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zx-01型烟气系统操作手册内容摘要:
512M 硬盘: 120G 系统安装 及调试 2. 1设备 安装 首先搭建安装平台,然后按图在烟囱上开孔并安装法兰,在安装法兰时,要注意将法兰口向上倾斜 5 度左右,这样可以防止烟气产生的冷凝水外流而腐蚀设备,安装完法兰以后,可以在平台上建设设备房,在完成了设备房的搭建、电源线线缆、市话线及接地线的布置以后,便可以进行设备的安装工作。 安装时要根据房间内的具体情况,合理考虑设备布局,并先布线,所有布线要求整齐,规范,并且要求走线槽 ,具体 如 图 图 7所示。 YDZX01 型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操作手册 17 图 6 监测孔示意图 图 7 现场安装示意图 1—— 氧量分析仪 2—— 流速分析仪 3—— 手工采样 4—— 监测仪 5—— 风机 6—— 压缩机柜 7—— 体化控制机柜 系统安装及调试 18 8—— 楼梯 9—— 电源控制箱 10—— 空调及空调插座 空气净化吹扫系统的安装 空气净化吹扫系统的安装有以下要求: 空气净化吹扫系统在烟道或烟囱上的位置必须靠近发射 /采集系统(不超过 5m); 连接烟气在线监测仪探头的气管应尽可能的短,压力不低于 ; 线缆走线符合安全规范; 图 8 风机外形尺寸 吹扫 装置的空气入口必须无阻碍物; 若是过滤器不够干净,应予以更换。 烟气在线监测仪的安装 烟气在线监测仪的安装步骤如下: 1) 如果法兰上有覆盖物,拿去覆盖物; 2) 连接风机气管到采样管外管入口处,上紧管夹; 3) 打开 风机 ,使其稳定工作; YDZX01 型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操作手册 19 4) 将 烟气在线 监测仪 的 探头从法兰盘中插入烟囱(道)内; 5) 将监测仪主机 部分连接到探头上,并扣上锁紧扣; 6) 将主探头与法兰用四个螺钉锁紧; 7) 按接线要求连接好相关线缆。 烟气 流速监测仪的安装 烟气 流速监测仪安装步骤如下: 1) 如果法兰上有覆盖物,拿去覆盖物; 2) 将皮托管从法兰盘中插入烟囱(道)内; 3) 调整皮托管方向,使得动压和静压取样管与气流方向一致,其中正对气流方向的为动压管,背对气流方向的为静压管,锁紧螺钉; 4) 将动压管和静压管与机柜上的 烟气流速监测仪 主机连接好。 5) 按接线要求连接好相关线缆。 氧量分析仪的安装 氧量分析仪安装步骤如下: 1) 如果法兰上有覆 盖物,拿去覆盖物; 2) 将氧量线缆连接好,在未放入烟道前先对氧化锆探头进行加热; 3) 等加热到 200℃以上时将探头从法兰盘中插入烟囱(道)内; 4) 调整 探头 方向,并锁紧螺钉。 2. 2安装 工作注意事项 按 安装图纸的 要求 正确 安装法兰 并注意各法兰 之间的间距 ; 安装或焊接法兰时要求法兰盘略微向上倾斜,防止有冷凝水回流造成光谱仪和探头的腐蚀; 使用方提供并铺设至现场的设备电 源,电源要求: 交流 380V/三相四线/5kVA, 要求长期供电不中断; 使用方提供至现场的可靠接地线(接地电阻小于 4 欧姆); 站房内的设备布局要求摆放合理,使室 内美观及维护方便; 系统安装及调试 20 主机柜地脚要求旋下,保持设备平稳; 主机柜面板上的螺钉要求旋紧; 各仪表安装所用的法兰要求旋紧螺栓,防止漏水漏气对设备造成腐蚀; 烟气 监测仪 主机探头必须在风机运行的状态下,才可以将探头放进监测孔,防止烟尘对镜片的污染; 2. 3系统调试工作 所有安装工作结束后,可以进行系统的调试工作。 检查并确认所有接线、管路无误后, 打开机柜控制器上的监测仪开关,再依次打开工控机、显示器、氧量分析仪、 烟气流速监测仪 的开关 ,系统通过自检后会自动进入测量程序界面。 