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干石山地抗旱造林技术示范工程作业设计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株 /亩,株行距是 2 3m。 整地:应用集流蓄水整地技术具体为 采取鱼鳞坑或穴状整地,陡坡部位采取鱼鳞坑整地,利用天然灌木沙棘、黄刺玫等 ,通过人工整穴定株促进生长。 植苗穴的配置,一般采取沿等高线水平作业“品”字形配置方式。 整地时间,在 4 月至 7 月上旬进行,尽量蓄积径流雨 水保证墒情。 在整地时要捡净石块, 清除杂草, 表土要回填,底土要筑埂,穴面略向内倾,呈反坡形,起到蓄水作用。 整地 规格 :40 40 30cm。 整地是要尽量保持原有的生态植被,除穴面处,不得破坏。 栽植: 栽植时间在 7 月下旬至 8 月进行 ,油松容器苗栽植时将容器苗完整地置于坑内,四周用土壤埋实。 基质散落过多的容器苗不能栽植,栽植时容器上端与穴面相平为好,不要使容器上端向内折卷,以免影响水分的渗入及容器内基质的透气状况。 用地膜覆盖穴面,以利保墒。 同时栽植时要做到:一、苗木从起苗到栽植要注意每一环节的保护工作,力求做到时间短、不伤根、不伤茎(顶)、不曝晒;二、裸根苗要使用抗旱造林粉或生根粉进行蘸根处理,栽植时要坚决杜绝窝根现象 ,做到“根展、苗正、踩紧、适当深栽”,填土时要做到“三埋两踩一提苗”。 三、山杏栽植时要截杆,栽植后及时浇水,入冬前采取埋土保护。 补植:造林后在 10 月中旬至 11 月中旬依据苗木成活情况进行补植,补植要按造林标准严格进行。 抚育: 在今年 8 月下旬至 9 月对新造林地进行抚育作业,主要措施是松土施肥、扶苗培土、割除草灌,促进苗木生长。 油松 +山杏模式配置立面图、平面图 整地方式纵断面图、平面图 六、苗木设计 苗木来源:项目建设所需苗木来源全部为自育苗。 太行林局多年来狠抓种苗建设,培育 出了适合当地栽植的多树种的优质壮苗。 铁桥 林场在项目区附近有半固定苗圃,有 2+2油松苗 90 余万株,华北落叶松苗 50 余万株,刺槐、山桃、山杏等阔苗木 80万株。 可以满足项目建设的需要。 需苗量:根据项目建设规模、混交比例和造林密度,加上 15%的苗木损耗,分树种计算需苗量。 共需苗木 37950株。 ( 1)油松:建设规模混交比例密度 115% =300 6247。 10 110 115%=22770 株 ( 2)山杏:建设规模混交比例密度 115% =300 4247。 10 110 115%=15180 株 苗木规格:项目 建设所需苗木全部为Ⅰ、Ⅱ级苗。 ( 1)油松:苗龄 2+2,苗高≥ 60cm,地径≥ ( 2)山杏:苗龄 10,苗高≥ 40cm,地径≥ cm 七、科技支撑措施 项目建设采用太行山区抗旱造林综合示范技术,主要运用的技术有集水整地、混交造林、节水栽植技术、穴面覆盖抗旱造林技术等。 集流蓄水整地技术。 整地 规格 :40 40 30cm。 要求水平放线,品字排列, 回填熟土,底土要筑埂,穴面略向内倾,呈反坡形,起到蓄水作用。 混交造林技术。 根据项目区立地条件,按照造林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耐干旱的树种, 造林模型为油松 +山杏(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