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电信综合业务支撑系统ibss总体设计说明书-资源管理子系统分册内容摘要:

线路信息、设备信息、号码信息、地理信息等基本信息的管理。 机线实体的对象化分析 考察号线资源的各种实体和它们之间的联系,不难发现它们都有一定的共有特征,如连接上线序一一对应、有一定的上下级关系等等。 我们可以使用面向对象的技术,把这些数据资源实体进行抽象,把其中的最关键的属性 — 联接和状态分配提取出来,把其中的占用、释放等处理操作作为对象的方法,那么我们就可较成功地把面向对象技术引入号线资源的管理中,在实 体表示和资源分配上更切合实际的对象和有更好的可理解性。 综合业务支撑系统 总体设计说明书 第 10 页 机线对象抽象 考察各种数据资源的实体,可以看出它们都有一定的共有特征:互相前后相连;相连的两端线序对应,如下图: 对象一 对象二 对象三线序 3 ~ 线序 4线序 1 ~ 线序 2 图 2_2机线对象抽象 可以总结机线实体对象有两个特征: 对象实体之间只有线序连接; 一个对象实体有入线序和出线序。 连接类对象 考察电缆、线盒等机线实体,它们具有机线实体对象的特征,并且,这些实体的线序在入端和出端一一对应(连接类对象一般作为线路延伸); 实体 112399910001239991000连接关系固定 图 2_3连接类对象抽象 跳线类对象 考察配线架、交接箱等机线实体,它们具有机线实体对象的特征,并且,这些试题的线序在入端和出端的对应关系不固定,可以随需要把入端的某线序和出端的某线序连接: 综合业务支撑系统 总体设计说明书 第 11 页 实体 212399910001239991000连接关系不固定(跳线) 图 2_4跳线类对象 跳线类对象应用作为线路转移。 对等连接和不对等连接 一般的实线设备,比如主干电缆、分线盒等,其入端和出端的线序数量对应相等,交接箱入端和出端不等,但其连线也可一一对应的。 而载波设备,其入端和出端数量不等。 如 0+4 设备,在测量台端 的设备是 4对线输入, 1 对线输出;在用户端是 1对线输入, 4 对线输出。 以上两种类型的对象,前者可称为对等连接,后面一类我们可称为不对等连接。 对等连接类型比较传统和广泛,数据表述比较容易;不对等连接相对复杂,至少应处理两方面的关系;不对等连接的实体与普通实体之间的连接;不对等连接的实体相互之间的对应关系。 数据资源类对象 观察数据资源的各种实体之间的和各种实体之间的联系,可以发现这些实体都有一定的共有特征,如机框与机板之间一对多的关系,端口与端口之间一对多,多对一的关系,有一定的上下级关系等等。 可以用下图表示: 图 2_5数据资源类对象 数据资源实体之间的联系与普通线资源实体之间联系是不一致,数据资源实体之间的联系一般都是端口之间联系,不会存在线序与端口之间的联系。 数据资源实体之间一般会存在以下的对应关系: 综合业务支撑系统 总体设计说明书 第 12 页 一对一的关系。 典型的例子是测量室横列与数据横列之间关系。 一对多的关系。 如机框与机板 (槽位 )的之间的关系,一个机框上会存在多个机板 (槽位 )。 多对一的关系。 如接入层节点端口与骨干节点端口的关系,多个接入层节点会对应一个骨干层节点。 一个骨干 层节点被分为 N个信道,每个信道可以接入一个接入层节点的端口。 对未来传输对象的支持 电信业务的高速发展,肯定会出现许多新型的、未被考虑的传输对象实体。 对这类实体,系统应该留下余地,甚至允许新增未知的实体。 运用面向对象技术,只要未知实体具有上述对象的特征,可以用上述的实体进行表示,那么系统对新实体的连接情况管理是可以支持的;但新的实体的必然会有一些特殊的属性,此时可能需要扩充系统。 对象连接的基本拓扑结构 — 树型 树型结构是机线实体连接的基本 在传统的线路形式中,一条主干连接多个交接箱,一个交接箱连接多条配线电 缆,一条配线电缆带多个线盒,这种连接就是一种典型的树型连接,目前这种连接应用最广、数据比例最多。 