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光县20xx年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地表水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实施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质 (亩 ) (1) 东光县 秦村镇 盐场吴 1800 大田 散户种值 (2) 东光县 秦村镇 后孙 260 大田 散户种值 (3) 东光县 秦村镇 盐场侯 500 大田 散户种值 (4) 东光县 秦村镇 高台马 1000 大田 散户种值 (5) 东光县 秦村镇 秦一村 1000 蔬菜 已流转 (6) 东光县 秦村镇 林桥 300 蔬菜 已流转 (7) 东光县 秦村镇 王茂 800 大田 已流转 (8) 东光县 龙王李 小丘 700 大田 散户种值 (9) 东光县 大单镇 刁庄 500 蔬菜 已流转 合计 6860 农作物种植情况 东光县现状年( 20xx 年)耕地面积 万亩,播种面积 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 万亩。 灌溉面积 万亩,其中用于粮食生产的灌溉面积 万亩,林果草等其他灌溉面积 万亩。 农田实灌面积 万亩。 节水灌溉面积 万亩。 根据调查东光县棉花种植面积 50%,玉米和小麦的种植面积为 50%,复种指数为。 根据东光县统计年鉴,东光县粮食总产量 万 t,其中灌溉面积上粮食产量 万 t。 基层 水利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 1)管理机构:目前,东光县设有基层水利站 441 个,人数 1300 人;10 个农村用水合作组织,管理的灌溉面积 万亩。 ( 2)用水管理:现状农田灌溉用水按亩收费,农民用水不限量,导致田间串灌,漫灌比较普遍,渠系建筑物被损坏,水量流失极为严重。 东光县 20xx 年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 地表水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实施方案 17 ( 3)经营管理:水费按亩收费,其水价是政府指导价。 水费征收额仅能维持正常的管理费用和办公费用,灌区缺乏足够的资金对灌区进行改善、提高,所以应该实行水费改革,并且发展多种经营。 水利工程情况 全县共有桥 461 座;闸 33 座,其中大型闸 1 座 (陈桥闸),中型闸 3座,小型闸 29 座;涵洞 548 座,其中桥涵 496 座,闸涵 52 座;扬水站 78处;深浅机井 9138 眼,其中深井 567 眼;坑塘 620 个。 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护情况 东光县农业灌溉工程经过多年治理建设,提高了农田的排灌标准,增强了农田抵抗旱涝灾害能力。 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一些工程自然老化、破坏,同时存在管理落后等因素。 主要存在以下方面问题: 一是渠道淤积严重,大部分渠道开挖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经过多年运行,淤积严重,灌排标准降低。 二是大部分渠系建筑物年久失修,出现基础下沉、混凝土剥 落、机组老化等情况,现很多建筑物已带病运行多年,并且存在原设计规模偏小因素,已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要求,亟待维修或重建。 三是节水工程数量少,大水漫灌现象依然存在,水资源利用率低。 东光县境内虽有较大的行洪、排沥河道通过,同时也是引黄入冀的受水区,灌溉水资源相对有保障,但由于现状灌溉水资源利用率低,造成浪费严重,县域内农田并未达到合理的灌溉保证率水平。 四是灌溉管理落后,用水计量设施不完善。 东光县 20xx 年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 地表水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实施方案 18 项目建设必要性 地下水超采 形势严峻 、超采治理势在必行 河北省是全国最缺水 的省份之一,人均、亩均水资源占有量分别为311m3和 208m3,均不足全国平均值的 1/7,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 东光县是河北省最缺水的地区之一。 多年来,靠大量超采深层地下水来维持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求,由此引发了地面沉降、水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地下水超采治理试点实施方案是为全省和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治理探索、积累经验,也是沧州地区治理地下水超采的一次难得的宝贵机遇,试点项目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是关系到地下水超采治理项目能否顺利实施关键所在。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关系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改善和社会稳定。 农业的发展巩可以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没有良好的农业基础设施保障,一切发展都无从谈起。 只有增强农业综合生产力,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推进产业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从根本上保障农业增产增收、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实现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1)农田水利上设施是促进农业增产的基础 东光县位于沧州市东南部,是河北省的典型农业县,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取水量也不断增 加。 加之近几年全市干旱少雨,地表水可利用量不断减少,地下水开采加快,致使地下水位逐年下降,水资源匮乏。 农田灌溉设施不足且损毁严重, 50%以上的地块仍采用传统的灌溉模式,有 东光县 20xx 年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 地表水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实施方案 19 限的水资源利用效率低,农业生产保证率不高,产量不稳,使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因此,加快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提高灌溉水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是十分发要的。 ( 2)改善农村水利设施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 当前我国社会正经历转型期,龙其是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客观上需要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造成农村劳动力减少。 随着县 内工业、乡镇企业、个体企业的发展,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尤为迫切。 改善农村水利设施,可以提高农业业灌溉的工作效效,大幅降低农业生产劳动强度,为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间接提高农民收入。 另一方面,随着农业生产成本增加,以传统的农业生产正面临着成本挑战。 调整天种植结构,提高种植业效益是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 3)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需求迫切 东光县属于严重缺水地区,地表水严重不足,地表已几无径流。 多年来干旱少雨,地下水采多补少问题十分突出。 水资源的短缺,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造成当地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恶化 ,近年来,为了提升环境质量要求封闭部分自备井,着呢少地下水开采,促进当地水资源供需平衡。 由于多年来形成的大水大肥的灌溉模式,不仅增加了成本,更为严重的是由于水肥流失,对当地土壤和地下水环境造成了一定污染,土壤板结和浅层地下水水质恶化加剧。 大力发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有产措施之一。