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水道特大桥工程防扬尘专项方案修(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堂、盥洗室、淋浴间的下水管线设置过滤网,并与市政污水管线连接,保证排水通畅。 ( 18)施工现场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音限值及其测量方法》( GB12523— 12524)制定降噪措施。 八、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 为使施工期间的环保工作有序,有效进行,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止由于 建筑 施工造成的作业污染和扰民,减少施工过程对周围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保障工地附近居民和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我们针对工程施工期面临的敏感环境问题,敏感点和生产的主要环境影响,依照国家及地方环境相关法规的要求确定出施工过程中环保工作的具体安排。 将环保工作规范、系统地贯穿施工期的全过程。 使施工期的环境影响达到相关法规、标准和环评报告的要求。 防止施工噪声污染措施 施工噪声主要包括施工现场、机械作业时和车辆运输时产生的噪声。 ( 1)在人口稠密区域进行强噪声作业时,须严格控制作业时间。 特殊情况必须昼夜施工时,尽量采 取降低噪音措施,并会同建设单位与地方政府部门或居民协调,求得谅解。 9 在人口聚集区尽量减少夜间车辆出入频率,进入施工现场的机械车辆少鸣笛、不急刹、不带故障运行,减少噪声。 在夜间不安排爆破及噪音大的机械施工设备。 ( 2)对于无明显施工场界,周围有居民、工厂、学校等人口密集区,如市政工程,项目部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结合地方有关规定或要求,制定合理的噪声限值和工序安排。 在非居民区或非人口密集区施工,架子队可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制定噪声控制措施。 ( 3)货场料库、生产房屋和震动设备等位置远离居住地。 机械运输车辆途经居住 地时减速慢行,不鸣喇叭。 控制机械动力布置的密度,拉开一定空间,减少噪音叠加。 ( 4)从声源上降低噪声。 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和工艺,尽可能采取液压设备和摩擦设备代替振动式设备,低噪声、低振动、低排放,并采取消声、隔音、安装防震底座等措施。 加强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保证机械设备的完好率,确保施工噪声达到环境保护标准要求。 ( 5)在传播途径上控制噪声。 对于噪声较大的设备,如空压机、发电机等,应采取吸声、隔音、隔振和阻尼等声学处理的方法降低噪声,必要时设立专用工作间,以降低噪声。 ( 6)加强现场噪声监测。 采取专人监测、 管理的原则,填写噪声测量记录,超过《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标准的,及时对相关因素进行调整。 ( 7)现场施工过程应切实采取措施,控制噪音的产生。 如进场使用的机械设备要定期维护保养;施工过程中严禁机械设备超负荷运转;禁止夜间使用噪声比较大的施工机械;模板和脚手架等支拆、搬运、修理应轻拿、轻放,修理时禁止使用大锤敲打,尽量降低人为产生的噪声等。 10 废水控制 (1)施工及生活废水的排放遵循清污分流、雨污分流的原则,施工、生活污水严禁排入农田和水源。 各种施工废油、废液集中储积,集中处理,严禁乱流乱淌,防止污染水源,破 坏环境。 (2)不得向水体排放、倾倒工业废碴、生活垃圾,或者在江河、湖泊、运河、涵渠、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岸坡存贮固体废弃物。 废弃物中不得含有有毒有害物质,避免雨水冲刷后对地表、地下水造成污染。 (3)设置简易有效的隔油池,临时食堂及机械车辆设备冲洗所产生的污水经隔油池处理排放。 定期清掏隔油池内油和杂物。 (4)砂石料冲洗、砖石砌体及混凝土圬工养护、拌合站及混凝土运输设施冲洗、水磨石、电石、冷却、基础及基坑积水、地基降水等产生的污水,须经三级沉淀池沉淀后,并经净化处理,符合要求后排放。 沉淀水用于洒水降 尘或进一步处理后回收利用。 (5)钻孔护壁泥浆,按当地环保部门指定场所、方式弃置,或在工地设置沉淀池,经沉淀后处理。 (6)施工现场的临时厕所采取水冲式,蹲坑上加盖,并有防蝇、灭蛆措施。 (7)及时清理、清扫施工现场,尤其是洒落的扬尘。 保持场地清洁,避免不洁物质与大气降水接触,污染水体。 扬尘控制 扬尘来源 ( 1)东平水道特大桥主桥工点扬尘来源 东平水道特大桥主桥工程的扬尘主要来自:土方开挖,土方现场堆积,土方回填时泥土经车辆碾压风干形成粉尘,运输车辆行驶及风吹形成道路扬尘;泥浆外溢,泥浆渣土现场晾晒,渣土风干后经车辆碾压、工人踩踏形成粉尘,11 运输车辆行驶及风吹形成道路扬尘;施工便道采用砖渣铺设,砖渣经车辆碾压、工人踩踏研磨成粉尘,施工车辆出入施工场地,人员走动及风吹致使地面粉尘扬起而形成扬尘。 后续混凝土浇筑车辆大量进出施工场地导致道路扬尘。 ( 2)社会主义河改造工程点扬尘来源 社会主义河改造工程的扬尘主要来自:土方开挖,土方现场堆积,土方回填 时泥土经车辆碾压风干形成粉尘,运输车辆行驶及风吹形成道路扬尘;现场堆放水泥,施工车辆出入施工现场,人员走动、使用水泥及风吹致使地面粉尘扬起而形成扬尘。 后续混凝土浇筑车辆大量进出施工场地导致道路扬尘。 控制点 ( 1) 工地围墙及大门封闭控制 ( 2)施工 现场 场地硬化 施工 ( 3) 现场 车辆、 材料进出扬尘控制 ( 4) 混凝土 的 使用 ( 5) 土方施工扬尘控制 ( 6)泥浆渣 处理 ( 7) 生活垃圾处理 及施工环境 ( 8)水泥存放及使用扬尘控制 管理控制 为了响应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佛山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的通知,我项目部在建工程特制定下列扬尘管理控制措施: ( 1)施工场地围挡隔离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沿工地四周连续设置围墙围栏,围墙的外观宜与环境相协调,不得留有缺口,底边要封闭,不得有泥浆外漏,围挡围栏应坚固、稳12 定、整洁、美观。 施工、拆迁、待建工点应设置硬质围墙。 临街建筑施工工地周围宜设置不低于 2 米的遮挡墙,市政设施、道路挖掘施工工地围墙高度不宜低于 米,围栏高度不宜低于 米。 围墙、围栏保持整洁、完好、美观,并设有夜间照明装置。 2 米以上的工 程立面宜使用符合规定的围网封闭,不得采用彩条布、竹笆等。 围墙外侧环境应保持整洁,不得堆放材料、机具、垃圾等,有裸露土地应进行绿化或硬地化措施,墙面不得有污迹,无乱张贴、乱涂乱画等现象。 靠近围墙处的临时工棚屋顶及堆放物品高度不得超过围墙顶部。 ( 2)围墙的标准 ①统一采用砖砌 18 厘米厚砖墙。 ②应砌筑基础底脚和墙柱,基础底脚埋地深度不小于 50 厘米,墙柱之间距离不宜超过 3 米,墙柱与墙体连接应牢固、安全、可靠。 ③外墙面应批荡抹光和美化处理,鼓励建设工程采用特色造型和绿化外墙。 ④利用墙面设置商业广告和公益广告的,应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和《佛山市城市管理考评标准》等相关规定。 ( 3)围板的标准 ①采用轻型钢架铝扣板(压型板)或装配式双面彩钢夹心板(板房板),围板用角钢支撑,并通过 C 型钢柱与在地面固结,钢柱间距不大于 米。 ②围蔽脚线统一采用砖砌 20 厘米高、 18 厘米厚砖墙,防止余泥杂物泻出围板外。 ③支柱、支座、弧形彩色压型钢板的连接必须牢固、安全、可靠,围板的颜色应一致。 ( 4)临近机动车道的围蔽应设置成品铸铁或钢制防撞杆,按相关交通管理规定设置夜间反光警示标志。 禁止 紧靠围墙内侧堆放泥土、砂石等散装材料,以及脚手架钢管、模板、竹片等。 工地大门随时关闭,禁止长时间打开。 工程13 结束前不得拆除工地围墙,如因正式围墙施工妨碍必须拆除临时围墙时,必须设置临时围墙档措施; ( 5)施工场地内道路降尘措施 车辆尽量避免在泥土道路上行驶,对于现有泥土道路,有条件的尽量硬化,并且派专人管理,定时洒水、清扫;未硬化的道路每隔 2 小时洒水一次,确保地面始终保持潮湿。 ( 6)出入工地场区车辆防尘防污管理 有条件的裸地停车场应当采取洒水等抑尘措施且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应专门配备保洁员负责车辆进出的冲洗、清 扫和保洁工作,施工现场车辆出入口应当设置用混凝土挠捣的由宽 30 厘米、深 40 厘米沟槽围成宽 3 米、长 5 米的矩形洗车场地和两级沉淀池,配备高压冲洗水枪,运输车辆出场前必须冲洗干净确保车轮、车身不带泥,避免泥土带出工地,若车辆拒不执行洗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