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招标文件_技术部分__改_(3)_内容摘要:

它 业务应用系统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协同办公;承担将中央决策、政策法规、业务指导传达到地级部门,汇总上报省级水资源业务数据和信息至上级主管部门的功能。 市级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节点存储本级水资源信息,辅助本级水资源管理部门完成水资源管理与决策功能;并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汇总上报所辖区域的水资源业务数据和信息,并将上级的决策、业务指导、政策法规传达到下级水利部门。 同时也作为相应水资源信息采集与传输系 统的监测中心,汇集、存储本级水资源信息。 县(市)级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节点是最基本的管理单位,作为水资源信息采集与传输系统的监测中心,汇集、存储本级水资源信息,开展县(市)级的水资源管理业务,并对采集的水资源业务数据进行汇总与报送。 建设任务 总体建设任务 江苏省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总体建设任务包括信息采集与传输、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应用支撑平台、应用系统等五个层面,以信息安全、标准规范体系为保障,为水行政主管部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社会公众、取用水户提供服务。 (1) 信息 采集与传输系统建设 重点针对取水、供水、用水、耗水、排水等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环节、重点水功能区、饮用水源地、农业用水重要口门等,在统一信息采集设备技术要求前提下,对水量、水位、水质等进行实时监测,提高水资源信息采集的时效性和精确性。 (2) 通信与网络系统建设 基于现有的水利专网,利用先进的无线传输技术和网络,采用通用的、成熟的工业和技术标准,以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需求为指导,规范系统数据传输规约,选择高效、合理的网络结构,应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实现水资源信息安全、高效实时传送和省、市、县(市)三 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之间的传输网络互连互通。 3 (3) 水资源数据库及管理平台建设 基于在建的水资源基础数据库,采用其相关的建设原则和标准,补充和完善元数据库、实时数据库、空间数据库、属性数据库、模型库、专家知识库等,建设全省水资源数据库及管理平台,建成以省、市、县(市)三级水资源数据库及管理平台组成的水资源信息存储管理体系、提供数据访问、数据管理服务,实现全省范围内水资源基础信息的交换与共享。 (4) 应用支撑平台建设 由于水资源管理系统在业务实现方面功能各异,需要建设统一用户管理与身份认证、数据交换、工作流、 GIS、报表、检索、内容管理、移动平台等业务应用支撑平台,为水资源管理系统提供统一的服务。 (5) 水资源管理应用系统开发 在基础应用平台上,开发建设水资源管理业务应用系统。 水资源管理业务应用系统涵盖取水许可管理、地下水管理、水资源规费征收管理、入河排污口管理、计划用水和节水管理、水功能区管理、饮用水源地管理以及统计管理等,实现以上业务处理过程的电子化、网络化,以提高业务人 员工作效率,构建协同工作的环境。 (6) 水资源管理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开发 建设 水资源 预警与应急服务、地下水 管理空间辅助决策 和水资源配置等 系统,为取水许可审批管理、地下水管理、节水管理、饮用水源地管理和入河排污口管理等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7) 水资源公共信息发布平台建设 以水利内、外网为依托,以江苏水利网站为窗口,建设水资源管理的公共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及时向取水用户和社会公众发布水资源管理动态信息,提供公共参与和监督水资源管理的渠道。 (8) 安全体系建设 江苏省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一个大型的信息系统,安全体系建设包括系统实体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系统访问安全、病毒防御和安全管理制度等方面。 (9) 标准体系建设 4 严格遵循国家 水利信息化工程建设标准,并根据江苏水资源管理的特点,在已经和即将下发的国家水资源信息化标准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扩充和细化,形成江苏省水资源管理信息化标准体系。 制定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技术导则、水资源遥测终端通用技术条件(智能控制器)、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数据传输规约、水资源管理信息数据库建设标准等。 