树型连接中,机实体可以表示成为树中的一个结点,前端可以用“展开树”、“目录树”等形式表现,具有直观、准确的特点。 LE 图 2_6树型结构 网状连接 对于类似主干连环、交接箱联络线之类的连接,是机线实体之间的一种网状关系。 由于关系数据库的设计限制,表示这种网状关系比较复杂。 综合业务支撑系统 总体设计说明书 第 13 页 常见特殊连接的解决方案 直配电缆线盒 直配线盒是在配线架直接用电缆连接线盒,系统可表示成一个电 缆实体连接一个线盒实体,如下图: 配线架 直配线盒 图 2_7 光环连接 光环(数环)连接在以往的系统中直接看作是主干,在新系统中也可如此处理,也可以设立一种“光环”实体,做一般的实体的表示关系。 交接箱并联 两个交接箱复用了同一根主干电缆的部分或全部线序,称为交接箱并联。 交接箱的并联情况在描述实体之间的联系形式时,与普通的主干与交箱连接并无区别,但在处理实体内的线序状态时,需注意两个交接箱的并联部分的线序的占用和释放应该同时进行。 配线架线序 4 0 1 ~ 1 0 0 0线序 1 ~ 1 0 0 0 图 2_8 交接箱串接 两个交接箱依先后次序连接称为交接箱串接(又称交接箱复接)。 可以看成两交接箱的前后相连。 综合业务支撑系统 总体设计说明书 第 14 页 大小配缆 配线电缆的分枝,在以往的系统中需要作两根或多根电缆编码处理,若引入面向对象技术把电缆作为一种实体连接看待,即可看作是多个实体的上下级联接。 配缆忽略 某些地方对于线路管理,只注意交接箱端子、线盒端子,而电缆线序(特别是配线电缆的线序)则不关心,此时可把这种连接关系看成交接箱直接与线盒相连。 线盒并联 两线盒复用一根电缆的相同线序,该情形可参考交箱并联。 线盒串接 两线盒复用一根电 缆的相同线序而且前后相连,该情形可参考交箱串联。 载波 载波线路必须注意有两种连接关系,一是载波设备两端(或两个载波设备)之间的对应关系(一般是一一对应),另一关系是载波设备与实线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对于单线对传输的载设备如 0+ 0+8等,可以用以下的方案: 建立两个载波实体,实体上的线序一一对应。 占用实线(可以载波设备编码代替电话号码 接入网 接入网(包括远端交换局)等是一种新型的传输技术,从技术的发展看,是一种代表方向,接入网处理时,必须注意与传统传输资源的区别。 接入网与普通的情 况相比,相当于将交换机设备端口与配线架横列间的连接电缆延长了很多倍 远端交换局与普通的情况相比,只是交换机的放置位置不同; 接入网可能有特定的号码范围,也可能与大网混用号码。 在接入网上,将会引入某些新业务功能,而大交换机上的某些新业务功能在接入网上不能实现; 基于以上考虑,在对接入网内各对象处理时,可以考虑增加一些新的属性或处理方法。 特殊传输设备支持 随着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必然会有许多新型的传输技术引入电信生产上。 要想综合业务支撑系统 总体设计说明书 第 15 页 系统能支持这些新设备新技术的管理,必须处理好以下的一些方面: 打破 传统的直列 — 交接设备 — 分线设备的线路模式 在传统号线资源的设计中,表示一个用户线对时,直接把线路经过的设备作为关系设置的一个元组,比如:横列、直列、主干电缆、交接箱、二级交箱、配线电缆、分线箱等均作为库表设计的字段。 这样,一旦有新型设备出现,如载波设备、光环设备、无线接入设备等等,系统就无法表示(数据无法存放)。 要想系统对设备有高度的兼容性,必须打破以设备种类作为数据库关系元组的限制,设备只能做为数据库表的记录,不能作为数据库表的属性。 打破树型、链形连接的拓扑结构限制 树型是电信网络分布的基本形式。 但是特 殊的连接如主干连环、交箱联络等打破了树型的约束,而光环接入等甚至可以是环形、星形、总线型等等组网形态(当然系统不一定要管理这些形态)。 