1) 检查 所有功能是否正常(如流速皮托管定时吹扫功 能是否正常、传输功能是否正常) ; 2) 检查 氧量分析仪 、 烟气流速监测仪 的 表 盘显示 和工控机显示数 值 是否一致 ; 3) 根据现场实际工况设置相关 参数,如烟道面积、湿度、标准过量系数、流速停运判断值、传输编号等 ; 4) 检查现场设备状态是否正常,如氘灯信号、外光信号等 ; 系统调试完毕,系统应显示“系统运行正常”状态,此时系统 可以进入运行状态。 系统 操作 说明 烟气在线监测仪操作 系统 机柜 面板 介绍 YDZX01 型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根据结构型式不同,分为标准式和分体式,其面板示意图分别如图 图 10 所示。 YDZX01 型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操作手册 21 图 9 标准式系统前后面板示意图 1— 显示器 2— 键盘 /鼠标 3— 工控机 4— 氧量分析仪 表头 5— 控制器 6— 烟气流速监测仪 7— 交流接触器 KO— 总开关 K1— 风机开关 K2— 监测仪开关 系统操作说明 22 K3— 氧量分析仪开关 K4— 流速监测仪开关 图 10 分体式系统控制器示意图 1— 24v 开关电源 2— 模数化开关 3— 接线端子排 4— 交流互感器 系统开关机 YDZX01 型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采用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系统光谱信号的采集、处理和数 据存储等全部由系统自动完成,而且具有定期自检的功能,自动修正系统漂移和其它外界因素造成的误差,具备来电自启、自检功能,无需 人为干预。 通过专用数据线缆或电话线、无线网络可以实现远程登录, 进行数据的实时查看和历史数据的查询、下载、打印等功能。 为防止意外情况(如断电等)导致系统出现故障或探头中的角反射镜受到YDZX01 型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操作手册 23 污染导致测量不稳定,保证系统正常工作,设备应定期检查和维护。 系统 开机: 打开机柜面板上的总开关,依次打开“ 风机 ”、“ 监测仪 ”、“ 氧量 ”、“ 烟气流速监测仪 ”开关,再打开工控机和显示器开关。 系统停运时关机顺序为 :关闭显示器、工控机开关,再关闭“ 监测仪 ”、“ 氧量 ”、“ 烟气流速监测仪 ”开关,将烟气在线监测仪探 头 拔出烟道后,才能关闭“ 风机 ”开关,并将氧量探头也要拔出。 如果关机时间不长,可以将“ 风机 ”和“ 氧量 ”开关打开。 氧量分析仪 概述 本系统中氧量分析仪 所使用的测氧传感器材料是一种氧化锆固体电解质,是在纯氧化锆中掺入氧化钇或氧化钙,在高温下烧结成的稳定氧化锆。 在 600℃以上高温条件下,它是氧离子的良好导体,一般做成管状。 如果把氧化锆管加热至大于 600℃的稳定温度,在氧化锆管两侧分别流过被测气体和参 比气体,则产生的电势与氧化锆管的工作温度和两侧的氧浓度有固定的关系。 如果知道参比气体的浓度,则可根据氧化锆管两侧的氧电势和氧化锆管的工作温度计算出被测气体的氧浓度。 表 1:氧化锆传感器工作特性表 温度 氧化锆传感器工作状态 600℃以下时 绝缘电阻大,不遵守能斯特方程 700℃以上时 绝缘电阻小,遵守能斯特方程 CY系列氧分析仪工作为 750℃177。 2℃ 主要技术规格 测量对象:各种工业炉窑烟气,混合气体; 测量元件:氧化锆管; 测量范围: %O2; 系统操作说明 24 输出电流 : 420mA。 ( 输出信号对应显示氧量 0 0 、 025VOL O2量程可选。 ); 检测器加热炉升温时间约 20分钟; 检测器标准长度: 180mm,400mm,600mm,800mm, 1000mm, 1200mm; 重复性:满量程的177。 %; 基本误差≤177。 2%(满量程); 稳定性≤177。 1%(仪器连续检定 24h); 响应时间:当标准气体从检测器入口引入时计, 5秒内达到 90%的响应 ; 环境温度:检测器 10℃~ 80℃ 转换器 10℃~ 40℃ ; 电源及功耗:电源 220177。 