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型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secret(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钻探 过程中, 共投入一艘 300 吨水泥船、二个排(油桶扎成) ,共计 三个钻探工作平台及三艘交通艇。 海上部分共有 22 个钻孔,其中水深较大的 2 2 2 2 25 号孔共 计 5个 钻孔是在 300吨水泥船 上完成的, 其余 2 2 2 23 3 3 3 4 4 4 4 5 5 9 94 号钻孔共计 17 个 钻孔 是在 以油桶扎排 上施钻。 由于地下水位 观测时间 需要 一个水文年 ,该项工作目前仍在进行之中。 为使图幅简洁美观,未将探井及探槽点位表示在勘探点平面图上,仅在表 中将工作量表示出来。 鉴于原定测线Ⅰ~Ⅲ处覆盖层偏厚,可能影响化探效果,故在覆盖层相对较浅的龙水岭北侧增加了测线Ⅳ。 ****工程 ) 与 利用资料地层 关系 对照 表 地层代号(球团) 地基土 名称 (球团) 密度或状态(球团) 地层代号(本次) 地基土名称(本次) 密度或状态(本次) 备注 ① 0 冲填土 松散 ① 1 冲填土 松散 ① 2 砂 性土素填 土 松散~稍密 ① 2 素填土 松散 本次将砂 性土素填土 与 粘性土素填土 合并为素填土一层 ① 3 粘性土素填土 松散~稍密 ① 4 淤泥 流塑 ② 淤泥 流塑 ② 1 中 砂 松散 ⑤ 2 中粗砂 ② 4 淤泥 流塑 ⑤ 1 淤泥 ③ 粘土夹碎石 可塑 ⑥ 粘土夹碎石 ④ 1 玄武岩 强风化 ⑦ 1 玄武岩 ④ 2 玄武岩 中风化 ⑦ 2 玄武岩 ⑤ 1 粘土 软塑 ⑩ 10 粘土 软塑 ⑤ 2 粘土 可塑 ⑩ 11 粘土 可塑 ⑤ 31 中粗砂混粘 性土 松散 ~ 稍密 ⑩ 12 含粘性土中 粗砂 稍密 ⑤ 32 中粗砂混粘 性土 中密 ⑩ 13 含粘性土中 粗砂 中密 ⑥ 1 粘土 可塑~硬塑 ⑩ 21 粘土 可塑~硬塑 本次将球团 ⑥ 1细分为 ⑩2⑩ 31 ⑩ 31 粘土 硬塑~坚硬 ⑥ 2 中粗砂 中密 ⑩ 22 含粘性土中 粗砂 在本报告之前提交的中间资料若与本报告不一致,以本报告为准。 ****工程 ) 2. 场地地理位置、交通、气象、水文 及周边环境概况 气象 及水文概况 拟建场地 处于北回归线以南的低纬度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日照时间长,终年受海洋气候调节,气候特征表现为风害多、雷暴频、夏长而冬短、温暖潮湿、雨量充沛。 根据 ****气象台资料: 本区多年平均气温 ℃, 7月最高,平均气温 ℃,极端最高气温 ℃, 1 月最低,平均气温 ℃,极端最低气温 ℃。 多年平均降雨量 1556mm, 49 月为雨季,占年降雨量的 80%,秋夏间雷暴雨较多,最大日暴雨量为 ,最大时暴雨量为 114mm;年平均相对湿度 82%,冬末和春季有雾,主要集中于 12 月至次年 4月,多年平均有雾天数 ,最多 52天,最少 11 天;多年平均年蒸发量为 , 7 月蒸发最强,多年月蒸发量达 ,且旱季节 蒸 发量比降雨量大。 本区为雷暴多发区, 年平均雷日约 95天。 拟建场地属东南沿海台风Ⅳ 7区,季节风较明显, 49 月盛行东风、东南风, 10 月 次年 3 月盛行北风、偏东风,全年最多为东风和东南东风,强风向为东风和东北东风 ,年平均风速为 ; 611 月为台风(热带风暴)季节,其中 79 月较多,登陆机率达 46%,会引发风暴潮灾害。 