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汇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要特殊教育措施及服务来发展其潜能的儿童 2.类型:智力超常、智力落后、特定认知或学习障碍 、 社交和行为问题 、 生理和感觉缺陷 3。 特殊儿童的教育:内容 技能 环境 (普通班加巡回辅导,普通版加资源教室,特殊班加少量普通班,特殊班,特殊学校) 三、学习与学习理论 (一)学习的概述 1.定义: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所引起的能力或行为倾向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2.学习的生物:有机体适应环境的手段 社会意义: 学习可 塑造和改变人性 (二)分类 我国流行 :冯忠良 依据传递的经验内容不同:知识 技能 社会规范 加涅的学习结果 分类 :言语信息 , 智慧技能 (辨别、具体概念、定义性概念、规则、高级规则), 认知策略 , 动作技能 , 态度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言语学习 : 根据是否需要理解材料分为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材料是学 习者发现还是他人告知分为 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 符号表征 概念 命题 概念和命题的运用 解决问题与创造 (三)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1.经典条件反射 : 巴甫洛夫 刺激泛化 刺激分化 消退 恢复 109 2.操作条件反射 : 斯金纳 强化 消退 惩罚 程序教学 3.社会学习论 : 班杜拉 替代强化 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的方式:具体的观察学习, 抽象的, 创造性 观察学习过程:注意 保持 再现 动机 4.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 掌握学习 (布鲁姆:反馈 — 矫正性系统) 自律学习 (四)认知主义的学习观 1.早期的认知学习研究:格式塔心理学家的顿悟说、托尔曼认知地图论。 15 2.现代认知学习观: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认知过程 , 对儿童心理发展实质的看法 , 重视学习过程 , 强调形成学习结构 , 提倡发现学习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有意义学习 , 先行组织者 (学习资料) 加涅信息加工理论 :加工系统 执行控制系统 预期(动机系统) (五)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强调学习的主 观性、社会性、情境性) 1.建构主义的不同倾向 : 激进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社会文化取向,信息加工建构主义) 2.不同建构主义学习观的主要分歧 : 3.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共同点 : ①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② 强调理解知识建构的过程 ③ 强调用多种方式表征教学内容 ④ 强调社会协 商和相互作用 ⑤ 强调复杂的学习环境和真实的学习任务 4. 建构主义学习观的教学含义 :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是协商不是强加;任务和内容不应过多集中在设定好的单一学习路线 ; 教学设计的目标要少关心预先设定的策略;学习的评估少标准。 教学模式(抛锚式、认知学徒、随机进入、支架式、自上而下) 课程设计 、 学生心理辅导及教师的教育 (六)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强调人本、人格) 1.人本主义心理学 基本主张:以正常人的心理为主要研究对象;人性善且具有 无限潜能; 尊重心理与行为的完整性;尊重心理的差异性和独特性。 2.. 马斯洛 的学习理论:学习靠内发 不靠外在强制;教师辅导两重性。 康布斯 的学习理论 ( 情感教育 的理论依据):了解从他人观点去觉知他所处世界,改变 个人从改变他的知觉和信念着手,改变学生的行为必须了解学生对该行为的看法。 罗杰斯 的学习理论: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自由为基础的学习的原则。 121 3. 人本主义思想在教育上的实验 : ( 1)提出浓厚人本色彩的教育理念:平 常教学中培养健全人格;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培养团体精神的合作学习;推崇人性中心课程;情感型师生关系。 16 ( 2)构建人本主义典型的教学模式:题目为中心;自由学习;开放课堂 四、广义知识的学习 皮连生 “六步三段两分支”的课堂教学过程模式 ,优点: 着眼于师生的双向活动 反映了知识分类学习的思想 清楚的解释基本课型结构 (一)陈述性知识的学习 1.陈述性知识的表征:命题 命题网络 图式 言语信息方面的知识, 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 ,狭义的知识 奥苏泊尔 区分了言语材料的逻辑意义、 潜在意义、和学习者个体的心理意义 2.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过程和条件 ⑴三种陈述性知识学习的一般过程 符号表征学习 概念学习(概念的形成和同化) 命题学习 ⑵命题知识的同化 过程和条件: 下位 学习; 上位 学习; 并列结合 学习 ⑶同化论 :奥苏伯尔,核心是相互作用观 3 促进陈述性知识学习与保持的策略。 