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皖南特色烟叶技术研究与推广结题验收综合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总结等。 研 发实施小组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 六、资金来源与预算管理 ( 1)资金来源:乙方为项目开展提供 200 万元配套研究经费,不足部分由甲方和丙方筹集,项目经费由甲方按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财务管理办法及三方约定的要求进行管理。 ( 2)支付方式和支付期限: 21 本协议签订生效后二个月内乙方向甲方一次性支付 200 万元。 乙方支付协议款项的时间起效:自乙方收到甲方的合法正式发票、且满足合同付款条件为准。 ( 3)经费预算:见附件 七、合作三方的责权、保密、成果归属、违责等条款。 (一)、责权 甲方: 监督项 目资金合理、有效使用, 切实保障资金用于项目开展。 协调项目各项工作开展。 结合皖南烟区实际情况与乙方、丙方共同商定项目研究内容和实施方案。 完成年度计划及项目结束应及时向乙方、丙方提交项目年度总结报告及结题报告 (在年度总结中应说明资金使用情况)。 有权了解项目烟叶的工业评价与使用情况。 乙方: 负责提出项目研发目标,与甲、丙方共同商定项目研发内容和实施方案。 负责研发经费的及时足额到位。 负责提供项目研发所需工业检测或相关数据报告。 派技术人员指导或参与实施。 有权对资金 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有权对研发项目开展的具体实施过程及烟叶质量管理提出质 22 疑与建议。 有权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 丙方: 负责按技术要求开展试验、示范研究及相关配套工作。 负责提供项目研发工作所需的工作生活条件。 有权了解项目烟叶的工业评价与使用情况。 有权支配项目经费的使用。 (二)、保密条款 合作项目中的技术情报、资料由三方共享。 三方无限期地负有保密义务,不因本协议的终止而解除。 (三)、风险责任的承担 三方约定研究风险共同承担。 (四)、技术成果的归 属和分享 合作开发的技术成果由三方共享,并可在各自范围内使用;若对外使用或转让需三方同意。 (五)、违约责任 一方违反协议约定造成另一方工作停滞、延误或者失约的,应当分别支付给另两方协议总金额的 20%,违约金不足以弥补损失的,还应赔偿损失。 (六)、争议的解决办法 在合作过程中出现本协议未尽事宜或争议,甲、乙、丙三方本着友好协商的原则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提交项目实施地仲裁委员会仲 23 裁。 八、合作期限 本着长期合作的原则,项目合作实行协议每年签订,经费预算年审制。 项目实施过程中,若无特殊原因,任何一方不得提前终止 协议。 确因政策变化等不可控因素合作协议无法继续的,经三方协商同意后终止协议。 九、本协议一式陆份,三方各执两份,在叁方签字盖章后生效,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24 甲 方 单位全称 安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合同专用章 法定代表人 委托代理人 (签名 ) 项目联系人 (签名 ) 通讯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 40号 邮编 230031 电 话 13705631275(祖 朝龙 ) 传真 开户银行 帐 号 交行合肥分行营业部 341301000018170066435 乙 方 单位全称 湖南中烟工业 有限责任 公司 合同专用章 法定代表人 周昌贡 委托代理人 (签名 ) 项目联系人 (签名 ) 通讯地址 长沙市雨花区万家丽中路三段 188 号 邮编 410014 电 话 07314730510 电 话 07314730510 开户银行 帐 号 工商银行长沙市井湾子支行 1901009109020xx6558 丙 方 单位全称 安徽皖南烟叶有限责任公司 合同专用章 法定代 表人 王道支 委托代理人 (签名 ) 项目联系人 张国( 15856326737) 通讯地址 安徽省宣城市昭亭北路 2号 邮编 2420xx 电 话 05633032568 传真 05633032568 开户银行 帐 号 农行敬亭支行 070101040010283 25 附: 皖南 特色烟叶技术研究与推广 项目 资金预算 ( 20xx 年) 项目实施内容 经费预算(万元) 1 特色品种筛选与良种良法配套技术研究 80 2 特色优质烟叶烘烤工艺研究 100 3 土壤 改良试验研究 20 4 5 6 7 8 9 26 《皖南特色烟叶技术研究与推广》项目工作报告 一、项目概况 立项背景 近年来,安徽皖南烟叶公司借助国家局“国际型优质烟开发”、“部分替代进口烟开发”项目平台,在工业企业积极引导和科研院所支持下,开展了特色烟叶研究开发工作。 