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室内分布系统设计规范(毕业论文内容摘要:
,子帧配置 2:2,特殊子帧配置 10:2:2 要求在同频网络、 20MHz、邻小区 50%负荷条件下,小区边缘单用户上下行速率达到 512kbps/4Mbps。 1. 频率规划 2. 小区规划 3. 基站容量配置 4. 室分天馈系统规划 5. 传输带宽规划 . 频率规划 根据集团公司意见,将 E 频段作为本期 TDLTE 规模网室内分布系统的使用频段,使用 23502370MHz 共 20MHz 频率。 本期室内覆盖系统采用与室外系统异频组网。 室内覆盖同一水平层面如需设置多个小区时,相邻小区间建议采用异频组网。 在建筑物内可以利用自然阻隔合理进行频率规划。 对楼层间隔离较好,可以采用带宽 20M同频组网方式;对同层天然隔离较差的区域,建议采用 2 个 10M 频点异频组网方式,同层小区间频率交错复用。 . 时隙规划 时隙转换点可以灵活配置是 TDLTE 系统的一大特点,非对称时隙配置能够适应不同业务上下行流量的不对称性,提高频谱利用率,但如果基站间采用不同的时隙转换点会带来交叉时隙的干扰,因此在网络规划时需利用地理环境隔离、异 频或关闭中间一层的干扰时隙等方式来避免交叉时隙干扰。 设备应支持所有的 TDD 上下行子帧配比方式, TDLTE 网络子帧配置建议如下,后续可以通过软件调整子帧配置。 宏基站 TDSCDMA 采用 2: 4 时隙配置,为避免交叉干扰, TDLTE F 频段宏基站业务子帧配置为 1:3,特殊子帧配置为 3:9:2; D 频段宏基站根据上行业务需求情况可全网将业务子帧配置为2:2,特殊子帧配置为 10:2:2。 室内覆盖站 原则上业务子帧配置为 1:3,特殊子帧配置为 10:2:2,上行业务需求大的楼宇可将业务子帧配置为 2:2,特殊子帧配置为 10:2:2, F频段室内分布系统如与室外宏基站交叠则应与室外宏基站子帧配置一致。 . 无线链路预算 室内环境下 TDLTE的无线链路预算如下: 在当前指标要求下,理论计算的 TDLTE 室内分布系统最大允许路径损耗与 TDSCDMA 基本相当,且实际工程设计中, TDSCDMA 室内分布系统规划中已经考虑了为 E 频段引入预留的覆盖余量需求,因此天线点间距可基本参照现有 TDSCDMA 系统进行设置。 即: 天线布放应重点确保重要会议室、重要办公室、电梯口的有效覆盖,天线密度应以满足 TD、 LTE 系统引入需要为原则。 单天线覆盖半径参考建议为 (考虑全向吸顶天线,天线功率为15dBm):对于半开放环境,如商场、超市、停车场、机场等,覆盖半径取 10~ 16 米;对于较封闭环境,如宾馆、居民楼、娱乐场所等,覆盖半径取 6~ 10 米; 对于电梯的覆盖,一般采用电梯井内安装定向天线的方式进行覆盖。 如电梯厅已有同小区天线覆盖,可使用定向天线正面朝下的方式,每四层布放一副天线进行覆盖;如电梯厅没有覆盖,则使用定向天线正面朝电梯厅的方式,每三层布放一副天线进行覆盖;或者采用辐射式泄露电缆覆盖电梯井,保持电梯覆盖均匀,并使得每层电梯厅都有项目 PDSCH 下行控制信道 上行控制信道 1Mbps, 10RB PBCH PDCCH (8CCE) PDCCH (2CCE) PCFICH PHICH PUCCH format 1a PUCCH format 2 PRACH format 1 PRACH format 4 最大允许的路径损耗( dB) 泄露信号。 对于观光电梯,一般依靠室外宏站信号解决,若存在信号问 题,对于位于小区内观光电梯,通过电梯井内安装泄露电缆解决,对于位于道路旁的观光梯,可采用定向天线随梯方式覆盖电梯,同时控制功率。 