复述策略:边看书边讲述材料 做摘录 划线 复读单词 精加工策略:释义,写概要、创造类比,自问自答,做笔记 ,记忆术是典型 组织 策略 :列课文提纲 , 画网络图 (二)智慧技能的学习 1 技能:在练习基 础上形成的按某种规则或操作程序顺利完成某种智慧任务或身体协调任务的能力 2.程序性知识的表征。 产生式:条件活动规则 C—A 产生式系统 3.智慧技能的习得过程和条件: 智慧技能的层次:辨别 具体概念 定义性概念 规则 高级规则 辨别技能的形成:刺激与反映接近 反馈 重复 ( 吉布森 ) 概念学习 : 规则学习:实质是使学生能在体现规则变化的情境中适当运用规则 (三)认知策略的学习 1.性质 :对信息的处理方法, 执行控制过程 , 特殊的程序性知识 2.分类 : 专门领域和一般 17 3.学习 的一般过程 : 命题表征 —产生式表征 —反省认知阶段 学习的特点:支配认知策略的规则具 有 内潜性,高度概括性和模糊性,启发性 4.认知策略学习的条件。 内部:原有的知识背景 反省认知水平 学生的动机水平 外部:训练方法 变式与练习 有一套外显的可以操作的技术 五、动作技能的学习 (一)动作技能的性质 1.含义 :习得的, 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能力,包含着精细的肌肉运动 2.分类 : 连续性与非连续性 精细的和粗大的 开放性与封闭性 (有无对手) 工具性与非 3.熟练操作的特征。 立即反映代替 笨拙的尝试; 利用微弱的线索; 错误被排除在发生之前; 局部动作综合成大的连锁,受内部程序控制; 在不利条件下能维持正常操作水平 (二)动作技能的习得与保持 1.动作技能学习的理论 : 习惯论 生态观 认知观 (闭环理:受反馈信息影响;开环理论:不受 2.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 : 粗略的掌握动作 改进和提高动作 巩固与运用自如 (三)影响动作技能学习的因素 1.有效的指导与示范:指导与发现的比较、指导内容(学习任务学习目标外加策略)、 指导 方法 的影响、示范(示范初学者的学习过程) 2.练习:练习 时间 的分布(集中与分 配 ) ; 练习中的整体与局部; 心理练习 :对联系任务的熟悉,时间不能太长,效果取决于任务的性质; 练习中的情境干扰效应 : 随机练习 、 区组练习 ; 3.反馈:内在与外在反馈 ; 同时发生的反馈和延缓的反馈 六、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与改变 (一)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1.含义 : 个体对一定的 对象所持有的具有内在结构的较为稳定的评价性心理反应倾向 结构:态度的 ABC 理论 —— ② 情感成分 ③ 行为倾向成 分 ① 认知成分 双重态度:外显态度 内隐态度 2. 态度的学习的过程与理论 : 凯尔曼 态度学习三阶段理论:服从 同化 内化 18 3. 态度学习的条件: A 内部条件: ; b 认知失调(费斯廷格);。 B 外部条件: a 强化; b 榜样任务的选择 4.促使态度改变的方法 : 条件反 应法 ,提供榜样 , 说服法 5.巩固态度的方法 : 内部: a 加强对于新获得态度对象的认识和理解; b 减 少促使态度认知失调的因素 外部:强化新获得的态度 (二)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 1.概念: 个体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全部生活实践和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关于周围客观事物的是非的总评价及看法。 最本质核心的内容是价值标准和价值取 价值观中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 价值观的特征:主观性;选择性;稳定性;社会历史性。 4.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 A 条件:外部: 家庭、学校、社会环境、 艺术作品 内部: 思维能力的高度发展 自我意识的高度 分化 B 发展的 一般过程 : 选择阶段 赞赏阶段 行动阶段 七、问题解决与迁移 (一)问题解决 1.问题及问题解决。 A 问题:不明确通过何种 方式来达成既定目标 的情境。 B 问题 四成份: 目标, 已有知识经验,障碍 , 方式 目标 斯滕伯格 分类:结构良好 和结构不良问题 C 问题解决: 将已有知识、经验、技能运用到新情境中以达到目标状态的高级认知加工过程 D 特征:目的指向性、认知操作性、情境性、经验性 2.影响 问题解决的 因素 : a 主观:个体已有的知识经验 ; 认知结构 ; 动机强度 ; 智力水平 ; 定势 ; 功能固着 b 客观:问题本身特点 ; 外界环境 3. 问题解决的 策略 : 尝试策略 启发 式策略 :手段目标分析法 顺向推理 反向推理 爬山法 5.问题解决与创造 19 A 创造力: 在一定目的和条件下,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某种新颖独特有价值的产品的能力。 B 创造性的主要特征:流畅 性 、灵活 性 、独创 性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的核心 C 问题解决与创造的 关系 : ⑴ 联系 :创造力的发展要以问题解决为前提 问题解决过程中蕴含创造力 ⑵区别 :①定义不同 ②特征不同 问题解决主要特征是思维过程的分段 性 ③不是所有问题都需要创造力的参与 (二)为迁移而教 1.学习迁移 : 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分类: 正迁移和负迁移 ; 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 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 一般迁移和特殊迁移 2.