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杆综合利用系列生产技术汇编(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严。 模型两窄面上的经,除在编底时用裹篾钩经外,还要穿经。 穿第 13 页 共 36 页 经是用玉米皮裹编底时.每编一趟玉米裹篾,穿一趟玉米皮绳 (可 1 根.也可 2根)。 从左向右满 1 过 1 编一趟裹篾,编到右端 后,将右端的玉米皮绳穿在弯针上,从右向左满 1 过 1 穿一趟玉米皮绳。 穿到左端时,将绳挂在模型口上的挂钉上,再将裹蔑转弯,从右向左编,编到左端时,用弯针满 1 过 1 从左向右穿玉米皮绳,玉米皮绳和裹蔑必须满过相反,这样底编满时,两侧的经也挂满了。 因为玉米皮较短,一般编 2~ 4 个花时就需添一次篾。 具体操作方法是将玉米皮根剪掉 1~ 2 厘米,把玉米皮划成 6 厘米宽的玉米批,左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满经上的裹蔑向上掀,右手将玉米皮批裹在掀起的裹篾上,先将前边向后折,再将后边向前折,后边压前边,将裹篾裹紧,用左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捏 住,左手翻手,掌心向右,拇指在右边向上钩起过经,食指从过经左边抠住裹篾向右塞,从过经底下将裹篾穿过去,随即从过经右边捏住裹篾向右拉,压在右边的满经上面。 添篾时,要将篾茬压在经底下或在经的一侧稍露篾茬。 如果经不够长,不要在中间接,最好在挂钉处接经,如果必须在中间接经时,要将两端的经打结,但在编结时要用裹篾压住接头。 如果在编的过程中或编完后,经没了,接经时要用弯针穿上一根玉米皮绳,顺着编织花纹穿过去,穿至断头前后各 3~ 4 个花,将穿上的经贴根剪断。 挂经打底:从一端开始,将玉米皮绳一趟挨一趟地来回挂在挂钉上 ,编底时和缠经打底编底相同。 编帮:通常采用满过法。 人坐在矮凳上,把模型口朝前。 窄面朝上放在腿上或矮桌上,由窄面续头,从左向右编,续头时将玉米皮根部剪去 1 厘米,劈成 6厘米宽的玉米皮批,左手捏住绞底的篾茬向上掀,右手把劈好的玉米批亮面朝外,裹在绞底篾茬外面,左手的中指、无名指从第一根经左边抠住裹篾向后压。 将裹篾靠紧。 拇指和食指捏住裹篾向前弯,右手掌心向右,拇指弯曲,用指尖从右边钩住右数第二根经向上提,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从第 2 根经左边抠住裹篾从经下面向右塞,将裹篾接茬压在经下面。 拇指和食指从经右边捏住裹 篾向右拉,压在第 3 根经上面,头续好后,编帮;左手从第 3 根经上面捏住裹篾向上掀起,右手将裹篾理顺,裹成 厘米的裹篾,左手中指、无名指从经间抠住裹篾向后压,将裹篾靠紧,拇指和食指捏住裹篾向前弯、右手拇指从右边向上钩起向左数第 4 根经,四指从第 4 根经在边抠住裹篾从经下面向右塞,拇指和食指从第 4 根经右边捏住裹篾向右拉,压在第 5 根经上面。 当编到近上口时,手指插不进经下时,可用篾钩递篾。 具体操作如下: 左手中指和无名指从满经左边的经间里抠住裹篾向后压,将裹蔑靠紧。 拇指和食指从满经上面捏住裹篾向上掀,右手将裹篾理 顺,用左手捏住向前弯。 