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万吨年双甘磷工程食堂、公共厕所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的场地177。 ,以施工现场附近的四等水准点为依据,将177。 ,并作好标记。 在建筑物设177。 ,每施工一 阶段 复测一次,直至竣工。 、机械开挖 土方 1)基坑土方机械开挖施工质量工艺流程图如下: 2)施工要点: 第 16 页 共 55 页 ⑴ 根据基坑土质情况采取基坑支护或加固处理技术措施,同时搞好现场排水等安全措施,防止塌方事故的发生。 ⑵ 挖掘机开挖路线施工 现场情况布置。 3)施工注意质量问题: ⑴随时对挖土深度进行测量,作好标记,严禁超挖。 ⑵根据设计标高及场地内不同土质实际情况 ,调整开挖深度及放坡系数。 、防水混凝土施工要点 : 1)作业条件: ⑴钢筋、模板上道工 序完成。 办理隐检、预检手续。 注意检查固定模板的铁丝、螺栓是否穿过混凝土墙,如必须穿过时,应采取止水措施。 特别是管道或预埋件穿过处是否已做好防水处理。 木模板提前浇水湿润,并将落在模板内的杂物清理干净。 ⑵做好质量、安全、技术交底。 ⑶材料需经检验,由试验室试配提出混凝土配合比,试配的抗渗等级应按设计要求提高。 CH- B防水剂性能应符合行业标准,其掺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的规定,与其它外加剂混合使用时,应经试验试配后使用。 2)操作工艺 ⑴工艺流程: 作业准备→混凝土搅拌(商品砼)→运输→混凝土浇筑→ 养护 ⑵混凝土搅拌: 搅拌投料顺序:石子→ 砂→水泥→ →水。 投料先干拌 ~ 1min再加水。 水分三次加入,加水后搅拌 1~ 2min(比普通混凝土搅拌时间延长 2min)。 混凝土搅拌前必须严格按实验室配合比通知单操作,不得擅自修改。 在雨季,砂必须每天测定含水率,调整用水量。 现场搅拌坍落度控制 5cm。 混凝土组成材料计量结果的允许偏差 (% )见下表: 混凝土组成材料 每盘计量 累计计量 水泥、掺合料 177。 2 177。 1 第 17 页 共 55 页 粗、细骨料 177。 3 177。 2 水、外加剂 177。 2 177。 1 ⑶混凝土浇筑 : 底板混凝土应连续 浇筑,按设计要求留置施工缝。 ① 底板按设计要求不留施工缝。 ② 应用机械振捣,以保证混凝土密实,振捣时间一般 10S 为宜,不应漏振或过振,振捣延续时间应使混凝土表面浮浆,无气泡,不下沉为止。 铺灰和振捣应选择对称位置开始,防止模板走动,结构断面较小,钢筋密集的部位严格按分层浇筑,分层振捣的要求操作,浇筑道最上层表面,必须用木抹找平,使表面密实平整。 ③ 混凝土养护 : 常温( 20~ 25℃)浇筑后 6~ 10h覆盖浇水养护,要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养护不少于 14d。 ⑷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①严禁在混凝土内任意加水,严格控 制水灰比,水灰比过大将减少收缩缝的效果。 ②细部构造处理是防水的薄弱环节,施工前应审核图纸,特殊部位如变形缝、施工缝、穿墙管、预埋件等细部要精心处理。 ③防水工程必须由防水专业队施工,其技术负责人及班组长必须持有效上岗证书。 施工完毕,及时整理施工技术资料,交总包归档。 ④穿墙管预埋带有止水环的套管,应在浇筑混凝土前预埋固定,止水带周围混凝土要细心振捣密实,防止漏振,主管与套管按设计要求用防水密封膏封严。 ⑤结构变形缝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止水带位置要固定准确,周围混凝土要细心浇筑振捣,保证密实,止水带不 得偏移。 、施工技术措施 ⑴ 砼采取由远至近 一次性连续浇筑方法,同时准备草袋或塑料布 ,对巳浇 第 18 页 共 55 页 筑砼加强养护和保湿、保温。 ⑵ 为防止底板砼浇筑由水化热引起的内部温升而产生收缩裂缝 ,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 a、 降低水泥水化热温度 : ① 选用低热或中热水泥 (如矿渣水泥或粉煤灰水泥 )配制砼。 ②使用粗骨料,掺加粉煤灰或掺加缓凝减水剂,改善和易性,降低水灰比,控制坍落度,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量。 ③可分层掺加 20%以下的块石吸热。 降低砼浇灌入模温度 : ① 避开在酷署盛夏浇筑砼。 ② 可采取分层浇灌法或斜面分层浇筑法施工。 分层 浇筑法每层厚度应控 在 20~ 30cm左右;斜面分层浇筑法每层厚度应控制在 30~ 35cm左右,坡度一般取 1:6~ 1:7。 