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单管封隔器设计说明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胶筒)。 ( 4) 结构参数 根据《采油技术手册》 p640 表 841,以及封隔器的最大外径参数为∮115mm,选择封隔器型号:玉 757。 其 长胶筒和短胶筒的技术规范如下表 7 : 表 66 胶筒的技术规范 L l D d 长胶筒 95 65 115 74 高压单管封隔器设计 13 短胶筒 80 50 115 74 根据结构特征和压差求坐封 力 大量使用封隔器的经验表明,坐封载荷的大小取决于胶筒的结构,所承受的工作压差以及其他因数。 ( 1)计算封隔器胶筒的轴向相对变形 1  1222 oozooR R RRR  ( 61) 式中 oR 套管内径, oR =; 1R 胶筒外径, 1R =; oR 胶筒内径, oR =37mm。 可得 z = ( 2)胶筒的轴向压缩距离 h h=z H ( 62) 式中: z = H为三胶筒的总长度, H=270mm 由上可得,胶筒的轴向压缩距离 h= ( 3) 保证密封元件密封所需的总压缩力为 1 F=Fe+F△ p ( 63) 式中 Fe将密封元件压贴在接触套管所需的压缩力 ; F△ p在压差△ p 的作用下,为达到密封所要求的压缩力。 1) 求解将密封元件压贴在接触套管所需的压缩力 Fe  11 o oER RR   Fe=2 ( 64) 式中 E胶筒弹性模数, 由《机械设计手册》 10 上册第一分册 P4 表 17得: E= oR 套管内径, oR =; 1R 胶筒外径, 1R =。  泊松比,参见《压缩式缩径井封隔器胶筒的结构优化研究》 , 取: = 根据计算 可得 : Fe = 2) 求解在压差△ p的作用下,为达到密封所要求的压缩力 F△ p    2 2 2 2141P o o oozP R R R RFfR h= ( 65) 14 式中 oR 套管内径, oR =; 1R 胶筒外径, 1R =; oR 胶筒内径, oR =37mm; P 工作压差, P =50MPa; f 胶筒与套管内壁的摩擦系数, 参见《封隔器理论基础与应用》1 P41 取: f =; h 工作 胶筒的长度, h =80mm。 根据计算可得: PF = 由此可得出保证密封元件密封所需的总压缩力为 : F= 计算胶筒与 套 管间的接触应力 胶筒能够承受压力的多少取决于接触应力 rPw ,工作胶筒一般处于稳定 变形阶段,其接触应力 rPw 的计算公式由《压缩式封隔器胶筒耐温耐压浅析》 27 式( 12)可得:  r 12 2 2 22P 1 ( ) ( 1 ) ( )wz OOO O O OE R R RTP R R R R          ( 66) 式中 T = F=  泊松比,参见《压缩式缩径井封隔器胶筒的结构优化研究 》取: = E胶筒弹性模数,由《机械设计手册》上册第一分册 P4 表 17 得:E= zP 胶筒承受压差时高压端压力: zP =50MPa oR 、 oR 、 1R 取值同前 由此可得 : rPw = 查《机械设计手册》上册第一分册 P600 可得,橡胶的 扯断强度为,由此可看出 : rPw 所以胶筒能在井下正常工作。 确定 胶筒与套管内壁的 最大许用间隙 由《封隔器理论基础与应用》式 258 可得:    m a x 112()2 (1 0 0 )o ORuR R  ( 67) 式中  为弹性体许用相对轴向变形,取  =300 由此可得 maxou =,而本设计中的 ou = oR 1R = maxou ,选 取胶筒尺寸合高压单管封隔器设计 15 理。 确定中心管截面尺寸 ( 1)中心管材料的选择 根据《机械设计手册》上册第一分册 P479,选择中心管的材料为 35CrMo,并 可知该材料的屈服强度为。 ( 2) 安全 系数的选择 根据《 机械设计 》 18 教科书P 366,对用于材料均匀,载荷与应力计算精确时 S=~ ,由于封隔器的工作条件较恶劣,因此选取 S=。 ( 3)中心管的外径选择 由于在与封隔器胶筒重合的部分间有衬套, 胶筒内径为 74mm,则取中心管的外径为 68mm,即 bR。 ( 4)中心管内径的选择 根据中心管所受的轴向力和材料的屈服强度进行选择。  22SbaF (R R ) ( 68) 式中 aR中心管内半径 bR 中心管外半径 , bR =34mm  S 极限应力 则  S 的取值 由公式   SS S  确定,由前述取 S = MPa, S=。 