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检验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染色体外遗传物质 质粒 转位因子 课件制作 陆曙梅 质粒 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是环状闭合的双链 DNA。 带有遗传性息,能自行复制,随细菌分裂转移到子代细胞,并非细菌生长所必需。 特征 自我复制能力 编码产物赋予细菌某些性状特征 可自行丢失与消除 转移性 相容性和不相容性 课件制作 陆曙梅 几种重要的质粒 致育质粒( F质粒) 耐药质粒 毒力质粒( Vi质粒) 细菌素质粒 代谢质粒 课件制作 陆曙梅 转位因子 是存在于细菌染色体或质粒 DNA分子上的 一段特异性核苷酸序列片段 ,它能在DNA分子中移动,不断改变它们在基因组的位置,能从一个基因组转移到另一个基因组中。 课件制作 陆曙梅 插入序列 是最小的转位因子,< 2kb,不携带任何已知与插入功能无关的基因区域 转座子 > 2kb,除携带与转位有关的基因外,还携带耐药性基因、抗金属基因、毒素基因及其他结构基因。 可能与细菌的多重耐药性有关。 课件制作 陆曙梅 转座子的特征 转座子 携带耐药或毒素基因 Tn1 Tn2 Tn3 AP(氨苄青霉素) Tn4 AP、 SM(链霉素)、 Su(磺胺) Tn5 Km(卡那霉素) Tn6 Km Tn7 TMP(甲氧苄氨嘧啶)、 SM Tn9 Cm(氯霉素) Tn10 Tc(四环素) tn551 Em(红霉素) Tn971 Em Tn1681 大肠埃希菌(肠毒素基因) 课件制作 陆曙梅 转座噬菌体或前噬菌体 是一些具有转座功能的溶原性噬菌体,当整合到细菌染色体上,能改变溶原性细菌的某些生物学性状。 课件制作 陆曙梅 细菌的变异机制 基因的突变和损伤后修复 基因的转移和重组 课件制作 陆曙梅 基因的转移和重组 基因转移 外源性的遗传物质由供体菌转入某受体菌细胞的过程称为基因转移。 重组 转移的基因与受体菌 DNA整合在一起称为重组,使受体菌获得供体菌的某些性状。 细菌的基因转移和重组可通过。微生物学检验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O2 < 30℃ 或> ℃ 不生长 常用培养基和菌落特征 巧克力色培养基 TM培养基(含万古霉素、多粘菌素、制霉菌素) MTM培养基(改良的 TM) 菌落特征:圆形、光滑、湿润、灰白色、易乳化 生化反应 氧化酶、触酶:+ 葡萄糖、麦芽糖、蔗糖:+-- 30% H2O2试验:+ 抵抗力 抵抗力极弱 对温度变化敏感 对干燥敏感 对消毒剂敏感 易形成耐药性 临床意义 致病物质:菌毛、 IgA蛋白酶
,以确定是否为 O1群 确定血清型:与分型诊断血清作玻片凝集,以确定血清型别 确定生物型: 第 Ⅳ 组噬菌体裂解试验 多粘菌素 B敏感试验 鸡红细胞凝集试验 溶血试验 课件制作 陆曙梅 副溶血性弧菌-- 生物学性状 革兰阴性杆菌,或微弯,单端鞭毛,无芽孢,无荚膜 营养要求 不高,嗜盐性,最适盐浓度 %NaCl,无盐培养基不生长 TCBS:形成不发酵蔗糖的绿色菌落 神奈川现象+
养基的成分和作用 培养基:是指人工配制的适合细菌生长繁殖的综合营养基质。 营养物质:蛋白胨、肉浸液、牛肉膏、糖醇类、血液、鸡蛋和动物血清、生长因子、无机盐类 水 凝固剂:琼脂、明胶 抑制剂 指示剂 培养基的种类 ( 按用途分类 ) 基础培养基 :培养营养要求不高的细菌,如普通平板 营养培养基 :能满足营养需求较高细菌的生长,如血平板 鉴别培养基 :含有某些特定的底物,用于鉴别细菌
健康人细胞 麻疹病毒 属副粘病毒科 球形病毒,单股 RNA,有包膜 只有一个血清型 在细胞中形成嗜酸性包涵体 经呼吸道传播,引起 麻疹 严重的并发症--肺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病后免疫力牢固 接种麻疹疫苗进行特异性预防( 8个月、 7岁) 丙种球蛋白可进行紧急预防 麻疹临床表现 发热 畏光、流泪 口腔粘膜出现 柯氏斑 皮肤出现 红色斑丘疹 冠状病毒 属冠状病毒科 包括人冠状病毒
菌 (抗酸染色) 课件制作 陆曙梅 麻风病人 课件制作 陆曙梅 厌氧菌 概念 : 是一大群必须在无氧环境条件下才能生长繁殖的细菌 特点 : 种类多 分布广 感染可发生于人体各个部位 课件制作 陆曙梅 厌氧菌特点 特点 芽胞厌氧菌 无芽孢厌氧菌 种类 1个菌属 40多属 分布 自然界 人和动物体内 致病 外源性感染 多以外毒素致病 内源性感染 多为条件致病菌 课件制作 陆曙梅
5%~ 10% CO2 营养要求高,常用肝浸液培养基 生长缓慢 菌落细小、无色透明、光滑 生化反应 氧化酶、触酶:+ 氧化分解葡萄糖 产生硫化氢 抗原构造 菌种 M抗原: A抗原 羊布鲁菌 20: 1 牛布鲁菌 1: 20 猪布鲁菌 1: 2 革兰阳性 需氧或兼性厌氧杆菌 白喉棒状杆菌 属棒状杆菌属 是引起白喉的病原体 主要以外毒素致病 白喉棒状杆菌 --形态染色 革兰阳性细长、棒状杆菌,无芽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