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电大电大信息化管理与运作期末考试试题内容摘要:

划 、 进度计划 、 成本计划 是必不可少的主要的项目计划。 项目范围计划是对 信息化项目的最终交付物及工作范围 的说明。 包括在合同基础上编制 项目范围说明书 ,用 WBS 生成范围计划。 WBS是 工作分解结构( work Breakdown) (英文 /中文 )。 1项目进度有 2 种主要的调整方法:第一种方法是 改变活动的顺序,将顺 序工作改为并行工作 ,第二种方法是 改变关键路径上的单项活动的作业时间。 1项目成本计划是指 在保证满足工程质量,工期等合同要求的前提下,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进行估算 的管理活动。 1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经理的主要项目管理活动包括: 建设项目团队 、 跟踪项目进展状况 和 向项目干系人发生信息、进行项目采购。 1.信息系统是 由人 、 硬件 、 软件 、 数据和处理规程 5 个元素构成的有机整体。 2.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 系统规划 、 系统分析 、 系统设计 、 系统实施 、 系统运行与维护。 3.涉及 信息系统运行过程的人员分为两类: 终端用户 、 系统维护管理人员。 其中前者是信息系统的应用者,后者是 维护管理信息系统,保证终端用户应用的专业人员。 4.信息系统文档主要包括 系统手册 、 用户手册 、 管理员手册 、 操作规程 及 其相应的管理制度。 5.信息系统操作可以分为对计算机操作系统和相关的应用软件的 基本操作 、 业务操作 、 维护操作。 6.维护操作是 系统维护人员对信息系统 的操作,主要包括 信息系统的维护 、 安全控制 、 数据库管理 等重要内容。 其中信息系统的维护有以下 4种类型: 改正性维护 、 适应性维护 、 完善性维护 、 预防性维护。 7.信息系 统的安全是 为了防止破坏系统软硬件及信息资源行为的发生而采取的措施。 信息系统的保密是 为了防止有意窃取信息资源行为的发生而采取的措施。 8.信息系统安全性的目标是: 控制资产流失 , 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 提高信息系统应用效率。 9.人员管理主要是 规范人员的行为 ,重点体现为 各种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 10. IT 服务管理主要包括 配置管理 、 性能管理 、 问题管理 、 故障管理 等。 11. COBIT 是一套较为全面系统的 信息化管理和控制模型 ,它包括 信息标准( IT 标准) 、 IT 过程和 IT 资源 三大要素,核心是 4 大领域 , 34 个过程。 二 、判断题(对打“ T”,错打“ F”) 建立稳定而领导有力的信息化管理专门机构是信息化成功的关键。 ( F ) 当项目不确定性高时,项目成本计划要预留风险准备金,通常按照项目总成本的 10%计题。 ( T ) 墨菲定律,是指如果某件事可能出错,它就会出错。 ( F ) 信息系统运作就是信息系统运行。 ( F ) 正确操作是信息系统正确服务于管理的前担,不同的人员对信息系统进行各自正确合理的操作是信息系统发挥整体作用的基本要求。 T 在信息系统运行过程中,维护的工作量会 占系统运行生命期的 70%以上。 T 人员管理主要是规范人员的行为,重点体现为各种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 T 没有度量就没有管理 T 二、判断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20 分,正确用 T 或 √ 表示,不正确用 F 或 表示) 1. 订货式生产 ( MTO:MakeToOrder) 是指按用户订单要求进行设计和制造的生产 , 它的特点是不需要库存。 ( F ) 2. 数字化是指对各类信息进行 0- 1 二进制编码。 ( T ) 3. 信息的本质是为主体消除或减少不确定性。 ( T ) 4. 信息、物质和能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性资源,它们都属于经济资 源,具有人类需求性、稀缺性、可选择性等一般特性。 ( T ) 5. SWOT 分析是在对企业的市场环境和企业资源的综合分析基础上,分析企业的优势与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 ( T ) 6. 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是以企业职能战略规划为依据而制定的,是企业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 F ) 7. 信息系统运作是指信息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终端用户的行为总和。 ( F ) 8. 网络图中的关键路径是指包含最难的最关键的技术活动的路径。 ( F ) 9. 信息人员培训是指对终端用户的培训。 ( F ) 信息系统 文档是人员培训的主要文字材料。 ( T ) 11.订货式生产 (MTO: MakeToOrder)是指按用户订单要求进行设计和制造的生 产,它的特点是不需要库存。 ( F ) 12.数字化是指对各类信息进行 01 二进制编码。 ( T )13.信息的本质是为主体消除或减少不确定性。 ( T ) 、物质和能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性资源,它们都属于经济资源,具有人 类需求性、稀缺性、可选择性等一般特性。 ( T ) 15. SWOT 分析是在对企业的市场环境和企业资源的综合分析基础上,分析企业的优势 与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 ( T ) 16.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不是以企业发展战略规划为依据而制定的。 ( F)。 ( F)18.网络图中的关键路径是指包含最难的而不是最长的工作路径。 ( F )。 ( F )20.信息系统文档是人员培训的主要文字材料。 ( T ) 1.订货式生产 (MT0: MakeT0— Order)是指按用户订单要求进行设计和制造的生产,它 的特点是不需要库存。 ( F ) 2.数字化是指对备类信息进行 0 一 1 二进制编码。 ( T )3.信息的本质是为主体消除或减少不确定性。 ( T ) 4.信息、物质和能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性资源,它们都属于经济资源,具有人类 需求性、稀缺性、可选择性等一般特性。 ( T ) 5. SWOT 分析是在对企业的市场环境和企业资源的综合分析基础上,分.析企业的优势与 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 ( T ) 6.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是以企业职能战略规划为依据而制定的,是企业战略规划的重要 组成部分。 ( F ) 7.信息系统运作是指信息系统运行过 程中的终端用户的行为总和。 ( F ) 8.网络图中的关键路径是指包含最难的最关键的技术活动的路径。 ( F ) 9.信息人员培训是指对终端用户的培训。 ( F )。 10.信息系统文档是人员培训的主要文字材料。 ( T ) 1.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发布的 “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 ”可适用于任何企业。 ( T ) 2.委员会领导下的信息组织机构同时也受业务部门的领导。 ( F )3.信息化项目最主要的三个约束是范围、进度、成本。 ( T ) 4.数据 (data)是指对客观事物进行记录并可以鉴别的 符号,是客观事物的属性、数量、位 置及其相互关系等的抽象表示。 ( T ) 5.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的内容包括标准化技术、标准化设施,标准化术语以及标准化管理 过程等四部分。 ( T ) 6. IT 黑洞是由计算机技术运用的不断深入,不同软件产品的大量使用造成的。 ( F ) 7.企业信息资源规划工作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进行系统分析,第二个阶段是系统 建模。 ( F ) . 8.做好信息资源规划工作的意义在于帮助理清并规范表达用户需求,整合信息资源,消除 “信息孤岛”,实现应用系统集成。 ( T ) 9. IRP2020 是一套全面支持企业信息资源规划的需求分析和系统建模的软件。 ( T ) 10.信息系统运作是为了使信息系统能够优质、高效、安全地运行而进行的一系列的策划、 操作、应用与管理。 ( T ) 1.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发布的 “ 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 ” 可适用于任何企业。 ( T ) 2.委员会领导下的信息组织机构同时也受业务部门的领导。 ( F ) 3.信息化项目计划中最主要的三个关键计划是范围、进度、成本。 ( T ) 4.做好信息资源规划工作的意义仅在于帮助理清并规范表达用户需求和整合信息 资源 不包括消除“信息孤岛”和实现应用系统集成。 ( F ) 5.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的内容包括标准化技术、标准化设施,标准化术语以及标准化管理 过程等四部分。 ( T ) 6. IT 黑洞是由计算机技术运用的不断深入,不同软件产品的大量使用造成的。 ( F ) 7.企业信息资源规划工作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进行系统分析,第二个阶段是系统 建模。 ( F ) 8.数据 (data)是指对客观事物进行记录并可以鉴别的符号,是客观事物的属性、数量、位 置及其相互关系等的抽象表示。 ( T ) 全面支持企业信息资源规划的需求分析和系统建模的软件。 ( T ) 、高效、安全地运行而进行的一 系列的策划、操作、应用与管理。 ( T ) ,不包括进度约束和成本约束在内。 ( F )。 ( F ) (媒介或载体)的统一体。 ( T )。 ( T ) 15.信息、物质和能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性资源,它们都属于经济资 源,具有人 类需求性,但不具有稀缺性和可选择性。 ( F ) 16. SWOT 分析是在对企业的市场环境和企业资源的综合分析基础上,分析企业的优势 与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 ( T ) 、标准化设施,标准化术语以及标准化管 理过程等四部分。 ( T ) 18.信息孤岛是由计算机技术运用的不断深入,不同软件产品的大量使用造成的。 ( T ) 19.企业信息资源规划工作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第二阶段是需求分析。 ( F ) 20.做好信息资源规划工作的意义在于帮 助理清并规范表达用户需求,整合信息资源,消 除“信息孤岛”,实现应用系统集成。 ( T ) 4. 订货式生产 ( MTO:MakeToOrder) 是指按用户订单要求进行设计和制造的生产 , 它的特点是不需要库存。 ( F ) 5. 数字化是指对各类信息进行 0- 1 二进制编码。 ( T ) 6. 信息的本质是为主体消除或减少不确定性。 ( T ) 7. 信息、物质和能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性资源,它们都属于经济资源,具有人类需求性、稀缺性、可选择性等一般特性。 ( T ) 8. SWOT 分析是在对企业的市场环境和企业资源的综合分析 基础上,分析企业的优势与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 ( T ) 9. 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是以企业职能战略规划为依据而制定的,是企业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 F ) 10. 信息系统运作是指信息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终端用户的行为总和。 ( F ) 11. 网络图中的关键路径是指包含最难的最关键的技术活动的路径。 ( F ) 12. 信息人员培训是指对终端用户的培训。 ( F ) 信息系统文档是人员培训的主要文字材料。 ( T ) 1.订货式生产 (MTO:MakeToOrder)是指按用户订单要求进行设计和制造 的生产,它的特点是不需要库存。 ( F ) 2.数字化是指对各类信息进行 Ol 二进制编码。 ( T )3.信息的本质是为主体消除或减少不确定性。 ( T )4.信息、物质和能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性资源,它们都属于经济资源,具有人类 需求性、稀缺性、可选择性等一般特性。 ( T ) 5. SWOT 分析是在对企业的市场环境和企业资源的综合分析基础上,分析企业的优势与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 ( T ) 6.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是以企业职能战略规划为依据而制定的,是企业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 F ) 7.信息系统运作是指信息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终端用户的行为总和。 ( F )8.网络图中的关键路径是指包含最难的最关键的技术活动的路径。 ( F )9.信息人员培训是指对终端用户的培训。 ( F )。 ( T ) 1.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发布的 “ 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 ” 可适用于任何企业。 ( T ) 2.委员会领导下的信息组织机构同时也受业务部门的领导。 ( F ) 3.信息化项目最主要的三个约束是范围、进度、成本。 ( T ) 4.数据 (data)是指对客观事 物进行记录并可以鉴别的符号,是客观事物的属性、数量、位置及其相互关系等的抽象表示。 ( T ) 5.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的内容包括标准化技术、标准化设施,标准化术语以及标准化管理过程等四部分。 ( T ) 6. IT 黑洞是由计算机技术 运用的不断深入,不同软件产品的大量使用造成的。 ( F ) 7.企业信息资源规划工作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进行系统分析,第二个阶段是系统建模。 ( F ) 8.做好信息资源规划工作的意义在于帮助理清并规范表达用户需求,整合信息资源,消除 “ 信息孤岛 ” ,实现应用系统集成。 ( T ) 9. IRP2020 是一套全面支持企业信息资源规划的需求分析和系统建模的软件。 ( T ) 10 信息系统运作是为了使信息系统能够优质、高效、安全地运行而进行的一系列的策划操作、应用与管理。 ( T ) 1.信息化项目最主要的三个约束是范围、进度、成本。 ( T )2.挣值分析是对项目预算成本的控制。 ( F ) 3.信息是内容和形式(媒介或载体)的统一体。 ( T ) 4.知识是信息,信息不完全是知识,由于人类认识的有限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