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改造地块环境影响报告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环境统计手册》中提供的污染物排放系数,统计出本 建设区域 煤气燃烧废气中各污染物的排放 情况见表。 表 厨房煤气燃烧污染物排放量 污染物排放量 排放量 (t/a) 燃烧每百万立方米燃料气排放的各污染 物量 (kg/106m3) 氮氧化物 (以 NO2 计 ) 二氧化硫 (SO2) 630 烟尘 302 废水 建成投入使用 后产生的废水主要为居民住宅和公建部分的日常生活污水,生活用水量 约为 1650m3/d、 586,150m3/a,参照《环保统计手册》中生活污水产生量约为使用量的 80%, 污水产生量约为 1320m3/d、 468,920 m3/a。 类比调查一般混合生活污水的水质情况统计 建设 区域 内 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质的产 生量见表。 表 生活污水及主要污染物质排放量 废水产生量( m3/a) 主要污染物质 污染物浓度( mg/l) 污染物产生量( t/a) 468,920 ( 1320 m3/d) CODcr 300 140 BOD5 250 118 SS 200 94 氨氮 25 12 固体废弃物 建成投入使用后, 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居民及公建生活垃圾。 根据大连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对全市累年垃圾接受处理的统计结果,区域建成投入使用后居民排放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 d,则居 民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 8t/d、 2,920t/a;公建部分生活垃圾折半计算,则公建部分垃圾产生量约为 、100t/a。 则区域生活垃圾产生总量约 3,020t/a。 噪声 建成投入使用后,主要噪声源为换热站、二次加压泵站水泵 、 变压器 、电梯、通风系统风机噪声。 主要噪声源源强 列于表 中。 表 区域 建成 后 主要噪声源源强 单位: dB( A) 噪声源 换热站水泵 加压泵站水泵 变压器 电梯 车库风机 噪声源强 8590 8590 6570 6570 7585 污染物排放总量 建设后污染物排放情况 建设后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统计情况见表。 表 建设后污染物排放总量表 单位: t/a 统计项目 厨房烹饪含油烟废气 地下车库汽车尾气 小计 废气 SO2 NO2 烟尘 废水 废水量 468,920 CODcr 140 BOD5 118 SS 94 氨氮 12 固体废弃物 生活垃圾 3020 建设前后污染物 排放情况量变化情况 建设前后污染物排放量的变化情况见表。 表 建设前后污染物总量变化情况 单位: t/a 统计项目 区域建设前 区域建设后 区域建设前后总量变化情况 废气 烟尘 SO2 NO2 + 废水 废水量 468920 + CODcr 140 + 氨氮 12 + 固废 生活垃圾 549 3020 +2471 燃煤灰渣 432 — 432 从上表可以看出,由于开发 建设 后,区域内 原有 的煤炉拆除,区域冬季取暖统一并入市政热源管网,烟尘、 SO2有所削减。 虽然建成后居住密度、居住户数增加将导致区域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的增长,但生活污水经市政管网统一排放;生活垃圾由专人负责、及时清理,因此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 现状调查的各项污染因子 NO SO TSP 检出率均为 100%,最大日均浓度测值分别为: TSP 、 SO2 、 NO2 ,监测期间 TSP的最大日均值超出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限值,超标是由拆迁期间的施工扬尘引起的;其它各污染因子的一次值、日均值均低于二级标准。 各污染因子对大气环境污染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 TSP> NO2> SO2。 噪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交通 噪声 1监测点位的 Ld=(A), Ln=(A), 与 《声 环境质量 标准》( GB3096—2020) 中 4 类 环境 区标准值进行比较,昼间 、夜间 均 达标。 