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配电网广域测控系统及其应用技术培训(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综合利用上述信息,采用比较电压相量差、检测开关状态变化等构成孤岛保护判据,提高孤岛保护的灵敏度和可靠性 S T US T US T US T UD E R以 太 网孤 岛 保 护代 理27 计划孤岛供电无缝转换控制 技术 (1) 在大电网供电中断时,由 DER计划孤岛(或微网)供电可以保证重要负荷的正常供电,提高供电可靠性 计划孤岛在并网时从主网吸收的功率(网供功率),脱离主网后,网供功率就是计划孤岛的不平衡功率 若不平衡功率过大,给计划孤岛的频率与电压稳定控制带来困难 利用基于 WAMCS的分布式智能控制,可实现计划孤岛供电的无缝转换 28 计划孤岛供电无缝转换控制 技术 (2) 假设整条馈线具备计划孤岛供电的条件 选择变电站断路器处的 STU为计划孤岛转换功率平衡控制代理 在并网运行时,该代理实时测量网供功率并收集其他 STU送上来的计划孤岛内可控负荷的功率; 在主网失电时,功率控制代理跳开断路器,计划孤岛转为孤岛运行; S T UD E RS T US T U S T U S T U S T U以 太 网D E R负 荷 负 荷负 荷PC B功 率 控 制代 理29 计划孤岛供电无缝转换控制 技术 (3) 假设主网失电前网供功率为 ΔP,功率控制代理将按照预定的优先级向下游 STU发出控制命令,切除数量约为 ΔP的有功负荷,便可实现计划孤岛功率的基本平衡 整个控制操作可在脱网后 100ms内完成,保证计划孤岛快速进入稳定运行状态 S T UD E RS T US T U S T U S T U S T U以 太 网D E R负 荷 负 荷负 荷PC B功 率 控 制代 理30 应用之二: 广域继电保护技术 31 广域继电保护技术 基于广域信息与分布式智能控制技术构建广域保护,提高保护性能 利用多站点的故障测量信息,提高动作的选择性与快速性 根据配电网实时运行结构与参数,自动调整保护定值,实现自适应保护 32 信号闭锁广域电流保护 (1) 传统电流保护通过时间进行配合,当保护级数过多时,将导致最后一级保护动作过长(大于 1s),短路电流以及电压骤降长时间存在,威胁配电网安全与电压质量敏感负荷的正常运行 利用广域信息与分布式智能控制技术, STU之间进行协同控制,可有效解决保护配合问题,提高保护动作速度 S T U 1以 太 网C B 1S T U 2C B 2S T U 3C B 3F 1F 2F 333 信号闭锁广域电流保护 (2) F1点故障时, STU1检测到短路电流,同时收到 STU2的非闭锁信号,则 STU1即可判断出故障 F1位置 F2点故障时, STU STU2均可检测到短路电流,同时STU1收到 STU2的闭锁信号,而 STU2收到 STU3非闭锁信号,故 STU2可判断故障 F2位置 闭锁信号在 STU之间的传输延时在 10ms以内,完全能够保证在 100ms以内发出跳闸命令,能够有效提高保护动作速度 S T U 1以 太 网C B 1S T U 2C B 2S T U 3C B 3F 1F 2F 334 闭环运行环网广域电流差动保护 (1) 在对供电质量特别敏感的场合,可采用闭环运行(闭式)的电缆环网供电 在环路上故障时,保护直接跳开故障区段,不会造成任何用户的供电中断 闭式环网可采用常规的导引线或光纤电流差动保护,但需要为每一个区段建设专用保护通道,存在成本高、管理维护工作量大的问题 应用基于分布式智能控制的广域电流差动保护,则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L A ND GC B2 2FS O U R C EC B1C B1 1C B1 2C B2 1C B3 1C B3 2C B4 1C B4 2C B2D G 35 闭环运行环网广域电流差动保护 (2) 如图所示闭式环网,环网柜进线开关采用断路器 当 F点故障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