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供热站锅炉除尘脱硫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施工组织设计 14 设备吊装方案 ( 1) 吊车选用 以上设备均采用全液压汽车式起重机吊车,经查阅各种吊车性能表,最终选用 160 吨及 300 吨液压吊车,经过计算并验核,以上设备吊装就位均能满足要求。 吊装时需用 25T液压吊车和 50T 液压吊车配合运输及吊装。 ( 2) 吊装程序 施 工现场根据土建施工进度,待砼框架施工结束后,砼达到强度,经验收合格,再进行吊装作业。 在旋风分离器炉体砌筑完成后,才能吊装中心管;因此必须分三次雇用大型液压吊车进行大型设备吊装,第一次吊装蒸发器、 省煤器 、过热器,选用 260 吨液压吊车,预计需 3 天时间。 第二次吊装发生炉、回流旋风分离器、高温旋风分离器 、煤气管( 1) ,选用 300 吨液压吊车,预计需 5天时 间。 第三次吊装回流旋风分离器中心管、高温旋风装置中心管、煤气管 ( 2) 、 ( 3),选用 300 吨吊车,预计需 5天时间。 ※详见 吊装方案。 设备的焊接 ( 1) 焊接的一般要求: A、焊工要求: ★ 担任设备焊接任务的焊工必须持有劳动部门颁发的《锅炉压力容器焊工合格证》,其合格项目应在有效期内,且所焊项目不能超过其持有的合格项目所允许的施焊范围; ★ 施焊前对符合条件的焊工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进行其相应合格项 目的工程焊接。 B、焊接检验人员要求: 焊缝无损探伤必须由经专业技术培训和考核合格的专业人员承担,评片应由取得锅炉压力容器检验Ⅱ级资格证书以上的人员担任。 C、焊接材料要求: ★ 焊条、焊丝应具有产品质量证明书。 焊条的药皮不得有脱落或明显的裂纹; 焊丝在 使用前应清除其表面的油污、锈蚀等;并符合相应国家标准的规定。 ★ 焊条、焊丝应有专人负责保管、烘干和发放,并做好烘干、发放和回收记 录,焊条重复烘干不得超过两次; ★ 焊条、焊丝应存放于干燥、通风良好、温度大于 5℃,且相对空气湿度小 脱硫除尘 施工组织设计 15 于 60%的库房内。 D、焊缝坡口加工要求: 设备坡口利用机械加工,坡口加工后应进行外观检查 ,坡口表面不得有裂纹、分层等缺陷。 机械加工使用的砂轮片、钢丝刷采用专用砂轮片和钢丝刷。 ( 2) 焊接工艺要求: A、焊口组对要求: 焊缝在组对前应将坡口表面及其两侧内、外壁 20mm 范围内的 油、漆、垢、锈等清除干净,直至发出金属光泽。 静设备安装主要质量控制点 序号 质量控制点 控制内容 等级 备注 1 施工方案 /技术措施审查 施工技术质量措施,质量控制点设置; 施工工艺、工序;人力、机具安排 A 2 设备到货验收 设备合格证、质量证明书、技术资料、 核对装箱单、设备开口方位、外观质量 A 3 设备基础检查 /交接 基础表面处理、基础标高、方位、地脚 螺栓、预留孔位置 A 会同土 建专业 4 垫铁放置 垫铁数量、间距 B 二次灌 浆前 5 设备安装 标高、中心线、垂直度、设备 接管方位确认 B 6 二次灌浆 灌浆密实度 B 重要设备 A级 7 设备封闭检查 内部清洁度、杂物清理 A 8 防腐保温 涂层质量、保温材料质量、保温层厚度、 保护层安装 B 9 交工验收 施工过程的技术资料、质量评定资料审 查 A 泵类设备安装方案 施工程序图 编制方案 技术交底 设备开箱验收 泵及电动机的吊装就位 基础验收 脱硫除尘 施工组织设计 16 序号 质量控制点 控制内容 等级 备注 1 施工方案 /技术措施审查 施工技术质量措施,质量控制点设置; 施工工艺、工序;人力、机具安排 A 2 设备到货验收 设备合格证、质量证明书、技术资料、 核对装箱单、设备外观质量 A 3 设备基础检查 /交接 基础表面处理、基础标高、方位、地脚 螺栓、预留孔位置 A 配合土 建专业 4 设备就位 垫铁数量、间距、找正找平 B 5 二次灌浆 灌浆密实度 B 重要设备 A级 6 试运条件确认 精对中、无应力检查、电机单试合格、 盘车顺利 B 7 单机试运 轴承温度、机体振动、密封装置泄漏量 、有无异常声音 A 会同电 气专业 8 交工验收 施工过程的技术资料、质量评定资料审 查 A 工艺管 道施工方案 基本情况 主要材质有 20G、 Q2350Cr18Ni9, 共计 约 ( 待 图纸设计完成) m。 脱硫除尘 施工组织设计 17 施工原则 ( 1) 按区、按管道介质组织施工。 根据设计图纸的分区情况,以班组为单位分区组织施工。 在此基础上设置管道施工场地,划分原材料存放、预制、半成品堆放区域,严格管理,避免混淆。 ( 2) 严格管道标识管理 管道施工标识包括材质标识、焊道标识和检测标识,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标识管理,并及时移植到管段图上。 焊道标识由管工和焊工共同负责,在距焊道约 50mm处进行标注。 检测标识由质检和 探伤人员负责,焊道表面质量由质检人员检查确认合格后,在焊道附近划上两道杠,无损检验合格后画 “0” 符号表示。 .施工程序 底片号 管道号、焊缝号标识 焊工号标识 相关作业工序交接 支吊架预施工准备 技术措施、质量计划编制 图纸会审 焊工培训、考试 焊接工艺评定 压力管道安装报审 管段图绘制、确认 技 术 交 底 管子、管件预制、组对 管 道 焊 接 焊缝无损检测 预制件检查、验收 原材料领出、运输、复验、标识 不合格返工 工 脱硫除尘 施工组织设计 18 焊接施工程序 审查图样及设计文件 件 焊接工艺评定 编制焊接施工方案 焊 接 焊接设备条件 焊接环境条件 焊工管理 焊工岗前培训 焊工岗前考试 签发上岗证 记 录 回 收 材料检验与管理 入库储存 进厂复验 焊条烘烤 发放使用 不锈钢管焊口防护 坡口加工与组对 脱硫除尘 施工组织设计 19 施工准备 ( 1) 技术准备 编制工艺管道施工方案。 在正式施工前对所有参加管线施工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 2) 施工机具准备 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配备足够的处于完好状态的机具设备(包括各种焊机 、 试压泵等)。 ( 3) 材料准备 施工 之前,由技术人员根据施工图纸统计出工艺管道的材料数量 , 并根据施工进度安排陆续进料。 ( 4) 施工现场准备 根据总体施工规划,合理布置管道的预制厂地,管道半成品的存放场地,铺设管道预制平台,接通水、电、气(汽),根据平面图要求合理布置管道施工所需施工机具。 材料检验及管理 ( 1) 检验程序 检查产品质量证明书→检查出厂标志→外观检查→核对规格、材质→材质复检 → 标识→入库保管 ( 2) 材料管理 脱硫除尘 施工组织设计 20 A、材料管理人员应具备一定的材料知识、对材料的识别能力、一定的实践经验、熟悉规章制度及相关的材料标准。 B、材 料按品种、材质、规格、批次划区存放,不锈钢材料存放时不得与碳钢接触。 C、室外存放的管材、管件应下垫、上盖,防止受潮生锈。 D、材料发放时,核对材质、规格、型号、数量,防止错发。 E、焊材严格按焊材管理发放制度执行。 管道的预制 ( 1) 管道下料 预制管段要将内部清理干净,管内不得有砂土、铁屑及其他杂物,用塑料管帽或用盖板封好管口,防止异物进入管内。 每一预制段都应标明区号、管号、焊口号、焊工号,按区摆放。 不锈钢材质的管段应分开摆放。 管子下料尺寸应根据管段图对照总的管道施工平面及竖面图来确定。 对 于机泵及大型设备进出口管线预制下料时,须留有一定的活口和调整余地。 ( 2) 管道切割及坡口加工 公称直径小于1″钢管采用无齿锯切割,角向磨光机修磨坡口。 公称直径大于 1″、壁厚≤ 19mm的碳钢管用氧乙炔切割机切割、角向磨光机打磨。 大口径不锈钢的碳钢管全部用机加工手段或等离子机切割。 管材切割后的剩余部分作好标记移植,以免材质混淆。 用于不锈钢、合金钢管道的砂轮机及切割工具应使用专用的砂轮片和切割刀具,其砂轮片及刀口严禁与其他材质的共用。 ( 3) 管道组对 对照图纸核对下料尺寸,弄清管件的组对方位。 检查坡 口几何形状及尺寸是否正确,坡口内外 20mm范围打磨清洁(不锈钢管除掉坡口毛刺后,不允许打磨坡口内外 20mm)。 管子管件组对时其内壁应做到平齐,内壁错边量不得超出相应规范要求。 管道的安装 ( 1) 安装准备工作 A、与管道连接的设备经找正合格、固定完毕,二次灌浆达到要求,并取得允许配管的通知; 脱硫除尘 施工组织设计 21 B、管子、管件、阀门等已检验合格,并具有所需的技术证件,其内部已清理干净,无杂物。 对管内有特殊要求的管道,其质量已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 ( 2) 安装原则 先大管道后小管道;先高压管道后低压管道;先特殊材质管 道后普通碳钢管道 . ( 3) 阀门和法兰部件安装 A、阀门在安装之前必须试验合格 B、有特殊流向的阀门,如止回阀、截止阀等必须保证阀门所示流向和介质流向一致 C、法兰连接时保持接合面的平行度和同心度,垫片放入前要保证对应法兰面的平行度符合要求,保证螺栓自由穿入 D、法兰螺栓,特别是耐高温合金螺栓,按设计文件和单线图料表准确使用,材质、规格对号入座,严禁错用乱用。 螺帽配置齐全,紧固后的螺栓与螺母齐平。 ( 4) 与静设备连接管道安装 从设备接管开始安装,并且管道的第一支架必须在管道安装之前进行安装,待管道就位后对管道支架进行调整,保证支架受力状态良好,在接管处使用临时盲板或按照系统试压措施要求加置试压盲板,以免其他杂质进入设备内部 . ( 5) 泵的配管 管道安装不允许对泵产生附加应力,不得用强拉、强推、强扭的方法来补偿安装偏差。 管道与泵连接前,应在自由状态下,检验法兰的平行度和同轴度,如设计或设备供货商有文件要求时,应执行其文件要求,否则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法兰平等行度、同轴度允许偏差。热力供热站锅炉除尘脱硫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