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游仙区城镇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环境保护措施对策符合当地环境保护要求。 项目建设实施组织由 游仙区 规划建设和环境保护局 统一 对项目进行公开招标 实施,项目实施组织可靠、有保障。 本项目的技术、经济、社会评价论证可行。 绵阳市游仙区城镇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一期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 4 2 建设项目概况 项目区概况 绵阳概况 绵阳,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涪江、安昌江、芙蓉溪三江汇合地,地理坐标为:东经 103176。 45′~ 105176。 43′,北纬 30176。 42′~ 33176。 03′。 幅员面积 平方公里,总人口 万。 城市人口 68 万,城区面积约 60平方公里。 是一座有着二千多年悠久历史又充满现代科学氛围的城市,四川省第二大城市,中国核物理科研和电子工业基地,国务院唯一批准建设的科技城。 绵阳 游仙区 简介 绵阳市游仙区是 1993 年初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一个新区,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 边缘丘陵地带,地处嘉陵江一级支流-涪江中上游的东部。 地理坐标为东经 104176。 42′15″至 105176。 8′58″,北纬 31176。 21′13″至31176。 33′40″,东 接梓潼县、南临三台县、西界涪城区、北靠江油,南北宽 42 公里,东西长 43 公里,幅员面积 平方 公里,是中国(绵阳)科技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整个地势由北向东南倾斜,一般海拔 500 米左右,最高海拔 728 米,最低海拔 419 米。 全区境内山丘连绵、丘谷起伏,是典型的丘陵地貌。 游仙区现辖 1 个经济试验区、 2个街道办事处、 11 个镇、 11 个乡, 233 个村, 2020 年 末辖区总人口 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 %。 其中农业人口为 万人,人口城镇化率为 %;全区人均土地 亩,人均耕地面积 亩。 游仙区是中国(绵阳)科技城的核心组成部分,灾前是一处工业经济和商贸发展迅猛、生态环境优美的新兴宜居城区。 2020 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占全市的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11587绵阳市游仙区城镇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一期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 5 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亿元,占全市的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占全市的 %;财政收入、商贸旅游、农业和农村经济等在全市都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 本 项目地理位置 绵阳市游仙区城镇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一期项目位于绵阳市游仙区 魏城镇、柏林镇、忠兴镇、游仙镇 四 个镇内。 魏城镇位于游仙区腹心地带,西距绵阳城区 28 公里,是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幅员面积 91 平方公里,城镇面积 平方公里。 是游仙区以农副产品加工工业为主的二级城镇。 柏林镇位于游仙区东北部,距绵阳城区 42 公里 , 柏林镇域东与徐家镇和梓潼县相接;西与太平乡为邻;南与魏城镇搭界;北与朝真乡接壤。 镇域总面积 42 平方公里。 忠兴镇位于绵阳市东北部,是绵阳四大古镇之一,距绵阳城区28 公里,幅员 面积 47 平方公里,是游仙区以农业为主的农贸型三级城镇。 游仙镇位于绵阳城区北郊,距市中心 5 公里。 东靠沉抗镇,南接城郊乡,西连石马镇,北及新桥镇。 西有涪江河,东朋芙蓉溪。 集镇坐落 在国道 108 线上。 全镇幅员面积 平方公里,城镇面积 平方公里。 社会经济 建制 人口 绵阳市总 面积 万 平方公里,辖 10 县(市、区), 2020 年总人口 万人,其中绵阳 市 区 已 建成面积 55 平方公里 , 60 多万人。 项目所在游仙区 四 个镇 面积达到 23082 公顷,人口达 万人。 绵阳市游仙区城镇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一期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 6 经济状况 绵阳市地处我国西部内陆,是我国重要的国防军工和科研生产基地,工农业生产基础较好,是成都-德阳-绵阳经济走廊的重要一极。 2020 年,绵阳市委、市政府动员和组织全市各族人民,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 “ 三大要务 ” ,全面落实 “ 五个加快推进 ” ,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2020 年,全市实现 亿元,比上年增长%,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 个百分点。 