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轨运输管理规定272号文内容摘要:

,同电压电缆之间间距不得小于 50毫米。 电缆与管路在巷道通一侧敷设时,必须设在管路上方,并保持 ;管路悬挂间距不得大于 5米。 电缆应使用吊钩悬钩,钩宽为 40毫米,铠装电缆及管路应涂漆防腐。 轨道质量严格按照煤炭部《矿井轨道质量标准及架线维护规程》进行敷设。 直线 段采用悬接对接。 道床整洁,道渣不埋没轨枕上面。 倾斜井巷提升时不得在斜坡上设置风门。 主要提升斜井和倾斜井巷的主要绞车道上部跑车防护装置应采用正规厂生产的制式产品。 双钩提升必须有错码信号,各装置必须保持完好有效,否则不准提升作业。 倾斜井巷上下变坡点的轨道,一律不准采用对接头,应根据变坡点的实际坡度,将轨道弯成拱(底)弯道。 1各绞车道上部采用甩车场,条件不允许时,设计平车场应经矿总工程师批准,并有安全措施。 倾斜井巷上部平车场的坡度不得向斜坡方向倾斜,严防矿车自溜。 1倾斜井巷使用串车提升 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三百七十条的规定,有防跑车装置、阻车器和各车场甩车时能发出的信号装置。 1倾斜井巷提升轨道线路的铺设、托绳轮的安装、提升绞车过卷距离的确定、信号峒室的设置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三百七十一条的规定。 1运输巷道内安装局扇时,局扇离信号洞室不得小于10米,必须有消音器。 局扇一般不应安装在行人道一侧,条件不允许时,局扇必须吊挂一定高度,确保人行道畅通。 1尽量避免在一条斜巷内采用绞车接力提升,确续接力提升时, 15 须制定安全措施,报矿总工程师批准。 1各种安全保险装置均应责 任到人,悬挂责任牌。 当班司机、扒钩工对绞车的固定、钢丝绳、保险绳、信号、照明、轨道、道岔、阻车器、捕车器(保险挡)和矿车的连接装置等都要认真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跟班干部要对现场进行监督检查,升井后做好纪录。 二、 斜巷档车和跑车防护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200米以上的轨道上下山 1)上部为平车场时,在车场入口处装设道能够控制车辆进入摘挂钩地点的自动关闭的挡车门或阻车器。 变坡点以上设阻车器或 A型双爪挡车器。 变坡点以下略大于一列车长度处设 A或 B型双爪挡车器。 两者必须进行机械连锁。 2)无中部车场的轨道上下 山中部每 150米装设一道超速捕车器。 有中部车场的上下山在各中部车场以上 15- 20米处装设一超速捕车器。 下部车场以上 15- 20米处装设一道超速捕车器,下部车场可采用吸能式。 如确因条件困难无法安装时必须安装一道手动式绳式挡车器。 3)车房应装电话。 各车场联络信号要求声光具备,集中上板,推广使用通讯声光信号。 兼作人行道的各车场和通道口及噪音集中的地点设声光报警装置或红灯信号。 4)设技术特征牌板,巷道标志牌。 各车场设“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牌板,并悬挂于醒目处。 斜长小于 200米的轨道上下山 1)斜长为 30米以下的小轨道上下山,上部为平车场时,在上车场距变坡点以上 1- 2米处设一道挡车门或 A( B)型双爪挡车器。 