在具备施工条件的物业点,可采用定向天线由临窗区域(有墙体遮挡位置或距离窗户 2 米以上)向内部覆盖的方式,有效抵抗室外宏站穿透到室内的强信号,使得室内用户稳定驻留在室内小区,获得良好的覆盖和容量服务,同时也减少信号泄漏。 对于住宅区里离人群较近的美化天线,在满足覆盖需求的前提尽量以小功率发射,满足国家一级电磁辐射安全标准; . 传播损耗模型 根据 3GPP TR (202003)规范(详见附件 ),室内无线路径传播损耗定义如下: ni PidBRf 028)(l og20)(l og20P L ( dB ) 注释: R: transmitterreceiver separation given in metres f: the carrier frequency given in MHz n: number of perated walls Pi: loss of wall number i . 小区规划 1. 在单小区容量无法满足业务需求或覆盖需求的情况下,应考虑系统分区设计。 2. 分区设计时,应综合考虑建筑物结构、室内环境、信号源容量、 设备性能等因素,合理设置小区边界,保证小区间切换,避免小区间干扰。 3. 分区设计时,应保证不同制式的小区边界的一致性。 . 信源规划 1. 应充分考虑室内覆盖系统综合利用和未来发展,提高经济效益。 2. 应选择内部无线通信信号弱或无信号的建筑和场所。 3. 应选择用户密度大、话务量需求高的综合性商场、超市,车站等建筑和场所。 4. 应选择高端用户集中的高档写字楼、星级酒店等建筑和场所。 5. 应选择地区内标志性或有影响力的机场、重要体育馆、展览中心、政府机关等建筑和场所。 1. 信号源的选取应根据覆盖目标的业务需求和建筑结构,并考虑远期发展,选择合理的信号源; 2. 对于建筑面积较大、业务密度较高的楼宇,如机场、车站、大型购物场所、大型医院等,或有突发业务需求的楼宇,如会展场所,宜选用宏蜂窝设备; 3. 对于业务密度不高的楼宇,宜选用微蜂窝设备; 4. 对于本身设有室外宏蜂窝的建筑,当基站设备配置有余量时,可 耦合部分宏蜂窝信号作为本楼宇室内覆盖系统的信号源。 5. 对于建筑内数据业务需求较大的功能区,如会议室、多功 能厅等场所,宜补充选用接入点设备。 原则上配置为 O1,载波带宽为 20MHz。 在 室内小区间异频组网时,载波带宽为 10MHz。 . 室分天馈系统规划 TDLTE 室分天馈系统分为“单路”和“双路”两种拓扑结构,按不同场景,建设策略如下: 在新建场景情况下,原则上应建设“双路”天馈系统,充分体现TDLTE 容量优势; 在改造场景情况下,对具备建设条件、且有较大容量需求的场景应优先建设“双路”室分系统,其次考虑“单路”合路方式建设。 后续若有进一步的容量需求,可通过空分复用、小区分裂、增加载波等方式扩容。 . 传输带宽规划 由于 TDLTE 系统相对于 2G/3G 的峰值速率有了飞跃性的提升,因此其引入对机房的传输条件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各类基站对于S1/X2 接口的带宽要求如下: 表 TDLTE 各类基站对于 S1/X2 接口的带宽要求 项目 宏站( Mbps) 室分双路( Mbps) 室分单路( Mbps) 宏基站 S111 平均传输速率 60 \ \ 峰值传输速率 240 \ \ S11 平均传输速率 40 \ \ 峰值传输速率 160 \ \ S222 平均传输速率 120 \ \ 峰值传输速率 480 \ \ 室内分布 O1 平均传输速率 \ 3045 2030 峰值传输速率 \ 110 55 O1 2 平均传输速率 \ 6090 4060 峰值传输速率 \ 220 110 注:室分平均速率和室分天线分布、用户分布等因素相关性密切相关,根据目前测试情况取值为一个范围值,在传输带宽设置时按照单载波平均传输速率 45Mbps 考虑。 