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矿井灾害预防及应急预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前进侦察找人。 在距斜井口 100m处 ,发现 1名遇难者 ,此处 CH4浓度为 8%,CO浓度为 %,温度为 30℃。 在距斜井口 120m处 ,发现了另 2名遇难者。 沿斜井继续向下侦查 ,发现火源点 ,由于火势不大 ,若有水源 ,可用水直接灭火。 这时救护队立即升井 ,请矿方准备灭火设备直接灭火 ,但矿长不在矿内 ,群龙无首 ,当晚没有得力领导主持抢救工作。 次日 6时 ,镇政府及安监站的领导都到了。 这时 ,遇难者家属及村民上百人聚集该矿 ,提出各种要求 ,不答应便不准任何人参与抢救 ,也不准搬运遇难者出井。 一直拖延到 17时 ,因火势增大 ,贻误了战机 ,在无法直接灭火情况下 ,救护队把 3名遇难者抬出后 ,立即将火区封闭。 该矿火灾事故情况见图 21。 图 21 某矿火灾 事故示意图 事故教训: ,电缆接头没用接线盒 ,电缆规格也选择不当 ,造成过负荷发火事故。 事故后 ,矿工又不知避灾路线 ,造成人员伤亡。 ,矿方立即组织抢救 ,携带隔离式自救器 ,从进风侧进入救人 ,同时进行直接灭火 ,可把事故控制在萌芽状态。 即使井下人员沿着进风路线避灾 ,也可避免因 CO中毒而造成人员伤亡。 ,矿长必须坚守工作岗位 ,及时解决救灾过程中的物资供应。 这次由于矿长脱岗 ,不能保证直接灭火的物资供给 , 而贻误战机 ,使事故扩大。 ,必须首先成立有权威的救灾指挥部。 这次事故处理 ,由于遇难家属阻挠 ,使救灾工作拖延了 11个小时 ,造成事故处理十分被动。 $25 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的处理 一 、 处理瓦斯 、 煤尘爆炸事故的一般原则 (一 )处理爆炸事故的主要任务。 (二 )抢救遇险人员时应注意事项 对灾区进行全面分析 ,弄清遇险人员数量及分布情况。 进入灾区前 先 切断灾区电源 ,进入灾区后发现幸存者应立即佩用防护仪器将人救出 ,发现火源要立即扑灭。 (二 )抢救遇险人员时应注意事项 、 井底车场或石门发生爆炸时 ,救人和恢复通风应同时进行。 若通风设施破坏 ,不能恢复通风时 ,应 全力以赴救人。 ,应 同时沿进风侧或回风侧进入救人。 ,排除爆炸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 ,要在查清确无火源 的基础上 ,尽快恢复通风。 如果有害气体严重威胁回风流方向的人员 ,为了紧急救人 ,应在保证进风方向人员已安全撤退的情况下 ,采取区域反风或局部反风。 反风后 ,进入原回风侧引导人员撤离灾区。 ,有害气体浓度较大 ,支架损坏严重 ,在确知灾区无火源 ,同时 遇险人员已牺牲时 ,要在恢复通风维护好支架后 ,方可进入搬运人员。 (二 )抢救遇险人员时应注意事项 ,若发生连续爆炸 ,为抢救遇险人员 ,可利用爆炸间隙进入灾区 ,但要掌握爆炸间隙的最短时间。 进入灾区时 ,要有专人检查瓦斯 ,若瓦斯浓度达到 2%以上时 ,要立即退出灾区。 若灾区无人或已牺牲时 ,严禁利用爆炸间隙进入 ,待采取措施 ,消除爆炸危险后方可进入。 ,要立即退出 ,寻找其他巷道进入灾区。 若遇独头巷道 ,应及时维护好巷道和清理堵塞物。 若巷道堵塞严重 ,短时间不能清除时 ,应恢复通风后再进入。 存在时 ,应同时救人灭火 ,并派专人定时检查瓦斯 ,防止瓦斯积聚。 二 、 处理瓦斯 、 煤尘爆炸事故时应注意的问题 向主管部门 汇报 ,立即通知救护队处理。 通知井下灾区人员按照避灾路线撤离灾区。 ,严禁人员随便进入井下。 设施的破坏情况。 若主要通风机被破坏 ,则应立即组织修理或更换。 ,迅速准备好救护 队在抢险救灾中需要使 用的救灾器材。 ,事故矿井必须 准确提供井下巷道布置和遇险人员工作地点。 