右手第 14 页 共 36 页 掌心朝下握住篾钩,钩身朝在、钩尖朝后,从过经下面向右插,插到过经左边后,顺时针翻掌;将钩尖翻向前面,压在裹篾上面,用力向右拉钩,将裹篾从过经下面约到过经右边,用手捏住裹篾向右拉,压在过经右边的满经上面。 注意,在添玉米皮批时,一定将接茬压在经下面或在经的左边,稍露接茬不超过 厘米。 千万不能将接茬露在经的右边,更不能将接茬留在满经上面。 理顺裹篾时,要纹理不斜、不歪,这样编的产品才方正、平整,既牢固又美观。 绞口:帮编得够高度后,用玉米皮裹篾围绕上口绞编 1~ 2 圈,这就叫绞口。 绞口的 目的是:用绞篾把裹篾绞住,以免帮上的裹篾脱茬;另外通过绞口打上一道箍,使产品牢固、硬邦;再则为了使产品美观大方。 绞口可分单绞口和双绞口两种。 单绞口多用满 2 过 1 或满 3 过 1 正绞一圈。 双绞口可用满 2 过 1 或满 3 过 1 正反各绞一圈,呈麦穗花纹。 窝沿:就是将口上的经窝起来,互相别住,挡住帮上的编篾。 常采用六股绞辫子沿法。 具体操作:用剪刀从模型上口的中间将经剪断。 人坐在矮凳上,模型口朝右放在腿上,从上面开始由后向前窝,右手捏住第 1 根经,满 2 过 1 从右向左前方推,用左手捏住。 右手捏住前数第 2 根经,按上法从右向左前方推,用左手捏住。 将第 3 根经满 2 过 1 推向左前方,用右手捏住。 左手从左边捏住第 1 根经,从第 2 根、第 3 根经下面向左前方推,用左手捏住。 右手捏住第 4 根经,满 2过 1 向左前方推,压在第 1 根经上面,用右手捏住。 左手捏住第 2 根经,从第 第 4 两根经下面向右前方推,用左手捏住。 窝前一圈,到最后还剩 5 根经(左边 2根,右边 3 根)时,右手捏住右边的后面一根经,满 前面的两根经,从开始的第1 根经由里向外穿。 这时左边成了三根经,左手捏住左边后面的一根经,从右边翻下来的两根经下面满两根经,从经间贴绞口篾向里穿。 右边还有两根经,右手捏住后边的一 根,向前数从开始的第 2 根经前边的经间向里穿。 再从前第 3 根经前边的经间里向外穿。 左边又成了三根经,左手捏住后边的一根经,从前面两根经下面满两根经,从前数第 2 根经前面的经间里穿到里面。 这时右边还有一根经,用右手捏住向前满两根经,从前数第 2 根经前边的经间里向里穿,再从前数第 3根经前面的经间向外穿,最后将三根经按顺序从后向前各满两根经,由前数第 2根经前面的经间里贴绞口篾向里穿,用手拉紧。 经茬全部窝在里面,再用满 1 互压别茬法将茬别住。 别茬时,将模型取出来,把成品回朝上放在腿上,从在向右别。 采用满 1 互压别茬的方法是: 右手提住第 1 根经(随意设第 1 根)向右拉,左手捏住右数第 2 根经向上拉,第 1 根经在左面,第 2 根经在右面,右手将第 1根经从第 2 根经前面拉到右边,左手捏住第 3 根经前面拉到右边,左手捏住第 3根经,右手捏住第 2 根经,按上法将第 2 根经拉到右边,依此,别完一圈,将最第 15 页 共 36 页 后一根经从开始第 1 根经前面的经间里向里穿。 窝好沿后,用剪刀将里面的经茬剪齐,留茬 1 厘米即可。 拴把:常见的有缠把、绳把、四楞辫子把、四股辫子把。 现介绍缠把和四楞辫子把两种。 缠把:用玉米皮绳作把芯,外面用玉米皮绳一圈挨一圈包缠的把叫缠把。 一般把的宽度占成品 口长的 3/7,把的高度为帮高的 1/2。 找好把的位置后,将成品口朝上放在矮桌上或腿上,宽面对操作者,右手握槽锥,从右瑞穿把的位置的绞口篾下边(如果是双绞口则在绞口篾中间)向里扎,左手取一根玉米皮绳顺着槽锥向里穿,拔出槽锥,再从在端穿把位置向里扎,右手从里边捏住右端的玉米皮绳向外拉,拔出槽锥,把中间的玉米皮绳弯成弓形。 