全国评烟委员们对安徽省公司提供的皖南烟叶,评价为具有焦甜香的风格特色,这在我国多生态、多风格烟叶质量中,是个性风格的表现,是宝贵的特色烟叶质量资源。 很多领导和工业企业要求对加大对皖南 焦甜香风格烟叶的研究开发力度,挖掘资源,一定程度上满足我国卷烟工业企业对优质原料的需求。 皖南烟叶的这种特殊香气风格在配方中调香效果明显,这种风格得到稳定和批量化生产将是中国卷烟工业对建设烟叶原料体系的要求。 所以,在皖南烟区开展这方面研究和开发,将有助于为中式卷烟原料体系提供高档原料。 根据“皖南特色烟种植区划研究”:在皖南仅宣城市就分布着具有开发特色烟潜力的坡积沙壤土、冲积粉砂土、紫色沙壤土等类型土壤面积 50 余万亩,得天独厚的土壤条件为皖南特色烟的规模开发和批量生产奠定了基础,同时,作为发展中的烟区,皖南烟区 的发展目标就是 “做精做强”, 烟叶生产经营要实现从紧跟烟厂到紧跟品牌配方的转变,使皖南烟区整体水平实现从优良到优异的跨越,以焦甜香风格烟叶作为皖南烟叶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满足湖南中烟对烟叶原料风格多样化的要求,尤其是对高品质和风格烟叶的配方需求,促进皖南烟区的稳步、健康、可持续发展。 合同研究内容 一是 研究集成 皖南特色风格 烟叶生产技术或技术标准。 在研究皖南特色风格烟叶产生的土壤等生态条件基础上,开展品种比较试验来选择合适的优质品质,将品种、土壤、及平衡施肥(包括微肥)、灌溉、烘烤工艺等相关栽培烘烤技术进 行集成,最终形成一套“皖南特色风格烟叶标准化生产技术”,在烟区推广应用,促进皖南烟区特色烟开发 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是 增加投入、加大扶持力度。 主要通过加大密集烤房等基础设施投入,开展农资农机、煤炭、土壤改良补贴来抵消农资上涨增加烟农的负担,开展商品化育苗、专业化机耕、病虫害统防统治等社会化服务等形式来减轻烟农的劳动强度,确保特色开发能稳步、可持续增长。 三是 系统开发、批量生产皖南特色风格烟叶。 以皖南“特色烟种植区划”、“皖南特色 27 烟开发规划”为依据和指导,以“政策、科技、市场、服务”为支撑,在完成皖南烟区区域定 位、烟叶特色风格定位和技术定位的基础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皖南烟区形成科学、合理、动态、立足长远的区域开发规划: 20xx 年,皖南特色烟开发面积在 2 万亩、 5 万担左右, 20xx年安排特色烟生产 4 万亩、 10 万担, 20xx 年计划 6 万亩、 15 万担,用五年时间,力争年生产量稳定在 20 万担左右规模。 研究年限 项目研究起止年限为 20xx 年 1 月 — 20xx 年 12 月,经费总投入为 600 万元。 二、项目组织与实施 一是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为保证项目顺利开展,湖南中烟、安徽烟草所、皖南烟叶公司联合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负责 项目的组织、协调、管理、监督等,全面领导项目的实施。 在项目领导小组的领导下,项目承担单位人员到位,职责明确,分工协作,联合攻关,确保了项目的正常实施。 二是科学论证,制定方案。 按照项目总体要求,在充分调研论证基础上,项目组制定了项目总体工作方案、研究方案和年度实施计划,提高了项目研究的方向性与目标性。 三是注重过程,强化管理。 项目实施过程中,建立了例会和年会制度。 按照实施方案和进度,定期召开项目工作例会,对项目工作进行检查,研讨项目进展情况;每年组织召开项目工作年会,进行年度工作总结,并邀请专家进行评议,研 讨和修订下一阶段工作计划,严格按照项目实施计划进度分段进行验收。 同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坚持了边研究、边开发的工作思路。 加强研究成果的应用推广,与皖南特色烟叶规模开发相结合,与皖南特色烟叶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相结合,与皖南烟区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相结合,与创新型企业建设相结合。 