一期工程建设任务 一期工程建设以建立省、市、县(市)三级的水资源管理基础平台为出发点,主要建设任务包括: (1) 基本建成省、市、县(市)三级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体系,并基于全省水利专网和移动 GPRS无线通讯网络正式运行。 系统在省水利厅设总中心,在 13个地级市和 26个重点县(市)设分中心,配备水资源管理业务所需的软硬件及各种实体环境。 (2) 在信息采集传输系统方面,基本建成江苏省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遥测系统。 主要任务包括:新建或升级改造取水遥测站 3809个(升级改造 346个,新建 3463个),包括年取水量 20万吨以上的地表水取水监测站 1593个(升级改造 240 个,新建 1353个),年取水量 6万吨以上的地下水取水监测站 2216个(升级改造106个,新建 2110个);重点区域地下水位监测站 500个(其中 85个为地下水位监测专用站, 84个为结合取水监测的地下水位监测站);建成实时监测信息传输网。 (3) 在计算机网络方面,扩建省厅网络中心,各市水利(务)局分 中心 和重点县(市)分中心,以满足系统运行的需求。 (4) 在数据库及管理平台方面,构建水资源数据库,完成水资源管理各项基础数据的导入和录入,实现动态实时数据、人工录入数据及时入库和其他相关信息数据的即时接入和调用。 (5) 在应用支撑平台方面,初步完成江苏省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支撑平台的建设,满足省、市、县(市)三级应用的需求,完成基础应用环境的搭建和工作流、报表、移动办公、 GIS、数据交换等应用组件的开发部署。 (6) 在水资源管理应用系统方面,建设包括实时信息服务、取水许可管理、地下水管理、水资源规费征收管理、入河排污口管理、节水管理、水功能区管理、饮用水源地管理、水务管理以及综合统计管理等应用系统,构建水资源信息发布 5 平台。 (7) 在水资源管理辅助决策支持方面,建设 水资源 预警与应急服务、地下水管理空间辅助决策系统 , 为水资源预警与应急服务、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空间辅助决策支持。 (8) 在安全体系建设方面,建立较完善的系统实体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系统访问安全和病毒防御等内容的安全体系,并建立安全管理制度。 (9) 初步完成江苏省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标准规 范建设。 项目建设原则 根据江苏省水资源管理工作的特点、信息技术应用的程度和组织保障的实际情况,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将坚持“实用、可靠、先进、标准、开放”的方针,实行“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统一标准、加强管理;信息公开、资源共享;需求主导、保障安全”的建设原则。 (1) 整体规划、分步实施 根据江苏省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方案,按照“先内后外、先上后下、循序渐进、逐步升级”的工作步骤,统 筹考虑各方面的应用需求,进行统一规划。 并考虑到水资源管理现状及经费保障能力,突出重点、分期实施、急用先建、逐步推进。 各地的建设都要服从总体规划,避免重复。 (2) 统一标准、加强管理 本项目在建设过程中, 首先建立通讯网络平台、应用系统、计量设施标准、无线通讯标准、数据交换标准。 各地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实施实时监控终端安装,并可根据实际需要制定细则,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基础、业务系统等资源,实施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建设和维护。 (3) 信息公开、资源共享 将可公开的信息共享,实现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根据不同的对象授权访问,通过专网在水利系统内部实现共享,或通过水利厅互联网向社会公开。 (4) 需求主导、保障安全 以需求为主导,突出重点,认真开展需求分析工作,充分利用现有的通信及计算机网络、系统和数据资源,加强整合,促进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平稳过渡。 