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万辆污水处理站加固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促工程技术部作好以下工作:对技术文件和技术资料的控制,检测设备的控制,检验和试验状态的标识,产品的防护和交付,不合格品的安全质量 工程试验 工程调度 14 控制、纠正和预防措 施的制定及实施,统计技术的应用及质量记录的控制工作,工程项目创优规划及措施的制订。 负责最终检验和试验,组织工程竣工交付。 四 、质安员 负责制定质量监督网络和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评定验收原材料和设备进货质量。 进行工程质量检查,使工程按合同、设计、规范的要求施工。 进行隐蔽工程的内部检查评定。 参与业主、监理部门进行的质理检查和质量监督。 主持质量安全教育培训制定落实安全技术措施;以及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等措施。 对工程产品的最终质量和安全负责。 主持召开质量事故分析会,对不 合格品的评审作出处理方案。 五 、工程技术部 组织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和质量计划 ,负责过程控制 ,对重大技术难点工作、关键和特殊工序进行施工技术交底,负责施工方案的指导和审核。 指导试验室对检验和试验状态进行控制。 组织工程防护、交付工作,对统计技术的应用负责。 组织提供采购产品的标准及主材计划。 严格按验收标准评定质量等级,提出工程质量分析报告。 组织对不合格品的评审及处置,协助技术负责组织工程竣工交付。 持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的制定,并对其实施效果进行验证。 对质量记录的控制工作负 责。 组织分部、分项工程质量评定及隐蔽工程的检查验收。 参加定期的安全、质量文明施工大检查及 QC 小组活动,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指导工程技术室根据月施工计划编写作业班组旬日施工计划。 15 第 六 章 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第 一节 板 粘贴碳纤维 布 施工工艺流程 碳纤维布粘贴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定位放线→混凝土构件表面处理→涂底层树脂→找平处理→粘贴碳纤维布→保护层施工→养护。 施工准备 认真阅读设计施工图。 ( 2)对所有使用的碳纤维布、配套树脂、机具、安全设施等作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定位放线 ( 1)根据施工现场和被粘贴碳纤维布的混凝土构件,现场采用墨盒划线,准确定出加固区域。 针对不同的构件作以下布置: a、 板 底碳纤维的 定位:按板底 以 梁边 的净跨定位 混凝土表面处理 ( 1)清除加固混凝土表面的剥落、疏松、蜂窝、腐蚀、残缺、破损等劣迹部分,清洗干净后用改性环氧修补复原。 以达到结构密实 ( 2)被粘贴混凝土表面应打磨平整,除去表层浮浆、油污等,直至完全露出混凝土新面。 对于有外露钢筋应剔除。 ( 3)应将混凝土表面凸出部分用磨光机打磨平整,修复后的短差要尽量平顺,平整度达到 5mm/m。 ( 4)最后,用丙酮对经过上述处理过的混凝土表面进行清洗,并使其充分干燥。 16 涂底层树脂 ( 1)将底层树脂的主剂和固化剂按产品供应商提供的工艺规定比例和设计要求进行称量、混合,并用搅拌器充分搅拌均匀。 一次调和量应根据实际施工情况以在规定使用时间内用完为准。 ( 2)用干净干燥的滚筒刷将底层树脂均匀地涂刷于混凝土表面上。 混凝土表面底层树脂指触干燥时间因气温不同,一般在 3~24hrs 之间变化。 ( 3)底层树脂固化后,在表面上有凸起部分要用砂纸磨光。 ( 4)在气温较低、相对湿度较高或混凝土表面含水率较高的情况下,有结露 可能而无有效施工质量保证措施时,不得施工。 雾天、雨天、气温低于 200C 及混凝土构件表面不干燥时不得施工。 ( 5)底层树脂指触干燥后立即进行下一步工序施工。 找平处理 ( 1)采用改性环氧应对混凝土表面凹陷部位、内角(段差、起拱等)填补平整,使之平顺,不得有棱角。 ( 4)找平材料表面指触干燥后立即进行下一步工序施工。 粘贴碳纤维布 确认粘贴表面干燥后,才能进行粘贴碳纤维布工序施工。 ( 2)严禁碳纤维布弯折受损。 贴片前应用钢直尺与壁纸刀按设计规定尺寸裁剪碳纤维布,每段长度一般以不超过 6m 为宜,裁剪数量应以 一个班次的用量为准。 本次工程使用碳纤维布的规格为 300g/ m2,厚度。 ( 3)将浸渍树脂的主剂和固化剂按产品供应商提供的工艺规定比例和设计要求进行称量准确、混合配制,并用搅拌器充分搅拌均匀。 