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蓉高速公路水口至榕江格龙段at23合同段项目总体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117 专业性强项目 安全施工方案 ............................................................................... 117 文明施工管理 .................................................................................................................. 121 建立健全管理组织机构 ....................................................................................... 121 管理措施 ............................................................................................................... 122 规范驻地建设,加强对传染性疾病的预防 ....................................................... 122 环境保护 .......................................................................................................................... 122 第六章 附件 ......................................................... 124 施工工艺框图 .................................................................................................................. 124 附图 .................................................................................................................................. 148 第一章 概 述 编制依据 《 G210桐梓新站至楚米(新站过境线)公路改扩建工程两阶段 施 工 图 设计 》; 《 G210桐梓新站至楚米(新站过境线)公路改扩建工程 施工合同文件(第 DXTJ4合同段)》;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公路工程石料试验规程》; 《公路工程金属试验规程》;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1《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1《公路污工桥涵设计规范》 1《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细则》 1《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 》 依据以上规范、标准、文件及工程实地勘察情况,结合我公司现有技术装备、施工能力、管理水平,以及多年从事高原地区复杂地形公路路基、及桥梁施工的丰富经验,并针对本工程施工特点,以 “保质量、保工期、保安全、促环保、创精品 ”为目标,编制本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原则 强化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良等级,创精品工程。 满足业主的工期要求。 力争在 20xx年 11月底完成本合同段全部工程。 利用网络技术统筹安排,制定科学合理、严密的施工组织计划,搞好工 序衔接,力求均衡生产,确保业主要求的合同工期。 优化资源配置,精心组织施工,努力缩短工期。 4) 强化现场管理,控制工程成本;强化安全管理,杜绝伤亡事故。 5) 重视生态环境、强化环保意识,做好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 严格控制施工噪声、扬尘,处理好污水、弃碴、弃土,尊重当地民族习惯和风土民情。 地理位置 本合同段 总体走向由北向西南,根据小城镇路网规划的城市方案进行布线。 G210桐梓县新站镇过境线工程位于桐梓县新站镇,平面 走向起点位于下园堡,与国道 210线 K2238+500处相接,设 420米钢筋砼 空心板桥跨越新河站,下穿重遵高速文静田大桥后,顺地形途径大地湾、文静田、下穿太白新站匝道,左转紧靠新站河前行 ,经旧城塘右转新站河,设 320米钢筋砼空心板桥跨越河流后,上坡至田坝、赵家岗,再右转至项目终点松林湾垭口接上国道 210线 K2235+350处,路线全长。 地形、地貌、气象和水文条件 地形、地貌 、气候 区位于贵州省北部,属构造剥蚀山原峡谷型地貌,沟谷为“ U”字型。 勘察区沟谷地带覆盖层较厚,斜坡地带覆盖层较薄。 地势相对较平坦,自然岸坡 10~ 40178。 ,局部达 60178。 .勘 察区海拔 一般在 510~ 580米之间, 地形相对高差 70m,自然岸坡较稳定。 路线除现状建筑民房,基本属于农业、林业用地范围,植被发育。 通过对路线控制各方案路线走廊的地质调查来看,区内不良地质现象较为发育额,对控制路线方案影响较大的不良地质现象主要有:滑坡、坍塌及岩堆、山体开裂等。 控制路线方案的滑坡主要发生在碎屑岩地段的顺向边坡或小角度的切向边坡“双陡”部位,即地形坡度和岩层倾角较陡的顺向边坡部位。 地层岩性为中三叠系边阳组的砂岩、粉砂岩,风化裂隙强烈发育,残坡积厚度较大,物质组分为块石土、碎石土及粉砂土等,下 伏基岩岩体极破碎,该滑坡群处于临界稳定状态。 路线走廊带内崩塌及岩堆较发育,主要是该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和风化侵蚀强度等因素所决定,在碎屑岩和碳酸盐地段所发生的这类不良地质组分和危害程度有所不同。 发生在碎屑岩的崩塌与岩 堆 主要与地形和岩层产状均较陡的“双陡”地段,在这些地段的岩体垂直性的风化作用强烈,网状裂隙发育,雨季时处于饱水的强风化陡倾岩体极破碎,自稳性差而形成岩堆,这类的崩塌与岩堆对控制路线方案的影响较为局限,且易治理,只要不在“双陡”地段设置深路堑或高边坡就可减少其对路线的破坏。 项目所在地属亚热带 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热量充足,雨热同季,适宜于农业的多种经营。 年平均气温 ~ ℃,年降水 ~ ,年日照时数在 1500小时左右,无霜期在 290天以上,南部和东部 330天以上。 项目雨量充沛,干湿季节明显,降雨日多,分布特点是:冬春稀少,夏季集中;四季雨量以夏季最多,冬季最少,春秋雨量一般是春雨多于秋雨。 项目区属季风气候区, 3至 9月多吹变南风,从 10月至次年 2月多吹偏北风。 