2)斜长为 30- 80米的小轨道上下山,上部为平车场时执行本条 1,并在变坡点一下略大于一列车长度的地方装设一道 A型或 B型双爪挡车器,两者必须进行机械闭锁。 下部车场起坡点以上 10- 15米装一道手动绳式挡车器。 16 3)斜长为 80- 200米的上下山,上部为平车场时执行本条 1,并在变坡点以下略大于一列车长度的地方装设一道 A或 B型双爪挡车器。 两者必须进行机械连锁。 下部车场起坡点以上 10- 15米处装一道超速捕车器或手动 绳式挡车器。 中部设一道超速捕车器。 有中部车场的在各车场以上 10- 15米处设一道超速捕车器。 4)各车场、车房设联络信号,要求声光俱全,集中上板,推广应用通讯声光信号。 80米以上的斜巷上下山,各车场设行车红灯信号, 30- 80米的斜巷中部设行车红灯信号。 5)设技术特征牌板。 各车场设行车不行人牌板。 正在施工的掘进上下山 下山掘进 ( 1)设计长度 200米以上的斜巷 a、上部车场为平车场时,下山施工到开始提升时,在上部车场装设能够自动关闭的挡车门或 A( B)型挡车器。 b、装车点距变坡点和甩车场达 20米时, 变坡点以下装设一道能自动复位的 A( B)型双爪挡车器。 且上下两组进行机械联动。 c、装车点距变坡点和甩车场达 80米时,要在装车点以上 5- 10米处装设一道能手动绳式挡车器。 并随装车点同步前移。 d、装车点距变坡点或甩车场达 80米时,要在装车点以上 20- 30米处装设一道超速捕车器,以后每 150米设一道超速捕车器。 若施工的轨道下山设计有中部车场时,在设计位置以上 15- 20米处设一道超速捕车器。 ( 2)设计长度 80- 200米的斜巷 a、下山施工开始提升时,上部平车场装设挡车门或 A( B)型挡车器。 b、继续施工时,执行 本条( 1)中的 b、 c、 d条。 ( 3)设计长度小于 80米的斜巷 下山施工开始提升时,上部为平车场执行本条( 2) a,当装车点距 17 变坡点达 20米时,在变坡点一下 10米处设一道 A( B)型挡车器,两者必须进行机械联锁。 下口要在装车点以上 5- 10米处装设一道手动升式挡车器并随装车点前移。 2)上山掘进 ( 1)装车点距起坡点达 20米时,在起坡点以上 10米处装设一道手动绳式阻车器。 ( 2)装车点距起坡点达 80米时,在起坡点以上 15- 20米处装设一道超速捕车器或手动绳式挡车器,以后每 150米装设一道超速捕车器或在设计的中部车场 以上 15- 20米处设一道超速捕车器。 3)信号及设施 ( 1)装车点、车场、车房都要设置信号,声光俱全、集中上板。 ( 2)装车点、车场设行车声光报警信号或红灯信号,中部每 150米装设一组。 ( 3)设技术特征牌板。 各车场设行车不行人牌板。 挡车设施的制作 1)阻车器 定型产品,有标准设计、可订购或自制。 2)爪型挡车器 ( 1) A型:用于运行 3吨矿车的斜巷,详见附图 ( 2) B型:用于运行 1吨矿车的斜巷,详见附图 ( 3)防逆行式:自行设计。 采用矿用 11#工字钢制成,轴采用直径不小于 50毫米的圆钢制成,挡爪可焊接 在轴上,也可不焊接。 3)、超车捕车器(机械式) ( 1)车挡 ( A)钢性车挡:选用矿用 11#工字钢或两根对焊的 10#槽钢制成,长度不小于安装高度的。 ( B)柔性车挡:采用直径不小于 (见示意 18 图)。 ( 2)吊盘 用角钢焊接而成,摆杆采用直径为 30毫米的圆钢制成、摆杆不得左右移动或打偏,脱绳钩采用直径不小于 12毫米的圆钢制成,脱绳钩角度为 85度,长度为 50毫米。 