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安全总务管理制度内容摘要:

8:时至下午 5: 00时 :每日下午 6: 00时前。 遇特殊情况需在上列时间外出入厂,主办部门事先填“车辆物品逾时出入厂通知单”,经科长以上主管签章,于下午 5: 00时前送守卫主管部门转知保卫室。 第十九条 保卫应按日查对“物品出入门证”,对逾预定返厂日期 10日仍未返的物品,填具“物品逾期未返登记表”一式两联,送请主办部门填报“未返厂原因”及“处理意见”,呈经理核实后,一联自存,一联送主办部门。 逾一个月仍未返厂者,应呈 报总经理。 第二十条 会计部门对外运加工的成品、半成品及材料或出借品等应每日查对。 逾期 10日仍未返厂者,应即开立“物品出厂逾期未返催办单”(表 14)一式两联,送请主办部门填报“未返厂原因”及“处理意见”呈经理核实后一联自存,一联送主办部门,但逾一个月仍未返厂者,应呈报总经理。 第二十一条 经由保卫室转送至会计部门的各种物品出入厂凭据均应加盖“保卫室”部门章,以区别责任。 第二十二条 禁止携带照相机进入厂区,经管理部门厂、处长特准者例外,但不得逾越指定准许摄影的界限。 第二十三条 出入厂管理中如发现异常,保卫 应即填报“异常报告处理单”一式两联,呈主管核批后,第一联存保卫室,第二联交经办部门处理,并填具处理情形呈厂、处长以上主管核签后,送保卫室,将处理情形摘要记入第一联处理情形栏,第二联存经办部门。 第二十四条 本条例经经营决策委员会通过后实施,修改时亦同。 五、公司防盗工作管理制度 15 (一) 目的 第一条 为了加强公司的防盗工作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二) 防盗工作日常管理规定 第二条 经常对员工进行法制教育,加强员工的法制意识。 第三条 制订各种具体的安全防范规定,加强日常管理,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这些具 体规定主要包括如下几项: 第四条 在公司易发生盗窃案件的部位,装置监控器、防盗报警器等安全防范设备。 第五条 积极配合人事部做好员工的思想品德考察工作,以保证员工队伍的纯洁。 如发现有不适合的人员,则按有关规定进行调换或辞退。 第六条 保安部人员要加强日常巡查工作,发现可疑的人和事时及时进行报告。 ( 三) 公司财物失窃处理办法 第七条 本公司有关人员须在第一时间到达 现场,查看该房门是否有明 显损坏或是被硬物撬开的迹象。 第八条 开门进入房间后,须查看房内之物是否凌乱,行李或提箱、橱柜是否被撬开。 第九条 检查商品柜台玻璃、挡板等有无明显被移动的痕迹。 16 第十条 不可移动现场摆设、触摸任何物件,须用摄像机拍摄现场。 第十一条 及时封锁现场,不准任何人进入。 第十二条 观察有无形迹可疑人员出入,记录被窃物品价值,盗窃时间等等。 第十三条 执法人员到现场后,须协助其工作,为执法人员提供资料影印副本,以做好内部调查。 第十四条 对所涉及的各部门人员进行调查并录取口供,同时对重点 部位和个人进行严密调查。 六、公司消防管理规定 第一条 处理火警的原则为必须认为任何火警的信息都是真的,有关人员必须第一时间奔赴现场,进行察看或扑救。 第二条 消防宣传教育能加强公司员工的防火意识,充分认识防火的重要性。 宣传教育的内容包括消防规章制度、防火的重要性、防火先进事迹和案例等。 第三条 宣传教育可采取印发消防资料、图片、组织人员学习,请专人讲解,实地模拟消防演练等方式进行。 第四条 义务消防员的培训工作由保安部具体负责,各部门协助进行。 第五条 保安部全体员工均为义务消防员,其他部门按人数比例 培训考核后定为公司义务消防员。 第六条 保安部主管负责拟定培训计划,由保安部专案领班协助定期、分批对公司员工进行消防培训。 第七条 消防培训的内容 :配电房、保安部、煤气库、货仓、机票室、锅炉房、厨房、财务室等。 ,掌握灭火器的安全使用方法。 第八条 培训后,进行书面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合格者发给证书,并挑选优秀者给以奖励。 第九条 防火检查是为了发 现和清除火警隐患,本公司须切实落实消防措施,预 17 防火灾事故。 第十条 防火检查类别 ,发现隐患及时指出并加以处理。 ,第一级是班组人员每日自查,第二级是部门主管重点检查,第三级是部门经理组织人员全面检查或独自进行抽查。 第十一条 防火检查的内容。 、操作规范,防火设备。 、物品(尤其是易燃易爆品)的存放符合防火的安全 要求。 第十二条 公司员工一旦发现有火警,能自己扑灭的,应立刻采取措施,根据火警的性质,就近使用水或灭火器材进行扑救。 第十三条 火势较大,在场人员又不懂扑灭方法的,应立刻通知就近其他人员或巡查的保安员进行扑灭工作。 第十四条 若火势发展很快,无法立刻扑灭时,应立刻通知总机接线生,执行火灾处理的扑救管理制度。 七、公司防火安全制度 (一) 总则 第一条 本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及公安消防机关颁布的有关消防法规,结合本公司的具体情况而制定。 