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抗生素内容摘要:
前列腺炎 (大肠杆、衣原体)、胆 道感染(混合) G+菌: 不及青霉素。 痤疮 3. 阿米巴(肠内): 土霉素(抑共生菌) 不良反应 1. 胃肠道反应 刺激所致。 恶心、呕吐、腹部不适 等。 饭后服减轻(但减少吸收) 2. 二重感染 敏感菌株受抑,不敏感菌株大量繁殖。 1) 真菌病:念珠菌所致鹅口疮、呼吸道炎、肠炎、阴道炎、尿路感染等 2) 假膜性肠炎(难辨梭菌):脱水、肠壁坏死、休克、可致死 a. 停广谱 b. 抗菌 真菌:制霉菌素、二性霉素 难辨梭菌性肠炎:万古、替考拉宁、甲硝唑 治疗 3. 对骨、牙生长的影响 沉积于骨、牙,与 Ca 2+结合 变黄 发育不全 畸形、龋齿 发育障碍 禁用于 妊娠4月以上的妇女 8岁以内的儿童 4. 肝、肾毒性 为长期口服或大剂量静脉给药所致,可致肝脂肪性坏死,加重肾功能不全,易发生于孕妇 5. 过敏反应 药热、皮疹、光敏性皮炎等,偶可致剥脱性 皮炎 6. 维生素缺乏 制造维生素 B、 K细菌受抑,致口角炎、舌炎、出血 半合成四环素 (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美他环素) 特点(与天然者比较): 1. 抗菌作用强 且对天然类耐药者仍敏感 2. 应用 敏感菌及四体所致尿路、胃肠道、胆道、呼吸道感染,五官科感染。 米诺 穿透性好,特别适于痤疮、酒渣鼻。 预防流脑良好 3. 口服基本不受食物及金属离子影响 4. t189。 长,多西 2。第四十一章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抗生素
相关推荐
帝国主义对中国加紧侵略和北洋军阀的 腐败统治,民族危机的加深。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反帝反封建阵营的 壮大 直接导火线: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247。 2. 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和历史意义 历史特点: 第一, 它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由学生、工人 农民和民族资产阶级掀起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 军阀卖国贼的全国规模的群众性革命斗争。 第二
2. 确定适当的剂量和疗程。 3. 避免局部用药。 ( 五 ) 预防性应用 ( 少数 ) 1. PG用于心脏病术前。 2. 苄星青霉素用于风心病或风湿热。 3. PG用于外伤手术 , 防止气性坏疽发生。 4. 灭滴灵 +GM用于结肠手术 , 防止需氧和厌氧菌感染。 5. 预防接触性感染如流脑 、 结核病 、 白喉等。 二、抗菌药物的 联合 应用 (一)抗菌药联合应用的目的 ① 协同作用(增效);
弃 辩证否定的 实质是 “ 扬弃 ” —— 否定、克服 —— 肯定、保留 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 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 扬弃 —— 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更有创新和发展 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对立 辩证否定观 形而上学否定观 事物自身的否定 外力的否定 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联系和发展的中断和停止 实质是‘‘扬弃”,即 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 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
加速科举制的废除 促进新式知识分子 群体形成。 京剧:谭鑫培进行改革 对皮簧戏唱腔、表演进行改革统一字音。 话剧:李叔同创春柳社
小事做起; 为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 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冲突 解决 途径 加强 思想道德修养 科学文化修养 相互 促进 坚持二者统一 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不断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不断改造主观世界:要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