量好把的高度,再继续穿把芯,右手再将槽锥从右端的穿孔右边隔一根经,从外向里扎。 右手捏住外面的玉米皮绳顺着槽锥向里穿,左手从里面捏住玉米皮绳向里拉,右手拔出槽锥,再从左端的穿孔左边隔一根经向里扎,右 手捏住玉米皮绳顺着相锥向外穿,左手从外面提住绳头向外拉,将玉米皮绳拉出来。 按上述方法,每个锥孔穿两次绳,在沿上面合起来共 8 根玉米皮绳,这 8 根玉米皮绳就是把芯。 左手握住沿向下压,右手握住把芯中间向上提,使把芯松紧一致。 最后将右端顺过来的玉米皮绳用剪刀贴沿剪断。 将每端的四根把芯,左右两根交叉是人字形,理顺用左手握住,右手捏住一根玉米皮绳向右上方拉,从左沿上面绕把芯逆时针方向一圈挨一圈缠绕,缠到右端时,将外面的四根把芯右压左交叉呈人字形,用玉米皮绳缠紧。 缠到沿口时,将成品口朝在,把绳头从里边的四根芯上穿缠三圈,用 剪刀将绳茬剪去。 用同样方法将另一面的把栓好,注意两面的把要宽窄一致,高矮相等。 四楞辫子把:取八根玉米皮单股绳,用细绳将一端绑住挂在挂钉上,从 上向下编。 将八根绳分成每四根一组,左右手各握一组,左手捏住交叉 处,右手捏住右边一根绳从前向左下方推和左组并在一起,右手捏住右边一根绳从右向左下方推,和左手并在一起,这时左手有六根绳,右手有两根绳。 右手拇指和食指捏住交叉处,左手捏住左边一根绳从前向右下方拉与右组并在一起,这样一左一右编好后,用细绳将末端绑住,以免脱茬。 把的款式较多,有半圆把、圆把、方把、兜底把 、兜帮把、长把等,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编帮时也有不同图案,如立体方格花、彩色图案花纹、十字花、文字图案等。 工艺流程 收集 → 加工(熏制) → 纺制 → 染色 → 编织。 草袋编织方法 第 16 页 共 36 页 主要原料 稻草。 设备用具 快式草袋架或慢式草袋架。 制作方法 首先选择长势健壮的杂交稻和一般常规品种稻的稻草。 先用手或钉耙将稻草上的毛叶刮掉,跺齐草根。 然后用温水或冷水把稻草润湿,重点润根部。 最好浸泡 3~ 4 分钟,浸泡后沥水,阴晾一下,使之柔软湿润而不易折断。 使用湿润后的稻草搓成 厘米粗的草股草径,再将草经缠挂在草袋架的主 体部位上,缠 32 道径。 上完径后,将稻草放在近处,便可坐在机器前,用机器进行编织。 运用快式架编织草袋子,左脚踩动闸的踏板,右脚踏动穿梭的踏板,随着梭子来回穿动和脚闸的上下起落,两手从径的两侧往梭子的钩上续草,一次续一根,如织布一样。 15 分钟左右即可编织一块草袋片。 若用慢式架编织草袋子,两脚要有节奏地踩动穿梭的踏板,随着梭子的来回穿动,一手滑动闸,一手续草,需 30分钟织完一块草袋片。 当编到一定长度后,便可从机器上卸下来。 卸下的半成品叫草袋片,经过剪修后可以出售。 要制成草袋子,还须对草袋片进行拧边缝合。 拧 边的办法,可将草袋片平铺在地面,采用压边的方法;或在草袋架上采用掏边的方法。 拧完草袋边后,用剪子剪掉拧边多余的稻草,然后进行缝合。 用两根 厘米粗的稻草绳做边筋,边筋长 2 米为宜。 将草袋片折叠,用穿针引 厘米粗的草绳在草袋子两边各缝 22针,缝后再剪掉草袋子表面的毛草叶,以达到标准要求。 工艺流程 选料 → 湿润 → 编织 → 成片 → 修剪 → 拧边 → 缝合 → 修整 → 成品。 草编制品的生产 草编制品原料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由于各种原料的性质与形态不同,处理的方法也有别,运用处理技术,可生产各种草编制品。 