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农业合作社油茶种植示范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射状灌溉系统,及病虫害防治设施。 ( 3)在集中连片林场发展养殖业及林农间作系统。 油茶高产示范基地 5 万亩: 在优质壮苗上山种植后加强营造抚育管理,因地制宜地采用 GGR 绿色植物生长调 节剂技术、平衡施肥技术、油茶放蜂授粉技术和病害防治技术等 技术 进行综合配套 ,套种中药材和工业用红薯淀粉品种等经济作物,构筑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及长短结合的立体经营模式,建成亩产 (油 )50 公斤以上、亩产值超 2500 元的高产优质油茶生产示范基地,以辐射广大油茶产区。 建设规划和布局 布局原则 ⑴交通方便,相对集中连片,利于规模管理。 ⑵立地条件好,土 地生产力高,利于提高经营效益。 ⑶群众基础好, 农 民经营油茶林 的热情和积极性高,具有一定管理经验和水平,能较好完成项目经营活动。 ⑷地方政府支持,加工及销售条件好,能提供良好的协作环境。 项目布局 *县 **农业合作社油茶 林 种植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县 **农业合作社 21 依照上述原则,根据 吴陈河 镇 、新集镇 2 乡镇 12 个行政村茶油产区的土地资源利用现状,项目选择在交通方便,土质肥沃,立地条件较好的荒山、旱土。 建设标准 实行早、中、迟品种搭配栽培,按 3:5:2 的比例合理安排不同发芽期的适制品种,以便调节茶籽采摘高峰期。 对坡度 25 度以下,郁闭度右,中壮龄植株占林分 70%以上,基本株数 60—200 株亩,常年亩产茶油 50 公斤左右。 油茶林种植技术方案及流程 造林 高产油茶造林主要是通过选择立地条件适宜的地块,进行林地清理、大穴整理、在早春以良种壮苗栽植,及时抚育、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促使优质高产。 其技术流程如下: 图 52 高产油茶造林技术流程图 *县 **农业合作社油茶 林 种植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县 **农业合作社 22 造林技术模型 由于项目区地势较平坦,坡度变化小 ( 5176。 ~ 20176。 ) ,土层较深厚, 肥 力中等以上,各项立地指数变化不大,立地等级均在 II级以上,因此,确定项目区造林设计一种技术模型,详见表 51。 油茶丰产林造林技术模型表 表 51 单位:株 /亩、公斤 /亩 项 目 内 容 立地 类型 造林 (林 分 )密度 林地 清理 整地 抚育 施肥 正常年产量 产品 产量 新 造 11 111 全砍 清杂 大穴 前 3 年每年松土 1— 2 次,以后每年浅锄1 次,三年深挖一次 前 3 年施 N肥,以后 2年 1 次施N、 P 肥 茶籽 440 主要技术内容 油茶树常绿 , 适应性强 , 对土壤要求不高 , 宜于丘陵和山区种植。 油茶花大而艳丽。 既可观赏。 又是一种蜜源。 近年来 ,在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下 , 茶油作为天然绿色保健食品 , 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 山区因地制宜发展油茶种植 , 其经济、社会效益正日益凸现。 选择林地 在海拔 500 米以下的丘陵、山岗、平原地区 , 选择阳光充足、坡度 25 度以下、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种植油茶 (pH 值 56)。 应尽量避免选择高山、长陡坡、阴坡及积水低洼地。 *县 **农业合作社油茶 林 种植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县 **农业合作社 23 整地 整地是油茶造林的重要环节。 通过翻松土壤 , 加深土层厚度 , 改良土壤结构 , 提高土壤蓄水能力和通气状况。 改善微生物活动条件 , 提高土壤肥力 , 为油茶根系的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条件。 在平地或缓坡地 , 间种作物的地方 , 采用全垦。 深 米 , 清除石块、树根。 环山定点挖穴 , 穴直径 米 , 深 米 , 使之提前进入丰产期 , 可适当密植 , 每亩 220 株 , 株行距 2 米。 一般要求每亩 107~167 株 , 株行距 米或 22 米。 为了提高土壤肥力 , 促进苗木生长 , 尽早达到高产 , 可因地制宜 , 在挖穴后 , 适当施用垃圾肥、稻草、农家肥 , 每穴加施石灰 公斤 , 复合肥 ~ 公斤 , 或磷肥 ~ 公斤 ,钾肥 公斤 , 氮肥 公斤。 然后回填表土 , 将穴填满呈馒头形 , 供造林时使用。 