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厂运行数据实时检测与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_硕士学位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为 我国人均 水平的 64倍 [1]。 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同时也面临着 非常 严 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各地域的水体普遍 污染 严重 [2]。 根 据国家 相关 部门 的 统计, 在 我国 约 有 82%的河流受到 了 不同 程度 的污染; 有 近 40%的河段 已 不适合做饮用水的水源 ; 在 城市水域中 , 不适合做饮用水 水 源 的河段已达到 78%;有约 一半 的城市地下水也受到 了 污染 [3]。 水资源作为一种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 , 在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 ,为了获取水源 , 很多地区都 巨额投资 进行引水。 与此 同时 , 大量的工业、农业污水排入江河等 , 造成了水环境污染问题 , 使得我国的水资源需 求 更加紧张。 近年来 ,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迅速发展 , 大量人口的迁移和集中 , 使得局部地区缺水 现象和 水资源分布不均 之间 的矛盾日益加剧 , 也极大地制约了 我国的 经济建设以及可持续发展 战略。 随着水环境受到工业、农业污染的日益严重 , 使得这些水质越来越难以作为居民生活饮用 的 水源 , 进 而 形成了水质性缺水。 由此可见 ,我国的饮用水面临 着 资源短缺和水质变差的 双重挑战,其中水质 变差 较为严重 ,全国约有 5417%的人口饮用不安全的水 [4]。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人类 80%的疾病与饮用水不干净有关。 所以, 水质的好坏 不仅 直接影响到人民的健康安全, 还 关系到国民的生活品质。 为了保护水资源,维护水域的生态功能,满足人类的用水需求, 全面提高的水质要求 , 供水行业开始大规模投资建设或改造净化水厂 , 采取净化措施 使水质的各项指标维持在适宜水平 [58]。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我国 改革开放、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 各重大项目的建设,人们的环保意识与自我保护 意识 越来越强,国家对自 来水水质指标 的要求 也越来越严格。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 的 自来水处理行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目前 ,课题组 所在 的自来水处理厂 的自控系统已经得到了改进与发展,净化车间的技术 已经达到 了 先进水平。 为了 要 实现水厂水处理运行过程的全面自动化, 可以 实水厂运行数据实时检测与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 时 监控 水处理过程的运行状态 、 查看 处理 水 中各类 水质、水位、水量以及药耗电耗等指标 , 因 此 构建一套运行数据实时检测与处理系统是自来水处理厂 在今后 运行和管理的关键。 其研究意义具体体现在: 本课题促进 OPC 通信技术在工业控制领域的应用; 课题 开发的 报表自动生成系统, 解决了 水厂投入 人 量手工抄表 的工作 , 并能及时掌握水质情况并 对此 做出反馈。 该系统的实现 对降低 水厂 的 运行成本、提高水厂的 运营效率意义 重大。 课题研究的水质评价,对于水厂在后期对处理水水质做进一步研究改进提供了方法。 相关 技术 研究 状况 水 处理 行业 现状 二十 世纪 中期 , 随着 全球人口 数目的不断 增长,工 农 业 的发展 也 越来越 迅速, 而全球 的 水 环境 状况不断地恶化,水处理问题开始出现。 地球虽然 被水 覆盖面积高达%, 然而人类可使用的淡水资源却非常地 有限,人类真正 可以 使 用的 水仅占地球总水量的 %, 包括 江河 、 湖泊 以 及地下水。 人类对 于 水资源的需求 量在不断地扩充,而日趋污染的水资源 已不能满足 人类的需求。 