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巫溪县马铃薯整县推进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村社会开通电话公益服务热线“ 12316”和“ 12396”三农服务 热线,依托重庆“三农”呼叫中心电话语音服务平台,全天候、多方位地提供“农业技术、政策法规、农资打假”等权威、高效的信息咨询服务,以此提升农业和科技系统为农服务水平,转变政府部门的服务职能,有效解决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巫溪已建立马铃薯晚疫病数字化预警信息平台、巫溪农业信息网也开辟了马铃薯产业和农技信息专栏。 五、项目实施单位情况 (一)单位性质、隶属关系、职能(业务)范围 巫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属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隶属巫溪县农业委员会。 主要职能是: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基本 农田保护及耕地整治,粮经作物病虫草鼠监测预报及防治,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与管理,种子生产、经营指导服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 (二)财务收支和资产状况 农技推广中心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主要履行公益性职能,人员工资及工作运行经费由财政全拨付,财务收支平衡。 单位有办公和检测实验用房 650 平方米,有土壤化验检测、病虫预警预报等全套设施设备。 (三)有无不良记录 无不良失信记录。 (四)申报实施该项目现有条件 16 技术力量雄厚。 单位现有技术人员 25 人,其中:高级职称 7 人,中级 10人,分属农技、土化、植保、园艺、经济管 理等专业,能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撑与服务。 设施设备齐全。 有土壤化验检测、病虫预警预报、幻灯等全套设施设备,有一辆技术服务车。 项目实施经验丰富。 自 20xx 年开始实施粮油作物高产创建项目,连续 6 年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0xx 年马铃薯高产创建项目,单产 2944 公斤 /亩,创下重庆市马铃薯单产最高纪录; 20xx 年玉米高产创建示范项目,平均单产 706 公斤 /亩,创下重庆市玉米单产最高记录; 20xx 年马铃薯千亩片平均单产 3074 公斤 /亩,最高单产 公斤,再次刷新了重庆市马铃薯单产 记录。 同时先后实施过农业综合开发、以工代赈、旱作节水农业、库周绿化带建设、基本口粮田建设等多个重大项目,具备较强的项目管理能力。 六、相关单位情况及参与事项 (一)相关单位情况 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属全额拨款事业法人单位,隶属乡镇人民政府。 其主要职能职责为:推广种植业技术,促进农业发展;种植业技术试验示范、推广体系管理、技术培训、技术服务。 (二)参与事项 负责组织村社干部、高产创建参与农户,协助落实各项措施到田、到户工作,负责辖区内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兑现到户的工作。 附: 1. 项目主要人员与任务分工 2. 申请项目资金经济分类预算明细表 巫溪部级马铃薯增产模式攻关试点方位图 4. 项目评审表 17 5. 项目申报意见表 18 表 1: 项目主要人员与任务分工 姓名 性别 工作单位 职务 /职称 项目任务分工 刘保国 男 重庆市农业委员会 总农艺师 技术负责人 龚均 男 巫溪县人民政府 县长(代) 行政负责人 袁德胜 男 重庆市农委粮油处 处长、研究员 项目组织与管理 李 杰 男 重庆市农技总站 书记、研究员 项目组织与实施 黄振霖 女 重庆市农技总站 主任、研究员 推广专家技术指导 王季春 男 西南大学 主任、教授 攻关专家技术指导 杨 华 男 重庆市农科院玉米所 所长、研究员 攻关专家技术指导 赵雨佳 男 重庆市农技总站 高级农艺师 技术指导 欧建龙 男 重庆市农技总站 高级农艺师 技术指导 郑承赞 男 巫溪县农业委员会 主任 项目组织与管理 吴世万 男 巫溪县农业委员会 纪工委书记 项目组织与管理 舒进康 男 巫溪县农业委员会 主任、高级农艺师 项目组织与管理 刘少华 男 巫溪县农技推广中心 副主任、高级农艺师 玉米首席专家 许良德 男 巫溪县农技推广中心 副主任、高级农艺 师 测土配方施肥 李定莉 女 巫溪县农技推广中心 高级农艺师 马铃薯首席专家 李明聪 男 巫溪县农技推广中心 高级农艺师 机种机收及综试基地 刘祖荣 男 巫溪县农技推广中心 农艺师 技术推广、测产 王美芝 女 巫溪县农技推广中心 农艺师 防灾减灾技及农情调度 卢祥言 男 巫溪县农技推广中心 高级农艺师 粮食基础能力建设 陈志泉 男 巫溪县农技推广中心 高级农艺师 机耕机种及大户建设 胡光敏等 10个乡镇服务中心主任 男 尖山镇等农业服务中 心 主任、 高级农艺师 (农艺师) 宣传发动、 面积落实、 农资发放 19 表二: 申请项目资金经济分类预算明细表 (财务专用章) 单位:万元 项目 支出 内容 金 额 合 计 商 品 和 服 务 支 出 其他资本性支出 其他支出 小 计 印 刷 费 咨 询 费 水 电 费 邮 电 费 交 通 费 差 旅 费 维 修 (护) 费 租 赁 费 会 议 费 培 训 费 专 用 材 料 费 劳 务 费 其它商品和服务支出 小 计 专用设备购置 信息网络购建 其他资本性支出 技术培训 40 40 5 35 肥料补贴 172 172 150 农药补贴 190 玉米种子 35 35 农机补贴 高创考核 10 10 5 5 标牌补贴 10 10 10 申请资金总计 400 400 5 5 5 35 350 20 表三: 项目评审表 评审类别 评审内容 评审标准 评审结果 备注 业务评审 现有条件 是否符合项目申报的前提条件 符合 业务目标 是否能实现预期目标 能 建设内容 建设内容是否符合建设规范,规模是否符合要求 符合 财务评审 项目单位财务能力 近三年财务状况是否良好; 良好 有无不良记录(财政、审计、监察、业务主管机关的处理处罚决定、行业通报批评、媒体曝光等)。 