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就业导向(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就业导向是突破高职教育发展“瓶颈”的 需要 必须解决的三大问题: ( 1)必须应对今后相当长时间内我国就业严峻的 形势 ● 城乡双重就业压力 ● 就业总量饱和与结构缺员的矛盾 ● 新生劳动力与失业人员的相互交织 ( 2)必须全面了解、掌握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 ( 3)必须建立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的运行机制 就业导向是学院生存发展的需要 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 满足需要 我省教育资源的现状 供大于求 我省教育资源配置的趋势 优胜劣汰 我院存在的价值 满足社会需求 满足学生需求 我院发展的条件:社会声誉 优质资源 办学实力 效益和速度 就业导向 满足需求 更快发展 招生量 办学规模 就业率 职工发展 办学效益 学院发展 职业分析 一般企事业 的职业岗位 现代企事业 的职业岗位 职业岗位 现实需要 职业岗位 未来需要 现有 职业资格 (依据) 未来 职业资格 (预测) 归纳分类 现实性 前瞻性 职业岗位 模块 的依据 职业群 通用能力板块的依据 从职业实际需求出发,筛选教学内容是现代职教课程观的核心思想 能力本位 就业导向 二、怎样以就业为导向 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教学观、服务观 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观” ( 1)什么是 “ 人才 ” “ 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 性劳动,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 神文明建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 作出积极贡献,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 ”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 》 ( 2)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 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 3)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基本属性 ● 面向大众的教育 ● 面向弱势群体的教育 ● 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教育 ( 4)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基本要求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培养人、塑造人,不是筛选人、淘汰人。  我们坚信:每一个学生可以成才;  我们的目标:让更多的学生成为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 我们的策略:把更多的学生培育成合格的人才比培养少数优秀的人才更重要;在成才的学生中间不再强调更多的优秀,而是要强调更多的人能够达到合格的标准。 ——这是最重要的。 :大多数(80%以上)学生能够掌握必备的理论和专业知识 …… (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 合格标准 )  教师的议论:  面对目前的生源素质,许多课程 80%以上的考试通过率达不到怎么办。  我们对学生严格要求,难道错了吗。  面对该指标,是否意味着要求教师放水。  面对该指标,是否意味着要求我们作假。  除了放水、作假,还有什么办法。  议论不仅来自于青年教师,还来自于许多老教师;不仅来自于一般教师,还来自于业务骨干。 以就业为导向的“质量观” ( 1)什么是“质量” 现代教育质量观认为,教育质量是教育满足客户(家长、学生、国家、社会、用人单位等)需求的能力。 这种质量观是以市场和客户为导向的,教育质量标准不应由教育者(教师和学校)来规定,而应由受教育者及教育成果的使用者来判断,客户的要求和需求得到满足是对教育质量的最佳评价,是评价教育质量的最佳标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