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危险点预控手册汽机检修(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指定位置,并挂 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 、 防止烫伤 标志牌。 6)防止检修工器具等高空落物伤人的措施 i 使用合格的工器具,工器具放人工具包内,使用 时拴好防脱绳,拆下的螺栓及时运至规定地点, 工作人员避免交叉作业。 其余详见公共项目 高处 作业。 (4)防止火灾、爆炸的措施 :加热棒加热中,周围应无易燃易爆物品,并放置灭火器。 防止设备损坏方面的措施 (1)防止导汽管拆卸螺栓后下垂变形导致管道裂纹的措施 :导汽管螺栓拆卸前应设专用支架固 定导汽管,工作人员确认牢固后方可进行螺栓拆除工作。 (2)防止导汽管法兰螺栓拆卸结束后,未及时对管口封堵,异物落人的措施 :导汽管吊离后, 立即用专用堵板封堵好导汽管口并贴好封条,同时做好封堵记录便于拆除。 (3)防止加热温度过高,加热棒选用规格 不当,紧固力矩较大损坏螺栓的措施 :根据加热螺栓 规格按规定确定加热时间。 防加热棒选用规格不当,根据加热螺栓规格选择合适的加热棒长度、直 径,应确保加热部位为螺栓光杆部分。 防紧固力矩较大 :按厂家规定力矩紧固。 (4)防止法兰密封垫片放置不当,螺栓紧固力矩较小,法兰漏汽的措施 :确保法兰密封垫片放置位置正确无偏斜。 按厂家规定力矩紧固。 汽轮机汽缸螺栓拆装 1. 项目简述 该项目所涉及的主要工作 :用螺栓加热装置拆装螺栓。 用大锤、扳手拆装螺母。 用行车配合螺 栓搬运。 潜在风险 . 1 人身伤害方面 (1)触电 :使用电气工器具,发生人身触电。 使用螺栓加热装置及加热棒,发生人身触电。 使 用照明时,发生人身触电。 (2)坠落 :人员从脚手架坠落。 从高中压外上缸坠落。 (3)外力 :钢丝绳或行车操作失误伤人。 大锤伤人。 使用风动扳手、液压扳手伤人。 拆装导汽 管法兰密封垫挤伤手指。 烫伤。 工器具及螺栓坠落伤人。 (4)火灾、爆炸 :使用加热棒、电、气焊过程中,周围泊或氢系统等可能引发火灾及爆炸事故。 设备损坏方面 (1)缸内落入异物。 (2)螺栓损坏。 (3)汽缸法兰 漏汽。 环境污染方面 使用煤油、螺栓松动剂等造成环境污染。 1. 4. 3 防范措施 1. 4. 防止人身伤害方面的措施 (1)防止触电的措施 :见公共项目 电气工具和用具的使用。 (2)防止坠落的措施 : 1)防止从脚手架坠落的措施 :详见公共项目 脚手架搭设与使用。 2)防止从高中压外上缸坠落的措施 :详见公共项目 高处作业。 工器具放入工具包,用时拴 好防脱绳,拆下的螺栓及时运至规定地点,避免交叉作业,底部设围栏并专人监护。 (3)防止外力伤害的措施 : 1)防止使用行车配 合导汽管法兰对孔时,钢丝绳存在缺陷发生断裂或脱扣,人员指挥错误或 行车司机操作失误等,造成工作人员人身伤害的措施 :详见公共项目 汽机房行车作业。 2)防止使用大锤、扳手和撬棍拆卸螺栓,造成人身伤害的措施 :详见汽机检修 阀门检修。 3)防止使用风动扳手、液压扳手伤人的措施 :使用风动、液压扳手前认真检查各接口正确、 牢固,使用方法正确。 4)防止导汽管法兰或密封套挤伤手指的措施 :禁止将手指伸入导汽管法兰或密封套结合面内。 拆卸导汽管法兰的风险分析可参照综述相关部分。 5)防止使用螺栓加热装置拆装螺栓, 由于温度过高,工作中造成人员烫伤的措施 :螺栓热松 完毕应立即断开加热棒电源,工作人员应穿着防护服、戴防护手套。 正在加热中的螺栓应设置围 栏,挂 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 、 防止烫伤标志牌,并设专人监护。 带热量的加热棒抽出后,如 暂不使用,应放在安全的指定位置,并挂 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 、 防止烫伤 标志牌。 