10%VAC,功耗最大为 150W。 氧量分析仪 接线 根据现场工况条件的不同,我们提供了 CY2DA 盘装式仪表 氧量分析仪 、 CY2C 壁挂式仪表 氧量分析仪 两种 结构 型式, 盘装式仪表 氧量分析仪由 检测器( 探头 )、 CY- 2DA 转换器 和连接导线 组成 ,其系统连接图如图 11所示。 图 11 CY2DA 盘装式仪表 氧量分析仪 连接图 YDZX01 型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操作手册 25 壁挂式 仪表系统 由 检测器( 探头 )、 CY- 2C 转换器 和连接导线 组成 ,其连接图如图 12 所示 图 12 CY- 2C 壁挂式仪表 氧量分析仪 连接图 氧量分析仪 调校方法 图 13 CY- 2DA 转换 面板图 图 14 CY- 2C 转换面板图 面板显示及按键说明 系统操作说明 26 显示部分:由数码管和 LED指示灯组成。 数码管用来显示氧含量、温度、氧电势等参数及过程调试参数故障提示等内容。 当温度传感器断路或损坏时,数码管显示 “E ”。 ● LED指示灯为状态指示灯,当温度高于 780℃时 “ 上限 ” 指示灯亮,低于 730℃时 “ 下限 ” 指示灯亮。 “ 测量 /维护 ” 键:按此键可选择进入仪器测量或维护状态,进入测量状态,上面的指示灯 “ 亮 ” ,此时操作上面两排按键无效。 进入维护状态则指示灯 “ 不亮 ” ,可进行显示功能切换及 校准操作。 “ 温度 ” 键:按下此键,数字显示值为当前锆管工作温度值(℃)。 “氧 电势 ” 键:按下此键,数字显示值为当前被测气体的氧电势值( mV)。 “ 氧含量 ” 键:按下此键,数字显示值为当前被测气体的氧含量值( Vol%O2)。 “ 保留 ” 键:保留不用。 “ 加热 /关闭 ” 键:保留不用。 调校方法 转换器调校 首先 用电位差计模拟检测器按系统连接图连好 ,然后接通电源。 1) 校温度零点:先用导线将热电偶输入端 10,11(2DA),或 3,4(2C)短接。 在 CJ 端接 AD590,观察显示应为室温,否则调整电位器 RW2,直到与室内温度一致。 2) 校温度量程:按 “ 测量维护 ” 键进入维护状态,再按温度键显示温度。 在端子 10,11(2DA),或 3,4(2C)上接一电位差计,给出( 750℃ 减室温)所对应的毫伏值应显示 750℃ ,如不是则按 “ 选择 ” 键两次,然后按 “ 写入 ” ,显示“” ,再按 “ 给定 ” 键输入密码,最后按 “ 写入 ” 即可。 3) 校氧电势:在维护状态下,按 “ 氧电势 ” 键,并在氧电势输入端 9(2DA),或 1,2(2C)用电位差计给出 50mV 的信号,则前面板应显示。 如不是,则按 “ 给定 ” 键两次,确认后按 “ 写入 ” ,显 示 “” ,再接 “ 给定 ”YDZX01 型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操作手册 27 键输入密码,最后按 “ 写入 ” 即可。 需要时,用 “ 空气校准 ” 键校准氧电势零点。 4) RW1 为氧量显示微调电位器 输出电流信号的调校:在输出端子上接一数字万用表,监视输出电流的大小。 用 RW3 电位器调节零点电流 , 用 RW4 调电流输出的量程 , 反复调校直到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小于基本误差为合格。 在线校准操作 检测器冷态检查 打开检查器接线盒,用万用表欧姆档测量,氧电池端子 12 之间为开路状态,阻值超量程,热电耦端子 34 之间阻值只有几欧姆为正常,电炉丝端子 78之间阻值约 80Ω 为正常。 注 意测量电炉丝阻值只能在断电状态下进行。 热电耦补偿端子 56之间采用目检,用手或工具轻轻拨动 AD590,引线应紧固在端子上。 热态检查 按连接图连好系统, 检查无误后通电,显示器显示如下符号: “□□□□” ,稍后显示温度值,升温过程中前面板显示温度。 