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中药师中药学芳香化湿药(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草豆蔻 燥湿行气:寒湿中阻之胀满疼痛。 温中止呕:寒湿中阻之呕吐、泄泻。 注意:不宜久煎。 草果 燥湿温中:寒湿中阻证。 优于草豆蔻。 除痰截疟:寒湿偏盛 第十一单元 温里药 前言 一、概念: 以温里祛寒,治疗里寒证为主要功用的药物。 二、适应证: 里寒证:包括寒邪袭肺之咳嗽清稀白痰,寒凝脾胃之脘腹凉痛、泄泻等,寒客肝脉之少腹冷痛、疝气、痛经等。 阳虚证:畏寒肢冷、面色晦暗、阳萎早泄、大便溏泄、小便清长、脉迟舌淡等证。 亡阳证:大汗淋漓、四肢逆冷、呼吸微弱、脉微欲绝等。 三、注意: 阴虚火旺者、孕妇慎服。 附子 ① 回阳救逆 :纯阳燥烈,为 回阳救逆第一要药 ,主治亡阳证。 ② 补火助阳 :上助心阳,中温脾阳,下补肾阳。 主治阳虚证。 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之畏寒肢冷、阳痿、尿频;脾肾阳虚之脘腹冷痛、泄泻、水肿。 心阳虚衰之心悸、胸痹。 ③ 散寒止痛 :寒湿痹痛,阳虚外感。 配伍: 附子配干姜 :附子辛热,功善回阳救逆、温助脾阳;干姜辛热,重 在温中,兼能回阳。 两药相合,回。执业中药师中药学芳香化湿药(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利水的是 对于患虫病兼体虚者的治疗原则是 凡 以驱除或杀灭寄生虫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 二、配伍选择题 宜早晨空腹服的驱虫药是 A. B. C. D. E. 宜饭后用温开水调服的驱虫药是 A. B. C. D. E. 宜生用的驱虫药是 A. B. C. D. E. 宜连壳或去壳研细粉冷开水调服的驱虫药是 A. B. C. D. E. 槟榔善杀 A. B. C. D. E. 仙鹤草可杀 A. B.
肾经。 ① 滋阴益肾 :肝肾阴虚的头晕目眩、须发早白。 ② 凉血 止血 :阴虚血热的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 女贞子 甘、苦,凉。 归肝、肾经。 ① 滋肾补肝 :肝肾阴虚的头晕目眩、腰膝酸软、须发早白。 ② 清虚热 :阴虚发热。 ③ 明目乌发 :肝肾虚亏的目暗不明,视力减退。 配伍 :女贞子配墨旱莲:女贞子甘苦凉,滋补肝肾、明目乌发;墨旱莲甘酸寒,滋补肝肾、凉血清热。 两药相合
③ 清热解毒 :疮疡肿毒。 注意:黄菊花长于疏散风热,白菊花长于平肝明目。 配伍: 菊花配枸杞子 : 菊花辛甘微寒,功能清肝明目、益阴平肝; 枸杞子甘平,功能滋补肝肾明目。 二药合用,补肝肾明目力强, 肝肾亏虚之视物昏花 用之效佳。 桑叶 与菊花功效主治异同 相同点: 疏散风热、平肝潜阳,用于风热表证,温病初期,肝热目赤、视物昏花,肝阳上亢之头晕头痛、目眩等。 同中之异: 疏散风热,桑叶优于菊花
能强心利水而消肿,治心衰性水肿最宜。 祛风湿,强筋骨,利水消肿。 主治病证 ( 1)风寒湿痹,腰膝酸软。 ( 2)水肿(尤宜心衰性水肿),小便不利。 桑寄生 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 既善治风湿痹阻之腰膝疼痛,又可治肝肾不足之腰膝酸软、筋骨无力等,若为风湿痹痛与肝肾不足互见者用之尤为适宜。 安胎:胎漏下血,胎动不安。 千年健 祛风湿,强筋骨,止痹痛:最宜风湿痹痛兼肝肾亏虚者。 多入药 酒,尤宜老人
( 3) 相使 即性能功效有某些共性的药物,以一种药为主,另一种药为辅的形式配伍,辅药增强主药疗效。 如补气利水的黄芪与利水健脾的茯苓配合时,茯苓能提高黄芪补气利水的治疗效果。 ( 4) 相畏 即一种药物的毒烈之性,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 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 ( 5) 相杀 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烈之性。 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或副作用
( 3) 相使 即性能功效有某些共性的药物,以一种药为主,另一种药为辅的形式配伍,辅药增强主药疗效。 如补气利水的黄芪与利水健脾的茯苓配合时,茯苓能提高黄芪补气利水的治疗效果。 ( 4) 相畏 即一种药物的毒烈之性,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 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 ( 5) 相杀 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烈之性。 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或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