii dddd 表示子块交织器的输入比特, D 为比特数。 子块交织器的输出比特序列生成过程为: a) 令 32TCsubblockC 为矩阵的列数,矩阵的各列序号从左至右为 0, 1, 2,„ , 1TCsubblockC。 b) 阵的行数 TCsubblockR 为满足下式的最小的整数 :  TCs ub b loc kTCs ub b loc k CRD  矩阵的各行序号从上至下为 0, 1, 2,„ , 1TCsubblockR。 c) 如果   DCR TCs u b b l o c kTCs u b b l o c k  ,则在头部添加  DCRN TCs u b b l o c kTCs u b b l o c kD  个虚比特( dummy bits),使得 yk = NULL , k = 0, 1,„ , ND – 1。 然后, )(ikkN dyD (k = 0, 1,„ , D1),从矩阵  TCsu b b lo ckTCsu b b lo ck CR  第 0 行第 0 列位置开始逐行写入比特序列 yk( 从 比特 y0开始写)。 )1(2)1(1)1()1(12211210TCs u b b l o c kTCs u b b l o c kTCs u b b l o c kTCs u b b l o c kTCs u b b l o c kTCs u b b l o c kTCs u b b l o c kTCs u b b l o c kTCs u b b l o c kTCs u b b l o c kTCs u b b l o c kTCs u b b l o c kTCs u b b l o c kCRCRCRCRCCCCCyyyyyyyyyyyy 对于 )0(kd 和 )1(kd : d) 基于表 8 所示的    1,...,1,0  TCs u b b lo ckCjjP的模式,进行矩阵的列间置换, 其中 P(j)表示第 j 个变换列的原 始 列位置。 进行列间置换后的  TCsu b b lo ckTCsu b b lo ck CR  维矩阵为: YD/T 1849—2020 16 TCs u b b l o c kTCs u b b l o c kTCs u b b l o c kTCs u b b l o c kTCs u b b l o c kTCs u b b l o c kTCs u b b l o c kTCs u b b l o c kTCs u b b l o c kTCs u b b l o c kTCs u b b l o c kTCs u b b l o c kTCs u b b l o c kTCs u b b l o c kTCs u b b l o c kCRCPCRPCRPCRPCCPCPCPCPCPPPPyyyyyyyyyyyy)1()1()1()2()1()1()1()0()1()2()1()0()1()2()1()0( e) 块交织器的输出是从列变换之后的  TCsu b b lo ckTCsu b b lo ck CR  维矩阵中逐列读出的比特序列。 子块交织的输出比特表示为 )( 1)(2)(1)(0 ,..., iKiii vvvv ,其中 )(0iv 对应于 )0(Py , )(1iv 对应于CCsubblockCPy )0(„„,且  TCs u b b l o c kTCs u b b l o c k CRK 。 对于 )2(kd : f) 用 )2( 1)2(2)2(1)2(0 ,..., Kvvvv表示子块交织器的输出,其中 )()2( kk yv  ,同时      KRkCR kPk TCs u b b l o c kTCs u b b l o c kTCs u b b l o c k m o d1m o d)( 置换模式 P 的定义 见 表 8。 表 8 子块交织器列间置换模式 列 数 TCsubblockC 列间置换模式  )1() , . . . ,1(),0( TCs u b b l o c kCPPP 32 0, 16, 8, 24, 4, 20, 12, 28, 2, 18, 10, 26, 6, 22, 14, 30, 1, 17, 9, 25, 5, 21, 13, 29, 3, 19, 11, 27, 7, 23, 15, 31 比特收集、 选择 及 传输 对应第 r 个码块的长度为  KKw 3 的循环缓存器 按如下方式生成: )0(kk vw  for k = 0,„ , 1K )1(2 kkK vw  for k = 0,„ , 1K )2(12 kkK vw  for k = 0,„ , 1K NIR表示传输块软缓存的比特长度, Ncb表示第 r 个码块软缓存的比特长度。 Ncb的计算方式为 YD/T 1849—2020 17   wIRcb KCNN ,min 对于 DLSCH 和 PCH 传输信道 wcb KN  对 于 ULSCH 和 MCH 传输信道 其中, C 为 小节 中计算出的码块的数量, NIR为    l i m i tD L _ H A R QM I M O ,m in MMK NN s o f tIR 其中 Nsoft为 总的软信道比特 数 [3]。 在 UE 被配置在文献 [2]的 节所描述的 传输模式 传输模式 4 或传输模式 8 下接收 PDSCH 传输时, KMIMO取 值为 2,其他情况下 取值 为 1。 MDL_HARQ为文献 [2]第 7 章所定义的最大下行 HARQ 进程数。 Mlimit为常数 8。 E 表示第 r 个码块的速率匹配的输出序列长度, rvidx表示该传输的冗余版本号 (rvidx= 0, 1, 2 , 3),速率匹配的输出序列表示为 ke , k = 0,1,..., 1E。 G 表示一个传输 块的总 的可用 比特数。 令  mL QNGG  ,其中 Qm在调制方式为 QPSK、 16QAM、 64QAM 时 取值 分别为 6。 当传输块映射到单层传输层时, NL取值为 1, 当传输块映射到 2 或 4 层传输层时, NL取值为 2。 令 CG mod ,其中 C 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