6)防止检修工器具等高空落物伤人的措施 :使用合格的工器具可工器具放入工具包,用时拴 好防脱绳,拆下的螺栓及时运至规定地点,工作时避免交叉作业。 其余详见公共项目 高处作业。 (4)防止火灾、爆炸的措施 :加热棒加热中,周围应无易燃易爆物品 j 并放置灭火器。 1. 防止设备损坏方面的措施 (1)防止缸内螺栓拆卸时,未及时对缸内的孔洞封堵,异物落人的措施 :缸内螺栓拆装时应对 内部孔洞进行封堵,并做记录。 使用的工器具拴绑牢固,做到上、下缸清点登记,防止遗漏。 工作 人员应着连体服。 其余详见公共项目 现场工作人员的要求。 (2)防止加热温度过高,加热棒选用规格不当,紧固力矩较大,螺栓与螺母装配错误导致螺栓 损坏的措施 :根据加热螺栓规格按时间要求进行加热。 根据加热螺栓规格选择合适的加热棒长度、 直径,应 确保加热部位为螺栓光杆部分。 汽缸螺栓装配前应对螺栓、螺帽的螺纹进行认真清理,确 保用于能旋至底部,并涂高温防咬合剂。 所有的高中压合金螺栓金属监督指标均符合相关要求。 按 厂家规定力矩紧固。 所有汽缸螺栓的编号必须一一对应,防止错装。 (3)防止螺栓紧固力矩不均、不足导致汽缸法兰漏汽的措施 :按厂家规定螺栓力矩紧固。 1. 4. 3. 3 防止环境污染方面的措施 使用煤油、螺栓松动剂等要适量,防止流淌,及时清理现场。 汽轮机上缸吊出及翻缸 . 1 项目简述 该项目所涉及的主要工作 :汽轮机吊上缸、使用 行车将上汽缸吊起翻缸。 1. 5. 2 潜在风险 1. 5. 人身伤害方面 (1)触电 :使用电动工器具,发生人身触电。 使用照明时,发生人身触电。 (2)坠落 :从高中压外上缸坠落。 (3)外力 :行车操作失误伤人。 翻缸伤人。 使用千斤顶伤人。 钢丝绳反弹伤人。 起吊高中压上 汽缸挤压伤人。 工器具等落物伤人。 设备损坏方面 (1)行车损坏。 (2)汽缸部套或转子损坏。 (3)元件损坏。 (4)翻缸损坏,设备。 防范措施 1. 5. 防止人身伤害方面的措施 (1)防止触 电的措施 :详见公共项目 电气工具和用具的使用。 (2)防止坠落的措施 :见公共项目 高处作业。 工器具放入工具包内,使用时拴好防脱绳, 拆下的螺栓及时运至规定地点,避免交叉作业,底部设围栏并专人监护。 (3)防止外力伤害的措施 : 1)防止使用行车吊上汽缸,钢丝绳存在缺陷发生断裂或脱扣,人员指挥错误或行车司机操作 失误等,造成人身伤害的措施详见公共项目 汽机房行车作业。 2)防止翻缸时指挥或操作不当,汽缸童心突然移动造成较大冲击,导致行车小钩过载,造成 人身伤害的措施 :翻缸时工作人员应站在安全位置, 在翻缸过程中工作人员应避开汽缸旋转及运动 的方向。 3)防止使用千斤顶等起重工具造成滑脱弹出,造成人身伤害的措施 :使用顶缸专用千斤顶前 应认真检查良好、无缺陷并试验合格,放置要稳妥,防止滑脱。 防止挂钢丝绳过程中脱扣反弹,造成人身伤害的措施 :在钢丝绳扭结或者有较大弹力时, 工作人员要缓慢放开绳索,在钢丝绳不承力时再进行操作。 5)防止起吊高中压上汽缸时,因需进行内部检查,工作人员将手或身体其他部位伸入上、下 汽缸结合面间,造成人身伤害的措施 :禁止将身体任何部位伸入汽缸下面,如必须进入检查应做好 必要 的防范措施,垫以枕木。 6)防止检修工器具等高空落物伤人的措施 :详见公共项目 高处作业。 防止设备损坏方面的措施 (1)防止缸体卡涩造成行车过负荷损坏的措施 :详见公共项目 汽机房行车作业气汽缸起吊 前四周应设专人监护,发现异常后应立即汇报行车指挥人员,待消除异常后方可继续进行起吊。 汽 缸起吊前要先用专用千斤顶或顶丝将汽缸四角均匀顶起 100mm 以上,确认缸体止口脱开无卡涩, 方可用行车进行缓慢起吊,并注意倾听汽缸内部有无摩擦声。 (2)防止汽缸强行吊拉发生汽缸部件卡涩,造成内部部套或转子 碰坏的措施 :在汽缸起吊前转 子前后应设百分表监视,起吊过程中应设专人监视,以防起吊过程中由于内部部套卡涩,引起转子 抬起现象的发生。 