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 国内生产总 值 亿元,增长 %;第二产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增长 %;第三产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增长 %。 三次产业的构成比例为 ::。 绵阳是国家重要的国防军工和科研生产基地,拥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等国防科研院所 18 家,西南科技大学等大专院校 7 所;长虹、九洲国家级技术中心 2 个。 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教创业园暨西南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经济技术开发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仙海水利旅游开发区、游仙经济试验区等开发园区 6 处。 有各类科研和工 程技术人员约 10 万人,两院院士 24 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800 多名。 2020 年,科技活动 筹集 经费 总额 万元, 2020 年,科技活动筹集经费总额 万元,总增加额 万元,总增幅 %。 2020 年,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 万元。 2020 年,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 万元,总增加额 万元,总增幅 %。 游仙区是中国 (绵阳 )科技城的核心组成部分,灾前是一处工业经济和商贸发展迅猛、生态环境优美的新兴宜居城区。 2020 年 全区国绵阳市游仙区城镇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一期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 7 内生产总值 亿元,占全市的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13403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亿元,占全市的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占全市的 %;财政收入、商贸旅游、农业和农村经济等在全市都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 基础设施 绵阳市 交通设施完善,是 四川 重要的交通枢纽。 全市境内公路总里程达 10942 公里 , 南郊机场和宝成铁路、成(都)绵高速、绵广(元)高速、绵渝(重庆)高速等高等级公路构成了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 具有现代水准的金融、通信、商贸、海关、检验检 疫、空港、口岸等设计一应俱全。 绵阳市通讯网络发达,水电气供应充足,垃圾 基本 实现无害化处理,空气质量优良,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 %。 绵阳先后被命名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绿化造林十佳城市、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和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示范城市。 项目所在的游仙区五个镇震前 交通设施 较 完善 ,能够满足过往行人车辆正常通行。 市政排水 设施 基本无相关规划,属于雨污合流、任意排放。 绵阳市“十一五”发展规划 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到 2020 年,全市生产总值在 2020 年基础上翻一番,将突破 850亿 元,年均增长 12%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15000 元以上,力争提前三年在 2020 年的基础上翻一番;财政总收入超过 80 亿元,年均增长 %以上;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 20%。 绵阳市游仙区城镇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一期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 8 科技城建设上台阶 到 2020 年,绵阳科技城生产总值将达到 600 亿元,人均 GDP 达到 6 万元,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 2020 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500 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 60%,军转民企业销售收入实现 50 亿元,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社会研发( Ramp。 D)经费投入占 GDP 比重达到 5%。 体制创新、对外开 放、教育事业与人才支撑、城市现代化水平、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上台阶。 产业优势更加突出 到 2020 年,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明显进展,农业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第一产业增加值将达到 150 亿元,年均增长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日益突出,工业增加值将达到 345 亿元,年均增长 16%以上,建成中国西部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中国重要的电子信息产品、新材料、生物和精细化工产品研发和生产基地。 