环境 噪声 2监测点位的 Ld=(A), Ln=(A), 与 1 类 环境 区标准值进行比较,昼间 不 超标 , 夜间 超标 (A), 超标是由 施工及红凌 路 交通噪声引起的。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扬尘 建设单位施工过程应采取必要的污染防治措施,如在施工场地周围设置围挡,对土堆、料堆进行覆盖,施工道路硬覆盖等,避免扬尘无组织排放,影响周围的大气环境质量。 施工期噪声 根据施工设备噪声预测结果,对比《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GB1252390)可以看出,对于施工设备噪声若不采取任何措施 ,土石方阶段昼间影响范围为 10m以内,夜间影响范围为 100m 以内;结构阶段昼间影响范围为 50m 以内,夜间影响范围为 50m 以内;打桩阶段昼间影响范围为 10m 以内,夜间禁止施工。 由周围环境概况可知,建设边界 与周边 居民住宅的最近距离约 22m。 由此可知,施工噪声对各敏感点的影响较大,为此在邻近各敏感点一侧进行建筑施工时,应对施工设备噪声源合理布局,并采取严格的防治措施,控制施工噪声对敏感目标的噪声影响。 施工期固体废弃物 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地基挖掘产生的土石方。 本 区域内 挖掘的土石方可全部用于场 内回填。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大气环境 建成后各地块 供暖并入市政集中供热管网,因此区域大气影响主要为地下停车场汽车尾气和居民厨房 煤气燃烧 废气。 汽车尾气 各住宅分区内规划建设地下停车场,停车场的位置及具体车位数目将在各地块的报告中详细说明。 汽车在地下停车场内的行驶、起动和制动过程排放的尾气中含有 NO CO、烃类、黑烟等有害物质,如不及时排放,在地下通风不畅的情况下尾气将会累积起来,造成停车场内的空气环境质量恶劣,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因此,建设单位应对地下车库采取通风措施,及时通风换气, 促使空气流通。 排气口原则上应引至地上所在最高建筑物的顶层,若实际操作有困难,则应引至地面绿地内,出口朝向避开易受影响的居民住宅,并做好景观处理。 煤气燃烧 废气 建筑物应设计统一的内壁式防潮厨房排气烟道,厨房烟气通过吸油烟机过滤处理,经排气烟道由建筑物顶部集中有组织排放,不会对周围环境及居民生活造成影响。 固体废弃物 固体废弃物主要是居民及公建生活垃圾。 固体废弃物对整个住宅区域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收集、堆放及运输几个环节上,这几个环节上的不合理,都会导致固废的二次污染影响,具体的影响包括: ( 1)生活垃圾在夏季堆存过程中,可能产生腐坏现象,从而导致蚊蝇滋生,并产生恶臭气味,影响周围的居住环境;同时堆存过程中也可能会因刮风而引起二次扬尘或白色污染等影响。 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化收集将减小这些影响,但也必须注意要合理设置垃圾收 集点,定时及时清运。 ( 2)生活垃圾的外运,可能产生沿途的撒漏及二次扬尘的影响,因此运输车辆必须采取有效的覆盖措施或密闭运输。 固体废弃物合理处置不会对周围环境及居民生活造成影响。 噪声环境 各分区住宅及配套公建建成使用后,产生噪声的因素主要有 换热站等 配套设备、电梯运行时产 生的噪声,以及各小区内进出车辆噪声。 设备噪声 ( 1)换热站、变电亭、二次加压泵站 区域内将建设换热站、变电亭、二次加压泵站等配套设施, 均设置在地下车库内。 目前各设施的个数及位置尚未 具体 确定,将在各地块的环评报告中进行详细说明。 建设单位应尽量将各噪声设备设置在远离居民住宅的位置,不应设置在居民住宅的正下方 , 并应对各产噪设备采取隔声、降噪等措施,确保噪声传至设备间外 满足《工业企业厂界 环境 噪声 排放 标准》 ( GB123482020) 1 类功能区排放 限值 ,即 昼间 55 dB(A)、夜间 45 dB(A);传播至 居民 住宅 A 类房间内满足昼间 40 dB(A)、夜间 30 dB(A) 排放 限值 ; 传播至 B 类房间内满足昼间 45 dB(A)、夜间 35 dB(A) 排放 限值。 ( 2) 电梯 建设区域内的高层、小高层住宅电梯运行时会产生噪声。 根据《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GBJ11888)的规定, 安静要求高的住宅其封闭楼梯间或封闭的公共走廊内,宜采取吸声处理措施 ; 面临楼梯间或公共走廊的户门,其隔声量不应小于 20dB( A)。 