无 财政支持环节 是否有明确的支持环节; 有 确定的环节是否符合财政资金管理要求; 符合 是否有明确的补助(补贴)标准; 有 补助(补贴)标准确定是否合理。 合理 资金筹措 项目建设资金测算是否合理; 合理 资金来源是否有保障; 有 申请市级资金是否在控制额度内。 是 评审结论 经组织专业和财务人员评审,一致通过项目评审,并对其评审结果负责。 评审组长(签字): 二 〇 一 三 年十二月十 日 评 审人员签字 21 表四: 项目申报意见表 项目单位 意 见 本单位对以上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特申请立项。 负责人签名: (单位公章) 二 〇 一三年十二月十日 区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意见 经专家组评审通过,同意申报立项。 负责人签名: (单位公章) 二 〇 一三年十二月十日 市级复核评审意见 业务复核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财务复核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备 注 22 20xx 年全省小麦高产创建实施方案 按照农业部 、财政部《关于 全国粮棉油高产创建项目实施指导意见》及省政府《关于开展小麦高产创建活动意见》的有关要求 , 为继续扎实推进全省 20xx 年小麦高产创建活动工作,确保项目任务指标圆满完成, 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意义 小麦是我省第一大粮食作物 ,是城乡居民的主要口粮。 开展小麦高产创建,依靠科技 挖掘 增 产潜力,通过 高产示范带动,促进 全省小麦生产水平 进一步 提高 , 对于确保粮食安全,保 证有效供给,为 国民经济 稳定较快 发展 打好坚实基础具有 重大 意义。 二、 实施内容与任务目标 (一)实 施“十、百、万”高产示范工程。 各项目县要按照分配的万亩示范片任务(见附件)建立相应万亩高产示范片 ,在 每一个 万亩高产示范 片中 ,设十亩高产攻关田 、 百亩高产 攻关 示范方。 万亩高产示范片 亩产量指标 600 千克,或比前三年平均产量亩增产 12%以上。 十亩高产攻关田亩产量指标 700 千克,或比前三年平均产量亩增产 20%以上 ;百亩高产 攻关 示范方亩产量指标 650 千克,或比前三年平均产量亩增产 15%以上。 高产示范区内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推广普及率达到 100%。 23 除万亩高产攻关核心示范区外,每县 (市、区) 再安排高产辐射带动区 10 万亩,平 均亩产 500 千克 以上 ,或比前三年平均产量亩增产 8%以上。 高产辐射带动区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推广普及率 95%以上。 (二)建立新品种和新技术试验展示田。 每个万亩示范片内要建立一处 新品种 和 新技术试验展示 田,面积 50 亩以上。 其中, 20 亩地块安排 5 个以上新品种展示, 30 亩安排小麦宽幅精播、氮肥后移、播期播量等有关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熟化所需要的相关试验。 (三)搞好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 每一项目县(市、区)要重点搞好秋种、冬前(冬季)、早春三个时期的培训,每县举办培训班 3 期以上,培训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和农户600 人 次以上。 现场考察观摩 1 次以上。 每个项目县从县、乡农技人员中挑选 50 名以上业务熟练、责任心强的技术指导员,对项目区实行包村包点,在关键农时季节统一搞好技术指导和服务。 技术指导员 到 村 指导次数 不得低于 50 次。 每个项目村确定 10 户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全村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成果。 三 、主要技术 措施 ( 一 ) 选择适宜 品种。 重点选择 济麦 2良星 9泰山 981汶农 六 号、 泰农 1 临麦 4 号、 山农 1 山农 1烟农 2泰山 2烟农 2临麦 2 号、烟农 23 号 、洲元 24 936山农 835 烟 2415 等 品种。 各县(市、区) 高 产示范区 可依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基础、耕作制度等选择高产潜力大、抗逆性强的 1~ 3 个品种进行集中攻关、展示、示范。 (二) 集成组装高产技术。 小麦高产创建成功与否 , 关键在于良种良法配套。 在选择确定示范推广品种的同时,各地必须加强栽培技术的集成与配套,因地制宜集成和组装与种植品种相适应的主推技术。 重点推广 小麦的标准化播种、宽幅精播高产栽培、 氮肥后移优质高产栽培、精量半精量播种、冬春控旺防冻防倒综合配套、测土配方施肥、节水高产栽培、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技术。 ( 三 ) 落实 关键技术。 在推广应用小麦高产技术的同时,重点抓 好以下关键技术措施的落实。 通过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途径,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保蓄肥水能力。 、半精量播种。 运 用精量播种机精量播种, 提倡使用小麦宽幅精量播种机播种。 大穗型品种,基本苗 13 万~18 万,冬前总茎数为计划穗数的 ~ 倍,春季最大总茎数为计划穗数的 ~ 倍,每亩穗数 30 万~ 33 万,每穗粒数 45~ 47 粒,千粒重 48~ 52g,穗粒重 左右;分蘖成穗率高的中穗型品种,基本苗 12 万 左右 ,冬前总茎数为计划穗数的 倍,春季最大总茎数为计划穗数的 ~ 25 倍, 亩穗数 45 万~ 52 万,每穗粒数 33~ 35 粒,千粒重 4。20xx年巫溪县马铃薯整县推进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