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拆除架体与 结构的连接物及障碍物,撤掉架体上的活荷载。 、卸下承重调节顶撑。 启动电控装置,提升架体到上一层。 、调节顶撑并顶紧竖向主框架承重杆。 恢复拆除的脚手板、安全网及临时连接杆。 把电动葫芦移到另一片架体进行升降。 下降操作步骤 : 14 在架体底部安装防内倾滑墙轮 拆去上部附着支座 3 1上,把电动葫芦上吊钩挂在吊环上,下吊钩挂上提升块并安在主框架底部预紧。 把 防坠块安装到附着支座 2上。 拆除架体与结构的连接物及障碍物,撤掉架体上的活荷载。 、卸下承重调节顶撑。 启动电控箱,下降架体到下一层。 1上安装承重销杆、调节顶撑并顶紧竖向主框架承重杆。 ,把附着支座 3安装到最下层结构上。 、调节顶撑顶紧竖向主框架承重杆。 恢复拆除的脚手板、安全网及临时连接杆。 把电动葫芦移到另一片架体进行升降。 升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必须立即停止升降进行检查,彻底查明原因、消除故障后方能继续升降。 每一次异常情况均应作详细的书面记录。 ,应通过点控予以调整。 ,爬架必须及时予以固定。 在没有完成固定工作且未办妥交付使用前,操作人员不得交班或下班。 爬架升降后的检查验收: ,是否有漏掉的螺栓没有装上;架体上拆除的临时脚手杆及与建筑的连接杆要按规定搭接的,检查脚手杆、安全网是否按规定围 护好。 ,要由爬架施工负责人组织对架体各部位进行认真的检查验收,每个提升点都要有检查记录,存在问题必须立即整改。 检查合格达到使用要求后由施工负责人写出书面报告,方可投入下一步使用。 七、爬架的使用 爬架使用注意事项: ,使用工况下 223 MKN 或 15 232 MKN ;升降工况下 MKN ,且不允许使用动荷载。 不得使用体积较小而重量过重的集中荷载。 禁止下列违章作业:任意拆除脚手架部件和穿墙螺栓;起吊构件时碰撞或扯动脚手架;在脚手架上拉结吊装缆绳,在脚手架上安装卸料平台;在脚手架上推车;利用脚手架吊重物。 工程结构施工时,应保证梁、柱、剪力墙等的模板及支撑与架体内排立杆之间有不小于 200mm 的间隙,以免影响爬架升降,在支模过程中,不得将爬架作为支撑架。 使用中的日常维护 ,每次浇注完砼后,必须将导向架滑轮表面 的杂物及时清除,以便导轨自由上下。 ,定期对架体及爬架连接螺栓进行检查,如发现连接螺栓脱扣或架体变形现象,应及时处理。 ,使用前都必须对穿墙螺栓进行严格检查,如发现裂纹或螺纹损环现象,必须予以更换。 、脚手板、安全网进行恢复。 对使用损坏的脚手板、安全网进行更换。 对脚手板、安全网封闭不严处重新进行封闭。 架体及上料平台上不能长时间堆放钢筋、模板、面砖、砂浆等建筑材料。 每施工四层对架体上的建筑垃圾进行清理。 、穿墙螺栓、调节顶撑、电动提升机进行打油保养。 八、爬架的拆除 拆除准备 、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安全员等进行技术交底。 明确拆除顺序、安全保护措施、特殊构件的拆除方法。 、安全员及班组长要明确分工,职责分明,到岗到位,认真负责。 在拆除区域设立标志,警戒线及安检员。 16 、垃圾、障碍物,检查爬架各部情况,如有异常需妥善处理后方可拆除。 安全拆除 脚 手架及水平梁架的拆除: 由上至下顺序拆除安全网、脚手板、横杆、立杆及斜杆,超长临边斜杆须用两人同时拆除;拆除水平梁架时,先用防坠绳拉上水平梁架的中部,再拆除水平梁架两边与主框架的连接螺栓,最后把水平梁架放到楼层里或地面上 主框架的拆除: 先用起重机械对主框架进行预紧,防止穿墙螺栓松开时主框架下坠。 拆卸所有穿墙螺栓,拆除附着支座。 利用起重机械将主框架吊至平地。 计 算 书 一、爬架主要设计参数: 架体高度 ,跨度 ,宽度 米,架体立杆间 距 米,步距数值不变。 ,小横杆间距。 爬架计算书计算参数: 架体高度 米,跨度 米, =.108 ㎡ 110 ㎡ 其它采用原设计数值不变。 17 立杆护栏底部桁架国力牌多功能爬架架体计算示意图主框架大横杆小横杆剪刀撑5= (一)、荷载 恒载标准值 GK 主框架及架体所采用的材料规格及截面特征参数为: 匚 φ 48 A= Ix=51cm4 Iy= ix= iy= A= I= i= W= 14.4m 18 Zo= ( 1)采用φ 48 钢管的构件的长度: 立 杆: L= 3 2=; 大横杆: L=2 7 =119 m(每根长度按 ); 小横杆: L=9 7 =76m (每根长度按 ); 纵向支撑(剪刀撑): L=4 3 )(8 22  +4 22 )(4 =65m(按单片剪刀撑计算 ) 架体结构边柱的缀条:横缀条 7 根,斜缀条 6根,共两片。 L=2 (6 )6 ( 22 )=41m 水平支撑(水平剪刀撑): L=2 (+4 22  )=39m 架体内的水平斜杆: L=3 4 22  =27m 护拦: L=2 9 3=54m 采用  钢 管 的 构 件 的 总 长 度 为 :L +119+76+65+41+39+27+54= 所用钢管 的总重量为: G = = 采用 匚 的架体构件为架体结构的边柱。 长 13m共四根。 所用槽钢匚 : G匚 =4 13 = 采用Φ 48 钢管的架体构件为架体结构的边柱,长 共 2根。 所用Φ 48 钢管的总重量为: GO =2 = 则架体结构的自重为(对架体边柱考虑 0010 的构造系数): G=G +(G匚 +G ) =+ (+) =2473kg ( 2)脚手板自重: 19 板宽 ,长 8m,厚 4cm,按原计算考虑有四步脚手板,脚手板为 800Φ kg/m3的木材。 根据荷载规范 木脚手板自重取。 ( 3)安全网: 仍用原计算的数据但按面积比增大。 安全网的重量为: Gn = 11680 8 =160kg ( 4)固定支架及支座: 仍用原计算的数据但由于长度增加而相应增大。 固定支架及支座的重量为:固定支架重量减去 1000kg Gc = =130kg 永久荷载总表: 序号 构件 重量 备注 1 架体结构 G 2472kg 2 脚手板 GP 930kg 3 安全网 GN 160kg 4 支座 GC 130kg 总计 3692kg 施工活荷载标准值 QK 根据荷载规范: 施工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类别 标准值( kN/m2) 备注 装修脚手架 2 结构脚手架 3 按照《建筑施工附着升降脚手架管理暂行规定》第二章第九条: 结构施工按二层同时作业计算,使用状况时按每层 3KN/m 2计算,升降及坠落 20 状况时按每层 ; 装修施工按三层同时作业计算,使用状况时按每层 2KN/m 2计算,升降及坠落状况时按每层。 ( 1)结构施工: 使用状态 : 3 8 2= 升降、坠落状态 : 8 2= ( 2)装修施工: 使用状态 : 2 8 3= 升降、坠落状态 : 8 3= 施工活荷载标准值 QK取: 风荷载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J987) : ozsk wkW   式中: k 风压折减系数,在取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