历年 ****登陆台风(热带风暴)(登陆中心最大风力 8级以上)平均每年约 ,最多年份有 3次,其中 1996年 9月 9 日的 15号台风,极大风速 达 57m/s。 陆地水文 区内地表水系不发育,以源近流短的季节性谷溪流为主,具有长年流水的溪流仅有场地中部的坑里水和蔚律水。 坑里水发育于东简镇东南北界、南岭一带,向北流经东简镇东南 侧、西边村西侧、坑里村东侧后汇入坑里港,全长约 ,坑里村附近出口流量约; 蔚律水发育于龙水岭北侧大村附近,向北西流 经 衔头、蔚律西,于西头坡东北侧流入蔚律港,全长约 ,西头坡东侧的流量约 80L/s。 场地内分布有那洋水库、厚皮山水库及衔头塘等水库 ,水量充沛,主要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补给 ,蓄水量动态变化较大。 场地东北角沿海一带砂堤砂地,大部分已开发为对虾养殖场,分布大片咸水虾塘。 海洋水文 海水的的温度 海水一般呈黄褐色 绿黄色,透明度秋季比春季差。 水温随季节而变化。 根据硇州海洋站多年 ( 19601991 年)水温实测资料,多年平均水温在 ~ ℃,月平均最低水温为 2 月( ℃),极端最低水温为 ℃,月平均最高水温为 8月( ℃),极端最高水温为 ℃。 具体详见“多年平均月水温变化表”表(表****工程 ) ) 多年平均月水温变化表 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平均值 潮汐和潮流 a) 潮汐和潮流特征 本海区潮汐和潮流均 为 不正规半日潮,其特点是在一天中有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但相邻两次高潮和低潮的高度都不相等,涨、落潮历时也不相等,随月球 纬 度的增大,潮汐日不等现象越显著。 b) 潮位与潮差 本海区 多年实测平均海平面高程介于 ~ ( 1956 年黄海高程系,下同)之间, 逐 年平均海平面波动值介于 ~ 之间;历史最低潮位 ~ ,平均最低潮位 ,历史最高潮位 ~ ,平均最高潮位 ~ ;历史最大潮差~ ,多年平均潮差 ~ ,且多年平均潮差逐月变化大体相同,其月最大平均值与最小平均值之差在 ~ 之间,在同一个月中,一般以朔望大潮潮差较大,上下弦小潮潮差较小。 c) 潮流运动形式及流速 在场区附近海域,受岛屿和沿海地形的影响,潮流运动形式为带有旋转流的往复流。 旋转方向以顺时针为主,往复方向为北西西 南东东向。 潮流流速表层在 ~ 之间,底层流在 ~ 之间。 余流大小受风场、地形及沿海泾流等因素影响,春夏季一般盛行东南风,余流方向多为西北 西向,表层余流流速大 于底层流速,分别为 ~ ~ ;秋 冬季,余流方向为南 南东向,余流速度表层为 ~ ,底层流速为 ~。 波浪 a) 波浪的特征 本场区附近海域波浪以风浪为主,受风场控制,波浪方向以东北东向为主,次为南东及东向,偏西向波浪极少出现,而涌浪分布大体与风 向 相同。 b) 波高 受季风和地理环境影响,波浪多 呈 单峰型。 以北 东向波高较大,年平均为 ~ ,峰值多出现在北 东和 东北东向;而南南西 北西向因风速较弱,平均波高只有 ~。 最大波高一 般出现于偏北和偏东向范围内,最大波高可达 ~ ,南南东 西 北西向范围内,最大波高一般在。 c) 波浪周期变化 场区附近海域内,波浪多年来平均 周期为 ,其中夏季( 58月)平均周期为 ~ ,最小值出现于 8 月,冬季( 103 月)平均周期为 ,最大值出现于 11 月份。 