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运输管理_[全文内容摘要:

,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种: (1)组织轻重装配。 (2)实行解体运输。 (3)堆码技术的运用。 ( END) 第 3 章 现代物流运输决策 ?? 知 识 点: ●运输决策相关者与政策 ● 运载工具决策 ● 运输能力配备决策 ● 运输路线选择分析 ●运输路线优化决策 ● 运输服务商决策 ?? 难 点: ● 运输路线选择分析 ● 运输服务质量决策 ● 运输成本比较决 策 ◆ 要 求 熟练掌握以下内容: ● 起讫点不同的单一问题 ● 多起讫点问题 ● 起讫点重合的问题 ● 各种分析方法的结构和基本步骤 ● 运输服务商决策 ● 运输成本比较决策● 竞争因素的衡量 ● 运输能力配备决策 了解以下内容: ● 运输路线优化决策 ● 综合决策模型 ● 服务原理 3. 1 运输决策概述 运输决策包含的范围很广泛,其中主要的决策是:决策对运输方式的选择,运输服务商的选择,运输路线选择,运输计划编制及运输能力配备等问题。 3. 1. 1 运输决策相关者(详见教材 P37) 运输交易和运输决策往往受到五个方面影响,他们是:发运商 、收货人、承运商、政府干预和公众关注。 图 31 说明了上述各方的关系。 3. 1. 2 建立调控物流运输的规章(详见教材 P39) 由于现代物流在我国尚属发展初期阶段,相关的法规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本部分内容以美国政府对物流与运输的相关法律为基础,介绍给我国读者。 政府运输规章可以被划分成以下两类: (1)商业惯例的经济规章; (2)安全和社会规章。 两类 规章分别作简要叙述如下。 1.经济规章 (1)准入规章 准入规章是控制承运人进入市场,以及向市场推出所能提供的服务。 (2)运输费率 在其具体要考虑的因素中包括费率制订、费率变化、费率补贴,以及实际费率。 ( 3)服务规范 这方面关系到承运人提供的运输服务,托运人和收货人都寻求能提供更高服务质量的承运人。 ( 4)效果 商务规章的主要焦点是控制市场准入、运输费率以及为赢利为目的的承运人所提供的服务水准。 2.安全和社会规章 与宽松的运输经济规章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更需要有关安全和社会方面的规章。 (详见教材 P41 的表 31) 影响物流的联邦政府主要的环境法律:①清洁空气法。 ②清洁水法。 ③资源保护和恢复法。 ④综合环境责任赔偿和义务法。 ⑤运输部公文摘要。 ⑥ 1991 年多式联运陆上运输效力法。 ⑦危险品材料运输法。 3. 2 运载工具决策(详见教材 P42) 具体来说,在进行运载工具决策时,一般要考虑的基本要素包括: ( 1)品种( 2)时间( 3)距离( 4)数量( 5)费用。 当然,在具体决策运载工具的时候,往往要受到当时特定的运输环境的制约,因而必须根据运输货物的各种条件,通过综合判断来加以确定。 3. 2. 1 运输成本比较决策(详见教材 P43) 运输成本比较决策实际上是运载工具决策的量化分析。 运输的速度和可靠性会影响托运人和买方的库存水平以及他们之间的在途库存水平。 如果选择速度慢、可靠性差的运输服务,物流渠道中就需要有更 多的库存。 因此各种被选方案中,最合理的应该是,既能满足客户需求,又使总成本最低的服务。 3. 2. 2 竞争因素的衡量(详见教材 P44) 运载工具的选择如直接涉及到竞争优势,则应采用考 虑竞争因素的方法。 在关于运输服务选择问题中,有些是企业运输决策者不能控制的因素。 ( 1)供应商和买方之间的合作基础。 ( 2)分销渠道中的相互竞争。 ( 3)运输服务水平对价格的影响。 ( 4)运输费率、产品种类、库存成本的变化和竞争对手可能采取的应对措施等。 ( 5)运载工具的决策对供应商存货的间接作用。 3. 3 运输能力配备决策 运输能力是指不同运载工具各自具有的运能,它一般包括:运载吨位、运载方式、运输速度、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等。 本书通过对水运和公路运输的介绍,说明运输能力配备的一般原理。 3. 3. 1 班轮航线配船决策(详见教材 P46) 船舶运输企业在班轮营运中经常面临如何最合理地将班轮船队中不同类型、吨级的船舶配置到每条航线上,做到不仅要保证满足每条航线的技术、营运方面的要求,而且能够使船舶运输企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这属于航线配船决策。 航线配船时首先要做到船舶技术指标、营运性能与航线运输任务、货物条件相适应。 3. 3. 2 不定期船航次运行决策(详见教材 P47) 不定期船运输是国际海运中,海运经营者根据海运需求在时间、地点和内容上所发生的变化,不断变更航线和货种的一种营运方式。 在不定期船市场中,供给与需求双方的市场交易通过合同来完成。 合同可分为两类:一是货物运输合同,二是船舶租赁合同。 3. 3. 3 运输车 辆决策 就汽车而言,运输工具的种类,依性质不同有不同的分类方式。 1.以车辆重量分为:小车 、中车 、大车 2.以车体分为:平板车、箱式车、蓬式车。 3.以车体保温分为: ( 1)冷冻车 (可控制在一 180C) ( 2)冷藏车 (可控制在一 5℃ ) ( 3)恒温车 (可控制在 150C) ( 4)常温车 (即一般温度 )。 4.以方便上下装卸货物分为: ( 1)海鸥车体,指箱式车,可在车的两侧开启车体的门。 此车体适合整栈板出货作业。 ( 2)升降尾门,指在车体的后方,以油压动力启动车后门。 此车体适合体积较大或较重的物品作业。 ( 3)起重吊车,指在车上安装起重器,方便起吊货品。 此车体适合巨大体积或重量超过个人人力负荷的货品作业。 ( 4)滚轮车体,指在车箱底面装加滚轮,以方便司机推动栈板的货品进出车内。 5.物流中心最佳运具的选择 原则: ( 1)大、中、小车的选择。 ( 2)温度的选择。 ( 3)车体的选择 一般应遵循:①高单价品宜以箱式车为主,若是基于投资成本考虑则可采用蓬式车。 ②整托盘出货作业,则以平板车或海鸥车体为主。 ③较笨重的产品,则可加装油压升降尾门。 ④对于下货点在地下室,由于限高的关系,以平板车或蓬式车为主。 ⑤若配送运输的产品中仅极少量需控温,则可以用保温袋或保温箱置于常温车体内。 3. 4 运输路线选择分析 3. 4. 1 起讫点不同的单一问题 (详见教材 50) 对分离的、单个始发点和终点的网络运输路线选择问题,最简单和直观的方法是最短路线法。 初始,除始发点外,所有节点都被认为是未解的,即均未确定是否在选定的运输路线上。 始发点作为已解的点,计算从原点开始。 一般的计算方法是: (1)第 n次迭代的目标。 寻求第 n次最近始发点的节点,重复 n= 1, 2,„,直到最近的节点是终点为止。 (2)第 n次迭代的输入值。 (n— 1)个 最近始发点的节点是由以前的迭代根据离始发点最短路线和距离计算而得的。 (3)第 n 个最近节点的侯选点。 每个已解的节点由线路分支通向一个或多个尚未解的节点,这些未解的节点中有一个以最短路线分支连接的是候选点。 (4)第 n个最近的节点的计算。 将每个已解节点及其候选点之间的距离和从始发点到该已解节点之间的距离加起来,总距离最短的候选点即是第 n个最近的节点。 也就是始发点到达该点最短距离的路径。 以下面的实例可以具体说明最短运输路线是怎样计算的。 [例 1] 图 3— 1 所示的是一张公路运输网示意图,其中 A是始发点, J 是终点,B, C, D, E, C, H, I 是网络中的节点,节点与节点之间以线路连接,线路上标明了两个节点之间的距离,以运行时间 (分 )表示。 