随着我 国公共 事业体制 的不断改革 ,水处 理行业 开始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水处理 通常包括两方面 , 即污水处理与净水处理。 针对不同种类的 水处理过程,都会有相适应的 处理流程和 水质要求。 随着工业废水 不断 向河流、湖泊 等 流入 ,国家对污水处理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将其 净化使之无害,还希望经过处理 的污水可以 循环回收 , 加以利用,或是将废水净化中产生的热能被再次利用。 而 这些 水处理的 要求 和步骤 ,都需要 的自动化程度较高的 处理系统 来完成。 因而,自动化较好产品就成为水厂的一大选择 [9]。 目前,我国的自来水厂仍然采用传统的处理工艺,不能 有效 地 去除微量污染物,尤其是有机污染物。 致使 一些有害物质,包括致癌、致畸、致突变等微量有机物残留在饮用水中。 1997 年, 中国环境卫生检测所统计 的 资料 显示, 目前依 照 我国现行 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来看 , 饮用 水 质不达标的人口比例高达 % [3]。 随着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实施 以及 供水需求的快速增加,为了解决这一严重 的 供需矛盾,加强自来水厂净水处理 能力 ,使其 能 够 用 作 生活饮用水的水源,以克服清洁水源短缺的困扰,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传统的自来水处理 过程,需要 多道复杂 的程序。 经过专业 设备处理 后的自来水才可 放心 饮用, 其 处理过程如下: 首先 , 从江河等淡水资源中 把水 抽取到水厂,然后经过 水体 沉淀、 加药净化、处理水 过滤、 氯气 消毒、 滤后水 入库, 最后 输送到 城市 自来水管道 中。 水处理中一般选水厂运行数据实时检测与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 用氯气作为 消毒剂。 因为氯气可 溶于水, 并与水 结合生成次氯酸 ,次氯酸在在 消毒过程中起 重要的作用 , 经过处理 的 自来 水最后分流到用户的龙头。 整个 处理 过程 需要经过多次水质检验。 根据对水质的不同要求,还需 二次加压、消毒 等 , 才能进入用户家庭。 目前 , 课题 组 研究所在的 自来水处理 厂经过 技术 改造,采用全新的处理 设备和 工艺流程, 已 得到 优质水质。 水厂技术现状与现存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的机 械化和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自动控制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在大规模生产的工厂 中 ,可以大大地减少操作人员的工作程序。 课题组所在 的 自来水处理 厂 位于天津市南开区,是为该市的 370 万 居民提供日用水的三家水厂之一,拥有着百 余 年的悠久历史。 2020 年 ,在发生源水蓝藻暴发事件后,天津市自来水集团开始对 水厂的 进行 改造 , 经 改造后的水厂日供水量 提高了近一倍 ,其供水量和优质水质标志着天津在城市自来水处理领域已 取得了新的进展。 水厂 的 工艺改造 对水厂处理系统重新设计,采用溶气气浮技术。 经加药后的自来水进入絮 凝池,与溶气水混合接触,使絮凝物粘附在细微气泡上,然后进入气浮池,絮凝物在气浮力的作用下浮向水面形成浮渣,下层的澄清水进入澄清水渠,其中一部分回流作溶气水使用 , 进入 溶 气系统,剩余的清水 直接进入滤池单元。 气浮池水面上的浮渣聚集到一定厚度以后,进入到污泥池 排出。 创建自来水处理的新工艺流程。 水厂处理的每一个阶段都可通过网络监控系统进行监控, 并 实现 自动 加药、气浮、排泥、过滤等工艺操作。 自来水处理的相关标准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 数量的逐渐 增加, 我国的 不少地区 出现 水源短缺 的情况,城市 中的 饮用水水源 受到了严重地 污 染,居民 的生活饮用水也面临着 威胁。 因此,于1985 年颁布 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85)已不能 为人民的健康提供保障。 为此,国家 的相关部门 对原有 的 饮用水标准进行了 修订 , 并 联合发布 了 新的 国家标 准 ,即 GB57492020,该标准已于 2020 年 7 月 1 日 实施起来。 