地质条件 工程地质条件 通过地表调绘及钻探揭露,测区地层由第四 系人工填土、破残积层粉质粘土、冲洪积层卵石土, 侏罗系中统遂宁组泥岩组成。 由新至老分述如下: 第四系: 1)人工填土:杂色,松散,潮湿,主要由粉砂土与碎石组成,含量分别为 60%、 30%,碎石粒径 5100mm,厚约 04mm,仅分布在 K0+030~ Ⅰ级松土; 2)粉质粘土:灰黄~灰褐色,松散,硬塑,含不规则块石,厚度 0~ ,厚度变化较大。 主要分布在地表斜坡地带,属于Ⅱ级松土; 3)卵石土:杂色,松散,潮湿 饱和,含不规则碎块石,碎块粒径 20~ 50mm;厚度 0~,变化较大。 主要分布 在河床地带,属于Ⅱ级普通土。 侏罗系中统遂宁组 4)泥岩:泥岩,紫红色,薄层状构造,泥质结构,节理裂隙较发育,质软,暴晒易开裂、遇水易软化,无回弹,根据钻探资料显示,岩芯一般呈短柱状,节长一般为 5~ 10cm,最大节长约为 43cm, RQD值约为 20%~ 40%,强风化带一般厚约为 2~ 3m,属于Ⅳ级软石。 水文地质情况 路线地表水系较发育,路线沿三查河展布,区内河流、溪沟流量随季节变化大。 主要河流体为三岔河,河宽 20~ 40m,自南向北流,河面标高约 ~ ,水源补给主要来源于大气 降水,其流量约 45L/S,雨季大雨后,其水量急剧暴涨,动态变化大,最高洪水位约~。 水文地质特征 本路线走廊地下水的赋存状态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和构造控制,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孔隙水碎屑岩类基岩裂隙水;其次为松散堆积层孔隙水。 1) 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孔隙水:赋存于粘性土、碎石土中,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局部 受临时地表水补给,径流方式以顺坡下渗为主,受基岩阻隔及地隔及地形切割就近排出地表。 多为季节性浅层水,水量贫乏型地下水。 该类地下水对桩基、边坡开挖及填方路基具有一定的影响。 2) 碎屑岩类基岩裂隙水 基岩裂隙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受微地貌、地质构造的控制,岩性为泥岩、砂岩等碎屑为相对隔水层、含透水性差,主要是基岩裂隙水。 其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通过地表风化裂隙渗透,沿岩层面或构造裂隙补给,向地势较低的部位汇流,于透水岩层与阻水岩层接触面、斜坡切割处多以裂隙下降泉形式排泄。 路线走廊带内碎屑岩路段地下水量贫乏,富水性弱 中等,均匀性差。 碎屑岩分布地段,基岩裂隙较发育,浅部为强风化,岩质“软硬”相间,属透水层与隔水层交错分布的间互型含水岩组。 地表水通过风化裂隙下渗,易于强弱风化截面、透 水层与阻水层截面处富集,界面处岩石抗剪强度急剧下降,可造成边坡沿上述软弱结构面滑动,碎屑岩段工程边坡应作好地表、地下排水措施,避免切方诱发山体滑坡、崩塌。 施工时应作好支护措施。 地下水化学特征受气候、水文、地貌及地质环境的影响。 公路沿线主要为泥岩、砂岩等碎屑岩,岩性较简单,地下水水动力较弱,径流途径短,地下水化学类型较简单。 根据现场取样进行简易水质分析,参照相邻工程经验,按《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JTGC2020xx判定,水质类型主要为碳酸盐钙质水及钠质水,场地地下水对砼存在微侵蚀性,对砼中钢筋有氯盐微腐 蚀性。 地震 根据《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 GB1830620xx本测区地震动反应谱牲周期为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 地震烈度小于Ⅵ度,测区属基本稳定至稳定型。 交通、通讯条件和供电供水条件 本合同段临近 321国道,合同段范围内乡村道路较便利,可直接与施工便道连接。 区内均有供电设施,施工用电可就近搭线供电,线路最大架空长度为 900米。 为防止临时停电,配备足够数量的各型柴油发电机。 通讯可与当地邮局联系申请就近接线至线路工点安装电话或用移动电话等途径解决。 施工用水可修筑蓄水池将地下水和高山流水汇集,以备生产和生活用水需要。 地材供应条件 主材钢材自贵阳或水城采购,水泥可由贵阳、凯里和都匀等地采购。 沿线岩层分布多为板岩和变质砂岩,均有不同程度的风化,地材技术指标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砂石材料主要依靠外购,外购材料的运输以汽车运输为主。 技术指标和主要工程数量 技术指标 公路等级: 高速公路 设计车速: 80km/h 平曲线最小半径: 800m 最大纵坡: % 路基宽 度: 整体式 ,分离式 行车道宽度: 2179。 设计荷载: 公路 Ⅰ级 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 120xxm 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 8000m 主要工程数量 主要工程一览表 序号 工程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路线长度 公里 2 土石方数量 万立方米 挖方: 填方: 3 大桥 米 /座 、 何家普 大桥及 蒋家湾 大桥 4 中桥 米 /座 5 隧道 米 /座 6 涵洞、通道 米 /道 第二章 总体施工布署 施工总体思路 确保工程质量创优和无安全责任事故,确保按合同规定工期完成全部工程。 高标准控制施工全过程,做到分项工程和单位工程一次验收达标,一次成优,优质高效地建成本合同段全部工程。 努力开拓创新,积极稳妥地利用新设备、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 1)、 采用先进的设备、科学的配置来满足设计、规范 及业主要求。 2)、 采用先进的技术与工艺来保证质量创优。 3)、 采用先进的组织管理技术,统筹考虑,科学安排,争取提前完工。 4)、 用先进的工程质量观念来统一全体参建职工的认识,把高标准、严要求贯彻工程施工的每一个环节。 所有施工材料均应在试验合格且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采购。 施工过程实行动态管理,对各道工序进行全过程的跟踪监测,并及时将施工过程中的各类信息提交设计、监理部门,经设计、监理部门审批后,再反馈指导施工。 严格执行合同条件、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规范,认真执行监理工程师的工作指令和指示。 注重 环境保护,切实做到文明施工。 施工总体目标 工程质量目标 本工程质量目标为优良。 拟为本合同的施工建立强有力的质保系统和质检系统,认真执行国家和交通部有关加强质量管理和法规与文件,开展全面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良。 安全生。厦蓉高速公路水口至榕江格龙段at23合同段项目总体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