以减缓浇灌强度,利用浇筑面进行散热。 如下图示: c、 加强施工中的温度控制 : ①派专人负责砼的保温、保湿养护。 缓慢降温,减低砼应力。 ②延长砼养护期,延缓降温时间和速度,充分发挥砼的 应力松驰效应。 ③加强测温和温度监测管理,控制砼内外温差在 25℃以内,随时调整保温及养护措施,防止温差过大,控制有害裂缝出现。 ④合理安排施工程序,控制砼均匀上升,避免过大高差。 ⑤ 测温点布置 按施工图实际情况确定。 d、提高砼的极限拉伸强度 : ①选择良好级配的粗骨料,严格控制含泥量,加强砼的振捣,提高砼密 第 19 页 共 55 页 实度和抗拉强度,减小收缩,保证施工质量。 ② 砼浇灌后应及时排除表面泌水,以提高砼强度。 ③ 在基础截面突然变化、转折部位、孔洞转角及周边,增加斜向构造配筋,以改善应力集中。 ④ 加强砼早期养护,提高早期相应龄期的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 ⑹ 底板砼掺 CH- B型砼防水剂 ,以利提高砼自身的抗裂防水能力,其配合比详生产厂家技术资料 ,且经中心试验室试配后确定。 ⑺ 底板、侧壁施工应特别注意防渗漏问题,采取 措施如下: ①底板必须与基础柱、梁整体现浇,且竖墙随底板浇筑≥ 500mm高 (水平施工缝 ),水平施工缝做法如图 : ②所有穿墙管道必须加设止水环。 做法如图 : 第 20 页 共 55 页 、土方回填 回填土应分层夯实,填土内有机物的含量不超过 5%,地坪垫层以下及基础底面标高以上的压实填土,压实系数不应小于。 砌体承重结构和框架结构当利用压实填土作为建筑工程的地基持力层时在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压实系数≥ ,在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以下压实系数≥。 ⑴本工程挡土墙墙背 ~ 1:3灰土或粘土层,其余原土回填,采取 机械 分层回填夯实。 ⑵回填土方内不得含有机质≥ 50mm的土块及树根和杂物。 每层虚铺厚度≤ 300mm,夯实不少于三遍;回填料的粒径应≤ 2/ 3层厚,不得有建筑垃圾、树皮、草根、淤泥。 、主体工程 、钢筋工程 1)进场钢筋必须符合按国家质量标准,并进行质量双控检查。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 GB1499)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 GB13013) 《冷轧带肋钢筋》( GB13788) 《普通低碳钢热轧圆盘条》( GB701) 2)内业人员按施工图提出钢筋加工计划及规格尺寸等 ,以保证下料准确。 3)钢筋弯曲成型应严格按照施工图和施工规范操作。 (1) 接头的形式及要求 a. 板、次梁可采用绑扎接头搭接 现浇楼板下部筋在支座搭接者伸入支座至梁的远端 ,现浇楼板上部筋不允许在支座搭接 .( 注 : a、在任何情况下,受拉钢筋搭接长度均不应小于 第 21 页 共 55 页 300m ; b、受力钢筋直径不宜采用非焊接的搭接接头; c、当不同直径的钢筋搭接时其 LaE值按较小的直径计算 )。 b. 框架柱纵向钢筋应优先采用直螺纹机械联接 框架梁纵向钢筋宜采用搭接焊接头,双面搭接焊的长 度为 5d。 单面搭接焊的长度为 10d钢筋直径,钢筋直径大于等于 22mm优先采用直螺纹机械联接。 4)钢筋成型焊接 要求 : 焊接的焊条及接头的质量应符合现行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96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492的要求,并进行接头试验。 接头位置及接头数量: a、接头位置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在同一根钢筋上应不超过三个接头; b、受力钢筋接头的位置应相互错开,当采用非焊接的搭接接头时在任一接头中心至 ,当采用焊接接头时从接头中心至长度接头处的 35d且不小于 500mm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表 1规定 接头形式 受拉区 受压区 绑扎搭接接头 25 50 焊接接头 50 不限 5)钢筋成型安装施工要点: ⑴框架梁的上部纵筋应在跨中 1/3处搭接焊 ,下部纵筋应在支座处搭接焊 ⑵≥ 500mm(35d)的区段L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 ⑶≥ 500mm(35d)的区段L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在受拉区≤ 50%,受压区错开 500mm。 ⑷焊接接头距钢筋弯折处≥ 10d。 ⑸梁、板跨度 ≥ ≥ ,均应分别按跨度的 3‰及 4‰起拱,但不得削弱梁截面高度。 ⑹钢筋的代换应具有材料代换通知书,钢筋在受力支座处的锚固长度, 第 22 页 共 55 页 图纸有规定的照图施工,当图纸无规定时按规范施工。 钢筋焊接接头应做物理性试验,试验报告作竣工资料。 ⑺钢筋焊接必须保证受力中心线一致。 框架梁钢筋双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垫直径≥ 25mm的短钢筋,保持设计距离正确(楼板双层钢筋之间设钢筋撑脚或砼撑脚)。 ⑻箍筋应做 135176。 弯钩 (I级钢 )平直部分≥ 10d。 本工程还应特别注意:凡主梁在遇次梁的地方,均在主梁上 相应的位置设附加吊筋 ,且按下图设箍筋加密区 : 6)暗柱 钢筋绑扎 ⑴一般先立 2~ 4根竖筋,与下层伸出的搭接筋绑扎,划好水平筋间距,然后在下部及中部绑两根定位横筋,并在横筋上划上竖筋间距,接着绑扎其余竖筋,最后绑扎其余横筋。 钢 筋搭接见下图: ⑵竖筋、横筋设在里面或设在外面应按设计要求。 钢筋的弯钩应朝向混凝土内。 ⑶墙钢筋应逐点绑扎,于四面对称进行,避免墙钢筋向一个方向歪斜,水平的绑扎接头应错开。 在钢筋外皮及时绑扎垫块或塑料卡,以控制保护层 第 23 页 共 55 页 厚度。 ⑷当墙配有双排钢筋时,在双排钢筋之间应绑 φ 8~ 10mm拉筋或撑铁(钩),其纵横间距不大于 600mm,以保持两排钢筋间距正确。 ⑸墙横向钢筋在两端头、转角、十字节点、联梁等部位的锚固长度及洞口周围加固筋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⑹墙模板合模后,应对伸出的钢筋进行一次修整,宜在搭接处绑一道临时定位横筋 ,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有人随时检查和修整,保证竖筋位置正确。 7)框架梁钢筋施工要点: ⑴当梁 HW≥ 450mm时,按下表在梁的两个侧面配置构造腰筋。 hw 梁宽 hw≤ 550 550< hw≤ 800 800< hw≤ 1000 1000< hw≤ 1200 200 2φ10 3φ10 4φ10 5φ10 25 2φ10 3φ10 4φ10 5φ10 300 2φ12 3φ12 4φ10 5φ10 ⑵框架梁箍筋加密区为梁高的。 框架柱、梁抗震箍筋加密范围见下图 : 第 24 页 共 55 页 ⑶相邻梁高度不同时钢筋布置如下图: ⑷宽窄梁相连钢筋布置如下图: ⑸竖向钢筋上、下柱配筋不同时,上柱主筋插入下柱≥。 ⑹上、下柱截面不同时,竖向钢筋搭接如下图 : ⑺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 长度 (LaE)和搭接长度 (LIE)见下表: 抗震等级 长度类型 锚固长度( LaE) 搭接长度( LIE) 混凝土 强度等级 C25 C30 C35 ≥ C40 C25 C30 C35 ≥ C40 一、二级 HPR235 31d 28d 25d 23d 43d 38d 35d 32d 第 25 页 共 55 页 HRB335 39d 34d 31d 29d 55d 48d 44d 40d 三、四级 HPR235 28d 25d 23d 21d 39d 35d 32d 29d HRB335 36d 31d 29d 26d 50d 44d 40d 37d ⑻悬挑梁端配筋构造见下图: 8)板钢筋绑扎 ⑴绑扎前应修整模板,将模板上垃圾杂物清扫干净,用粉笔在模板上划好主筋、分布筋的间距。 ⑵按划好的钢筋间距,先排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同时配合安装并固定。 ⑶钢筋搭接长度、位置和数量的要求,同梁钢筋绑扎的要求。 ⑷板与次梁、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应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在下。 ⑸板绑扎一般用顺扣或八字扣,对外围两根钢筋的相交点应全部绑扎外,其余各点可隔点交错绑扎(双向配筋板相交点,则须全部绑扎)。 如板配双层钢筋,两层钢筋之间须设钢筋支架,以保持上层钢筋的位置正确。 ⑹对板的负弯矩配筋,每个扣均要绑扎,并在主筋下垫砂浆垫块,以防止被踩下。 特别对雨篷、挑檐、阳台等悬臂板,要严格控制负筋的位置,防止变形。 ⑺楼板钢筋的弯起点,应按设计规定,设计图纸未注明时,板的边跨支座可按跨度的 L。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