6 正确处理发展与安全的关系,综合平衡成本和效益,加强信息安全保密的技术措施和制度建设,建立完善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确保系统运行有高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标段划分 “ 江苏省水资源管理信息 系统 ”一期工程 建设工程量大,涉及 的系统 众多,为更有效地引入专 业公司 、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 ,进行高水平系统建设,也为了更方便、合理地进行项目实施管理,根据初步设计方案并结合项目特点,整个 一期工程 建设分成 二 部分主要内容,形成 二 个建设子项目和标段:一是 水资源遥测系统建设, 包括工业和生活取水大户取水量监测点 3809 个,重点区域地下水位监测点 500 个的水资源遥测系统; 二是 应用系统建设,包括 构建水资源数据库及管理平台 , 建设包括实时信息服务、取水许可管理、地下水管理、水资源规费征收管理、入河排污口管理、计划用水和节水管理、水功能区管理、饮用水源地管理以及综合统计等应用系统,开展辅助 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建立江苏省水资源统一门户网站 , 初步完成应用支撑平台、安全体系和标准规范体系建设。 一期工程分水资源遥测系统与应用系统两个标段对外招标。 本标 段 的招标内容为一期工程的应用 系统 建设部分。 本标段建设目标 江苏省水资源管理应用系统是“江苏省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过 应用系统 建设 ,旨在构建 水资源基础数据共享服务平 台。 该平台同时是江苏省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与水利其它业务应用系统以及江苏省其他单位和部门、 中央和流域 系统 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和交换、协同办公的交换服务平台。 基于该 服务平台 建立水资源业务应用系统,包括基础信息管理、水资源实时信息服务、水资源规费征收管理、取水许可管理、地下水管理、节水管理、水功能区管理、饮用水源地管理、入河排污口管理、水务管理和综合统计等应用系统 与 构建水资源信息发布平台。 为水资源取水、用水、地下水、节水、饮用水源地、入河排污口、水功能区管理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7 本标段建设任务 本标段的主要建设 任务如下 : 水资源管理应用系统 总体设计与 详细设计 根据《 江苏省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一期工程 初步设计 》,对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总体设计, 总体设计方 案采用面向服务 SOA架构技术,面向对象组件技术,实现整体系统的多层系统架构设计 , 详细给出 应用 系统组成的描述,以及系统各组成部分功能、性能、可靠性、接口等方面的详细技术要求和技术指标,提交总体设计文档。 对系统的组成 子 系统进行深入的技术分析,做出系统工程的 详细 设计 文档 ,并根据其功能和技术特点的不同,从有利于技术择优和建设实施的角度出发,进行深入的子系统细化,尤其是 江苏省 水资源相关数据的高度共享及各级水 资源管理 业务的条块结合、业务协同。 总体设计 包括的主要内容如下, 但不限于: (1) 系统建设背景、原则; (2) 业务需求分析; (3) 项目总体 架构 设计与实施步骤; (4) 系统架构(包括网络架构、系统整合、主要硬件选型、软件架构); (5) 系统的体系架构、主要业务模型,主要软件开发技术、各子功能系统的功能描述、接口等; (6) 系统开发工具的建议; (7) 操作数据存储( ODS)和数据 库平台的建设; (8) 与其它相关系统集成与整合; (9) 系统安全总体设计考虑(总体安全设计、访问安全控制、数据安全、运营安全方案考虑); (10) 应用系统集成方案( 包括 如何与现有系统集成); (11) 项目实施考虑因素,按照 甲方需求,提出适合甲方实际情况的实施指导与方法; (12) 对后续子项目实施提供建设建议。 (13) 向甲方提出项目实施完成后的运维建议。 8 详细设计包括的主要内容如下,但不限于: (1)系统开发环境 (2)系统公用代码设计  功能描述  输入 /输出  处理流程  程序流程图  数据结构  表结构定义和存储过程参数定义  协议定义和约定  算法 (3)模块详细设计  功能描述  界面设计  性能  模块输入  模块输出  模块内外部接口  程序流程图  数据结构  表结构定义和存储过程参数定义  协议定义和约定  算法 (4)对运行环境的要求 标准规范建设 (1) 江苏省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应用系统部分 )文档 建设规范 ; (2) 江苏省水资源管理 系统 (应用系统部分 )数据编码标准; (3) 江苏省水资源管理系统 (应用系统部分 )代码编制规范; (4) 江苏省水资源管理系统 (应用系统部分 )数据库建库规范; 9 (5) 江苏省水资源管理系统 (应用系统部分 )系统接口标准。 数据库及 其 管理平台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及其管理平台建设任务: (1) 水资源监测实时数据 库 ; (2) 水资源 基础 数据库 ; (3) 水资源 空间 数据库; (4) 水资源 管理业务 数据库 ; (5) 水资源多媒体数据库; (6) 数据库管理平台。 应用支撑平台建设 (1) 基础应用环境平台 ; (2) 工作流系统 ; (3) 报表定制器 ; (4) 移动办公组件 ; (5) WEB应用服务组件。 (6) GIS服务 模块 ; (7) 模型库。 (8) 信息传输服务组件。 (9) 通讯服务组件。 (10) 数据交换服务组件。 (11) 应用系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