发现汽缸前后左右起升高度不均匀时,应停止起吊,重新进行钢丝绳调整,确保 汽缸水平,各起吊钢丝绳承力均匀。 (3)防止吊缸时未及时通知热控人员拆除相关的热工元件,造成热工元件损坏的措施 :吊缸前 检查确认热工元件已全部拆除。 (4)防止翻缸时指挥或操作不当,汽缸重心突然移动造成较大冲击,导致行车小钩过载滑脱, 造成设备损坏的措施 :汽缸吊起后,应将汽缸吊起到中分面高于缸内所有部件 后,再水平移动,汽 缸四角应拴好牵引拉绳,防止汽缸吊运中转动或晃动幅度过大。 翻缸前将影响翻缸的作业范围内物 件必须清理干净,并划定操作区域,场地应足够宽大,以防碰坏设备,同时设立临时围栏,并悬挂 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 标志牌。 翻缸时指挥人员与工作人员应站在安全位置,在翻缸过程中,汽 缸的旋转及运动方向应避开工作人员或周围设备。 根据实际情况注意钢丝绳的结绳方法,在整个翻 大盖的过程中,钢丝绳不致发生滑脱、弯折或与尖锐的边缘发生摩擦,在翻缸的过程中防止发生碰 撞。 行车大小钩配合起吊工作时,禁止双钩同时进行操 作。 行车双钩翻缸时,钢丝绳应吊在汽缸外 缘的挂耳上,行车中心找正后,大钩先起吊 100mm,再起吊小钩,使汽缸离开枕术少许,检查所 有吊具无问题后,再继续起吊大钩。 吊起高度以保证小钩松开后,汽缸不碰地面即可,然后逐渐松 下小钩,使缸盖的全部重量由大钩承担。 任何时候不允许小钩单独受力。 全松小钩,取下钢丝绳,将汽缸旋转 1800,再将钢丝绳挂到 小钩上,并吊紧钢丝绳,再将大钩缓缓松下 (必要时,适当提升小钩 )。 直到汽缸水平面找平后, 用枕木垫实,放稳妥后分别松下两吊钩。 汽轮机转子吊出 . 1 项目 简述 该项目所涉及的主要工作 :转子用行车和专用横担从下汽缸内吊出。 转子吊至指定位置专用托 架上。 转子缸内就位。 潜在风险 . 1 人身伤害方面 (1)触电 :使用照明时,发生人身触电。 使用电动盘车时易造成人身触电。 (2)坠落 :人员从汽缸水平结合面处坠落、从汽缸盖板处坠落至抽汽口、凝汽器。 (3)外力 :钢丝绳或行车操作失误伤人。 转子倾斜窜动伤人。 起吊时转子存在突然转动的危 险,工作人员靠近转子,刮住衣袖或裤脚,易发生人身伤害。 设备损坏方面 (1)转子损坏。 (2)转子动叶损坏。 (3)轴径损坏。 (4)轴承损坏。 防范措施 防止人身伤害方面的措施 (1)防止触电的措施 :禁止接触电动盘车装置。 使用电气工具、照明触电的措施详见公共项目 电气工具和用具的使用。 (2)防止坠落的措施 :汽缸水平面上的盖板应牢固,其余详见公共项目 高处作业。 (3)防止外力伤害的措施 : 1)防止使用行车起吊转子时,因行车失灵,专用钢梁裂纹,钢丝绳断裂或脱扣,指挥、操作 不当等,发生人身伤害的措施 :检查起吊专用钢梁应无裂纹、变形及其他异常情况。 吊 具的轴向定 位尺寸即受力点应符合厂家提供图纸数据要求。 其余详见公共项目 汽机房行车和业。 2)防止转子水平、重心不正引起倾斜窜动,造成人员挤伤的措施 :起吊前,应将转子调水平、 起吊重心找正,四周应设专人监护,特别是推力轴承、前后径向支持轴承及通流间隙最小处。 3)防止起吊时转子存在突然转动的危险,工作人员靠近转子,挂住衣袖或裤脚,发生人身伤 害的措施 :工作人员衣服不能与转子叶片相接触,以防被叶片挂住。 禁止将手脚伸入转子和汽缸的 动静间隙之间。 四周扶持的监护人员要站在相对安全的位置。 防 止设备损坏方面的措施 (1)防止使用行车起吊转子时,因行车失灵,专用钢梁裂纹,钢丝绳断裂或脱扣,指挥、操作 不当等,发生转子损伤的措施 :起吊前检查专用横梁、钢丝绳无缺陷。 其余详见公共项目 汽机房 行车作业。 (2)防止起吊过程中转子窜动、卡涩、倾斜、偏转造成动、静损坏的措施 :起吊前,应将转子 调水平、起吊重心找茧,四周应设专人监护。 确认各轴承上瓦、泊档、推力瓦块、联轴器螺栓和垫 片等部件全部拆卸完毕。 转子上部无阻碍起吊工作的支架及障碍物。 转子两端应系好牵引绳,确保 行走方向不发生旋转碰撞。 