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创新与持续成长中山大学培训教程(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形象,淡化李宁公司与李宁个人形象的联系。 • 妥善的元老退出。 陈义红与李宁的完美精彩的分手:成立北京动向公司里,李宁公司持有 80%股份,陈义红私人拥有的北京佳利风公司持有 20%的股份。 20xx年8月,陈义红卖掉了在李宁集团的所有股份,并行使了股东的优先权,出资购买北京动向 80%的股权,正式成为北京动向体育发展有限公司的老板。 20xx年 9月 1日,陈义红正式从李宁公司董事会辞任,实现了从职业经理人到老板的一次圆满转型。 • 李宁公司: • 国际化经营背景的高管团队的打造: • 副总经理的伍贤勇从宝洁空降至李宁公司; CFO 陈伟成来自路透集团;负责多品牌战略的 CMO 徐伟军曾供职于可口可乐;公共事务总监张小岩此前在杜邦工作,鞋和服装产品副总经理伍贤勇来自宝洁。 目前,李宁公司仅有 CEO张志勇和 COO 郭建新两人没有外资公司工作背景; • 1999年,公司的 ERP系统开始实施, 20xx年 7月 1日系统正式启用。 ERP的实施改进了李宁公司的业务流程,实现了企业管理规范化、高效化、系统化。 • 李宁不断通过放权分权,合理用人、制度建设、管理流程创新、股权分配和引入外资等措施淡化企业的家族乃至本人色彩,向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企业挺进。 • 李宁公司: • 建立供应商评估机制、分级制度,到了 20xx年下半年,开始实施供应商退出机制,以促成众多供应商的优胜劣汰; • 20xx年 1月,公司引入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全资拥有的 Tetrad Venture Pte CDH China Fund。 两家外资公司根据私人股权投资协议,分别持有公司 %和 %的股权,并拥有提名董事加入董事会的权利。 李宁公司在发展中并不缺乏资金,但为了提升公司的专业管理能力,公司还是引进这两家战略合作伙伴,看中的是这两家公司的先进管理理念与管理水平,能够缓解乃至解决公司发展中的管理问题; • 随着这些国外机构投资者的积极加入,随着具有国际背景的管理人员的加盟,李宁公司真正的改变更在于:从家族化色彩浓重的民营企业逐步转变为职业经理人经营的现代公司。 • 李宁公司: • 20xx年 6月 28日,李宁公司 (2331, HK)在香港主板成功上市,公开发行 ,并于 7月 9日再次增发新股。 李宁及其家族控制了其 46. 294%的股份,其他创始股东和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持股 %。 • 李宁说,“我的责任是不断让公司找到能坐在 CEO岗位上、能看到未来看到新生意的人才。 ” 他把握着公司的战略布局方向和资本运作领域,并利用上市减持家族持有的股份。 • 随着李宁家族全面地退出核心管理层,李宁本人淡出公司的日常运营,安心地做起股东,用实际行动地实现了两权分离,给职业经理人以充足的空间去翱翔;同时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以便于公司架构治理和投资者的监督。 李宁的愿景是:李宁公司是一家“制度健全、管理规范、运转良好、持续成长”的现代公司。 海尔集团的组织结构变革: 集团总部 文化中心 咨询认证中心 规划发展中心 资金调度中心 资产管理中心 冰箱事业本部 冰柜事业部 洗衣机事业本部 金属发展部 空调事业本部 集团投资决策中心 成本中心 成本中心 成本中心 成本中心 餐饮分部 小家电分部 冰箱分部 各分店 各分厂 一厂 二厂 菲律宾厂 印尼厂 贵州厂 利润中心 2. 海尔从事业部制到事业本部制 一级利润中心 二级利润中心 集团总部 空调 电子本部 冷柜 电热本部 洗衣机 住设本部 冰箱 电工本部 生物工程 发展部 金融 发展部 工装 发展部 培训部 财务部 开发部 综合部 党群部 冰箱事业部 海外冰箱事业部 小家电事业部 餐饮事业部 销售公司 财务部 制造部 综合党群部 技术部 质量部 综 合 办 财 务 部 营 销 部 企 划 部 资 材 部 设 备 处 各 生 产 厂 科 研 部 审 核 部 质 管 处 检 验 处 集团投资决策中心 成本中心 3. 海尔集团流程再造后的组织结构 海尔集团 保 卫 中 心 厨 卫 电 器 部 法 律 中 心 人 力 资 源 中 心 规 划 发 展 中 心 技 术 中 心 文 化 中 心 洗 衣 机 本 部 空 调 本 部 信 息 产 品 本 部 制 冷 产 品 本 部 技 术 装 备 部 物 流 推 进 本 部 商 流 推 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