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自主管理实施办法内容摘要:
作业“零失误”。 要通过每日一题、每周一案例、现场操作演练及标 5 准、规程、措施的宣贯等多种形式的安全素质培训,促进干部职工掌握本岗位必备的安全技术知识,了解相关的事故案例,具备良好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隐患排查、风险预控安全确认能力。 考核体系 为落实各级人员的责 任制,各单位要建立内部的安全指标考核体系,按照层级考核的原则,正职考核副职、副职考核分管班队长、班队长考核职工,重点考核安全 环境 、教育培训、制度落实、安全效果、文明创建、精细化、安全行为等,把薄弱环节、工作重点作为考核挂钩的重点,有倾斜政策,坚决做到考核认真、公平、公开、公正,把考核和验收作为落实各级岗位责任制及实现安全目标的重要途径及手段。 技术管理体系 各单位主管技术员是技术管理的第一责任者,要深入现场,根据现场情况,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编写各项施工措施。 在编写措施前,要对现场进行勘察,并广泛征求 管理人员既职工的意见和建议,确保措施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并随着现场条件变化,及时进行修订、补充。 科区长要参与各项技术措施的编制、审查工作。 要做到一工程一措施,杜绝无措施施工现象,对审批后的规程、措施要认真贯彻到位,并组织学习、考试,确保人人掌握操作要领及操作技能。 安全检查体系 职工个人要通过安全确认进行岗位自查;班队长要通过班中动态巡查、小班质量验收等形式,对各工作岗位进行检查;跟班人员要通过走动式巡查对现场进行巡查,科区长要通过开展区队 6 动态检查、走动式巡查等形式,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单位内部安全监 督检查活动,并对检查情况及时公布,奖优罚劣。 四、安全自主管理运行机制 各单位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安全自主管理相关制度,明确各项制度的执行人、监督人、管理人,完善抓各项制度落实、监督、考核机制,实现抓制度落实的闭合管理。 班前会制度。 各单位要按照矿制定的班前会程序和内容要求,内部制定落实办法,实行责任追究,并有记录可查。 干部走动式管理制度。 各单位要完善走动式管理执行、监督、考核办法,规范走动式巡查的次数、范围、时间、内容等,将查出的问题填写在《管理人员下井汇报卡》及巡查 D 卡上,并由责任人签字认可。 单位 建立内部监督、考核、评价体系,实行层级责任追究,考核兑现。 质量验收制度。 各单位要进一步完善质量验收考核办法,实行“三级”质量验收。 班队验收和科区复验均要有记录可查,科区每天将质量验收及奖惩情况进行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风险预控管理制度。 各单位在风险预控管理知识学习掌握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风险预控 安全确认和工序转换在现场的运用 ,认真落实开工前安全确认,工序转化安全确认,在施工过程中达到风险预想、预知、预控。 充分利用隐患信息平台,制定本单位隐患排查、录入、发布、整改、闭合、反馈等管理制度。 安全会 议制度。 认真按照规定要求和程序,召开班前会、班后会、周二安全办公会、周五群众安全例会等安全会议。 由科区主要负。煤矿安全自主管理实施办法
相关推荐
分 20 分。 9. 验收员应 按时 将 验收内容 详细记录在验收本上, 否则扣1050分。 10. 班组 若 出现 安全 事故 或 重大 隐患 , 当 班 无分。 4 三、 月 工资分配 流程及单项使用费 : 1. 当月接到工资结算单后,在两个工作日 内及时召开“民管会”工资分配会议, 工资分配办法经 民主 商讨 确定。 工资分配 方案 经本队工会主席、书记、队长
内审员、科队或车间的相关管理人员、生产技术专业人员、班组长、工作经验丰富的员工、安检员等。 (二)评估小组成员通过培训。 成员要具备:。 、环境因素与影响。 、行为危害和程序危害之间的区别。 8 影响。 (三)收集有关信息。 包括有关法规、标准、规程、规范和个人岗位危害辨识结果、安全健康管理文件以及事故统计表、监测报告等,建立并保留工作场所登记表、设备登记表、工器具登记表、材料登记表
,经双方协商同意 ,就长盛煤矿______巷道掘进工程承包事宜 ,双方达成以下协议: 一、工程名称: 二、工程量: _____巷道掘进长度约___ M,(根据地质条件 ,在施工 9 中甲乙双方可对工程量作相应调整 ). 三、工期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四、运输方式 五
检修(更换)设备名称 检修更换内容 时间 实施 人员 大型机电设备管理档案卡 1 设备编号 401 技术特征 2 设备名称 通风机 流量: 277220m3/h 全压: 1744Pa 主轴转速: 589r/min 电机容量: 280KW 3 规格型号 G47312 NO250 90176。 4 制造厂家 沈阳风机厂 5 出厂编号 9735212 6 出厂日期 1997 年 10 月 7 使用单位
施与落实,明确责任人,若因失职造成水害事故,要按职责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情节严重者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地测防治水资料、技术报告等的审批制度 地质、测量工作计划、工程设计、报告、储量变化等,必须按有关规程规定的审批制度进行。 地测组每年 初应根据矿下达的生产计划和生产实际编制该年度地测工作计划,经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 矿井地质报告每 8~10 年修编一次,完成 后 并经省一级煤炭管理部门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