建设单位应严格控制降噪、减振措施的有效降减量,确保 电梯运行噪声传至设备间外 满足《工业企业厂界 环境 噪声 排放 标准》 ( GB123482020)1 类功能区排放限值,即昼间 55 dB(A)、夜间 45 dB(A);传播至 居民住宅 A 类房间内满足昼间 40 dB(A)、夜间 30 dB(A) 排放限值 ; 传播至 B 类房间内满足昼间45 dB(A)、夜间 35 dB(A) 排放限值。 进出车辆噪声 各小区进出车辆交通噪声源强约 7580dB(A),建设单位应 有效控制 进出车辆,机动车辆 不得 随意进入区域内部,尤其是不得随意通过住宅楼前后的道路 ;同时驶入区内的车辆 应减速慢行 ,不得怠速停车,并使车辆进出畅通,消除车辆在区内发生阻塞道路、鸣笛现象的可能。 此外,可考虑在区内铺设低噪声路面,此种路面可降低道路噪声 3~ 8dB(A)。 在采取上述措施的情况下,可降低交通噪声对居民住宅的影响。 配套设备合理布局、小区进出车辆管理有序不会对居民生活造成影响。 配套公建 煤气调压站 建设区域内规划设置煤气调压站,具体位置尚未确定。 煤气调压站为城镇燃气输配系统中不同压力级管道之间的连接站,站内不设储罐,煤气调压站设计应严格遵守《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GB5002893)的相关要求,与周围建筑物、构筑物之间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燃气设计规 范》的规定,此种煤气管道属于中压燃气管道 A 级,中压( A)煤气调压站与重要公共建筑物的安全距离为 12m。 故煤气调压站选址应考虑与规划居民住宅的安全距离。 变电亭 建设区域内规划设置 10kV 的变电亭,个数及具体位置将在各地块的环评报告中进行详细说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20)及《 10kV 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394)中的有关规定,变电亭的选址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 不应设置在有剧烈振动或高温的场所。 ② 不应设在厕所、浴室或其他经常积水场所的正下方, 且不宜与上述场所相贴邻。 ③ 多层建筑中,装有可燃性油的电气设备的变电所不应设置在人员密集场所的正上方、正下方、贴邻和疏散出口的两旁。 ④ 高层主体建筑内不宜设置装有可燃性油的电气设备的变电所。 公建 建设区域内 按照住宅小区设计规范要求将设置幼儿园、 物业、居委会 等服务设施。 按照《 大连市城市饮食娱乐服务企业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的相关规定,居民住宅区内禁止开办歌舞厅、游戏厅、机动车维修业、废旧物资回收、加工业服务项目;多层住宅楼内(含楼下公建房)禁止开办饮食业、洗浴场所服务项目。 区域内的公建项目应按照该办法的规定 进行招商。 周围环境对建设 区域 的环境影响分析 本 建设区域 选址于大连市甘井子区 庙岭 村 红凌路以东 , 从周围环境情况来看,初步认为可能对本 区域 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主要为 西 侧 红凌路和 规划 高架桥 、公交停车场 交通噪声 ; 高压线 及变电所电磁辐射 ; 锅炉房燃煤烟尘 ; 液化气瓶组站风险 ;科汇轴承仪器及红雷球业生产企业 等。 详细分析如下: 红凌路及规划高架桥 高架桥建设前 高架桥建设前,区域周边的道路交通噪声主要来源于红凌路。 红凌路为现有道路,路宽为 40m,为双向四车道。 由预测可知, 红凌路交通噪声 传至 小 学校处, 与《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4类区标准比较, 昼间达标。 传播至 邻路一侧规划住宅处,与 4 类区标准比较,昼间 、夜间 均不 超标。 考虑教学、居住环境的安静、舒适,建设单位应尽可能将住宅的卧室及学校教室设置在远离道路一侧;若布置在邻路一侧,建设应为居民住宅及教室安装中空玻璃窗。 高架桥 建设中 目前该高架桥的施工规划尚未完成,其施工时间不能确定。 若高架桥在本区域投入使用后不能建设完毕,高架桥在施工建设期间产生的扬尘和噪声将对区域内居民住宅产生影响。 高架桥建成后 该高架桥投入使用后周边道路对本区域的影响为红凌路、高架桥叠 加噪声的影响。 由预测可知, 红凌路及高架桥交通噪声 传至 居民住宅及 小学 处, 与 4 类区标准比较,昼间不超标 ;传播至邻路侧居民住宅处,昼间 、 夜间 均不 超标。 