三、项目研究内容及主要研究成果 《皖南特色烟叶技术研究与推广》项目 紧密 围绕湖南中烟卷烟品牌对烟草原料需求 ,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特色品种筛选与良种良法配套技术研究、漂浮育苗技术研究推广、土壤改良技术研究应用、平衡施肥技术研究 与应用、病虫害统防统治技术研究与推广及特色优质烟叶烘烤工艺研究等内容,通过项目组几年来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合同研究任务,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主要包括: 研究了四个浓香型品种 K32 K34 KRK2 NC89 及云烟 8云烟 97 在皖南的生态适应性、烟农的接受程度和质量风格特征,结果表明:各品种在皖南的生态适应性和烟农的接受程度依次为云烟 97﹥云烟 87﹥ K326﹥ K346﹥ KRK2 NC89。 湖南中烟评价分析认为,砂性土壤上云烟 8 K326 表现较好,水稻土上则以云烟 9 K326 表现较好, K326 彰 显特 28 色风格的能力较云烟 87强,尤其在砂性土壤上表现的更加明显;提出了品种格局调整意见,即云烟 87: K326:云烟 97=8: 1: 1(面积比),明确了适宜分布区域、土壤类型。 研究了移栽期对 K32 K34 KRK2 NC89四个浓香型品种生长发育及质量风格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品种在皖南的适宜移栽期依次为 3 月 20 日﹥ 3 月 25 日﹥ 3 月 30日,同一移栽期条件下各品种综合经济性状由高到低依次为 K326﹥ K346﹥ KRK26﹥ NC89; 适当提早移栽期有利于提高烟叶品质、强化风格特色,尤其对上部烟叶质量改进 比较明显。 对皖南 3 个主产烟县(区) 100 份烟样部分化学成分数据与烟样产地的 29项主要气象数据进行了单回归及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烤烟总糖含量的主要是生育期≥ 10℃活动积温、生育期日照时数;对烤烟钾积累有重要影响的气象因素是烟叶成熟期气温日较差、 5月均降水量和 6月均温;影响烤烟糖碱比的因素主要是生育期≥ 35℃的天数、 5月均降水量和采烤期积温。 膜厚 :阴雨天气条件下,采用 水温可增加 1~2摄氏度;晴天增温效果较小,仅为 ;苗池下垫泡 沫等保温材料:育苗池下垫保温材料的保温效果受天气条件影响显著,阴雨等低温天气条件下,垫保温材料处理与同一育苗棚常规苗池相比,空气温度低 ~2摄氏度,水温低 2~;晴朗天气条件下,垫保温材料育苗池与同一育苗棚常规苗池相比,空气温度增加 1 ~,水温增加 1~2摄氏度;苗棚四周开设防寒沟:防寒沟保温效果稳定,在任何天气条件下均可提高棚内地温和苗池水温 1~。 稻壳掺播对土壤质地及烟叶品质的影响定位试验 研究结果显示:耕作层掺播20%— 30%体积比比例稻壳,烤烟的农艺性状、经济性 状及工艺评价结果皆好于其他处理和CK;土壤的物理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主要表现为随着掺播稻壳比例的增加,土壤孔隙度、有机质及大粒径结构比例增加,土壤含水量、 pH 及小粒径结构比例降低,这种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趋于对照。 研究了稻壳改良对 K32 K34 NC8 KRK26及云烟 87生长发育及质量风格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稻壳改良对各品种生长发育有较大影响,相比于对照而言,稻壳改良均使各品种农艺性状变劣,且对各品种各项农艺性状的影响量不同,进行稻壳改良的各品种进入团棵期的时间明显变长,旺长期持续时间和成 熟期明显缩短;撒施稻壳处理的各品种经济性状明显低于对照各品种,对于撒施稻壳和对照两个处理而言,各品种综合经济性状表现的规律一致,即云烟 87﹥ K326﹥ K346﹥ NC89﹥ KRK26;今年进行稻壳改良处理的各品种各项性状均比对照处理各品种差,可能与今年稻壳撒施时间较晚、垄体土壤墒情较差有关,建议明年 29 进行稻壳改良时,撒施时间控制在 2月底以前、适当增加土壤墒情。 在 两个水平土壤类型,加入 10%稻壳的改良水稻土和水稻土,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品种 K32 960云烟 8云烟 9 G2 G80、 K346及 CF209,研究土壤环境的改变对烟株生长发育、农艺性状和质量风格等的影响, 结果表明 :( 1)病害调查情况:各品种气斑病发生较为严重。 种植在水稻土中的各品种比种在改良水稻土中的病毒病发病率及病指都低。 在改良水稻土。安徽皖南特色烟叶技术研究与推广结题验收综合报告(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