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米砼烟囱钢内筒气压顶升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安装内、外操作平台及环向轨道。 气顶装置拆除: 钢内筒顶升完成后,沿焊缝割除烟道口临时封板并在洞上沿安装单轨吊,将活塞体沿焊缝割开,散件用单轨吊吊运出烟道口。 钢内筒筒首气顶风帽拆除:由操作工利用爬梯上至筒首,将其割开用地面卷扬机及筒顶的横梁的吊勾吊放到钢内筒底部,再由单轨吊输送至烟道口外。 地脚螺栓及底板安装 地脚螺栓安装 清理好螺栓孔后,将加工好的地脚螺栓临时固定,复测标高、垂直度均合格后采用高强度无收缩浆料进行灌浆。 钢内筒底板安装 地脚 螺栓首 次灌浆后,将制作好的法兰底座进行临时安装并正确定位,支模进行 2次灌浆。 待浆体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将法兰底座按图纸要求与地脚螺栓紧固,并转入钢内筒的组对焊接。 钢内筒的制作 制作程序 : 施工准备→钢板下料→打坡口→压头、卷制→除锈→刷漆 钢板下料及打坡口 下料时,依据材料到货情况将筒体分成片制作。 下料及打坡口: ① 耐酸 钢板 采用半自动火焰气割机进行下料;钢板四周边沿用半自动火焰气割机按焊接要求开单边焊缝坡口 ,坡口的度数按施工图纸中执行, 并用角磨机打磨光滑。 ② 型钢加固圈及管材用火焰 割 炬 手工切割下料,并将切割断面用磨光机打磨光滑。 下料时钢板 2 侧应至少留有 余量 ,保证焊接后不会变形。 下料时应调整割咀位置及方向 ,使割咀中心线与材料表面垂直 ,切割后割口与钢板表面垂直度应不大于 10%δ (δ为板厚 ),断口不得有裂纹和大于 缺棱 ,下料后的钢板条对角线偏差应小于 ,否则不能使用 ,切割时应调整好氧气、乙炔气的压力,避 12 免因压力过小而割不透或压力过大造成割缝过大,使板条宽度形成负偏差。 调整好并试切割后再进行整板下料。 卷制 钢板长度根据每一圈展开长度确定 ,按每圈四分 之一下料卷板,圆筒的卷制方法分为预弯头、对接和板面的卷曲 3 过程。 预弯头可采用手工预弯头方法,在卷板机上用大锤预弯头,上轴锟要适当压紧,以防弹动,锤击顺序由外逐段向内,以防有直头,也同样遵循宁过勿欠的原则,打出一小段后用外卡样板检验之,最后打至稍过的弧度为宜(如图 11)。 图 11 预弯头 吊车配合 图 12 吊车配合卷板 开始卷制时,后端用钢管配合。 卷制 时,前端用吊车配合,由于成型弧还不够大,故吊钩在筒体内侧,随着轴锟的继续旋转、吊车的继续上升和右移曲面部分逐渐增大(曲面较直面刚性大,曲率大比曲率小的刚性大)此时对刚性大的板可以撤去吊车配合,若刚性小仍需吊车配合一段,随着曲率的逐渐形成,视曲面的刚性状态,可不用吊车配合(图 12)。 卷制一圈后,由于刚性的增加,基本不须吊车配合,之后就应用卡样板检查曲率,如图 13 样板正确位置 图 13 为了能卡出接近实际曲率,必须再不受任何载荷的自由部位,左侧在板的坠力作用下,此时的曲率大于实 际曲率,而右侧较短,基本处于自由状态,能反映真正的曲率。 在卷制时 ,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造成弧度过大或欠弧的现象,其处理方法见图 13 13,图 a 为弧过的矫正方法,图 b 为弧欠的矫正方法,力锤在中间,衬锤在 2 侧,便可收到矫正的效果。 由于矫正弧过比矫正弧欠容易得多,因此在卷制时应采用宁过勿欠的卷制方法进行施工。 衬锤 衬锤 力锤 力锤 衬锤 衬锤 图 a 图 b 加固圈角钢的卷制,采用 3 辊卷板机进行卷制。 卷制前先将每 2 根角 肢对 点焊成 1组, 组合成槽钢的模型, 再将拼对好的 槽钢形的 角钢竖肢朝上放进卷板机上下滚筒之间进行卷制。 卷制完毕将其取出后用火焰割 锯 将点焊的焊缝切开,并将切割处缺陷进行补焊、打磨修复。 分片验收 对卷制成型的每一单片 ,根据板的厚度不同 ,进行检验预组装 ,保证现场组装的精确度。 钢内筒安装 钢 内筒顶段 十米 安装:利用顶部横梁及卷扬机,由下至上安装 八米 ,再将最顶端的封头节与下面筒节组对焊接。 钢内筒气顶顶升安装 ⑴把后续节的弧形筒片 运入,以 3 片为一节,将它们合围在初始底段的外圈,把相邻筒片间的 3 条纵缝中的 2 条施焊完毕 2 只 3 吨 的手拉葫芦把相邻的 2 板收紧。 ⑵开动空压机,使储气罐内充气并达到该罐所许可达到的气压。 ⑶检查筒体的周围,清除可能影响其顶升的障碍物。 ⑷打开通向筒体的进气阀,在严密的监视与控制下,使顶端段徐徐上升。 ⑸当顶端段顶升到高度已超过合围在外圈的后续筒片上约 55~ 105mm 时 ,关上进气阀,稳定顶端段的位置。 ⑹把 2 只手拉葫芦同步收紧,使后续筒节的最后一长纵缝靠拢,并组对焊固,拆除手拉葫芦,割去索具眼板,打磨光滑。 ⑺打开排气阀,使顶端段缓缓下降,使它与后续节相靠拢,最后组焊 2 者的对接环缝。 ⑻内侧清根焊接,打磨焊接缝。 ⑼根据设计要求对焊缝进行检验。 14 ⑽不断重复 1~ 9 项的施工步骤,筒段不断接长,当后续筒节逐节组焊上升到设计筒体高度时,气顶结束。 钢内筒焊接 筒体钢板焊缝拼对要求:为了保证筒体钢板环向、竖向焊缝都能熔透焊,筒体的对口(环焊缝、立焊缝)间隙必须控制在 ~ ,板边对口错边量不得大于,钢板坡口钝边尺寸控制在 05~。 焊条选用: ① 耐酸 板焊接 ,选用 J427CrCu 焊条; ② 耐酸 板 和 Q235B 钢板焊接,选用选用 A132 焊条; ③ Q235B 钢板焊接,选用 E43 焊条; 筒体外壁加固圈安装 钢内筒外侧筒壁上的加固圈安装,分 2 类。 ① 标高 175 米 ~ 210 米 的钢内筒由于导向轮的限制,暂时不能安装 ,留待筒首顶升高 度超过烟囱第 5 层钢平台 (标高 175 米 )后,由施工人员站在第 5 层钢平台上,随上部筒体的顶升逐个进行同步安装并焊接。 ② 位于标高 175 米以下筒体上的加固圈,由施工人员在零米地面随筒体顶升进行同步安装。 注意:每个加固圈,在地面安装时,先临时点焊加固牢靠,待加固圈随筒体顶升高度超过 活塞头高度 后,由电焊工站在环形轨道顶部的环形操作平台上,进行焊接。 (目的是:避免加固圈处的筒体焊接收缩变形对密封圈处形成较大阻力,不利于筒体的顶升。 ) 组焊要求 本工程主要材质为 耐酸 钢板 ,厚为 14~ 22mm,组装后采用手工焊焊制而成。 本工程特点是焊接质量要求高,焊接工作量大,故施工人员必须认真施工,尤其是焊接人员更应认真负责,保质保量完成施工任务。 焊工资格 焊工必须进行培训并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在上岗前应进行一定的模拟训练。 焊工必须具有相应的劳动部门颁发的焊工合格证方可进行施焊。 焊缝分类和施焊程序 焊缝分类:纵缝和环缝; 主体焊缝的焊接程序 纵、环缝焊接要遵守如下规定 15 a、先焊纵缝,后焊环缝;先焊外缝,后焊内缝;纵(环)缝焊接外面第一层采取分段或对称焊以分散应力。 b、纵(环)缝焊接均采用正面焊 接,背面清根的焊接 方法,如果中途停止焊接则一条焊缝至少焊接 2 层以上。 c、焊接时换焊条要快,接头部位在下次焊接前都应打磨,保证接头部位熔合良好且有利于气孔排出。 d、纵向焊缝的焊肉应焊到环向焊缝的中心,在环缝焊接前铲除磨光。 e、多段焊接的环缝,各层接头应错开,并将接头打磨成缓坡状后施焊。 f、严格禁止在坡口外面的母材上引弧。 j、禁止使用无绝缘的焊钳。 h、引弧采用回焊法,在焊接前方约 引弧,然后拉回到焊接处焊接。 工艺规范 气象管理及防护 在下列情况下,如没有防护措施,停止 焊接: ( 1)下雨 ( 2)相对湿度≥ 95% ( 3)风速≥ 9m/s 点固焊及工卡具焊接 当对口依靠工卡具调整好后,均须进行点固焊,点固焊长 80mm 左右,间隔 350mm~500mm,焊肉高 6mm 左右,焊接工艺与正式焊接相同。 工卡具焊接:组装所用的定位块、吊耳等焊接部位的焊接工艺同正式焊接,并应从严要求。 焊接时严禁在壳板上引弧,起弧和收弧均应在焊缝坡口内侧并采取回焊法,填满弧坑,排除气孔。 焊缝清根和打磨 焊缝清根 焊缝清根可采用角向磨光机及碳弧气刨清根。 气刨时弧长为 1~ 2 mm,太长容易发主夹碳现象,弧长大于 3mm 则电弧不稳。 调整合适的风压,风压太小,不能有效地将铁水吹出来,风压太大,则电弧不稳,且容易断弧。 炭弧气刨的深度及宽度视钢板的厚度及坡口角度而定。 清根时一般使用Φ 10mm 的碳精棒刨 3~ 4 次即可成型,其深度不宜超板厚的 1/2。 气刨宽度要适中,宽度太窄时,底层焊接时运条不方便,容易产生夹渣和未焊透缺陷。 成型刨槽 2 侧的飞溅应清除干净,并用磨光机打磨成光滑过渡形状,露出金属光泽方允许焊接。 16 气刨工艺参数 工艺参数 单位 参数值 备注 电流 A 280~ 330 风压 M。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