传统学习迁移理论 : ⑴形式训练说 心的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 ⑵相同要素说 桑代克 伍德沃斯( 共同要素说) ⑶概括化理论 贾德 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 ⑷关系转换说 格式塔心理学家强调顿悟对对迁移的决定性作用,通过顿悟发现情境之间的关系 3.当代的迁移理论及 其教学含义 : ⑴ 奥苏泊尔 :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 启示:教材内容选择和呈现方式要确保学生良好认知结构形成 ⑵ 辛格来 安德森 : 产生式迁移理论 ,现代化的相同要素说 ⑶策略性知识的反省认知迁移理论 4. 为迁移而教的一般建议 : a 改革和精选教材 b 合理呈现教材内容 c 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d 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 e 教授学习方法 八、学习动机 (一)学习动机概述 1.学习动机 : 引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和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个体的学习活动达到一定的学业目标的一种内 部动力 2.动机由需要、诱因共同组成。 3.学习动机与学习相互激发相互影响,动机具有加强学习的作用,但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 20 效率并不完全成正比 ( 耶克斯 — 多德森定律 ) 4.学习动机的分类。 A 动力来源 : 内部学习动机、外部 B 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 奥苏伯尔 ) C 动机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 : 远景性动机 (前途 ); 近景性动机 (兴趣 ) (二)学习动机理论 1.强化论 : 学习行为与刺激因强化而建立起来的稳固联系 2. 马斯洛 需要层次说 : 缺失需要: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 成长需要:认识与理解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3. 班杜拉 自我效能感理论 : 结果期望、效能期望 ( 1) 强化分为三种: ①直接强化:通过外部因素对学习行为予以强化 ②替代性强化: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 ③自我强化:学习者根据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汇集(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双方可在专用条款内约定采用其 中一种: (1) 固定价格合同。 双方在专用条款内约定合同价款包含的风险范围和风险费用的计算方法,在约定的风险范围内合同价款不再调整。 风险范围以外的合同价款调整方法,应当在专用条款内约定。 (2) 可调价格合同。 合同价款可根据双方的约定而调整,双方在专用条款内约定合同价款调整方法。 (3) 成本加酬金合同。 合同价款包括成本和酬金两部分
、可靠、可行 一般 缺项 0 2 施工方法及主要技术措施 6 科学、可靠、可行 较科学、可靠、可行 一般 缺项 0 廊坊市置恒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招标文件 第 16 页 共 66 页 3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6 科学、可靠、可行 较科学、可靠、可行 一般 缺项 0 4 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措施 4 科学、可靠、可行 较科学、可靠、可行 一般 缺项 0 5 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3 科学、可靠
器结构复杂,成本提高。 轿车和装载质量小于 2t 的货车,常采用结构简单、质量较小、成本较低的悬臂式结构。 在这里采用悬臂式结构合理。 主减速器从动 锥齿轮的支承刚度依轴承的型式、支承间的距离和载荷在支承之间的分布而定。 为了增加支承刚度,支承间的距离应尽可能缩小。 两端支承多采用圆锥滚子轴承,安装时应使他们的圆锥滚子的大端相向朝内,小端相背朝外。 主减速器 基本参数选择与设计计算 主减速比
预计费用 甲 员工 1200 元 /月 乙 员工 1200 元 /月 合伙(合作)人与合伙(合作)协议: 内容 合伙人 条款 出资方式 出资数额 与期限 利润分配 和亏损分摊 经营分工、 权限和责任 合伙人个人 负债的责任 协议变更 和终止 其他条款 六、 固定资产 1) 工具和设备 根据预测的销售量,假设达到 100%的生产能力,企业需要购买以下设备: 名称 数量 单价 (元 ) 总费用(元)
行试车时,压力调节应由小到大缓慢进行,防止系统损坏。 C 避险人员进入生存室要密切注意各项监测指标, 3~ 5 分钟后,待硐室内参数稳定, 并 且确认满足生存条件,方可取下自救器。 D 操作者必须要经过严格的培训,要有相关方面的专业知识,要严格按操作指示板 的指导操作,熟记操作方式,避免由于误操作而引起的事故。 E 对氧气瓶进行操作时应注意清洁,禁止油污。 F 定期清洁控制面板
mH s 从三个吸出高度计算值中取最小值 ,再留一定的余量,取允许最大吸出高度 mHs 4。 水 轮机安装高程 7 9 5 1 100 Db )( 6 927 9 5 6 42 mbH oSw 飞逸转速 Rn 的计算 由 HL260/A244 模型水轮机飞逸特性曲线查得,在最大导叶开度下单位飞逸转速,m in/ 11 R 故水轮机的飞逸转速为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