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洞庭湖二桥引桥第6联施工图设计开题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与墩的刚度,可以减小梁跨中弯矩,从而可以减小梁的建筑高度。 所以,连续刚构保持了 T形刚构和连续梁的优点。 连续刚构桥适合于大跨径、高墩。 高墩采用柔性薄壁,如同摆 柱,对主梁嵌固作用减小,梁的受力接近于连续梁。 柔性墩需要考虑主梁纵向变形和转动的影响以及墩身偏压柱的稳定性;墩壁较厚,则作为刚性墩连续梁,如同框架,桥墩要承受较大弯矩。 由于连续刚构受力和使用上的特点,在设计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桥时,优先考虑这种桥型。 当然,桥墩较矮时,这种桥型受到限制。 近年来,我国公路上修建了几座著名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如广东洛溪大桥,主孔 180m; 湖北黄石长江大桥,主孔 245m;广东虎门大桥辅航道桥,主孔 270m。 4. 悬索桥 悬索桥(也称吊桥)是用悬挂在塔架上的强大缆索作为主 要承重结构,在桥面系竖向荷载作用下,通过吊杆使缆索承受很大的拉力,缆索锚于悬索桥两端的锚碇结构中,为了承受巨大的缆索拉力,锚碇结构需做的很大(重力式锚碇),或者依靠天然完整的岩体来承受水平拉力(隧道式锚碇),缆索传至锚碇的拉力可分解为垂直和水平两个分力,因而悬索桥也是具有水平反力(拉力)的结构。 现代悬索桥广泛采用高强度的钢丝成股编制形成钢缆,以充分发挥其优良的抗拉性能。 悬索桥的承载系统包括缆索、塔柱和锚碇三部分,因此结构自重较轻,能够跨越任何其他桥型无法达到的特大跨度,悬索桥的另一特点是,受力简单明了,成卷 的钢缆易于运输,在将缆索架设完成后,便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结构支承系统,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相对较小。 在所有桥梁体系中,悬索桥的刚度最小,属柔性结构,在车辆荷载作用下,悬索 桥将产生较大的变形,例如跨度 1000m 的悬索桥,在车辆荷载作用下, L/4 区域的最大挠度可达 3m左右。 另外,悬索桥风致振动及稳定性在设计和施工中也需予特别的重视。 第 5页 悬索桥是特大跨径桥梁的主要形式之一,甚至可以说是跨千米以上桥梁的唯一桥型 , 虽说目前斜拉桥的最大主跨径达到了 1104m, 但它与动辄上千米的悬索桥还是不能比。 目前世界最大的悬索桥是日本于 1998 年建成的明石海峡大桥,主跨达 1991m,是世界桥梁史上的一座丰碑。 中国的西堠门大桥屈居第二,主跨为 1650m。 5 斜拉桥 斜拉桥由塔柱、主梁和斜拉索组成。 它的基本受力特点是:受拉的斜索将主梁多点吊起,并将主梁的恒载和车辆等其他荷载传至塔柱,在通过塔柱基础传至地基,塔柱基本上以受压为主。 跨度较大的主梁就像一条多点弹性支承(吊起)的连续梁一样工作,从而使主梁内的弯矩大大减小。 由于同时受到斜拉索水平分力的作用,主梁截面的基本受力特征是偏心受压构件,斜拉桥属于高次超静定结构,主梁所受弯矩大小与斜拉索的初 张力密切相关,存在着一定最优的索力分布,使主梁在各种受力状态下的弯矩(或应力)最小。 斜拉桥是全世界大跨径桥梁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形式,目前中国比较出名的斜拉桥有湖北荆州长江大桥,主跨 500m;南京长江二桥,主跨 628m;苏通长江大桥,主跨 1088m,建成于 20xx 年,是当时世界上最大跨径的斜拉桥。 而现在世界最大的斜拉桥是 20xx年开通的俄罗斯的 跨东博斯鲁斯海峡大桥 , 它的主跨径是 1104m。 未来的桥梁必将向更大、更上的方向发展,但同时也将更加注重桥梁美学及环境保护。 新中国的桥梁建设水平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公路铁路两用桥向着大跨度、重荷载、高时速方向发展。 (二) .方案比选 临岳高速岳阳洞庭湖大桥是临岳高速的控制性工程,桥位位于洞庭湖入长江交汇口处岳阳市七里山,东起岳阳,西接君山。 本桥段位于洞庭湖大桥第 14合同段君山滩地引桥第 6联,总长 200m,路基宽度。 下图 1为本桥段地质条件图: 根据前面介绍的桥梁发展趋势和本桥的地质条件以及跨径为 200m 等条件,可以排除拱桥、悬索桥和斜拉桥等桥型,由此我设计了 3 种方案:简支 T 梁桥、连续箱梁桥及连续刚构桥。 第 6页 图 方案一:( 540=200) 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 T梁桥 简支 T 形梁桥是使用。岳阳洞庭湖二桥引桥第6联施工图设计开题报告(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