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模式人力资源管理-绩效测评(2)内容摘要:

向被考评者就评语进行说明解释,肯定成绩和进步,说明不足之处,提供今后努力的参考意见。 ( 8) 差别的原则 考核的等级之间应当有鲜明的差别界限,针对不同的考评评语在工资、晋升、使用等方面应体现明显差别,使考评带有刺激性,鼓励员工的上进心。 除了以上原则之外,对考评承担者进行充分训练,使其尽量排除主观因素,并能够对考评标准有准确的、统一的理解,也是非常重要的。 员工考评的特 点在于,它是由企业进行的、以企业的要求为标准、只对企业员工进行的考察和评估。 企业在掌握员工自主权的同时,也就有了对于员工的考察评估权。 实际上,在现代企业中,员工之所以能成为员工,已经是考察评估的结果,即已经接受了招聘时的考察评估,并达到了聘用的标准。 聘用之后的考评,是员工的继续和深化,是把人力与物力具体地适当地结合起来的重要条件。 不经过考评,不掌握员工能力、素质、意向的特点,就不能用好员工,不能合理地因事择人。 因此,员工考评是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好好学习社区 企业人事管理的一项经常性工作。 如何考评。 对谁考评由企业根据经营管理的需要自己决定。 考评的标准,也由企业自身决定。 不能把企业的员工考评标准与其他的考评标准混淆起来。 一个企业员工情况是复杂的,不同的员工在工作能力、工作素质、工作绩效上都有不同。 必须把握这种差异性,才能合理地使用员工和对待员工,使员工得到公平的待遇。 怎么把握员工之间的差异。 考核是最重要的方法。 但是,要使考核能够如实反映员工的情况,起到促进工作的作用,就必须使考核科学化和规范化。 企业一般都非常注重员工的考绩,视其为本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 每次布置考绩计划,董事长与总经理一般都亲自参加,并对各部门经理如何实施 考评工作提出具体的要求。 在每次考绩的后期,公司领导都要集中一二天的时间,专门听取各部门的考评工作汇报,以工作实绩为依据,对升级与降级的两边对象,逐入分析,细致审核,以作出正确评价。 现代企业考绩的特点是:企业的人员考绩制度化,使 “ 优者 ” 、 “ 能人 ” 随时脱颖而出,平庸之辈随时被淘汰,达到管理的高效率。 企业对员工的考核一般同时采用日常考核与年度考核两种形式。 日常考核主要由部门经理以上的管理人员对其下属进行,一般每月考核一次,其结果在员工的奖金和浮动工资上面反映出来;年度考核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组织进行,根据不 同的岗位制定不同的标准,从工作能力、劳动态度、贡献大小、出勤情况等方面进行考核,采取评分制,为年终奖、提薪、提职、培训等奖励提供依据。 基层制度化的考绩程序是:在被考绩者进行工作回顾后,由其直接主管经理进行评估,并在综合评价后进行打分,然后由上级经理及人力资源部门经理确认,总经理审批,最后由部门经理与员工本人履行谈话等程序。 对于应考人而言,有以下的一般性要求: ( 1)制定应考人的基本条件 应考人应具有的基本条件,多为法律所规定。 就美国而言,其主要的基本条件,包括: ① 学历, 这在美国本不重视,但近年来对某种全国性的考试(如文官入仕考试,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好好学习社区 CSEE),均规定以大学毕业为应考资格; ② 公民,担任各级政府公务员者,依规定需具有美国公民资格 ; ③ 居住,应考者多规定其需在其辖境内居住达一定期限,但近年来有逐步取消及放宽的趋势 ; ④ 年龄,通常规定最低年龄需在 18 岁以上,最高年龄需在 65 岁以下; ⑤ 性别,由于工作性质之特殊,亦偶有规定限于某种性别人员始能应考; ⑥ 家庭成员任公职的人数,对同一家庭任公职的人数原有限制,超过限额者则不得应考,但此种限制现已取消。 ( 2) 规定各种职务的资格标准 资格标准与考试的目的有关,目前所注重者为遴选有发展潜能之人,以期遇到晋升机会时不致发生困难 ;资格标准需经由工作分析而认定,并以所需专门知能表示,但此种专门知能又常转换为教育、经验或训练,认为具有此种教育、经验或训练者即可具有该种专门知能;因为此种转换并不正确,故对教育、经验或训练的规定,宜酌予降低。 ( 3) 注意考试的客观性、有效度与可信度 为了达到考试的预期目标,应注意: ① 客观性,即对考试成绩的评定,应有客观标准而不受个人主观的影响 ; ② 有效度,认定有效度的方法有两种,即一为对现有人员予以测验, 如公认为绩效优异者可得高分,绩效差者只能得低分,则表示该测验为有效;二为对测验结果的优者与劣者,追踪其任后的工作绩效,如发现原先测验成绩优者现在工作绩效亦优,原先测验成绩低者现在工作绩效亦差,则表示该测验为有效; ③ 可信度,测验可信度的方法有三种,即一为将同样的测验对同一在前后两个不同期间举行,就前后两次所得测验成绩间的相似性来认定其可信度;二为将同样的测验内容用不同的形式表示,就此两种测验间的相似性来认定其可信度;三为将测验分为两部分,对同一人作测验,根据此两部分成绩间的相似性来认定其可信度 ;同时应注意, 考试不能过分依赖某一测验,最好能将若干种技术并用,以此之长补彼之短。 ( 4) 考核人员还应具备一定的数量 由统计学原理可知,考核人员数量越多,个人的 “ 偏见效应 ” 就越小,考核得出的数据越接近客观值。 然而符合考核人员条件,并且熟悉被考核者的人数总是有限的,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好好学习社区 而且,不符合条件的人所占比例愈大,考核结果的可靠性就越低,所以应尽可能选择符合条件的人员进行考核,人数以 2030人左右为宜,最少不能低于 10 人。 综上所述,绩效考核不仅要制度化而且应当规范化,非常注重考绩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根据不同的岗位特点,对 员工全面推行 “ 量化打分 ” 的方法,以 “ 生产任务完成情况 ” 为主要考核项目;对管理人员则以目标管理实施情况为主,结合工作态度、业务水平、团队精神进行分档评价。 在考评汇总中,还须绘制考评等级的分布图和直方图,在充分研究分布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基础上,合理地确定分数转换等级的标准。 (三 )绩效考核的实现 在规划和实施考核体系中,管理者必须决定用哪个程序。 其重要性决不亚于考核的实际内容或考核怎么实施。 如果员工认为绩效考核是轻率地进行的或者管理是草率的,那么他们就不会重视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也就发挥不出其应有的作用。 绩效考核中管理的不统一可能会产生法律问题,即使歧视性的绩效考核可能不会被提起诉讼,但是拙劣的绩效所带来的士气的降低和生产率的下降也不利于组织的成功。 图 31(此处图略)所示的是绩效考核工作的基本过程。 虽然它主要说明的是成绩考评的情况,但是对其他种类的考评也适用。 一般来说,一种绩效考核程序应相对稳定和统一,组织不应随意变动考核程序,也不应对同样的员工采取不同的考核程序。 通常一个完备的考核程序应具备以下内容 :绩效考核目的确定;确定绩效考核机构及职责;明确绩效考 核标准和范围 ;选择绩效考核方法 ;选定绩效考核的时机和时间 ;组织绩效考核 ;最后是整理绩效考核结果和进行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与反馈。 当然,一个组织的绩效考核程序不一定必须具备上述程序的每一项,一些小企业的绩效考核程序相对于大企业的绩效考核程序要简单得多,它们可能把程序中的某几项合并为一项。 具体的流程如下所示: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好好学习社区 ( 1) 组织绩效考核 ① 考核前动员。 在考核中,考核人员都存在着一种心理偏差,这些心理偏差直接影响着考核效果。 因此,在考核前应有针对性地宣传动员。 向他们宣传考核的科学性、目的和意义、考核方 法的合理性及考核的有关纪律和要求。 ② 考核方式及地点的选择。 考核方式有集中和分散两种。 集中考核就是将考核者集中在某一场所进行考核。 分散考核就是在明确考核要求以后,考核者各自分散对照参照标准进行考核。 考核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具体的考核方式,有时也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使用。 ③ 考核的资料来源。 绩效考核的资料来源主要有三种:客观数据、人力资源资料和评判数据。 许多企业和单位都用客观的生产与数据作为员工工作成效的指标。 绩效考核的另一种资料来源,是人力资源管理数据和资料。 采用的比较多的有缺勤率、离职率、事故率和迟到情况等。 在这些人力资源管理数据和资料中,缺勤率是工作表现的最灵敏的指标之一。 评判数据是绩效考核中运用最广泛的资料。 剑桥大学受聘的教授们曾经对 1500 多种考核测量标准作考察,发现有 60%的测定采用了管理人员对下级工作情况评判的方法,而主观评判却适用于几乎所有工作职务。 评判数据以管理人员(上级)的评定为主,还包括员工本人的评判、同事的评判以及下属人员的评定等。 ④ 考核的具体实施。 在确定了考核的时间、地点、方式及获得了资料之后,就可以进行具体考核。 具体的考核主要是考核者根据已有的资料和对被考核者的情况的了解,对照考核标准对被考核者进行考核。 考核者应该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填写考核表。 考核进行完毕以后,考核表应由部门主管领导或专职人员回收,并注意为考核者保密,以避免考核者因怕泄漏考核情况而造成的心理压力。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好好学习社区 ( 2) 整理绩效考核效果 考核数据的整理就是通过对考核实施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汇总与分类,利用概率论、数理统计等方法进行加工、整理、以得出考核结果的过程。 ① 考核数据的汇总与分类。 考核数据的汇总与分类,就是将收集上来的不同考核人员对同一被考 核者的考核表进行汇总,然后根据被考核者的特点,对考核结果汇总表进行分类。 ② 确定权重。 权重,即加权系数。 所谓加权就是强调某一考核要素在整体考核要素中所处的地位和重要程度,或某一考核者在所有考核者中的地位和可信程度,而赋予这一考核要素或考核者某一特征的过程。 特征值通常用数字表示,称为加权系数。 加权能够通过确定大小不同的权重,显示各类人员绩效的实际情况,提高考核的信度和效度。 ③ 考核结果的计算。 在获得大量考核数据之后,可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计算考核结果。 计算方法可用算术平均法和体操打分法。 ④ 考核结果 的表示方法。 这种方法是考核结果表示的最基本形式。 它是直接利用考核结果的分值对被考核者的绩效情况进行描述的方式。 文字表示法是用文字描述的形式反映考核结果的方法。 它是建立在数字描述基础上的,有较强的直观性,重点突出,内容集中,具有适当的分析。 此方法是通过建立直角坐标系,利用已知数据,描绘出图线来表示考核的结果的方式。 ( 3) 绩效评价 工作绩效评价有两个基本目的:第一,是有助于人力资源管理者制定有关晋升、培训、报酬和纪律方面的方针与政策;第二, 是有助于员工本身的发展。 对人力资源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好好学习社区 管理部门来说,有能力比较和评价员工的工作绩效这一点是极为重要的。 例如,如果要依据过去的工作绩效而从三个员工中提拔一人到更高一级的职位上去的话,就需要指明这三个员工中谁有最佳的工作绩效。 同样,为帮助员工提高技能和寻求发展,了解记录员工个人的优点和缺点也是十分重要的。 与人事考评相关联的是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企业中人事档案材料除了包括本人简历(基本情况)等内容外,还应包括:日常人事考评资料,包括历次奖金考评、提薪考评和各教育训练课的结业成绩等。 这些日常的考评资料和记载是决 定管理人员使用和提拔的决定性因素。 使任何员工要想升任企业内的高级管理职务,就必须在长期的努力工作中,日积月累,形成优异的考评资料。 这应该是比单项奖金或其他物质奖励更能激发员工积极性的有力手段。 这既需要对个人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又需要对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