而月最大波浪周期一 般出现于台风活动频繁的季节( 711月),波浪周期可 达。 d) 风暴潮 ****工程 ) 风暴潮是热带风暴或台风与天文大潮重合而引起的增水所致。 而本场区热带风暴频繁。 据历史资料记载, 19511992 年间登陆的热带风暴(指中心风力大于等于 8 级)共有 32次,引发风暴潮 4 次。 周边环境概况 建筑物 拟建场区内 及周边 存在 的 建筑物主要为民宅 、 LPG 油库及 砖场 等。 建 厂 时涉及到的主要 民宅 主要分布于 东简镇坑里村、西头坡村、北海村、番昌村、水源村、风口村、衔头村、西边村 共 八个自然村。 文物及保护物 拟建场地内除分布有灯塔外,未发现 有 文物及其它具有保护价值的建筑物。 矿产 拟建场地内除零星分布有 采石场和采砂场 外,无 具有 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 地下管线 拟建场地 主要为村落及农田,无地下管线, 目前 可不考虑地下管线的影响。 ****工程 ) 3. 区域地质概况 地形地貌特征 本区区域地形总体上为 北高南 低 , ****由北向南依次为低山丘陵、剥蚀残丘和海岸等地貌。 地质构造 场地在区域构造位置上处于华南褶皱系雷琼断陷盆地的东北部。 早古生代,场区处于地槽发育阶段,形成一套类复理石沉积建造,志留系末爆发了加里东运动,使寒武系岩层(雷琼断陷盆地的基底)遭受强烈褶皱,加里东运动之后,雷州半岛长期处于隆起剥蚀状态,没有接受沉积,至三叠纪印支运动发生,雷州半岛北部局部地区有中、酸性岩浆的侵入,三叠纪末燕山运动爆发,造成以北东走向为主的褶皱和断裂,如 “区域地质构 造图”( 图 ) 中的北东向、北西向和东西向基底断裂均在这个这个时期形成。 燕山运动晚期,基底断裂活动控制了白垩系断陷盆地的沉积并伴有中、酸性岩浆的侵入和火山的喷发,喜马拉雅运动期,近场区仍处于断陷状态,接受沉积,在基底控制下,形成雷琼断陷盆地。 上新世末至第四纪初,一些断裂复活,导致晚第三纪地层倾斜和玄武岩浆的喷发。 第四纪以来,近场区以差异的间隙性升降为基本特征。 总体来说,断裂的活动和玄武岩的喷溢强度都有减弱的趋势。 场地附近区域地表 均被第四系沉积层或玄武岩及其风化残积层覆盖,构造形迹出露不明显。 根据物探 布格重力、航磁、卫片解译、火山活动及深孔钻探等资料推测,场地附近区域构造主要由北东向及北西向基底断裂组成,次为东西向及南北向基底断裂,均为隐伏状,构成网格状构造格架 ,详见“区域 地质 构造图” (图 )。 区域地质构造图 图 在新生代,基底断裂主要呈不均匀的断块活动,控制基底局部断陷和断隆形成,并控制沉积作用、火山活动、地震及形成地热异常区。 部分还控制着 ****断陷和东山断陷的边界,但晚近期活动不明显,不会对工程构成威胁。 区域地质构造基本特征描述如下: 北东向基底断裂 主要 有 F1F7共 7条断裂,走向 4060176。 ,推测 F F F6 倾向东南,其余倾向东北,倾角均较陡。 断裂主要形成于燕山期,为压剪性;新生代断裂呈不同程度的张性或张剪性复活,控制沉积作用及基性火山喷发。 断裂现今仍有活动,控制了部分海岸线、海叉和河流的延伸方向,是主要的控震和发震构造,也是形成地热异常的主要热源通道之一。 北西向基底断裂 主要有 F8F14 共 6条断裂, 走向 310325176。 ,推测 F F F12倾向南西,其余倾向北东,倾角均较陡。 断裂主要形成于燕山期,为压剪性;新生代呈张性或张剪性继承复活,活动性 较强,是控制新生代沉积作用及火山活动的主要构造,也是现今主要的发震构造和****工程 ) 地热异常的主要热源通道。 