4)、手动绳式挡车器 ( 1)车挡部分:采用直径不小于 ,镶制在框架内、加配重(按图纸加工)。 ( 2)操 作部分:配重、导向轮(按图纸加工)。 5)、挡车门 用直径 ,详见附图。 附图: ( 1) A型双爪挡车器图纸 ( 2) B型双爪挡车器图纸 ( 3)手动绳式挡车器图纸 ( 4)超速吊梁捕车器图纸 ( 5)挡车门图纸 6)、 25KW和 挡车设施安装技术要求 1)、阻车器 采用混凝土基础固定,按标准图施工。 2)、爪式挡车器 ( 1)、挡车部分的固定方式: A型或防逆形式必须打混凝土基础( A型详见附图), B型用压板固定在轨道上,挡爪立起时,距轨面有效高度不低于 , 挡爪卧到时不高出轨面、挡爪距离轨道内侧间隙不小于 米,不挤绳、磨绳。 ( 2)、 A型必须设复位弹簧, B型和防逆形式必须有足够的配重, 19 使挡爪能可靠的自动复位。 无人操作时,挡爪始终处于挡车状态。 ( 3)、防逆行挡车器设置地点必须距离摘钩处不小于一钩提升车数的长度。 ( 4)机械联锁: 安装原则:变坡点以上阻车器距离变坡点不大于。 变坡点以下阻车器距离变坡点为一列车长度加 5~10米。 不操作时,上部阻车器始终处于常闭状态。 操作时只能一组打开,以阻闭合。 上下两组必须进行连锁。 操作灵活可靠。 3)超速捕车器(机械 式) ( 1)超速捕车器的安装位置系统挡车部分的位置。 ( 2)车挡与吊盘距离:巷道坡度在 12度以上时为 25~30米,坡度在12度以下时为 20~25米。 车挡与吊盘采用直径 6毫米的钢丝绳连接,中间不得有接头,连接绳与脱绳连接的一端需加扁长环(采用直径为 8毫米圆钢制成,长度不小于 200毫米),使用正规滑轮导向,不挤绳卡绳,转动灵活。 ( 3)吊盘固定可以采用两根工字钢固定在巷道两帮,将吊盘卡在工字钢上。 也可以采用四根钢丝绳将吊盘固定在两帮。 吊盘的摆杆下端距离轨在高度在 ~(击打长度 4~8厘米)并尽 量沿轨道中心线,吊盘的整体安装高度由各矿依照提升容器高度,自行作出统一规定。 ( 4)车挡安装 ( A)刚性车档 a、铁橛了固定方式,将铁镢子(见附图)安装在轨道中心线上顶板的凹处,打入顶板深度不小于 ,外露长度不得超过 30毫米,吊梁与铁橛子的连接采用连接板连接(见附图)。 b、横梁固定方式:将两根矿用工字钢固定在巷道两帮,插入巷道每帮深度不小于 ,混凝土灌注。 吊梁与行量采用直径 上的双股钢丝绳连接(钢丝绳穿过吊梁孔捆在横梁上),用 4幅绳卡子卡 20 牢或用连接销连接。 c、吊梁安装牢固、转动 灵活,落下后的位置必须在轨道中心。 ( B)柔性车挡 a、配重采用 10号槽钢,长度为 1米( 600轨距),用两幅绳卡卡牢。 b、巷帮两侧要有限位,保证车挡不落时,距轨面垂直距离为 200~300毫米。 限位要固定可靠。 c、车挡绳头从轨道下边对穿,两头各用两幅绳卡卡牢。 车挡绳的垂直部分尽量靠帮布置,以确保车辆运行。 4)手动绳式挡车器 ( 1)挡车部分:轨座固定在钢轨上,钢丝绳从轨道下穿过,用 4幅绳卡卡牢。 专用吊绳轮固定在顶板或棚梁上,位置适且。 挡车器两侧加限位绳,使挡车器落下时,顶端距轨面高度在 ~ ,台起高度不低于 ,两侧距运输设备的安全间隙不小于。 ( 2)操作波分:采用标准配重(见附图),重量和拉绳长度适宜、加设导向滑轮,固定牢固,操作安全方便、不挤绳不卡绳。 ( 3)手动绳式挡车器必须经常处于关闭状态,行车时方可打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