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金融学货币供给课件(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十章 货币供给 三、中央银行的职能 发行的 银行 政府的 银行 银行 的银行 管理 金融的银行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第十章 货币供给 (一)发行银行 独占货币发行权,一国惟一的货币发行机构。 1. 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情况,适时适度发行货币,保持货币供给与流通中货币需求的基本一致,为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增长提供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 2. 从宏观经济角度控制信用规模,调节货币供给量。 ,适时印刷、铸造或销毁票币,调拨库款,调剂地区间货币分布、货币面额比例,满足流通中货币支取的不同要求。 发行银行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第十章 货币供给 (二)政府的银行 为政府提供服务,是政府管理一国金融的专门机构。 代理国库 对政府融通资金 代理政府金融事务 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活动 充当政府金融政策顾问,为一国经济政策的制订提供各种资料、数据和方案。 政府银行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第十章 货币供给 (三)银行的银行 通过办理存、放、汇等项业务,充作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最后贷款人。 集中保管存款准备金 充当最后贷款人 主持全国银行间的清算业务 主持外汇营业银行外汇头寸抛补业务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第十章 货币供给 (四)管理金融的银行 制定实施货币政策,对整个金融业的运行进行调控监管。 制定实施货币政策,在稳定货币的前提下谋求经济增长; 金融法规、金融业务规章,监督管理各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 市场。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第十章 货币供给 四、中央银行业务 货币发行、代理国库、集中存款准备金及其它负债业务。 贷款、再贴现、证券买卖、金银外汇储备及其它资产业务。 集中办理票据交换、结清交换差额、办理异地资金转移。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第十章 货币供给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资产 负债 贴现及放款 流通中通货 政府债券和财政借款 国库及公共机构存款 外汇、黄金储备 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存款 其他资产 其他负债和资本项目 合计 合计 第十章 货币供给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 Moary Policy)的概念 一国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经济目标,针对货币供给量及信用量调控所制定、采取的各种方针、措施。 第十章 货币供给 货币政策的组成部分 货 币 政 策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货币政策调控机制 货币政策中间目标 货币政策工 具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第十章 货币供给 货币政策的主要特征 2. 一种较长期的经济政策而非短期经济政策 总供给的政策 : :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第十章 货币供给 一、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一)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内涵 稳定物价 充分就业 经济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第十章 货币供给 (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间的关系 菲利普斯曲线(见下一页)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第十章 货币供给 7 6 5 4 3 2 1 0 1 2 3 10 9 8 7 6 5 4 3 2 1 0 1 2 3 4 5 6 7 Δ P/P Δ W/W (物价上涨率) 通货膨胀率 工资增长率 失业率 菲利普斯曲线 第十章 货币供给 二、货币政策中间目标 中央银行 货币政策 工 具 货币政策 中间目标 货币政策 最终目标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第十章 货币供给 (一)建立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意义 (二)选择标准: 可控性、可测性、相关性 (三)主要的货币政策中间目标: 利 率、货币供给量、 基础货币、存款准备金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第十章 货币供给 三、货币政策工具 (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 : ( 1)贴现政策 ( 2)公开市场业务 ( 3)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第十章 货币供给 (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特点在于调控总信用量,并不局限于特定部门。 1 .贴现政策 概念:中央银行制定调整贴现利率以左右 市场利率及市场货币供求金融政策。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第十章 货币供给 三种效果的作用机制图示 ( 1) 借款成本效果: 再贴现率 商业银行借款成本 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的票据贴现 商业银行对企业和个人的贷款 货 币 供应量 社会经济 紧缩 扩张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第十章 货币供给 ( 2) 宣示效果: 中央银行 再贴现率 预示着 货币供应量 社会经济 紧缩 扩张 意味着 市场利率 投资和消费 需 求 企业和个人 调整信用量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第十章 货币供给 ( 3) 结构调节效果: 中央银行 限制贴现票据种类 实行差别再贴现率 支持短线部门 限制长线部门 实现国民经济结构调整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第十章 货币供给 贴现政策的缺点 ① 当贴现利率被确定时,市场利率的变动将不可避免地引起贴现利率与市场利率之间的差额频繁波动,从而导致贴现贷款和货币供给量波动,结果使得货币供给难于控制。 ② 中央银行不能完全控制贴现贷款的数量变动。 ③ “宣示效应”对中央银行有利也有弊,因为中央银行变动贴现利率的行动可能被市场错误理解。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第十章 货币供给 2 .