东西向断基底断裂 主要有 F1 F16两条,推测 F15倾向南, F16倾向北,倾角均较陡。 形成于燕山期。 新生代以张性活动为主,对沉积作用及火山活动有明显控制作用。 东山头断陷 根据布格重力异常资料,该断陷位于 ****东岛中部,呈北东向展布,北东和南西两侧分别以北西向基底断裂 F11 和 F14 为边。某大型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secret(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和阻隔 的目的。 接入层 : 核心设备和汇聚设备主要采用高性能和丰富功能的设备,接入层设备首 先要考虑设备的高性价比。 其次 考虑端口的密集程度以便用户使用,还要 具有便于维护和随时接入使用的特点。 接入层 为软件园提供网络 接入 功能,软件园网络使用者可以访问本地网段。 接入层是网络用户接入网络的接口,能够完成对用户的接入,也能达到隔离用户流量的目的。 接入层还应
求。 查明原因后,将系统压力将至大气压,经处理隐患后,再重新试验。 ( 4)系统试验时升压应缓慢进行,泄压时同样也应缓慢,不允许快速降压。 ( 5)系统实验全部完成后,方可拆除压力检验装置。 有条件可以保留以备随时检查。 ( 6)管道和系统分段试压合格后,可以对管道和系统进行 冲洗。 冲洗水应清洁,冲洗流速应大于 ∕ s,直到冲洗水的排放水与进水的浊度相一致为止。 冲洗完毕
见《淮南市物流自动化立体仓库建设可行性报告》 安徽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7 7 自动化立体仓库参数设计 根据仓库特点以及货物要求采用仓库分离式建筑形式,降低仓库建设成本。 货位数计算 根据物流货物实际考察结果,货物平均尺寸 40mm 30mm 15mm,存储量 98000 件,设计货箱尺寸 1m 1m 1m,每个货箱可装载 36 件货物,货位数即为 2700 个。 立体仓库布局 由于仓库货位数
泵及其台数 泵扬程 所需扬程 扬程利用率 ( m) ( m) (% ) 第一方案选用三台10Sh13(两用一备) 两台 10Sh13 19~27 ~ 第二方案选三台250QGW5502255型泵(两用一备) 两台250QGW5502255 22 ~ 方案一所选择的泵 为 3 台 同一型号 的泵,一台备用,两台泵并联后的流量与扬程均满足近期设计流量与枯水期设计扬程的要求,远期再 增设一台同型号的泵
且运用 ANSYS对主轴箱进行模态分析以及动特性优化。 图 315主轴箱的有限元模型 图 316 ANSYS分析 方案评价:在主轴箱结构设计阶段共有四个典型的主轴箱模型可以给本课题作为借鉴,考虑到本课题研究的是齐齐哈尔第二机厂的 TK692O 型号 重型数控镗铣床所以在方案一二中选择一个主轴箱的结构作为本课题主轴箱结构设计时的参考。 由于方案一属于传统的主轴箱设计,箱体的强度、刚度都比较好
对该片区的未来发展蓝图进行前瞻性描绘和推介 ,如政府对南山文化中心区的总体规划方向、目前开发进度、城市西移倾向、周边未来商业与人居环境优势等等,提出 “南山文化中心区,居住前景大社区” 概念,以求解除客户的忧虑,转移他们对社区配套现状不完善的负面注意。 针对部分单位方向朝西的情况 对策 : 可考虑 对环东路进行同小区园林风格相同的绿化包装, 在景观上创造优势, 力争消除客户心理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