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公司gbt50430、三标整合手册内容摘要:

业健康安全 管理制度,对工程项目施 工 质量/环境 /职业健康安全 管理 的 策划 进行 控制。 公司 对项目经理部的施工 质量 /环境 /职业健康安全 管理进行监督、指导、检查和考核。 公司 项目经理部负责工程项目施工 质量 /环境 /职业健康安全 管理。 项目经理部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 确保 满足 质量 /环境 /职业健康安全 管理的需要。 公司工程部组织 项目经理部按 建设单位或设计单位等 规定接收设计文件,参加图纸会审和设汁交底并对结果进行确认。 项目部组织 实施工程项目 质量 /环境 /职业健康安全 管理策划, 工程部进行指导并提供技术支持。 策划 包括 : a)质量目标和要求; b)质量管理组织和职责; 文件编号: 修 订 号: 0 QMS、 GB/T50430— 20 EMS、 OHSMS 整合型管理手册 生效日期: 2020/08/20 17 c)施工管理依据的文件; d)人员、技术、施工机具等资源的需求和配置; e)场地、道路、水电、消防、临时设施规划; f)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分析及其控制措施; g)进度控制措施; h)施工质量检查、验收及其相关标准; i)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 j)对违规事件的报告和处理; k)应收集的信息及其传递要求; l)与工程建设有关方的沟通方式; m)施工管理应形成的记录; n)质量管理和技术措施; o)质量管理的其他要求。 项目部编 制 工程项目 《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经公司主管部门和主管领导审定合格后,报监理单位批准。 策划方案经监理单位项目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公司主管部门 根据施工要求对工程项目 质量 /环境 /职业健康安全 管理 策划的结果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调整相关文件并监督实施。 与相关方有关的过程 投标及合同管理 公司 建立并实施工程项目投标及工程承包合同管理制度。 公司 依法进行工程项目投标及签约活动,并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监控。 公司 在投标及签约前,明确工程项目的要求 ,包括: a)发包方明示的要求; b)发包方未明示、但应满足的要求; c)与工程施工、验收和保修等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 d)其他要求。 公司 通过评审在确认具备满足工程项目要求的能力后,依法进行投标及签约,并保存评审、投标和签约的相关记录。 公司在工程承包合同签订后,组织 相关部门及人员 进行合同交底,确保公司相关人员掌握合同的要求,并保存 合同交底 相关记录。 项目部 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变更,以书面形式签认,并作为合同的组成部分。 文件编号: 修 订 号: 0 QMS、 GB/T50430— 20 EMS、 OHSMS 整合型管理手册 生效日期: 2020/08/20 18 公司 确保 合同变更 信息的接收、确认和处理的职责、流程、方法符合相关规定,与合同变更有关的文件应及时进行调整并实施。 公司经营部 及时对 项目 合同履约情况进行分析和记录,并用于质量改进。 公司各部门及项目部 在合同履行的各阶段, 确保 与发包方或其代表进行有效沟通。 环境影响信息及法律、法规要求的确定 公司建立并保持《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和《法律、法规要求管理程序》,用来确定: a)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够控制的环境因素; b)可望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 c)适用于其活动、产品 或服务中环境因素的法律; d)其他应遵守的要求。 公司将及时更新这方面的信息,并建立获取这些法律法规和要求的渠道。 重大环境因素的识别 公司建立并保持《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用来识别: a)对环境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 b)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 公司确保在建立环境目标时,对与这些重大影响有关的因素加以考虑,将此信息形成文件并及时更新。 职业健康安全风险信息及法律、法规要求的确定 公司建立并保持《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控制程序》和《法律 、法规要求管理程序》,以: a)持续进行危险源辨识;辨识的内容应包含: — 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 — 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 (包括合同方人员和访问者 )的活动; — 工作场所的设施 (无论由还是由外界所提供 )。 b)识别和获得适用法规和其他职业健康安全要求。 公司将及时更新有关法规和其他要求的信息,建立获取这些法律和要求的渠道,并将这些信息传达给员工和其他有关的相关方。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公司建立并保持《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控制程序》,以持续进行风险评价和实施必要的控制措施。 文件编号: 修 订 号: 0 QMS、 GB/T50430— 20 EMS、 OHSMS 整合型管理手册 生效日期: 2020/08/20 19 a)公司确 保在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时,考虑这些风险评价的结果和控制的效果,将此信息形成文件并及时更新。 b)公司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方法应: — 依据风险的范围、性质和时限性进行确定。 以确保该方法是主动性的而不是被动性的; — 规定风险分级,识别可通过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中规定的措施来消除或控制的风险 ; — 与运行经验和所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的能力相适应 ; — 为确定设施要求、识别培训需求和 (或 )开展运行控制提供输入信息; — 规定对所要求的活动进行监视,以确保其及时有效的实施。 采购 建筑材料、构配件和 设备管理 公司制定并实施《 材料、构配件、设备管理制度 》,以实现对采购全过程的控制。 公司 根据施工需要确定和配备项目所需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并按照管理制度的规定审批各类采购计划。 计划未经批准不得用于采购。 采购计划中应明确所采购产品的种类、规格、型号、数量、交付期、质量要求以及采购验证的具体安排。 公司 对供应方进行评价,合理选择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供应方。 对供应方的评价内容应包括: a)经营资格和信誉; b)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质量; c)供货能力; d)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价格; d)售后服务。 公司项目部按照《材料、构配件、设备管理制度》对 供应方 进行 评价、选择和再评价,并保存 相应的记录。 项目部 根据采购计划订立采购合同。 项目部 对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进行验收。 