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园区招商引资图册(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直接投资股权的限制等项目 政策类型 新加坡 韩国 印度尼西亚 中国 新加坡外资政策以技术积累、商业服务中心和区域性金融中心为其引资特色 以开放证券市场吸引国际间接投资来弥补直接投资的不足 与中国的外资政策最为接近,属于激励和限制并存的类型 主要依靠财政激励吸引资,开发区内享受一些税收优惠政策,属于激励与限制并存的类型 • 各类开发区政策比较 园区投资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综合经济指标(权重: 243) • 基础设施配套能力( 120) • 经营成本指标( 100) • 人力资源供给指标( 100) • 社会及环境指标( 120) • 技术创新环境指标( 120) • 开发区管委会管理指标( 120) • 发展与效率指标( 77) 共 8类 63项。 第二章 国际投资环境与招商引资 国际直接投资的新趋势 扭转下滑,逐步复苏 一、 1 国际投资环境与招商引资 我国为最大的外资投资吸收国 2 国际投资环境与招商引资 第三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成为投资热点 3 4 引资政策变化调整 1 2 国民待遇原则 强化产业导向和科技导向 在投资自由化与适度干预双重原则下指导调整,形成趋势 二、国际产业转移新趋势 国际产业转移的地区分布很不平衡,接受产业转移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非常集中。 2020年,前 5个最大的接受国吸收了产业转移的 78%。 前 10个最大的接受国吸收了总额的 92%。 其中,我国是最大的受惠者,大体上吸收了全球转移生产能力的 28%。 78% 产业转移 92% 总额 28% 全球转移生产能力 国际产业转移新趋势 二、 从国际产业转移的结构层次看,微电子产业和汽车制造业成为产业转移的主流,资本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比重不断上升。 随着我国制造业规模的扩大,基础装备制造业将会成为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 国际产业转移呈现制造、研发和服务一体化联动转移态势,随着激烈的市场竞争,跨国公司纷纷实施人才 “ 本土化 ” 战略,充分利用中国高素质低成本人才资源,设立研究开发中心,并纳入全球技术研究的网络。 国际产业转移呈现组团式、产业链整体转移趋势,有产业特色和配套产业基础的大型开发区成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特别是出现了跨国公司内部服务业外包为特征的全球服务产业结构调整和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