一次调和量应根据实际施工情况以在规定使用时间内用完为准。 ( 4)贴片前用干净干燥的滚筒将浸渍树脂均匀地涂刷于混凝土构件表 17 面上。 ( 5)均匀涂刷完浸渍树脂后,立即粘贴一层碳纤维布,在粘贴碳纤维布的同时,用专用工具(特制的滚筒)沿碳纤维方向在碳纤维布上滚压多次,并使浸渍树脂充分浸透到碳纤维布中。 滚压时不得损伤 碳纤维布。 ( 6)碳纤维实际粘贴尺寸不少于设计量,粘贴位置偏差不应大于10mm,碳纤维布粘贴纵向接头必须搭接 10cm 以上,该部位应多涂浸渍树脂,横向不需要搭接。 ( 7)碳纤维布粘贴 30 分钟后,用滚筒将浸渍树脂涂刷于碳纤维布上。 ( 8)对于部分 板底 需要粘贴两层(或两层以上)碳纤维布时,紧接着重复上述( 4) ~( 7)步骤,进行第二层(或两层以上)碳纤维布的粘贴。 保护层施工 碳纤维片材粘贴完成且固化后,在其表面批不低于 M15 水泥砂浆保护层并找平,保护层厚度不少于 15mm。 必要时可先铺设一层钢丝网,再批水泥砂浆保护层。 养护 ( 1)粘贴碳纤维布和保护层施工完成后,须自然养护,并保证固化期间不受干扰。 ( 2)在每道工序之后和树脂固化之前,用塑料薄膜等遮挡表面以防止灰尘或雨水侵袭。 ( 3)碳纤维布粘贴后达到设计强度所需要的自然养护时间大约为: 平均气温在 100C 以下: 14 天;平均气温在 100C 以上 200C 以下: 7~14天;平均气温在 200C 以上: 7 天。 18 第 二 节 高性能复合砂浆钢筋网 施工方法 一、 高强聚合物砂浆施工顺序 砼 表面处理 高压水或气压缩机清洗除尘 绑扎钢筋网 聚合物砂浆施工 表面养护、检验 图 43 高性能复合砂浆钢筋网 施工 工艺流程图 施工准备 采用 高性能复合砂浆钢筋网 加固砼结构,应熟悉图纸,进行脚手架搭设等准备工作。 表面处理 对加固砼体进行凿毛、清理、修补,除去表层浮浆、油污等杂质,直至完全露出结构新面,用高压水枪清洗被加固构件的表面, 清除疏松砼。 对有裂缝的混凝土加固构件要进行修补, 当原构件钢筋经检测,认为有锈蚀可能的状态,但砼保护层未开裂时, 宜采用喷涂型阻锈剂进行处理,聚合物砂浆修补后,再进行下一道工序。 表面处理之后,抹聚合物施工前应用高压水冲洗并保持潮湿状态,以减少聚合物砂浆在固化过程的水分流失,有利于聚合物砂浆的充分固化,使之达到设计强度。 湿润用水的水质要求达到普通砼或砂浆的用水要求。 19 定位放线 按设计图纸要求,方向进行确认。 植筋 、设计要求,划出植筋孔位置,同时利用 CM9 钢筋探测仪探出原钢筋的位置,保证钻孔 时避开原钢筋。 如孔位与原钢筋重叠时,可适量移动孔位避开即可,但数量不能减少,废孔采用环氧浆液修补填平。 、采用冲击钻钻孔,植筋孔孔径为钢筋直径 d+4mm,钻孔深度不小于 L+15mm,除图中有特别注明外,植入深度 L=15d,并且不大于植入方向构件尺寸减 30mm。 钻孔时,钻孔一般要垂直混凝土构件平面,倾斜度不大于 8176。 ,孔洞间距与孔洞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钻孔深度必须按设计深度要求且不小于 10d。 、锚筋前必须将孔内灰尘用高压风吹干净,然后用环氧水清洗孔壁。 、锚筋采用专门的植筋粘结材料 ,选用的植筋粘结材料必须严格按配比现场配制随配随用。 其配比和性能指标如表 61 所示。 表 61 植筋胶配合比 粘结强度 抗压强度 抗折强度 按产品要求 ≥ ≥ 50Mpa ≥ 、钻孔清洗干净好,然后将植筋胶泥搓成长条塞入孔内,要求孔 内尽量填满植筋胶泥,最后插入钢筋至孔底同时压紧压密实植筋胶泥,并做好保护, 24 小时后可浇注砼。 绑扎钢筋网 按要求绑扎钢筋网,间距 300*300 焊点。 压抹 聚合物砂浆 根据设计要求 及 高强 聚合物砂浆的 相关 配比 使用说明 进行材料 配制,搅拌均匀无结块, 配好的 浆料 应保证 在半小时内用完。 可采用 人工抹压方式进行 高强 聚合物砂浆施工, 砂浆厚度应控制 20 在 25~ 30mm,保护层厚度不小于 10mm,涂抹聚合物砂浆时,周围环境温度不宜高于 30186。 C,避免大风、阳光 暴 晒。 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一定措施减少聚合物砂浆的流坠问题。 表面养护 聚合物砂浆喷抹好后,进行喷水养护,保证表面湿润,条件允许可以采用覆盖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 7 天。 养护很重要,是防止表面发生裂纹的重要因素。 检验 施工前应确认钢 筋 网、 高强 聚合物砂浆 的合格证明,其指标应满足工程设计的要求,确保按照上述工序要求进行施工。 聚合物砂浆涂抹质量检验评定,可参照抹灰质量要求进行检查施工注意事项。 第 三 节 墙、柱及梁板钢筋锈蚀的处理 将开裂及松动的保护层砸掉,将包裹钢筋的砼挖掉一薄层,使角部钢筋完全悬浮,中。27万辆污水处理站加固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