具体预留的传输带宽由传输专业根据传输环的不同层面和不同因素综合取定。 3. 室内分布系统工程勘测 . 概述 . 地理环境 包括地理位置、大楼外观照等。 . 大楼结构 建筑平面图,含地下层、裙楼、夹空层和标准层的结构、电梯的数量以及共井情况。 . 电磁环境 包括 2G、 TDSCDMA 和 TDLTE的无线环境测试。 . 利旧设备信息采集 1. 利旧的设备包括干线放大器、光纤拉远射频单元、合路器、耦合器、功分器、室内单极化天线等。 2. 采集的信息包括安装位置、设备铭牌、型号、频段范围等。 . 新增设备安装位置 安装位置、取电位置等。 . 模拟测试 模拟测试点 测试点应位于覆盖边缘、重点区域和典型区域,还应包括室内外切换区位置,楼宇标准层与非标 准层均需进行模拟覆盖测 试; 标准层:对于物理建筑结构相同的标准楼层,间隔 35 层进行一次模拟测试;单个标准楼层中,模拟测试涵盖不同室内结构的所有场景,相同室内结构的至少 2 个场景; 非标准层:对于物理建筑结构不同的非标准楼层,需要完成所有非标准层的模拟测试;单个非标准层中,模拟测试涵盖不同室内结构的所有场景,相同室内结构的至少 2 个场景; 模拟测试频段及制式要求 根据室分站点的实际建设需求开展,如室分站点需建设GSM/TDS/TDLTE三网,则提交的模测图需涵盖上述三网频段。 多网共建时,若现场条件所限,至少完成某一制式模拟测试,根据空间损耗公式,推算其他制式模拟结果,提供其他制式模拟测试图。 模拟测试天线类型要求 不同天线的波瓣角和增益存在一定差别,为了得到最接近实际的数据,模测时必须使用设计方案中所采用的天线类型来做模测。 考虑到模测数据的指导性意义,应避免模测时为全向吸顶天线、而最终设计使用定向板状天线的情况。 模拟测试数据 模测数据应真实准确,可根据发射点与接收点的相对位置及信号传播的损耗情况初步判断模拟测试数据的真实性; 模拟测试应该包括 GSM 900M 和 TD 模测, 1800M 的结果参考 TD模测结果;推算场强 2G 应大于 TD。 根据模测数据设计的天线功率必须能够达到覆盖要求,对 GSM和 TD 均要求普通楼层的边缘信号强度不低于- 80dBm, 1530层高层楼宇边缘区域不低于- 75dBm,电梯、地下室的信号强度不低于- 85dBm 的要求;对 TDLTE,要求楼层边缘信号强度不低于- 105dBm,对于建设有双路覆盖系统的营业厅(旗舰店)、 会议室、重要办公区等业务需求高的目标区域,则要求边缘信号强度不低于- 95dBm。 模拟测试应特别做外泄测试,满足外泄控制的要求; 对于未装修的区域,覆盖时需充分考虑装修后对覆盖效果的影响,覆盖该区域的天馈分支需多预留 10dB 的功率以满足将来装修后的覆盖需求。 模测数据报告的建议格式 模测报告中需要包含但不限于以下信息: 信号源频段 信号源发射功率 模测天线类型(非常规天线需注明天线主要技术参数) 发射点位置 接收点位置 发射点与接收点间的距离 接收点场强 为了模测结果的便于核对, 特规范模拟测试图的信息标注如下: 各系统的模测场强数值、模测点间距须在模测图中标注; 在模测图的下方,附加相应的模测信息表,包括模拟发射点、接收测试点编号及对应模测场强等基本数据信息。 具体可参照下图示例。 图 模测图标注示例 . 勘测流程与步骤 . 勘测工具及资料 1. 建设方认可的测试手机(或其他测试仪表) 2. 手提电脑( LTE 测试分析软件) 3. 指北针、手持式 GPS 4. 