同时,局间中继的管理也要求系统能支持网状的线路分布。 从目前的应用和今后的发展来看,以树形结构为基础、以网状结构为补充可以较好地兼顾实际生产和软件设计。 打破一户一号一线、实线传输到底的局限 载波技术首先对传统的一号一线的管理提出了挑战。 一户一号一线的号线形式,对于 ISDN、高速数字用户线( DSL)、光纤接入等新式的传输方式以及号线非一一对应的关系已经力不从心了。 因此,系统实现 必须支持号与线多对多关系,支持实线、虚电路(光纤、同轴电缆、无线接入)的混合模式。 实体内码与实体标准编码 在本地网范围内,我们对每一个被管理的机线对象都进行统一编码,这种编码有统一的编码规则,并赋予一定的表示意义,它是数据资源管理、配线配号分配、施工人员施工的共同表示。 这种编码我们成为实体的标准编码。 为优化数据存储加速数据检索,对每个机线实体分配一个 32位的长整数,是实体的内码。 内码只标志一个实体,其本身不带任何意义。 内码与标准编码相比长度小得多,适合程序处理。 地理信息管理 将地址信息分为 3级: 第 1级 ,市县区乡镇等行政区域,包含对应的营业区信息,该信息由系统管理员预先录入。 第 2级 ,街道(号)、路(号)、村、小区、大厦等较大区域范围,能明确判断用户局向的地址, 2级地址信息包含对应的局向(一个或多个)、选号时的号码头、是综合业务支撑系统 总体设计说明书 第 16 页 否管线小区、是否智能化小区等信息。 第 3级 ,详细门牌地址, 3级地址包含对应的配线实体信息(对管线小区的地址还要指定配线线序)。 如:广州市 天河路 351号 29楼 21房 每一级地址信息编码由一个长正整数表示,一个完整的地址信息的编码由 3个长正整数表示。 基本功能 描述 传输资源管理 传输资源管理包括对交换机、 MDF 架、横列板、直列板、电缆、光纤、交接箱、线盒、载波设备、局间中继等资源实体的增加、删除、修改、查询、打印、统计等功能,以及实体之间的联系和实体线位状态的管理。 交换资源管理 交换资源管理功能主要是指设备端口、程控功能、号码资源、主群代码、 PS资源、COT资源、以及号码属性如等级和域的管理。 设备端口的生成不同于一般实体的增加,它是根据一定的规则进行生成的,每种交换机都有自己的设备号编码规则,编码规则不同,生成规则也不相同;程控交换机设备端口的生成按照 程控交换机设备号编码规则生成,网络交换机的端口生成按照用户定义的规则生成。 号码资源指的是电话号码。 若号码和设备端口关联,则号码和设备号同时生成。 反之,则另外生成。 主群代码的管理主要是管理虚拟网的资源。 PS资源、 COT资源的管理是针对流动市话的管理。 号码等级的管理包罗维护号码的等级,包括号码等级,号码等级解释,号码等级价格,制定日期等。 能对号码等级的各属性进行更改处理。 能根据号码尾数或者其他标志对号码库中的号码等级进行自动更新。 号码域的管理包括维护号码域信息,包括该号码域对应的 交换机、使用状态、号码类型、号码位长,号码域管辖范围,还有必要的统计查询功能。 能够对号码域的各属性、状态进行更改处理; 区域信息管理 维护地址及地址代码信息。 标准地址库管理包括行政区管理,片区管理和详细地址管理。 详细地址隶属于片区和行政区,片区隶属于行政区。 此外区域信息管理还包括测量室的管理。 支撑设备资源管理 支撑设备资源管理针对一些对机线资源起支撑作用的资源,如管道、井孔、吊线、杆路等,主要操作包括增加、删除和修改 . 综合业务支撑系统 总体设计说明书 第 17 页 卡资源管理 卡资源管理包括固定电话充值卡,如 200和 300充值卡的管理以及移动电话的 SIM卡管理 数据资源管理 传输类资源管理 传输类数据资源管理包括对 MDF架,数据横列板、测量室横列板等数据资源实体的增加、删除、修改、查询、打印、统计等功能,以及实体之间的联系和实体线位状态的管理。 端口类数据资源管理 端口类的数据资源包括 A。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