公开市场业务 概念:中央银行为了影响货币供给量、市 场利率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 价证券的政策措施。 公开市场业务调节经济金融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第十章 货币供给 ( 1) 对利率的影响: 社会经济 扩张 紧缩 中央银行 购进 卖出 有价证券 证券价格 证 券 收益率 公 众 调 整 金融资产结构 金融资产收益 率及市场利率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第十章 货币供给 ( 2) 对商业银行准备金的影响: 中央银行 在公开市场上 有价证券 买进 卖出 商业银行的 超额准备金 货币供给量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第十章 货币供给 公开市场操作具有如下优势: ① 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能完全控制交易量。 ② 可以进行灵活、精确的交易。 ③ 在公开市场操作中,中央银行可以容易地改变交易方向。 ④ 公开市场操作可以迅速执行。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第十章 货币供给 3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概念: 中央银行凭借法律授权规定,调整商业银行缴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率以变动货币乘数,左右商业银行信贷规模、信贷构成,间接调控社会货币供给量,进而影响一国经济的金融政策。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第十章 货币供给 ( 2)主要内容: 确定准备金的构成; 规定法定准备率; 规定存款准备金计提基础; 规定存款准备金提取时间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第十章 货币供给 作用机制: 中 央 银 行 存款准备金率 商业银行 超额准备金 社会经济 紧缩 扩张 商业银行信用量 社会货币 供给量 派生 存款量 市场利率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第十章 货币供给 (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主要用于调节影响某些特殊信用活动领域。 包括: 消费者信用控制 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不动产信用控制 优惠利率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第十章 货币供给 (三)其它货币政策工具 包括: 信用分配、直接干预、流动性比率、 利率限制 包括: 道义劝告、窗口指导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第十章 货币供给 四、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有关货币政策工具通过怎样的途径和作用机理发挥效用,最终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问题。 它是中央银行确定了政策目标后,从选用一定的政策工具并付诸实施开始,到实现其最终目标之间,所经过的各种中间环节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及其因果关系的总和。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第十章 货币供给 货币政策的两条基本传导途径: 一条基本途径是商业银行; 另一条基本途径是金融市场。 (请见下图 货币政策传导途径)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第十章 货币供给 中央银行决策 商业银行融资成本、准备金变动 金融市场货币供。货币金融学货币供给课件(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 本章重要概念 呆帐 , 坏帐 Bad Debt 国际收支 Balance of International Payments 表外业务 OffBalance Sheet Activities 活期存款 Demand Deposits 定期存款 Time Deposits 支票存款 Checkable Deposits 超额准备金 Excess Reserves 单元银行制
同时在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发生作用,受其影响的资产包括金融资产与真实资产。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第十一章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三)货币政策时滞 货币政策时滞,指货币政策从研究、制定、实施到实现其全部效应的时间过程。 货币政策时滞一般由内部时滞、外部时滞所组成。 外部时滞 传导时滞 决策时滞 作用时滞 内部时滞 认识时滞 行动时滞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第十一章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的比率。 在一定时期内,汇率的变化也要与该时期两国物价水平的相对变化成比例。 一般认为,在长期中对一国货币汇率的影响主要来自于对其可贸易产品的需求。 第五章 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 第四章 外汇市场的汇率 本章学习要求 在这一章中 , 我们将讨论风险的含义 、 特征 、 金融风险的含义及表现形式 、 风险管理的过程 、 风险转移的方法以及金融市场投资风险的管理。 学完本章后 , 应当知道:
土压实的工艺进行。 3)设置沉降观测点。 在预压荷载前,应在路基坡脚外 2 米 、 10 米 处设置水平位移观测桩,纵向桩距 50 米,并 于路堤 基底中心地面 设置 沉 降观测设备 ,标杆的下端焊接一块 30cm30cm 的钢板,沉降观测点沿中线每间隔 50 米设置一个。 ( 1)在每层填筑后要进行 连续 沉降观测,当垂直位移速度每日大于 1cm,水平位移速率每日大干 5cm 时,应停止施工
内部会计监督的对象是单位的经济活动。 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进行会计监督的依据:财经法律、法规、规章、会计制度、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预算、财务计划、经济计划、业务计划 基本要求 ( 1)人员职责权限应明确 ,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 2)重大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 ( 3)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应当明确; ( 4)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办法和程序应当明确。 4
支票。 ( ) 【答案】错 【例 18单选】 下列各项中,不可以使用现金结算的有( )。 、津贴 【答案】 B 【例 20判断】 企业支付的现金,可从企业库存现金中支付、从开户银行中提取或者从本企业的现金收入中直接支付。 ( ) 【答案】错 【例 22多选】 出现( )情形,开户银行应当依照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予以警告或者罚款。 26 【答案】 ABCD 【例 23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