三 、 处理爆炸事故时救灾人员自身伤亡案例 发生爆炸后 ,在救护队到达之前 ,矿长组织紧急救人时 ,必须采取安全措施。 救灾人员必须佩用隔离式自救器进入灾区。 否则 ,将造成救灾人员的自身伤亡。 例: 某乡办煤矿为斜井开拓 ,独眼井生产 ,斜井坡度25176。 ,长 140m,木硼支护。 井下平巷长 340m,为裸体巷道 ,V型矿车 ,人力推车运输。 距井口 3m的地方安装 1台 局扇向井下送风 ,距井底 230m的平巷中安装 1台 扇向掘进头送风。 井筒中间小水仓用 4kw潜水泵排水 ,井底大水仓用。 由于井下 ,当班将风机运至地面检修 ,井下停止作业 ,。 待 好后 ,19时 20分 ,首先启动 ,接着 2名电工入井安装。 19时 30分 ,5名掘进工先后入井。 当时约定 ,井下打铃表示。 地面可以合上。 约 19时 55分 ,该矿矿长在地面合上 ,一转身 ,井下突然一声巨响 ,冲击波将井筒内的风筒炸成碎片 ,抛至地面 ,并将远离井口 40m处的绞车房和发电机房的盖瓦摧翻在地 ,炸伤绞车司机头部 (图 22中的 A处 )。 在井下 5m处维修轨道的 1名工人 (图 22中的 B处 )被抛出井口外 10m处 ,手和腿严重骨折。 在井底落平点挂钩的 1名工人 (图 22中的 C处 )被爆炸火焰严重烧伤 ,他很艰难地爬出地面脱险。 此时井下还有 6人生死未卜。 图 22 某矿瓦斯爆炸事故示意图 矿长知道井下发生了爆炸事故 ,立即带领 2人冒险入井抢救 ,这 2个矿工由于知道井下危险 ,自行出井 ,只剩下矿长尚在井下。 救护队迅速到达后 ,立即入井 ,侦察到斜井 125m处 ,发现矿长坐在底板上 (图 22中的 D处 ),一动不动 ,但尚有自主呼吸能力。 此处 CH4浓度为 25%、 CO2浓度为 %、 O2浓度为 18%、 CO浓度为 1000ppm。 救护队立即为其佩用全面罩氧气呼吸器 ,由 4名队员搀扶着于 21时 40分退出灾区。 出井后 ,立即更换自动苏生器供氧 ,并护送到医院急救。 由于救护队行动迅速 ,积极抢救 ,保住了矿长的生命。 经救护队侦察 ,井下其他 6人均已死亡 ,后被抬至地面 (见图 22)。 事故原因: ,井下瓦斯聚积 ,因 筒为编织布织成 ,且规格有 φ 500mm、 φ 400mm、φ 300mm不等。 风筒漏风严重 ,供风不足 ,造成回风流瓦斯超限。 50m处 ,一个电缆明接头有明显的灼烧痕迹。 而瓦斯爆炸又发生在 19时 55分地面向井下送电的时间。 因此 ,可以认定引爆火源为电缆接头产生的电火花。 也就是说 此次事故是由于巷道内回风流中的高浓度瓦斯遇到电缆接头的电火花时造成了瓦斯爆炸。 $26 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处理 一 、 处理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基本原则 主要任务是抢救人员和对充满瓦斯的巷道进行通风。 因此 ,必须查清遇险人员数量及其分布情况 、 通风系统和通风设施破坏情况 、 突出位置 、 突出物堆积状况 ,巷道堵塞情况 、 瓦斯浓度和波及范围 ,发现火源 ,须立即扑灭。 ,若突出发生在采煤工作面 ,应从回风侧进入救人;若发生在掘进工作面 ,则应从进风侧进入救人。 发现活人 ,应及时抢救 ,为其佩用隔绝式自救器或 2h氧气呼吸器 ,引导出灾区。 对于被突出煤矸堵在里边的人员 ,应首先利用压风管路 、 打钻等办法输送新鲜空气救人 ,并组织力量清理阻塞物。 若不易清除 ,可开掘绕道 ,救出人员。 ,不得停风和反风 ,防止风流紊乱 ,扩大灾情。 若通风系统和通风设施被破坏 ,则应设置临时风障 、 风门 ,或者安装局扇 ,辅助通风机恢复通风。 一、处理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基本原则 ,要在进风侧设置风障 ,及时清理回风侧的堵塞物 ,使回风流尽快恢复正常。 ,要设法经最短路线 ,将瓦斯引入回风道。 回风流应尽量避开已封闭的火区 ,必须经过时 ,要严格检查火区封闭情况。 同时 ,排风井口 50m范围内不得有火源 ,并设专人站岗监视。 若停电不会造成井巷被淹时 ,应远距离切断电源。 若停电后有被水淹的危险时 ,应加强通风 ,特别是加强电器设备处的通风 ,做到送电的设备不停电 ,停电的设备不送电 ,防止产生电火花 ,引起爆炸。 ,要采取措施 ,积极灭火。 若引起回风井口瓦斯燃烧 ,应采取总进风道隔氧措施将火扑灭。 一 、 处理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基本原则 ① 进入灾区前 ,必须检查矿灯是否失爆 ,在灾区禁止扭动矿灯开关和灯头。 ② 在灾区必须 设专人定时定点 用 0~ 100%甲烷检测仪 检查瓦斯浓度 ,并及时向救灾指挥部报告。 ③ 矿工只能在新鲜风流中工作 ,同时设立安全岗哨 ,禁止没佩用隔绝式自救器的救灾人员进入灾区。 ④ 当发现突出点有异常情况 ,可能发生二次突出时 ,要立即撤出人员。 ⑤ 矿长应向指挥部和救护队详细介绍并提供矿井生产技术资料及基础数据 、 遇险人员的确切位置和人数 、 矿井瓦斯等级 、 突出煤层鉴定报告及审批单位;事故矿井曾经发生过的煤与瓦斯突出情况 ,包括突出强度 、 瓦斯喷出或涌出量及瓦斯逆流情况 ,突出孔洞形状 、 大小 、 突出物堆积特征等情况。 二 、 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实例 某一乡办煤矿属高瓦斯矿井 ,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 该矿采用 11kw局扇向掘进工作面通风。 该矿瓦斯管理紊乱 ,无专职瓦斯检查员。 由于掘进头地质构造异常 ,发生瓦斯突出事故。 突出煤炭 200t,涌出瓦斯 4000m3。 事故当班出勤 8人 ,其中 7人死亡 ,1人重伤。 事故发生后 ,矿方抢救出 1名被瓦斯熏倒在绞车房的矿工 ,其余 7名工人下落不明。 矿方召请本县救护队进行处理。 当救护队入井后 ,发现 11kw局扇停止运转 ,此处瓦斯浓度为零。 当即启动风机 ,沿途检查瓦斯 ,到中平巷时 ,瓦斯浓度为 %,越往下走 ,浓度越高 ,中平巷以下瓦斯浓度都在 10%以上 ,CO浓度为零 ,在下部车场发现 2名遇难矿工 ,再往前走 10多米 ,发现突出的煤炭已把巷道封闭 ,无法进入。 救灾指挥部当即采取 “ 加强通风 ,稀释瓦斯 ,清碴救人 ”的抢救方案。 待瓦斯浓度降到安全浓度以下时 ,组织工人运煤清碴。 在清理过程中发现 1名被大量煤矸掩埋的遇难者 ,接着继续清巷 ,发现了南巷的 4名遇难者。 由于巷道交叉处冒落严重 ,为保证在安全情况下尽快抢救人员 ,进行临时支护后 ,把 4名遇难人员抬出。 事故教训 : ,矿方没有 0~ 100%的甲烷检测仪不能准确测出瓦斯浓度。 时 ,有的矿工穿着化纤衣服 ,万一发生静电火花 ,就可能造成瓦斯爆炸事故。 事故详细情况见图 23。 图 23 某矿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示意图 $27 矿井水灾事故的处理 一 、 矿井水灾事故处理时的注意事项 ,则 先将人员撤到安全地点 ,同时保护泵房不被淹。 ,要与监视水情的人员保持联系 ,当巷道有很快被淹没的危险时要立即返回 ,以防下部巷道被淹没时救灾人员被堵。 ,要 注意观察巷道情况 ,防止冒顶或掉底。 时 ,即使积水不深 ,距离不长 ,也 要十分慎重 ,挑选熟悉水性 、 了解巷道情况的人员通过。 此外 ,在处理上山巷道突水时还应注意: 、 积水和淤泥的冲击。 ,否则必须撤到安全地点。 二 、 水灾事故处理案例 矿井发生水灾事故后 ,加强排水 ,抢救人员是最关键的问题。 例: 某乡办煤矿在掘进中发现迎头淋水 ,矿上要求 ,该工作面每班进行探水。 