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东光县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农业灌溉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只有加强灌区基础设施建设,才能改善农村生产条件,提高农田抗御旱涝灾害的能力,保证粮食安全,促进全县的农业及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东光县 20xx 年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 地表水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实施方案 20 东光县地下水超采治理工程的实施,将使得县域内有限的水资源及外调地表水源得到充分利用,提高水的利用率,改善灌溉条件,提高灌溉保证率,充分利用现有土地资源,增加农业灌溉技术科技含量,为建设“优质、高效、高产”农业的目标奠定基础。 对减少深层地下水资源开采,避免地下漏斗面积的扩大,防止地面沉降等危害。 将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时,通过地下水超采治理工程建设是提高东光县农田抗御自然灾害,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保障;是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推动农业现代化,改善农民生活条件的必要措施;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求。 搞好农田灌溉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和经营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地上水,控制开采深层水,提高水的利用率,使境内水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达到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目的。 项目建设可行性 工作组织有保障 东光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工作。 在开展重点建设中,专门成立了由县政府县长为组长,常务副县长和分管的副市长任副组长,市监察局、市水务局、市财政局、项目所在地乡镇政府等相关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实长行政首长负责制。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水务局局长担任,负责全县地下水超采治理工作。 为确保重点县项目的立项和批复后顺利实施,领导小组不仅抽调全县主要技术力量开展前期工作,而且还多次召开协调会,及时解决重点县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性文件,制定灌实了发展民营水利优惠政策及保障措施,极大地推动了农村水利工作的规范、有序、高效开展。 强大的组织保障能力能够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 基础条件具备 东光县 20xx 年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 地表水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实施方案 21 东光县 20xx 年 土地资源总量为 ,其中耕地、林地牧草地、园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及城乡建设、工矿、基础设施等其他用地。 东光县现状年( 20xx 年)耕地面积 万 亩,播种面积 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 万亩。 灌溉面积 万亩,其中用于粮食生产的灌溉面积 万亩,林果草等其他灌溉面积 万亩。 农田实灌面积 万亩。 节水灌溉面积 万亩。 现状灌溉用水量 12315 万 m3,其中地下水利用量为 万 m3。 农田灌溉用水量 12307 万 m3,林果及其他灌溉用水量 万 m3。 粮食总产量 万 t,其中灌溉面积上粮食产量 万 t。 全 县现状大田漫灌现象依然普遍存在,管理方式落后。 节水工程数量少,水 量损失严重,水资源利用率低。 现状大田毛灌溉用水量与国内外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用水量相比浪费将近一倍。 东光县现状亩均灌溉用水偏高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节水措施的缺乏与落后;二是用水管理制度的落后与不完善。 同时也据此可以看到东光县节水灌溉的潜力巨大:采取合理的节水灌溉措施、制定合理的管理体制,将大幅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及灌溉水平。 东光县交通十分便利,京沪铁路、 104 国道、京沪高速公路纵贯全境,省级路千武路横穿而过,县内霞果路、连耿路将全县各乡镇全部连通,有线通讯、移动通讯、信息宽带网等设施齐全,功能完备。 现有 220KV 变电站一座, 110KV 变电站三座, 35KV 变电站 15 座,目前全县电网系统发达,对新上投资项目的电力供应有保障。 东光是传统的农业县,土质为滨海冲击平原,气候适宜,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 ℃ ,年平均降水量 540mm,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 全县盛产棉花、小麦、玉米、大豆等。 资金保障 东光县 20xx 年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 地表水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实施方案 22 河北省政府 20xx 年 6 月 3 日以冀政函【 20xx】 58 号文,印发了《河北省地下超采综合治理试点方案( 20xx 年度)的通知》,明确了 20xx 年地下水超采治理的目标、方向 及批复投资,为东光县 20xx 地下水超采治理提供了 资金支持,财政部门制定资金管理办法,形成完备的项目和资金管理制度体系,确保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项目规范、工程优质、资金安全。 东光县人民政府对本县内地下水超采治理项目非常重视,成立了以 东光县水务局 牵头单位的建设单位,并 根据 本县的水土资源条件,电力配套基本保障程度、 土地经营模式发展情况等几方向综 合考虑,最终确定了东光县 20xx 年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区的位置、灌溉面积、节水灌溉方式,并得到了项目区群众的极力拥护 ,并想在项目区建成后,及时总结经验和不足,以 20xx 年高效节水目为契机,在全县逐步推进高效节水项目。 东光县 20xx 年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 地表水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实施方案 23 项目区 选择 选择原则 ( 1) 项目区的范围与布置应与水资源条件相适应; ( 2)项目区应成方连片,工程从水源到田间能形成完整灌溉体系; ( 3) 项目区应靠近水源,方便利用现有工程; ( 4)项目区应靠近水源不占用或少占耕地,尽量减少工程量和工程投资; ( 5)节水工程应尽量利用现有工程,包括现有田间工程; ( 6) 项目不应与使用国家财政资金的其他节水工程内容相重叠; ( 7) 应优先选取当地群众积极性高、水资源利用 效率高的区域; ( 8) 方案中充分考虑工程措施、灌溉措施、农业措施、管理措施并举 ,调整种植结构,优化灌溉制度,使输配水、田间管理、农业生产全面节水,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需求,建设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节水型 项目区 ,为 项目区 开发和建设及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项目区的确定 本 高效 节水灌溉 实施方案 涉及东光县 3 镇 9 个村,包括:秦村镇盐场吴村、后孙、盐场侯村、高台马村、秦一村村、林桥村、王茂村;龙王李镇小丘村;大单镇 刁庄。 各区所在乡镇、村庄基本情况及各项目区灌溉面积 详见表 41。 东光县 20xx 年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 地表水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实施方案 24 表 41 项目区灌溉面积情况表 序号 建设地点 耕地 面积 所在 地级 行政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