造林 应选择 1~2 年生优良品种或优良无性系嫁接壮苗。 壮苗的标准是 :顶芽饱满 , 根系发达 , 无病虫害。 两年生壮苗要求高 30厘米 , 地径 厘米 , 一年生壮苗要求高 15 厘米 , 地径 厘米。 如以实生苗造林 , 要求苗高 30 厘米 , 地径 厘米。 一般“立春”至“惊蛰”之间种植。 在已填好土的穴中 , 挖出与苗木根系大小深浅适应的种植穴。 将苗栽入其中 , 舒展根系 , 栽紧踩实。 深度比苗木根颈高 1~3 厘米左右 , 栽后覆一层松土。 将基部*县 **农业合作社油茶 林 种植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县 **农业合作社 24 堆成馒头形 , 防止雨季穴土沉陷浸水死苗。 苗间管理 ( 1) 幼林期间 抚育管理 造林后 , 第一年为保护根系 , 可不抚育。 第二年开始每年抚育 1~2 次 , 第一次 5 月至 6 月 , 第二次 8 月至 9 月。 主要是松土、除草、培土、扩穴 , 逐步连成带 , 带要外高内低 , 隔一定距离开一条竹节沟 , 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方也可筑鱼鳞坑。 补植与修剪。 油茶林合理的密度是获得高产的基本保证。 发现缺株、病株 ,以同龄壮苗补植 , 并加强管理。 使补植苗与林地幼苗均衡生长。 以整形为主 , 轻度修剪控制徒长枝。 促进主侧枝生长 , 形成低矮的自然圆头型和开心形树 冠 , 为丰产稳产奠定良好的基础。 ( 2) 间种与施肥 油茶幼林期间 , 利用林间空隙 , 种植绿肥、药材、油料等作物 , 以中耕施肥代替抚育 , 有效控制杂灌生长 , 提高土壤蓄水保肥能力。 油茶林地较贫瘠。 油茶林头几年的施肥特别重要 , 结合中耕施肥 , 可增加有机质 , 改良土壤。 肥料应以有机肥为主 ,速效肥与迟效肥结合 , 有机肥与无机肥结合。 冬季每株施农家肥10~20 公斤。 春梢萌动前增施氮肥 , 氮、磷、钾比例以 2:1:1 为宜。 ( 3) 成林油茶的抚育管理 垦复 : 分冬垦和夏垦 , 方法有带垦、穴垦和壕沟垦。 冬垦*县 **农业合作社油茶 林 种植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县 **农业合作社 25 深度一般要求 20~25 厘米 , 土块翻过来 , 草根朝天。 放置一冬 ;夏垦深度一般 10~15 厘米 , 要求浅铲。 修剪 : 成林油茶修剪的主要目的是解决生长和结实的矛盾 , 充分利用空间。 因此 , 修枝的强度也不宜过大 , 主要修剪枯枝、病虫枝、徒长枝、高叉枝等。 保持单枝清脚亮心 , 培养开张形和受光面积大的椭圆形或半圆形的树冠 , 增加结果面 , 提高产量。 病虫害防治 ( 1) 油茶炭疽痛 主要在果实、叶、枝和树干发病。 造成果实开裂、果实及叶片大量脱落、枝条枯死、树干溃疡等 , 严重时整个植株干枯死亡 , 影响树体生长和茶果产量。 发病时 , 在果实、枝叶上出现红褐色小点。 后逐渐扩大成淡褐色病斑 , 呈 不规则轮纹 , 后期病斑上出现黑褐色的小点。 通常发生时间是 5月至 8月高温高湿季节 ,7 月至 8 月是发病高峰期 , 成林在 8 月至 9 月会见到大量落果落叶 , 大树嫁接换冠时也可在树干上见到病斑。 生产上注重抗病性育种 , 选育的良种要求果实自然感病率在 3%以下。 配合营林措施减少病源 , 增强树势等。 在苗期春夏季节定期喷施 1%的波尔多液预防。 发病早期可用 50%多菌灵等内吸性杀菌剂防治。 ( 2) 油茶软腐病 主要在果实、叶、芽和梢上发生 , 造成大量落叶落果 , 芽梢枯死。 受害油茶往往成片发生 , 如遇连续阴雨天 , 扩散速度更*县 **农业合作社油茶 林 种植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县 **农业合作社 26 快。 油茶软腐病的发生与环境的温 度和湿度有密切关系 , 风雨是病菌近距离传播的主要方式。 通常于 3 月至 6 月和 10 月至 12月为发病高峰期。 南方全年都有可能发生软腐病 , 造成茁木落叶后成片死亡。 油茶软腐病对油茶苗木的危害最大。 其防治主要采用营林管理措施 , 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 可用 1%波尔多液预防 ,用多菌灵和托布津防治。 ( 3) 油茶根腐病 根腐病主要危害一年生苗木 , 先侵染苗木根颈部。 患部组织初期呈褐色 , 后长出白色绵毛状物 (菌索 ), 根部腐烂、叶片凋落 , 最后死亡。 油茶根腐病主要发生于 4 月至 5 月和 9 月至 10月 , 7 月至 8 月是重病株死亡期。 病原菌适宜生长于 pH 值为 4左右的土中。 特别是当土壤粘重、排水不良时 , 适宜于感染部位和根部土壤中越冬 , 主要从伤口或幼嫩表皮侵染。 油茶根腐病发病后尽可能清除重病株 , 以熟石灰拌土覆盖 , 或用 50%退菌特、50%多菌灵等浇灌根茎处。 ( 4) 主要虫害防治 用苏云金杆菌或白僵菌进行生物防治 , 保护天敌。 