第二条 为了加强本公司的防火安全工作,保护通信设备、企业财 产及工作人员生命安全,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第三条 本公司的防火安全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由防火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实施。 表 242 安全状况检查表 18 检验项目 待改善事项 其他 备注 复检 □无法使用 □道路堵塞 □失效 □走道堵塞 □缺少 □堵塞 □脏乱 □堵塞 □损坏 □损坏 □不清洁 □不清洁 □损坏 □破坏 □漏水 □ 损坏 □堵塞 □脏乱 □脏臭 □漏水 □脏乱 □损坏 □损坏 □污染 □损坏 □脏乱 □废弃未用 □保养不良 □基础松动 □基础不稳 □保养不良 、开关 □损坏 □不安全 □损坏 □漏水 □排水不良 □零乱 □防火防盗不良 □为处理 □放置零乱 主管: 检验员 (二) 防火安全的组织与机构 第四条 公司、分公司及各部门均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设防火责任人。 本公司 19 的防火责任人由总经理担任,分公司防火责任人按有关要求由各部门行政主要领导担任。 第五条 为确保各项防火安全措施的落实,公司成立防火安全领导小组,负责本公司的防火安全工作,各分公司设立相应的 防火安全领导小组。 此外,各生产班组和要害工作部位设负责抓消防工作的兼职防火安全员。 第六条 各分公司要建立义务消防队,以防在万一发生火灾而专业消防队未到达前,能起到控制火势蔓延或把火扑灭在初起阶段的作用。 (三) 防火安全职责 第七条 公司全体员工都应增强消防意识并安全防火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第八条 公司防火责任人和各分公司的防火责任人分别对本公司和本部门的防火安全负责。 第九条 各级防火安全责任人的职责 1. 贯彻上级的消防工作指示严格执行消防法规。 2. 将消防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做到与生产经营同计划、同布置 、同检查、同总结、同评比。 3. 执行防火安全制度依法纠正违章行为。 4. 协助公安机关调查火灾原因提出处理意见。 第十条 防火安全领导小组的职责 1. 处理本公司防火安全工作。 2. 制定公司的防火安全制度。 ,主持整改火险与事故隐患。 ,评比表彰先进。 第十一条 各施工生产班组和要害工作部位的兼职防火安全员在防火安全领导小组领导下,落实本工作部门的防火安全措施。 第十二条 义务消防队接受防火安全领导小组的指挥调动,认真履行消防职责 (四) 防火安全措施 20 第十三条 公 司的防火安全工作,要本着以“预防为主,防消结合”原则,防患于未然。 第十四条 各部门在生产和工作中,均须严格执行国家和市消防机关颁布的有关防火规定,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具体措施。 表 243 用电安全检查表 项次 检查项目 良好 不良 缺点事实 改善事项 1 电器设备及马达外壳是否接地 2 电气设备是否有淋水或淋化学液 3 电气设备配管配线是否破损 4 电气设备配管及马达是否过载使用 5 高压马达短路环电器是否良好 6 配电箱处是否堆材料工具或其 他杂物 7 导体露出部分是否容易接近、是否挂 “危险”标示牌 8 BUS BAR是否因接触不良而发红 9 配电盘外壳及 10 转动部分是否有覆罩 11 变电室灭火器是否良好 12 临时线路的配置是否完全 13 高压线路的绝缘支持物是否不洁或有脱落现象 14 中间接线盒是否有积棉或其他物品 15 现场配电盘是否确实关妥 16 电器开关的保险丝是否符合规定 17 避雷 针是否有效 备注:本表由安全部门填写一式两份,一份送机电部门,一份存安全卫生部门备查。 部门主管: 检查人: 第十五条 防火安全领导小组应经常对全体员工进行防火安全教育,并组织业义务消防队进行消防训练。 21 第十六条 各施工生产班组、要害部位的兼职防火安全员,应在每日下班和交接班前,对本工作部位进行一次防火安全检查,其他各部门每星期做一次检查;各分公司的防火责任人应每月对本单位的防火安全工作做一次检查,本公司防火安全 领导小组每半年进行一次检查,每季度进行一次抽查,完善逐级检查制度以便及时发现和消除火险隐患。 第十七条 各办公大楼原设计安装的消防设施,如消防龙头、水管、烟感报警器,以及其他消防器材要保证有效,此外,还应给各施工和要害部门及本部门其他工作地点配置相应的充足的消防器材。 上述消防设备及器材不得借故移作他用。 第十八条 对从事电工、烧焊工、易燃易爆等特殊工种的人员,要按规定进行防火安全技术考核,取得合格证后方可操作。 表 244安全日报表 无 灾 害 灾 害 灾害频率 对策指标 人 员 时间 累计时间 工作场所 姓名 内容 原因 损失率 经理: 主管: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表 245 安全管理实施计划表 22 主题 实施 内容 负责人 核查 日 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星期 星 期 第十九条 施工作业中需用明火的,事前按规定由动火单位填写《临时动火作业申请表》并按不同级别进行审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