新标准的修订是国家保障居民安全 饮用水 的重要举措。 新标准 中不仅 加强了对水质 中 微生物 、有机物以及 水质消毒等方面的要求 ,而且 将城镇与 农村 的 饮用水标准 进行了统一 , 使我国的饮用水卫生标准和国际接轨 [11]。 目前水厂存在的问题 经过处理的自来水 , 操作 人员想要得到 处理水 中各项参数指标,需要通过上位机组态界面抄写原始数据, 再依据 计算公式进行手动计算得到参数值, 最后 将一系列参水厂运行数据实时检测与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 数值整理成当天报表的形式, 进行存档查看。 水厂操作人员每日进行这一重复过程,不仅降低了水厂的运行效率,也不排除有计算错误的可能。 因此实现水厂运行处理过程的全面自动化,成为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OPC 技术研究现状 随着计算机技术 、 工业控制等 各 方面新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监控系统 也 由集中式监控向分布式的方向发展。 近年来 , 随着 计算机监控系统规模 不断地扩大 ,不同硬件厂商 生产 的 现场设备 种类 也 随之 增加, 这样 产生 了新的问题,当一个应用软件需要同时访问几个不同的硬件设备时,就需要为不同的设备留有专用的接口以及相应的驱动程序, 因此 需要开发的现场 设备通讯驱动程序 也越来越多。 而 OPC 技术 的出现 , 只要求 不同厂商遵循 OPC 规范 , 就可以实现 硬件 设备与软件 之 间 的互操作 [13]。 OPC 技术 简介 OPC,全称 为 Object Linking and Embeding (OLE) for Process Control,是一组 标准的 接口规范 ,该规范是以微软的 OLE/COM 技术为 基础 定义的 并 且 与厂商无关。 该技术 的出现, 解决 了 现场 设备管理层和其过程管理层间的通讯 问题。 它为不同的现场设备与软件应用程序间 ,提供了 统一 规范的数据访问接口 [14,15]。 OPC 以面向对象为 原则, 将 OPC 服务器 作为一个对象封装起来, 客户以统一的方式来调用 , 使得客户 从低层的开发中 完全 脱离出来 ,保证了软件对 客户的透明性。 OPC 实现了应用程序的分布与系统硬件设备 无关,使得系统的应用范围更 为 广 泛。 采用 OPC 规范,便于系统的组态化,将系统 的 复杂性大大简化,缩短 了 软件 开发 的周期,提高 了软件运行的可靠性、 稳定性 以及 开放性 [16]。 OPC 技术的研究现 状与发展趋势 1995 年由五家 在 工业制造自动化领域的控制类公司所组成的 OPC 工作小组开发了 OPC 规范 ,微软 公司 作为技术顾问 , 给予了 大量 支持 [17]。 OPC 基金会, 于 1996 年 在美国 举行了第一次会议 ,并 于 同年 10 月在美国 的 芝加哥 宣告正式成立。 成立 之后为了 进一步 普及和 改进 OPC 数据访问 的 标准版本 ,开始 在 全球范围 内 的 举行 活动 [1820]。 1997 年, 由 11 家 日本 公司作为发起人,开始 准备成立 基金会的 活动,并在同年10 月 成立了日本 OPC 协会( OPCJ)。 与此同时 , 欧洲 的 OPC 协会( OPCE)也 在当年 正式成 立 [21]。 1998 年 OPC 基金会发布了 版 OPC DA,到现在 已经 发布 OPC 版 (2020 年 3 月 )。 为 了 适应不同的场合和层次, OPC 基金会还发布了大量 的 有针对性的规范 [22]。 2020 年 12 月我国与 OPC 基金会合作成立了 OPC 中国基金会 ,即 OPC 促进会( OPCC)。 OPC 基金成立之后, 其 会员 在 逐年增加 ,截止到目前, 在全球范围内 ,加入到 这个国际标准 化 组织的公司 已有近 300 家。 同时 , 由 工业控制设备厂商以及 软水厂运行数据实时检测与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5 件供应商提供的 OPC 产品也在逐年 增加,目前 出现在由 OPC 基金会发行的 OPC 产品目录上的 OPC 服务器产品以及 OPC 应用程序产品 已有 近 600 多种 [23]。 近年来, OPC 作为一个 已 经成型的 、应用于 过程控制领域 的 软硬件接口 间 的数据通讯标准,受到了国内外工控行业的 极大 重视。 无论是作为 系统的集成商、 硬软件的开发商 还是普通用户 ,在控制领域 中 对 OPC 技术的应用 将 越来越广泛 [24]。 