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健康养老服务机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20202500 11 元、 25003000 元、 30003500 元和 3500 元以上的分别占回答总数的%、 %、 %、 %、 %、 %、 %和 %。 ( 2) 在入住老年公寓意愿方面,调查结果如下: ① 入住老年公寓意愿:有 %的调查对象考虑在一定的条件下或长期或短期居住在老年公寓,有 %的调查对象不考虑在老年公寓养老。 ② 在选择老年公寓国营和民营性质方面:只要服务和设施好,都可以选择的所占比例最高,占 %,只选国有的占 %,不能确定的占 %,民营的也没关系的占 4%。 总体来讲,只有 %的被试者选国家开办的养老机构,除去不能确定的 %外, %的调查对象有选择民营机构来养老的倾向。 12 ③ 养老住房考虑: 96 人未对本题作答外,在做出回答的 858名调查对象中,在经济情况允许的情况下,不考虑购买一套专为养老的住房的比例高达 %,考虑购买的占 %,不能确定的仅有%。 ④ 希望选择的养老住房面积: %的调查对象希望居住在 60平米左右的两居室里, %的人希望住在 40 平米左右的一居室里,只有 %的调查对象希望住在 100 平米以上的多居室里。 13 ⑤ 更喜欢的老年公寓类型: %的老人选择住在楼高六层、带电梯的 A 公寓中, %的老人选择住在楼高三层、不带电梯的 B公寓中。 ⑥ 更愿意选择的房间类型:高达 %的调查对象更愿意选择公用楼梯的平层式住宅,只有 %的调查对象更愿意选择户内带楼梯的跃层式住宅。 14 ⑦ 老年公寓环境:在交通便利的情况下,选择方便同时吵闹的市区的调查对象占 24%,选择距离远同时安静的郊区的老人占 %,选择其他类型的仅占 %。 ( 3) 在老年公寓设施服务需求方面 ① 医疗需求:老年公寓除拥有专业的医务人员外, %的调查对 象认为还应具备老年专科医院, 36%的老人认为还应具备医务室,只有 %的老人认为应该具备其他。 15 ② 老年公寓必备设施服务:如下表所示,在希望老年公寓必备的设施服务的诸选项中,以“应答人数百分比”为例,选择餐厅的比例最高,达 %,其次为图书室和健身房,各占 %和 %,然后是小卖部和棋牌室,分别占 %和 %,最后依次是美发室、种植、茶室、垂钓、门球和其他。 老年公寓必备设施服务 必备设施 应答频次 应答人数百分比 应答次数百分比 图书室 544 健身房 541 棋牌室 435 垂钓 140 门球 121 16 餐厅 589 小卖部 500 茶室 222 美发室 343 种植 320 其他 60 总计 3815 ③ 老年公寓房间必备设备设施:本题中,在做出回答的 886 名调查对象中,以应答次数百分比为变量比较依据,从高到低依次为电话、电视、呼救系统、冰箱、洗衣机、餐桌、安全扶手、浴缸、写字台、书柜、电脑和其他,分别占应答人数的 %、 %、 %、%、 %、 %、 %、 %、 %、 %、 %和 %。 老年公寓必备服务项 必备服务 必备服务 应答人数百分比 应答次数百分比 定期体检 704 日常保健 477 日常护理 382 17 送餐服务 409 定期郊游 461 定期联欢 320 老年大学 263 法律咨询 175 法律咨询 12 总计 3203 ④ 厨房需求:老年公寓处提供公共餐厅外, 54%的调查对象希望厨房里能备有简单灶具, %的老人希望厨房备有全套灶具, 29.%的调查对象认为房间有没有厨房无所谓, %的老人厨房里需要其他用具。 ( 4) 在经济承受能力方面 ① 费用支付形式:在支付养老机构的服务费用时,有每月支付 18 的也有一次性支付的, %的老人只选 择每月支付,不考虑一次性支付的占 %,价格和服务有优惠时或可以获得经济回报时选择一次性支付的分别占 %和 %。 ② 费用承受能力:在基本的居住、饮食、医疗等要求得到满足的前提下, %的老人每月所能承受的费用在 1000 到 1200 元之间,%的调查对象可以承受每月 12001500 元的费用, %的老人选择 15002020 元,能每月承受 2020 元以上费用的很少,只占 %。 ③ 一次性费用支付能力:选择不考虑的比例最高,占 %,以下依次为选择 15 万、 20 万、 25万、 30万、 35 万、 40 万、 45 万。 19 ④ 费用支付来源:选择用自己的积蓄负担费用的占最大的比例为 %,以此为用住房置换、子女的资助和其他。 ⑤ 目前拥有的理财方式:选择银行储蓄作为里采访时的比例最高为 %,其它依次为国债、基金房地产、信托。 20 ⑥ 未来投资计划:在未来六个月的投资计划中选择储蓄的比例最高为 59%,其它依次为国债、人民币理财、基金、房地产、气候、信托。 ⑦ 期望的投资回 报率:在期望的投资回报率中, 5%的回报率选择最高为 %,其它依次为 10%、 2%、 7%。 21 ( 5) 在社会行为方面 ① 入住人员要求:在共同生活的人群要求中,希望与自己相仿的比例最高占 %,其它依次为普通人群、高级知识份子。 ② 合住意愿:选择合住意愿中,愿意自己居住的比例最高为 44%,其它依次为生活习惯相同和愿意合住。 22 ③ 希望子女看望周期:在希望子女探望周期中,希望每月探望和每周探望的比例相对最高,分别为 %和 %,其它依 次为半年和无所谓。 ④ 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在心理服务需求上选择组织活动的比例最高为 %,其它依次为无所谓和需要专业人员。 23 ⑤ 参与工作的意愿:在选择参与社会工作的选择上选择可以的比例最高为 %,其它依次为无所谓、不完全、不愿意。 ⑥ 日常用品的使用:在使用日常用品的选择上选择使用自己的比例最高为 %,其它依次为无所谓、统一提供。 24 ( 6) 小结 从入住意愿上可以看出,一半以上的老人能够接受入住养老公寓,从绝对数量上来说,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字,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从北京这份调查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养老服务业大有可为,但在老年公寓设施服务需求上,老年人对医疗保障等方面要求比较高,说明养老机构在加强各种活动及精神抚慰等软件方面要求很高,在费用支付来源中,自己支付的占绝对比例,以此,需结合老年人的消费习惯,开办养老服务机构。 适合我国国情的老年居住 模式探析 鉴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综合传统家庭文化观念的影响,以家庭居住为核心,以社区服务为依托,以养老机构为补充的老年居住模式适合我国国情,是一种最佳选择。 ( 1) 以家庭居住为核心 居家一直是我国最主要的老年人口的户居方式。 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长表资料,在 万老年人口中,有 万老 25 年人口居住在家庭户中,其比例高达 %,只有 万老年人口居住在集体户中,其比例仅为 %。 之所以提出以家庭居住为核心是因为:中华民族有孝敬老人的优良传统。 在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孝文化无疑占有一定的地位。 “四世同堂”,与父母共居无疑是尽孝的基本形式。 适合养老模式的发展。 2020 年 3 月 1 日,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李本公在第二次全国老龄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国提倡的“居家养老”模式是最经济、见效最快、符合中国国情的,也是经济上、精神上、感情上让老人满意的养老模式,符合老人生理、心理的发展。 许多老年人在身体健康状况允许的情况下,一般倾向于与子女分居,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健康状况的下降,特别是当行动自由越来越不方便之时,又希望能与子女住在一起,以便 能得到子女的照顾。 另外,多数老人有“金窝银窝,不如自家土窝”的居家心理,愿意在自家颐养天年,希望儿孙满堂、喜欢子孙绕膝。 老年住房条件的改善为“合居”提供了可能。 “五普”期间,我国 80 岁以上老年人均住房面积 50 ㎡ 以上的占同龄人口的 66%。 据老龄科研中心 2020 年底对 20 省 2 万多名 60岁以上老年人的抽样调查,城市老人每户拥有住房 3 间多,户均面积约 70平方米, 90%以上老人有单独住房,农村老人户均住房 4 间,面积达 80㎡。 毗邻式是家庭居住模式的最优形式。 老年居住模式中的合居式、独居式、毗邻式都以家庭居住 为核心,但鉴于三种形式的优缺点,毗邻式模式无疑是最优形式。 “分得开、住得近”、“分而不远”的代际 26 互助型老年住宅(即毗邻型,作者注),有其它类型不可替代的优点。 它既符合家庭养老的传统模式,又同社会养老相结合,保证了子女家庭的独立性,真正体现了代际间的“互助”。 同时,这类住宅对现有住宅形式没有太大的冲击,只是更充分利用了己有住宅。 为此,政府应通过各种政策鼓励、支持家庭与老人共同居住,积极开发设计“同楼居”住宅和“ 1+ 1”连体式亲情户型。 前者是指两代或多代同住一栋,上层为年轻夫妇及孩子,下层为老人;后者是将一个大 户型拆分为两个小户型。 ( 2) 以社区服务为依托 居住离不开住宅,住宅脱离不开社区。 以社区为单位的专为老年人服务的设施和机构,既可为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也可提供深层的入宅服务。 社区服务是对家庭功能的补充和完善,是家庭居住形式的扩大和延化。 五普资料表明: 2020 年,我国空巢老人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