针对不同害虫使用化学药剂防治 , 如对鳞翅目和鞘翅目食叶害虫。 可在2~3 龄时用 90%敌百虫、 50%辛硫磷乳油等防治 ; 对蚜虫和介壳虫等刺吸式害虫 , 可用 40%乐果乳油或氧乐果乳油防治 ; 对茶梢蛾和茶蛀梗虫等钻蛀性害虫 , 应在成虫盛发期 , 卵初孵化或幼虫*县 **农业合作社油茶 林 种植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县 **农业合作社 27 转移蛀梢盛期 , 以 40%氧乐果乳油等强渗透内吸作用化学农药喷洒效果较好。 化学防治特别是连续多年使用同一种化学农药以后 ,要及时更换和探索新的杀虫剂 , 才能达到控制害虫的效果。 *县 **农业合作社油茶 林 种植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县 **农业合作社 28 第 六 章 风险分析 基地建设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自然、经济、社会等多种风险,这些风险对项目构成一定的威胁,甚至影响项目目标的实现。 因此,在风险因素识别的基础上,评估风险程度,提出风险防范对策、有利于优化项目方案,实现项目目标。 风险因素识别 自然风险因素 ( 1)森林火灾。 油茶虽是防火树种,但是在油茶生长初期,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的森林火灾,可能蔓延到造林地给幼苗造成毁灭性破坏,直接影响项目目标的实现。 ( 2)森林病虫害。 当地森林病虫害的传播为外来有害生物的侵入,会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轻则造成油茶减产甚至绝收,重则导致树木死亡,甚至大面积毁灭。 ( 3)其它自然灾害。 近几年来,我省自然灾害发生较多。 项目实施过程中,旱灾、水灾、冻害等自然灾害对项目造林,尤其是高冠换接幼林,将产生危害,甚至大面积毁灭。 财务风险因素 ( 1) 银行贷款 资金筹集风险。 项目投入总资金由 银行贷款和建设单位自筹 资金 组成。 银行贷款 资金出现缺口,将影响项目的正常实施。 ( 2)物价风险。 接穗、肥料、劳动力等单价上涨,将增加*县 **农业合作社油茶 林 种植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县 **农业合作社 29 项目预计成本,使项目投资出现缺口,直接影响项目的进度和效益。 经营管理风险因素 ( 1)组织管理风险。 项目组织管理是项目支撑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组织管理体系缺乏或混乱,预期目标将无法实现。 组织管理包括项目管理机构、经营主体、经营形式、经营管理者等。 ( 2)集约经营技术应用的风险。 项目的成功建立在全面推广使用集约经营技术的基础上,如果沿用粗放的林业生产技术,将影响项目预期目标的实现。 国家宏观政策风险因素 如果国家调整对林业的扶持政策,将对项目产生影响。 资源和市场风险因素 ( 1)用地风险。 林地是项目实施的基础。 没有足够数量和一定质量的林地供项目使用,则项目规模无法得到保障,将直接影响项目目标的实现。 ( 2)种质资源风险。 项目实施全部采用 2 年生优良无性系嫁接苗上山,良种利用率达到 70%以上, 如果 优良无性系嫁接苗无法充足供应,则项目 种 植 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将直接影响项目目标的实现。 ( 3)市场风险。 主要表现在 优良无性系嫁接苗 及其它生产*县 **农业合作社油茶 林 种植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县 **农业合作社 30 物资能否及时足额供应以及价格波动,将直接影响项目进度和达到预期目标。 风险评估 本项目面临的风险因素很多,但风险程度等级不同。 进行风险评估时,根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风险损失的大小,将风险程度等级分为一般风险、较大风险、严重风险、灾难性风险等四个等级: 一般风险指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不大,或者既使发生,造成的损失也较小,一般不影响项目的可行性。 较大风险指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较大,或者发生后造成的损失较大,但造 成的损失程度是项目可以接受的。 严重风险是指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大,风险造成的损失大,使项目由可行变为不可行;或风险发生后造成的损失严。某农业合作社油茶种植示范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