事故当班 ,跟班安全员和 1名矿工在此工作面探水 ,当第三个钻孔到 25M时遇到老空区 ,钻孔向外流水。 此时 ,矿长安排 “ 不要放炮 ,用手镐挖煤放水 ”。 3h后 ,掘进工作面两边片帮突水 ,15人被困井下。 据分析 ,井下作业地点标高高于外部水位 ,因此井下被困人员所在地点有空气存在 ,被困矿工有生存条件。 另外 ,若不及时排水 ,由于被困人员的呼吸消耗氧气 ,将会导致被困地点的空气缺氧而窒息。 因此 ,矿方立即开动主井水泵排水 ,同时向上级汇报并告知救护队求援。 在各方面支持下 ,又在主副井增加 3台水泵排水 ,救护队又带来高扬程水泵投入排水工作 ,经过 69h的强力排水 ,终。煤矿矿井灾害预防及应急预案(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认真做好设备相关参数的计算选 择 工作,确保设备选型的经济性、先进性、合理性。 目前 已 完成井下首采面综采设备 ,地面 生产系统 设备, 井下供电系统 设备 , 空气压缩机 ,空气加热室设备、办公楼和联建换热站设备等 设备的订货,一旦条件具备即可安装。 四 、 根据建设工程进度进行了部分设备的安装工作,保证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紧跟土建工程进度及时有序进行。 组织实施了 35KV 庙安输电线路和
,必须以书面形式向勘察人明确勘察任务及技术要求, 并按第二条规定提供文件资料。 在勘察工作范围内,没有资料、图纸的地区(段),发包人应负责查清地下埋藏物,若因未提供上述资料、图纸,或提供的资料图纸不可靠、地下埋藏物不清,致使勘察人在勘察工作过程中发生人身伤害或造成经济损失时,由发包人承担民事责任。 发包人应 协助勘察人 解决勘察现场的工作条件和出现的问题(如:落实土地征用、青苗树木赔偿
斯抽放工作,抽查内容:是否按设计参数施工,钻孔施工深度,封孔带抽情况,管理情况等。 每月对重点防突头面检查不少于 3 次,检查内容为:瓦斯地质情况是否发生变化,施工人员是否掌握防突措施,防突措施是否落实到位。 落实防突措施、防突预案等各类设计的编制,并对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1 完成领导安排的其他 防突 任务。 (三) 技术 人员 在科长领导下抓好防突技术管理工作。 14
100 中 480 486 480 下 482 472 479 二氧化碳 上 484 480 487 0 中 480 486 480 0 下 482 472 479 0 煤矿瓦斯等级鉴定 9 矿井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基础数据表 永登煤业 有限公司丰阳煤矿 西 2 煤工作面 工作面回风巷 2 #测点 气体名称 旬 别 日 期 第一班 第二班 第三班 三班平均涌出量m3/min
时,前滚筒在上割顶煤,后滚在下筒割底煤。 采煤机滚筒旋转时, 滚 20 筒上的截齿将煤 破碎 并由螺旋叶片装入刮板输送机,少量煤在推移刮板输送机时被铲煤板装入刮板输送机内,极少量散落在支架与 刮板输送机间的浮煤 由人工装入 刮板输送机。 采煤机 进刀方式为 端部 割三角煤斜切进刀 , 进刀的过程 如下 : ( 1)进刀准备:采煤机割至工作面端头后,将采煤机后面 15m 以外的工作溜已移近煤壁
102)= 照明及生活用电为 :P 10%= 导线截面选择三相 五线制 BLX I= 1000/ 380 = 故下杆主线选用 BLX:S=70mm178。 、 支线用 50mm178。 、 25mm178。 电线采用明架和暗埋相结合的方式,暗埋线采用绝缘电缆穿管。 具体见施工现场临时用水用电平面布置图。 第六节 施工现场临时用水 由建设单位指定水源引入,为满足施工消防、生活、机械用水、经综合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