转子起升的高 度以稍超出最高的障碍物为宜,不可起吊过高。 (3)防止转子下落速度过快,造成轴径碰撞损伤的措施 :放置转子时必须使用专用支架,下落 时应缓慢,托架与轴径接触的部分用较软的金属,并按照定置图摆放,周围设置专用围栏。 (4)防止轴瓦位置放置不当,转子下落造成轴瓦损坏的措施 :转子就位时,认真检查轴瓦位置 正确,鸽金表面干净无杂物。 汽轮发电机组轴承检修 (含推力轴承、密封瓦等 ) 项目简述 该项目所涉及的主要工作 :轴承 (含推力轴承、密封瓦等 )解体。 修研。 测量。 清理。 吊装 等。 潜 在风险 . 1 人身伤害方面 (1)触电 :使用电气工具时,发生人身触电。 使用照明时,发生人身触电。 (2)外力 :行车失控、专用吊具存在缺陷。 轴承固定不牢挤伤手指。 修研鸽金面刮刀伤人。 拆 装轴承时,由于未及时清理轴承内的存泊,吊拉过程中造成漏油至地面,不及时清理,。火电厂危险点预控手册汽机检修(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燃积煤,发生火灾。 防范措施 防止人身伤害方面的措施 (1)防止触电的措施 :见公共项目 电气工具和用具的使用。 (2)防止坠落的措施 : 1)工作人员挂好安全带,手拉葫芦等物件应用绳子传递。 使用的梯子经过检验合格并且安置 稳固,梯子与地面的夹角为 60176。 【重点是挂好安全带】 2)防止从脚手架上跌落的措施 :见公共项目 脚手架搭设与使用 及 高处作业。 3)防止跌入落煤筒内的措施
源柜内对该 DPU 停电,并在开关处悬挂 禁止合闸有人工作 标 志牌,工作前先验电确认。 防止设备损坏方面的措施 (1)防止卡件不能工作的措施 :新卡件插入前,核对新卡的版本号与原卡相同,并参照原卡正 确设置新卡的地址跳线。 (2)防止自动失灵、保护误动的措施 : 1)工作前,将与该卡件测点相关的自动调节回路切至手动。 2)退出相关的联锁保护。 3)强制相关的 AI 测点数值为安全值。
工作票安全措施已执行完毕并向工作人员详细交待停电范围和安全注意事项;在工作设备相邻运行设备上设置醒目标志(如挂 红布幔);工作前核对设备名称、编号;工作前选用电压等级合适的、有合格证的验电器进行验电,验电前先在有电设备上进行试验,确证验电器性能良好。 低压断路器操动机构检修 项目简述 该项目所涉及的主要工作:检查断路器的操动机构是否灵活,有无变形,从中发现问题进行处理,确保断路器能正确分合闸。
电的措施 :详见公共项目 电气工具和用具的使用。 (2)防止窒息的措施 :检修人员在更换滤料前 加装排风机进行强力通风,至无刺鼻气味后方可 进入生物曝气滤池。 检修人员必须戴合格的防毒用具。 检修人员不得少于 3 人,其中 1 人在外监 护。 监护人站在能看到或听到滤池内检修人员的地方,以便随时进行监护,监护人不得同时担任其 他工作。 工作中检修人员应定期轮换。 (3)防止外力伤害的措施
手套 , 把袖口和裤脚扎好 , 使用安全带 ,安全带的绳子应缚在外面的固定装置上 ( 禁止把绳子缚在铁轨上 )。 工作人员应使用梯子上下煤中。 2) 清扫煤粉仓的工作人员应戴防毒面罩、防护眼镜、手套 , 服装应合身 ,袖口、裤脚须用带 子扎紧或穿专用防尘服。 进入仓内必须使用安全带 , 安全带的绳子应缚在仓外固定物上。 工作人员 进出煤粉仓应使用梯子上下。 ( 12)
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第 29 条、第 30 条、第 31 条的规定。 必须严格执行“两票三制”制度, 加强过程管理和环节监督,确保每个环节都有人管理、有人监督、有人过问,使“两票三制”的管理做到可控在控。 作业前应认真进行作业风险预控分析,工作负责人根据作业内容、作业方法、作业环境、人员状况等去分析可能发生危及人身或设备安全的危险因素,认真填写危险点 3 分析预预控卡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