必要时,应到供应方的现场进行验证。 验收的过程、记录和标识应符合有关规定。 未经验收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不得用于工程施工。 项目部 按照 《 材料、构配件、设备管理制度 》 规定的职责、权限和方式对验收不合格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进行处理,并记录 处理结果。 项目部根据设计要求 确保所采购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符合有关职业健康、安全与环保的要求。 文件编号: 修 订 号: 0 QMS、 GB/T50430— 20 EMS、 OHSMS 整合型管理手册 生效日期: 2020/08/20 20 项目部 对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进行贮存、保管和标识,并按照规定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项目部 明确对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搬运及防护要求。 项目部 明确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发放要求‘建立发放记录,并具有可追溯性。 项目部 按照 《 材料、构配件、设备管理制度 》 规定和标准对发包方提供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进行验收。 对发包方提供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在验收、施工安装、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做好记录并及时向发包方报告,按照规定处理。 分包管理 公司 建立并实施 《 分包管理制度 》 ,明确各管理层次和部门在分包管理活动中的职责和权限,对分包方实施管理。 公司 对分包工程承担相关责任。 公司 按照管理制度中规定的标准和评价办法,根据所需分包内容的要求,经评价依法选择合适的分包方,并保存评价和选择分包方的记录。 对分包方的评价内容应包括: a)经营许可和资质证明; b)专业能力; c)人员结构和素质; d)机具装备; e)技术、质量、安全、施工管理的保证能力; f)工程业绩和信誉。 公司 按照总承包合同的约定,依法订立分包合同. 公司项目部 在分包项目实施前对从事分包的有关人员进行分包工程施工或服务要求的交底,审核批准分包方编制的施工或服务方案,并据此对分包方的施工或服务条件进行确认和验证,包括: a)确认分包方从业人员的资格与能力; b)验证分包方的主要材料、设备和设施。 项目部对项目分包管理 活动的监督和指导符合分包管理制度的规定和分包合同的约定。 项目部 对分包方的施工和服务过程进行控制,包括: a)对分包方的施工和服务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要求并跟踪复查; b)依据规定的步骤和标准对分包项目进行验收。 文件编号: 修 订 号: 0 QMS、 GB/T50430— 20 EMS、 OHSMS 整合型管理手册 生效日期: 2020/08/20 21 项目部 对分包方的履约情况进行评价 , 保存记录 并报公司主管部门 ,作为重新评价、选择分包方和改进分包管理工作的依据。 7. 5 施工质量和环境 /职业健康安全 运行控制 7. 5. 1 施工准备 项目部 依据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策划的结果实施施工准备。 应按规定向监理方或发包方进行报审、报验。 应确认项目施工已具备开工条件,按规定提出开工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开工。 公司主管部门 按 《 施工质量管理制度 》 规定将质量管理策划的结果向项目经理部进行交底,并保存记录。 项目部 按 《 施工质量管理制度 》进行项目部技术 交底。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项目经理部 按 《 施工质量管理制度 》 对施工过程质量进行控制。 包括: a)正确使用施工图纸、设计文件、验收标准及适用的施工工艺标准、作业指导书。 适用时,对施工过程实施样板引路; b)调配符 合规定的操作人员; c)按规定配备、使用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施工机具、检测设备; d)按规定施工并及时检查、监测; e)根据现场管理有关规定对施工作业环境进行控制; f)根据有关要求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并进行相应的策划和控制; g)合理安排施工进度; h)采取半成品、成品保护措施并监督实施; i)对不稳定和能力不足的施工过程、突发事件实施监控; j)对分包方的施工过程实施监控。 项目部 根据需要,事先对施工过程进行确认,包括: a)对工艺标准和技术文件进行评审,并对操作人员 上岗资格进行鉴定; b)对施工机具进行认可; c)定期或在人员、材料、工艺参数、设备发生变化时,重新进行确认。 项目部 对施工过程及进度进行标识,施工过程应具有可追溯性。 项目部 保持与工程建设有关方的沟通,按规定的职责、方式对相关信息进行管理。 项目部 建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记录。 施工记录应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记录应包括: 文件编号: 修 订 号: 0 QMS、 GB/T50430— 20 EMS、 OHSMS 整合型管理手册 生效日期: 2020/08/20 22 a)施工日记和专项施工记录; b)交底记录; c)上岗培训记录和岗位资格证明; d)施工机具和检验、测量及试验设备的管理 记录; e)图纸的接收和发放、设计变更的有关记录; f)监督检查和整改、复查记录; g)质量管理相关文件; h)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策划结果中规定的其他记录。 工程服务 项目部 按规定进行工程移交和移交期间的防护。 公司 应按规定的职责对工程项目的服务进行策划,并组织实施。 服务应包括: a)保修; b)非保修范围内的维修; c)合同约定的其他服务。 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对服务的需求信息作出响应,对服务质量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控制、检查和验收。 应及时收集服务的有关信息,用于质量分析和改进。 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的运行控制 公司应根据其方针、目标和指标,确定与所识别的、需要采取控制措施的重要环境因素和风险有关的运行与活动。 应针对这些活动 (包括维护工作 )制定计划,确保它们在程序规定的条件下进行。 公司建立《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程序》,并符合下述要求: a)对于缺乏形成文件的程序指导可能导致偏离方针和目标与指标的运行,应建立并保持一套以文件支持的程序; b)在程序中对运行标准予以规定; c)对于公司所购买和 (或 )使用的产 品和服务中已识别的重要环境因素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并将有关的程序与要求通报供方和承包方; d)用于工作场所、过程、设备、机械、运行程序和工作组织和设计,包括考虑与人的能力相适应,以便从根本上消除或降低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应急准备与响应 公司建立并保持《应急预案与响应控制程序》,以确定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做出响应,并预防或减少可能伴随的环境影响、疾病和伤害。 文件编号: 修 订 号: 0 QMS、 GB/T50430— 20 EMS、 OHSMS 整合型管理手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