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高效雕刻加工工艺及制造系统建设项目申请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系统提高 3~ 7 倍。 由于计算机有记忆和存储能力,可以将输入的程序记住和存储下来,然后按程序规定的顺序自动去执行,从而实现加工过程的自动化。 3)自动化雕刻设备只要更换一个程序,就可实现另一工件加工的自动化,从而使单件和小批生产得以自动化,实现 “ 柔性化生产 ”。 4)拥有自动报警、自动监控、自动补偿等多种自律功能,可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省了劳动力,减少了工装,缩短了新产品试制周期和生产周期,可对市场需求作出快速反应等等。 5)全封闭的加工 环境降低了加工时的噪声及污染物的飞溅。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休闲旅游的需求不断增加,将会直接带动工艺品的需求,工艺品的特性化需求已将越来越多,这必将带来工艺品生产周期的革命,因此, “ 新型雕刻工艺及制造系统 ” 项目的实施可使金属工艺品的生产周期大大缩短,并使产品精度、外观质量都有很大的提升,从而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需要。 四、改造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改造主要内容 本项目主要针对金属纪念章、纪念币的新型高效雕刻工艺及制造系统进行技术改造。 本项目主要单项工程如下: 工艺品新型高效雕刻柔性制造系统 建设; 工艺品制造精度在线检测及控制系统建设; 加工过程噪声检测及消除附属工程建设; 固体废料分离、回收及处理附属工程建设 改造后达到的主要目标 通过上述单项工程建设,实现如下目标: 1. 新型高效雕刻柔性制造系统建设完成后,可以实现制造资源的快速重组,面向对象的加工工艺的快速编制,完成企业制造资源的信息化管理,实现单个或批量产品的高效制造。 达到年产纪念章 300万枚、年产纪念币 300万枚,年产值 14000万元的目标。 除此以外还要完成银板 100万枚 /年、钢板 200万枚 /年、铜板 300 万枚 /年、钢材 、油墨 20kg/年的生产任务。 2. 工艺品制造精度在线检测及控制系统建设完成后,可以实现在制产品的加工精度在线检测和加工误差的控制及调整。 3. 噪声检测及消除附属工程建设完成后,可以实现加工现场噪声的实时在线检测,快速提出应对措施,由系统自动执行指令,将噪声控制在《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xx 中的 2 类。 4. 固体废料分离、回收及处理附属工程建设完成后,可以实现可回收固定废料和不可回收固 体废料的自动筛选、回收以及废弃处理等措施,废弃物排放标准遵循国家相关标准。 产品采用的标准 本项目投产后的产品均执行国家标准生产。 生产技术路线 钢 铁 件 及 铝 件制 模线 切 割电 脉 冲电 镀 ( 外 协 加 工 )压 件彩 印包 装符 合 制 造 精 度 要 求。 否是噪 声 1固 废 1噪 声 2固 废 2噪 声 3噪 声 4固 废 3在线检测在线分离处 理在线检测在线分离处 理在 线 检 测 处 理在 线 检 测 处 理在 线 分 离 处 理 图一 工艺流程图 主要生产设备明细表 序号 设备名称 数量(台) 序号 设备名称 数量(台) 1 压缩机 3 7 砂轮机 1 2 冲床 2 8 车床 3 3 铣床 3 9 线切割机 3 4 液压机 8 10 五色彩印机 2 5 锯床 1 11 平面磨床 2 6 雕刻机 2 12 塑封机 2 配套工程 本项目利用的主要为电能,不设锅炉。 用电量 12万度 /年,电源由上海市松江区供电局电网提供。 本项目无生产用水。 员工生活用水量 4t/d。 五、项目总投资、资金来源和资金构成 项目总投资 本项目总投资 3000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2700,流动资金 300 万元。 资金来源 固定资产投资来源 固定资产 2700 万元, 企业自 筹 资金 2455 万元,申请政府拨款 245 万元。 流动资金来源 流动资金 300 万元,由企业自筹。 资金使用计划(见附表 1) 资金构成 本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为 2700 万元,其中设备购置费 2335 万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 %;厂房、土建工程费及生产线技术升级费为 365万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 %;固定资产投资估算及流动资金估算分别见附表 2 和 3 六、人员培训及技术来源 人员培训 为了保证企业生产计划的正常进行以及企业生产线的技术升级潜能,公司对所有员工进行定期培训,培训层次主要分为三个层次:知识培训、技能培训和素质培训。 第一、知识培训 企业定期举行与公司产品、生产线及市场相关的讲 座,一般一周一次,使大部分员工能够了解产品及新型生产线的基本情况,增强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 第二、技能培训 公司在招进新员工、采用新设备及引进新技术时都会针对具体人员进行技能培训,使其适应具体的操作。 第三、素质培训 针对老员工,进行针对具体目标的培训,公司从总经理到各个员工都不定期进行轮岗培训,提高员工结合自身岗位有效、主动学习的效果。 技术来源 公司的技术来源主要可以分为自行研发、共同研发 两 类: 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