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明显提高,第三产业增加值将达到 300 亿元,年均增长 %。 地 震灾情 “ ”特大地震基本参数 ( 1)发震时间: 2020 年 5 月 12 日 14 时 28 分。 ( 2)震中位置:微观震中为 : 北纬 31176。 0′,东经 103176。 4′,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宏观震中:北纬 31176。 47′,东经 103176。 27′,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县城。 ( 3)震级: MS 级。 ( 4)震源深度: 14Km。 此次汶川 级特大地震,发震断裂为龙门山主干断裂带的一次浅源地震。 游仙区位于扬子地块与此次地震龙门山主干断裂带的交接绵阳市游仙区城镇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一期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 9 地带,与宏观震中的直线距离仅 50 余公里。 在此次地震中,游仙区地震烈度 6~ 7 度 ,极重灾区达到 9 度。 大部分镇乡人员及财产损失十分严重。 这次地震是近代中国最强的一次大陆地震,其强度和烈度都超过了唐山大地震。 “ ”特大地震游仙地震灾区范围 ( 1)游仙区重灾区的范围 魏城、柏林、太平、朝真、凤凰、忠兴、云凤、街子、东林、新桥、石马、白蝉、玉河等 13 个镇乡,面积 513 平方公里。 ( 2)游仙区一般灾区的范围 观太、建华、东宣、梓棉、游仙、刘家、石板、徐家、小枧沟等9 个镇乡,涪江、富乐 2 个街道办事处,面积 460 平方公里。 本项目所在魏城、柏林、忠兴 3 镇属重灾区范围,游仙镇属一般灾区范围。 地震灾害损失情况 四川省汶川特大地震给游仙区的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大量的城乡住房、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生态环境、工商企业等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被国家确定为 41 个重灾县之一。 全区受灾面积 973 平方公里 ,受灾人口 万人 ,因灾死亡 72 人,失踪 16 人 ,受伤 482 人, 万人无家可归(含临时安置人员),全区直接经济损失 1823949 万元,其中区本级直接经济损失达(不含科学城办事处、仙海区、农科区和市属大中专院校及市属医疗机构) 1724648 万元。 万余户城乡居 民房屋损毁,面积达 万平方米(其中:农村房屋倒塌 万平方米,严重毁损 万平方米;城镇损毁房屋 67 万平方米,严重损毁 万平方米),经济损失 亿元;绵阳市游仙区城镇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一期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 10 受损学校 103 所,倒塌校舍面积 万平方米,教学设施设备 3500台(套),经济损失 亿元; 22 个乡镇卫生院、 3 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5 个直属卫生医疗机构和近 100 个村卫生站 万平方米的房屋受损,经济损失 亿元;受损企业 233 户,经济损失 亿元;道路损毁 369 公里,受损桥梁 32 座,经济损失 亿元;水利设施损毁严重,受损水库 106 座, 万人饮水困难,受损渠系 公里,小型蓄提水工程 539 处,山平塘 3978 口,堤防 公里,经济损失 亿元;农田基础设施和农作物损失严重,粮食作物受损 万亩、经济作物受损 万亩、牲畜死亡 77578 头(只),经济损失 亿元;城市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损毁 289 处,经济损失 亿元;生态资源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各类林木损毁面积 万平方米,生态环境体系受损严重。 项目各镇受灾情况: 魏城镇属游仙区重灾区,全镇受灾群众 43761 人,占全镇总人口的 %。 直接经济损失高达 亿元,约为全镇 2020 年 GDP 的 倍。 地震 造成 全 镇 26 人死亡,因灾受伤 249 人,其中重伤 92 人,从废墟中救出 15 人。 全镇城乡居民房屋毁损 183 万平方米, 80%以上的住房因灾无法居住。 倒房户 3772 户,危房户 9981 户。 工业企业厂房损毁面积 18660 平方米。 文教、卫生等其社会公用性用房共计受损 91961 平方米。 基础设施损失 也非常 严重。 损毁供排水管道损毁 千米;城镇天然气管道损毁 千米;市政道路损毁 千米;城镇桥梁损毁 2 座。 柏林 镇 属游仙区重灾区,全镇受灾群众 22920 人。 直接经济损失高达 亿元。 地震造成全镇 4 人死亡。 全镇城乡居民房屋毁损 绵阳市游仙区城镇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一期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 11 万平方米。 倒房户 3030 户,危房户 5438 户。 基础设施损失也非常严重 ,直接经济损失高达 719 万元。 忠兴镇属游仙区重灾区,全镇死亡 4 人(辖区 1 人,外地 3 人),受伤 30 人。 全镇直接经济损失达 亿元。 全镇共计 52307 间房屋中,其中全部倒塌 7928 间,严重损毁 18400 间,已形成危房 25979间。 政府办公楼、住宿楼整体裂缝、断层,无法使用;中、小学教学楼、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