当温度升到 600℃ 时,若仪表处于测量状态,程序将自动转换到氧含量显示状态,其数值应在空气氧含量 附近,若使仪表处于维护状态,则可以操作面板所有按键。 1)定性检查 第一步 , 确认被控温度是否为 750℃177。 2℃ ,一般热电势约为 30mV,查对照表温度值加上室温应对应 750℃ 第二步 , 用万用表欧姆档测量氧电势内阻,正反方向(即测量表笔调换)各测量一次,取其平均值。 新探头电池内阻一般小于 100Ω ,旧探头检修后应控制在 800Ω 以内。 注意:采用上述方法测量电池内阻时,仪表应与自控系统脱开,因万用表是有源的,有信号叠加于氧电势上,将干扰被测氧量。 氧化锆传感器在制作过程中,由于材料的纯度和制作工艺的分散性等影响会存在数。ydzx-01型烟气系统操作手册
相关推荐
装置),实行电子图像比对,而由保安监控室比对确认后,远程放行进入。 例如: 电信基站,变电站基站及 贵重物品、仪器、贵重元器件保存区的进入。 2)发生紧急事故时,控制器联动时能自动将门关闭(可设置),临时取消开门允许,以保证该区域不被 “ 乘虚而入 ”“ 乘火打劫 ” ;例如财务室、贵重物品仓等区域。 3)紧急事故时,控制器联动时能自动将门打开(可设置),实现消防联动响应功能而放行。 例如
割接工程的工程人员必须精通通信电源设备操作和工程施工操作、熟悉通信电源系统割接流程、牢记应急方案。 严禁无 证人员直接参与施工操作。 通信电源设备割接技术要求中国移动通信公司 通信电源割接技术要求 14第 14 页 共 36 页通信电源设备割接技术要求第一章 前 言随着移动通信的飞速发展,中国移动网络规模的不断增长,通信电源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通信电源的规模和容量不断扩大
个体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协同活动,促使某种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的结果得以实现的行为和意向。 全班同学 为了使集体在运动会上成绩名列年级第一而共同努力的行为和意向即是合作的体现。 与此相反,竞争则是指不同的个体为了同一目标展开争夺,促使某种只有利于自己的结果的实现的行为和意向。 个人努力学习,想在期中考试中名列前茅的行为和意向则属于竞争。 如果儿童缺少合作精神,不愿意与他人合作,或者缺乏合作技巧
浩云安防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电话 02034733969 传真 02034733849 第 10 页 线 链接 ,减少插接层次,增加传输可靠性。 设备间子系统 设备间子系统 是设置设备进行网络管理以及管理人员值班的场所,设备间子系统由综合布线系统的建筑物进行线设备、数据、计算机等各种主机设备及其保安配线设备等组成。 设备间内的所有进线终端应采用色标区别各类用途的配线区
收集资料 主要包括: ( 1) 历年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审批档案 ( 2) 农转用、 土地 征地审批资料和司法部门裁决 ( 3)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名单 、 权属来源证明 (土地 10 证、宅基地证、房产证等) 复印件。 购置开展 土地登记发证工作所必须的设备 (电脑、打印机等 ),并印制地籍调查表等。 结合试点开展业务培训, 采取分级、集中培训的方式进行,由市国土资源局组织县国 (区)
........................ 97 VLAN 隔离规划的意义 ........................................................................................................................... 97 VLAN 命名规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