考虑教学、居住环境的安静、舒适,建设单位应尽可能将住宅的卧室设置在远离道路一侧;若布置在邻路一侧,建设 单位 应为居民住宅安装 中空玻璃窗。 高压线 建设区域内 B区 北 侧 有一条 220kV的高压线 ( 高压线走廊的设计宽度为 40m) 、B 区 南 侧有一条 66kV 高压线 ( 高压线走廊的设计宽度。土地改造地块环境影响报告书(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的贯彻执行,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确保质量“三检制”落实。 根据IS09001质量标准文件中成熟的质保体系要求,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组建项目经理部,建立健全强有力的质量保证组织机构。 现场质量管理体系图如下:项 目 经 理项目副经理技术负责人工程部技术质量部经营计划部物资设备部办 公 室各施工班组各专业队成立由队长负责,技术骨干参加的全面质量管理小组,具体负责本队的质量管理工作。 三、
歇人不歇马”,使机械三班作业。 操作人员对施工要求、场地环境、气候等安全生产要素有清楚了解,操作人员不得违章作业,也不得强令机械带病操作,更不得指挥和允许操作人员野蛮施工。 机械保养机械设备保养目的是为了保持机械设备保持良好技术状态,提高设备运转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减少零件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降低消耗,提高机械施工的经济效益。 保养分为例行保养和强制保养。 例行保养属于正常使用管理工作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对集体建设用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的,农民集体土地所有者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者应当服从。 广东省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办法 第十二条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是指农民集体土地所有者将一定年期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让与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向农民集体土地所有者支付出让价款的行为。 以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作价入股(出资),与他人合作、联营等形式共同兴办企业的
重要组成部分。 对 在重大项目上 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对污染环境的项目 坚决不予 纳入规划安排用地。 同时 充分保障环境治理项目所需要的用地 , 办理每一宗企业用地,规定建设项目在立项之前,必须经过环保部门批准,要求用地单位提供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做到不环评不准立项、不办理手续不准开工,不能提供 环保 部门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企业项目, 不管是谁说情,关系有多复杂, 土地手续 一律不 予 审批。
于 XXXX 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成果 中 “本年批准本年建设” 、“本年未批先建地块” , 不包括 “往年批而未用当年实地 已 建设” 部分。 但不少地方填报为合法用地的 地 4 块 , 在农转用审批栏目 填写的是 2020 年以前办理的审批文件。 这种情况在个别省份非常突出。 (六)以土地使用权证代替农用地转用审批文件问题较为突出。 按照现行法律法规 规定
FE DCBAO 第 5 题图 第 6 题图 6. 如图, 点 O是正方形 ABCD对角线 BD上 的 一点,⊙ O与边AB、 BC都相切,点 E、 F分别在 AD、 DC 上,现将△ DEF沿着 EF 对折,折痕 EF 与⊙ O相切,此时点 D恰好落在圆心 O处.若 DE=2,则正方形 ABCD的边长是( ) A. 3 B. 4 C. 2+2 D. 22 7. 如图,⊙ O的直径 AB 与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