OPC 技术的应用 目前, OPC 技术已成为许多新型控制系统 的 核心技术,在国内外的工业控制领域已经 得到了广泛的 普及, 其 具体应用如下 [2527]: 数据采集技术 : OPC 技术广泛应用于数据采集 中。 由于 OPC 实现了工业控制设备 与应 用程序之间 的数据读写 操作 , 许多厂商所提供的产品都 带有 标准的 OPC 接口,这样, OPC 客户端 的 应用 程序 就可以通过此接口来 完成数据 的 采集。 历史数据访问 : OPC 提供了 一种方法,利用该方法可以 读取存储在过程 中的 数据存档文件、数据库 以及 远程终端设备中的历史数据。 报警和事件处理 : 在 服务器发生异常 或是 设定事件到 时 , OPC 提供了一种向 其客户发送通知 的 机制, 通过使用 该 技术,可以 很好 地 捕捉到 过程控制中的各类 报警事件 , 并 对此 做 相应的处理。 数据冗余技术 : 在 工 业 控 制 的 软件开发中,冗余是一项 非常 重要的技术, 它 是 保证 系统 能够 长期稳定 工作的 条件。 使用 OPC 技术 不仅实现了 软件冗余,而且 使其具有很 好 的开放性 和 互操作性。 远程数据访问 : OPC 通过 借助 Microsoft 的分散式组件对象模型技术, 实现了远程数据 高效地 访问能力,从而使工业控制软件 间的数据交换更加方便。 水质评价研究现状 水质评价是环境质量。水厂运行数据实时检测与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_硕士学位论文(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 底坡, i= 1/100 将以上有关数值代入公式,经试算得引水渠正常水深为: h0=。 由此确定引水渠断面尺寸为:底宽 ,边坡 1∶ 1 的梯形断面,水深,按有关技术资料,引水渠长度不应大于堰上最大溢流水深 ()的10 倍, 选用 20m。 渐变段设计 渐变段采用 浆砌石护坡纽曲面,其长度按下式计算: L≥ (3~5)H 式中: H—— 堰上最大溢流水深, H=。 由此确定渐变段长度为
要用于造纸业,模具的成型等产业。 公司对该产品的市场前景非常看好。 三氯化铝 我国每年为染料配套生产的催化剂约 210 种,产量约 60 万吨,其中包括三氯化铝产品,除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外,还大量出口到世界上 10 几个国家,每年出口三氯化铝约 15 万吨,正逐年增长。 日本、韩国、俄罗斯、印度等国家所需的三氯化铝 1/3 从我国进口,我国目前已成为世界上三氯化铝的主要生产大国及重要供应地。
算值表 截面位置 边跨跨中 (1) 离端第二 离端第二跨跨中 (2) 中间支座 (C) 弯矩系数 mb 111 20)( lqgM mb (kN m) 2 2 2 表 4 次梁剪力计算值表 截面位置 端支座 (A)右侧 离端第二支座 (B) 中间支座 (C) 左侧 右侧 左侧 右侧 剪力系数 vb nvb lqgV )( (kN) = = =
力 易 损工件修复技术集成应用服务 17 项目名称 第几台 部件名称 图号 版次 瑞丽江顶盖、底环大修 5 底环 测量要素 Da1 Db1 Dc1 De1 Df1 序 号 测量值 测量值 测量值 测量值 理论值(单位 mm) 230 21 170 30177。 Da1 Db1 Dc1 De1 178。 178。 1 2 231 170 3 170 4 5 6 170 7 170 8 170 9
体施工计划和各阶段施工计划的实现,从而确保总工期。 ( 3)技术可靠性原则 根据本工程特点 , 结合以往施工经验,选择可靠性高、可操作性强的施工技术方案进行施工,确保工程安全、优质、快速地建成。 ( 4)经济合理性原则 针对工程 的实际情况,本着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比选施工方案,并合理配备资源,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从而使工程施工达到既经济又优质的目标。 2 ( 5) 环保原则
基准点。 对于施工水准点的测设精度,不低于三等水准测量的要求。 ⑵当地质不良或易受破坏地段,基准点设辅助点,其精度符合三等水准要求,施工测量时转镜不超过二次,前后视距长度基本接近,并便于观测。 ⑶稳固基准点埋设有钢标点的砼标石或附近的永久性建筑物上做标记石。 根据已知的临时水准 点,必要时可将水准控制点引测至施工区的合适位置,至少设置 2 点,并根据测量规范要求进行闭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