要求确定一条从原点 A到终点 J 的最短的运输路线。 1. 1. 2 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详见教材 P2) 在整个国民经济中,专门从事货物和旅客运营的运输业是一个独立的经济部门。 运输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运输是生产过程 在流通领域内的继续 2.运输是联结产销、沟通城乡的纽带 3.运输是加快和促进社会再生产连续进行的条件 4.运输是保证市场供应、满足生产建设、实现社会生产目的的基本条件 我们首先列出一张如表格 3— 3 所示的表格。 第一个已解的节点就是起点或点A。 与 A 点直接连接的解的节点有 B、 C 和 D 点。 第一步,我们可以看到 B 点是距 A 点最近的节点,记为 AB。 由于 B 点是唯一选择,所以它成为已解的节点。 随后,找出距 A点 和 B 点最近的未解的节点。 只要列出距各个已解的节点最近的连接点,我们有 AC, B— C。 记为第二步。 注意从起点通过已解的节点到某一节点所需的时间应该等于到达这个已解节点的最短时间加上已解节点与未解节点之间的时间,也就是说,从 A点经过 B 点到达 C的距离为 AB+BC= 90+66= 156 分,而从 A直达 C的时间为 138分。 现在 C 也成了已解的节点。 第三次迭代要找到与各已解节点直接连接的最近的未解节点。 如表 3— 3 所示,有三个候选点,从起点到这三个候选点 D、 E、 F 所需的时间,相应为 34 17 228 分,其中连接 BE 的时间最短,为 174 分,因此正点就是第三次迭代的结果。 重复上述过程直到到达终点 J,即第八步。 最小的路线时间是 384 分,连线在表 3— 3 上以星 (并 )符号标出者,最优路线为 ABEIJ。 在节点很多时用手工计算比较繁杂,如果把网络的节点和连线的有关数据存入数据库中,绝对的最短距离路径并不说明穿越网络的最短时间,因为该方法没有考虑各条路线的运行质量。 因此,对运行时间和距离都设定权数就可以得出比较具有实际意义的路线。 3. 4. 2 多起讫点问题 如果有多个货源地可以服务于多个目的地时,那么,要指定为各目的地服务的供货地,同时要找到供货地、目的地之间的最佳路径。 该问题经常发生在多个供应商、工厂或仓库服务于多个客户的情况下。 解决这类问题可以运用线性规划方法计算,即运输方法问题求解。 3. 4. 3 起讫点重合的问题(详见教材 P52) 物流管理人员经常遇到的一个路线选择问题是始发点就是终点的路线选择。 这类问题通常在运输工具是同一部门所有的情况下发生。 始发点和终点相合的路线选择问题通常 被称为“旅行推销员”问题,对这类问题应用经验探试法比较有效。 经验告诉我们,当运行路线不发生交叉时,经过各停留点的次序是合理的,同时,如有可能应尽量使运行路线形成泪滴状。 图 3— 2 所示是通过各点的运行路线示意图,其中图 3— 2(a)是不合理的运行路线,图 3— 2(b)是合理的运行路线。 根据上述“运行路线不发生交叉”“运行路线形成泪滴状”两点原则。 3. 5 运输路线优化决策 物流运输中涉及多种优化决策问题,运输线路的选择就是其中一种。 在选择运输路径时,不仅要考虑运输距离、运 输环节,还要考虑运输工具、运输时间和运输费用等因素。 因此,运输线路的选择实际上是一个多目标决策。 这里我们只讨论运输业务中的运输路径的选择问题。 3. 5. 1 物流运输的优化模型(详见教材 P53) 为了制定在产销平衡条件下的运量规划方案,就必须建立数学模型。 现在确定一个最合理的产销地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