所测建筑物的平面图 5. 数码相机(记录大楼外观图、有源设备安装位置) 6. 模测信源及其他测试组件 7. 本市地图 8. 皮尺或测距仪 . 勘测方法 说明:本原则中将建筑物按楼层定义为低层、中层、高层、超高层几个部分。 1~ 7 层为低层, 8~ 21 层为中层, 22~ 39 层为高层,40 层以上为超高层。 序号 勘测项目 使用仪器 方法 结果 1 建筑物外观 数码相机 外观照片 2 经纬度 GPS 经度 /纬度 3 建筑物内无线环境测试 TDLTE 测试手机、TDLTE 室内测试软件 1 测试场景选择 每层结构都不同,应逐层测试; 每层结构相类似,应按低层、中层、高层的顺 序 各 抽 测 一 层 ; 地下层场景,从地下层入口开始测试,记录开始测试到脱网的整个过程; 电梯场景,相邻的电梯只选择其中 1部测试,不相邻的电梯全部测试; 2. 室内步测 步测路线需包含走廊和围绕窗边 1 米处; 测试路线打点均匀。 获得代表性楼层的步测图,能反映当前小区的 RSRP 值、RSRQ 等指标。 序号 勘测项目 使用仪器 方法 结果 4 信。lte室内分布系统设计规范(毕业论文
相关推荐
上述移轉後之保管單位為外部廠商者,應檢附新使用 廠商之 保管合約書,並能確保資產之折舊費用能正確攤入。 報 廢 : 固 定 資產 需報 廢時, 由 保管 單位 填寫「 資 產異 動單 」提出 報廢 申請,會辦 管理 部 及財 務部 審查 , 並經 權 責主 管核 准後 始得報廢。 「資 產 異動單 」 經核准 後 , 由 管 理 部 進 行 資料 異動 作 業 , 並 備齊 資產 異動單 、報
养护人员须按时对植物进行日常养护,上岗时须统一着装、佩带胸卡; 及时修剪枯叶、残叶、坏叶,清除多余枝叶、杂草并调整植物的观赏面,整理植物外形; 『学习改变人生做成功物业管理人。 』 第 3 页,共 6 页 中国物业教育网 对严重坏损、生病或枯萎植物应及 时予以更换; 随季节变更调整植物品种; 及时与大厦管理部门沟通,以保证大厦整体绿化水平。 考核标准(植物租摆、绿化考核标准详见支持性文件 )
.............. 100 检查字段值重复 .................................................................................................................................. 100 检查孤立管点 ..............................
体清洁无害。 四、配电及供电管理制度 配电及供电管理制度包括如下内容。 1.配电屏间无关人员不得入内,室内不得存放其他物品。 2.配电屏和配电箱操作人员,必须了解和掌握配电原理、安全操作知识和维修保养技术。 3.配电屏和配电箱应经常擦拭,保持清洁。 4.配电屏和配电箱附近 应备有消防器材,并加强维修保养,以防失效。 5.配电屏周围应铺设绝缘胶板,配电屏应装栅门。 6.检查时,特别是检修时
生产管理 送货出库 入库质检 成品入库 传真采购订单至供应商 来料登记 来料质检 库存清单 来料 入库 是否通过 质检拒收 通知采购 质检允收 9 功能简介 ○ 办公 管理系统 搭建企业内部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为企业积累管理知识的同时,助企业快速提升办公效率和办公质量;为企业营造一个和谐、高效的办公环境。 系统优点: 设定业务流程通知对象,系统自动发送待办事宜至处理人 ; 新消息自动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