现介绍三 个品种原料的处理 马兰草处理 :马兰草又叫马莲、马兰、黄草、席草、三角草,把它浸在水中浸 10 分钟后捞起,放阴凉处 30 分钟,待草质柔软后用金属指甲套按草的三角形分劈为三,即可作为纬草。 用纬草搓成细绳即可用作经草,并可根据编织的需要加以染色。 玉米皮处理 :选择色白、片大而长、柔软的玉米皮,晒干放通风处,同时喷上少量的水。 之后,放在不透气的房间,在房内置小碗硫磺燃烧熏皮 12 小时,使皮色鲜白。 再根据编织物的配色需要染成各种颜色。 编前先把它撕成 1 厘米宽的小条,然后把皮子的光面朝外用纺车扭纺成 23 毫米粗的 小草绳条晒干。 第 17 页 共 36 页 麦梳处理 :选择细长白净的麦秆全草,自上端第一节草茎处剪下,脱去秆裤,凡有黑斑或红色、绿色以及发霉变质的都不能用。 择好的麦秆经过水浸泡软了才能用于掐草辫,并按当天掐辫需要多少就泡多少。 泡秆要达到软柔发光,泡的时间不超过 1 小时,掐编成草辫后将水去净,用布裹起来,保持两头透气。 此外,对草帽辫进行化学漂白处理,可参照下述工艺进行 设备 :根据加工数量,准备若干耐酸的瓷缸或水泥池及几口用于配制溶液的大铁锅。 用竹竿或木棍扎成晾架,以备出缸后晾晒草辫。 配制化学溶液 :以漂 10 斤草帽辫 计算,该溶液的配方为 :等一组 :先将水玻璃 (即泡花碱 )四两煮沸,搅匀至不发粘后倒入一缸或池内与清水搅匀,清水量以能全部浸漫草辫为宜。 再将一两火碱用开水化开倒入缸内,沿一个方向搅动。 最后将四两半过氧化钢顺旋转方向徐徐掺入。 这种配液称为黄液。 第二组 :将草酸五两和亚硫酸钠四两半分别用开水化开后倒入另一缸内与清水搅匀,然后将保险粉连二亚硫酸钠五钱徐徐掺入,配水量同上。 此配液称为白液。 所用的过氧化钠、保险粉、草酸等或易爆、或易燃、或有毒,配制时尽量避免用手直接接触,最后戴防毒乳胶手套,还应注意妥善处理,严禁烟火。 漂辫 : ① 泡辫,将辫把解开松散均匀,投入缸或池内,将冷水并少量加点火碱入缸,以水面漫浸草辫为宜。 草辫泡二十四小时后捞出搭于晾架上,晾 12 小时。 泡辫水连用二、三次后,再加水时仍加少量火碱。 ② 泡辫晾 12 小时后就可浸入黄液缸内,三小时后翻缸一次,然后加盖闷泡二十四小时出缸。 出缸后用清水冲洗,去掉残存药液和杂质。 ③ 然后入白液缸内,也是三小时后翻一次,加盖闷泡二十四小时后出缸晾晒,不再用清水冲。 ④ 从白液内捞出的草辫直接晾晒,应选择无大风、无灰尘、晴朗的天气,避开中午时间,以免水汽蒸发过快影响光泽。 草辫遇雾 则色泽发暗发黑,因此,雾天不宜晾晒。 待草辫内水份基本蒸发后,置于潮湿处堆放一致二天使其受潮软绵,将软绵的草辫盘扎起来,松紧要调节好。 过紧易扎断,过松不平整、不光滑,也影响质量,应顺着纹路自然缠卷,即可存放或使用 草编工艺品防护剂的配制 以麦秸、玉米皮等为主要原料编织的草帽、座垫、提篮、挎包等草编工艺品,现已成为国内外市场畅销的小商品。 为改善其光泽,延长其使用年限,可用防护剂浸泡。 第 18 页 共 36 页 该防护剂的配制和使用方法是:配方(按重量比) 以蒸馏水 100 份为基准,磷酸铵 20%,硫酸铵 10%,硫酸铝 5%,硼砂 4%,叶酸钠 %,二硝基苯酚 %。 制作中要用搪瓷反应锅,不能使用铁质或铝质容器,否则,影响防护剂的质量。 制作的过程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