可得 :  S = MPa,从而可得中心管的内径 aR ≤ 由于考虑到 中心管在工作中还存在其 他的因数力的影响,比如液体压力等,所以中心管的内径尽量取小一点,再根据中心管上端与上接头的连接是标准油管螺纹连接,查标准只有 2″ 的螺纹连接符合,同时根据封隔器的最小内径选择范围,选取中心管内径为 50mm,即 aR =25mm,这样中心管管壁厚为 9mm,对于其结构强度来讲应该是比较符合要求的。 所以取 aR =25mm。 液缸的缸壁厚度设计计算 ( 1)液缸材料的选取 根据《机械设计手册》上册第一分册 P479,选择液缸的材料为 35CrMo,并可知该材料的屈服强度为。 ( 2)液缸井下受力分析 根据液缸在井下的受力情况,液缸主要承受轴向 压力 ,以及液压对缸壁的剪切力,一般情况下取轴向压应力等于轴向拉应力。 16 ( 3) 液缸的截面尺寸确定 根据公式    221 C SFRR  ( 69) 式 中 1R封隔器最大外径, 1R =; CR 液缸的内径;  S 为极限应力,取值同前,  S = MPa。 从而求得液缸的内径 CR ≤。 由于考虑液缸的其他工作条件因数,以及环境因数, CR 应在不浪费材料和不影响封隔器正常工作的条件下尽量取小值 ,因此选取 CR =53mm,这样液缸的壁厚为 ,同时是比较合理的。 因此 取 CR =53mm。 衬套的尺寸确定 ( 1)衬套的材料选取 根据《机械设计手册》上册第一分册 P479,选择衬套的材料为 35CrMo,并可知该材料的屈服强度为。 ( 2)衬套的受力分析 由于衬套在封隔器中只起定位作用,主要作用是为解封方式提供了一个轨道,因此基本上不受力,只是在与上接头 接触 处承受一部分力。 ( 3)衬套在 与胶筒接触 处 的 截面 厚度 1 由于胶筒内径和中心管外径都已确定,则衬套在与胶筒接触处的截面厚度也随即确定为 ObRR  式中 OR胶筒内径, OR =37mm( 由于胶筒装入衬套中要撑大内径,所以取衬套外径为 38mm); bR 中心管外径, bR =34mm。 所以截面厚度  =4mm。 ( 4) 衬套在转折处的截面厚度 2 此处的截面厚度根据胶筒所受的坐封力来确定,由于衬套在轴向上受到的坐封力 F=,此作用力在该截面上产生剪力,因此根据剪应力计算公式来确定转折处截面厚度。 根据《工程力学》 19 教科书 P149:     ~ 。  S 的 取 值 由 公 式   SS S  确 定 , 由 前 述 取 S = MPa , S=。 得S = MPa,取 系数为 , 则  =。 高压单管封隔器设计 17 根据公式 FA,以及 22 eAR 式中 eR为危险截面处的半径,取 eR =38mm 则 2 ≥ ,根据其工作条件的复杂性,取 2 =10mm。 胶筒压 环的尺寸确定 ( 1)胶筒压环的 材料选取 根据《机械设计手册》上册第一分册 P479,选择衬套的材料为 35CrMo,并可知该材料的屈服强度为。 ( 2)压环的受力分析 压环主要受到来自轴向液缸施加的压力,因此压环承受压应力。 ( 3)确定压环的尺寸 由于压环是安装在衬套上,所以其内径 R=38mm,外径为封隔器的最大外径,取 R=。 ( 4) 确定 压环的截面 厚度尺寸 3 由( 2)分析可知,压环承受压应力,在塑性材料中,拉应力 =压应力。 效核其强度,根据公式:    221 SoFRR   ( 610) 式中 1R胶筒外径, 1R =; oR 胶筒内径, oR =37mm; F 坐封力, F =;  S 为极限应力,取值同前,  S = MPa 因此可得  221 oFRR  =<  S = MPa,结构合理,能在高压下正常工作。 截面厚度尺寸 3 =20mm。 隔环的结构设计 隔环的结构设计参见《采油技术手册》 7 P640,由于胶筒在工作密封时会有向两端溢出现象,作为三个胶筒的中间分隔件 隔环,此时为了防止对胶筒端部的损坏,应将隔环的圆周方向上设计成弧状,取隔环厚度为 10mm,则隔环的圆周方向设计为半径为 5mm 的半圆状,从而可延长密封件的寿命。 中心管上节流小孔的尺寸设计 ( 1)根据伯努利方程 221 1 2 2fP V P V gh    ( 611) 18 中心管节流小孔简图如下:由于 P1是来自 外部的上压, 相对而言,中心管长度 D1 孔口直径,则 断面 11 流速 1V 孔口处流速 2V , 1V 可忽略不计。 不计管路损失,则有 (公式见《液压传动气压传动》 16 P40 ( 253)) : 2 2/VV C P  ( 612) 其中 11 ( / )V a o oiC ld      根据该书 P35 取  均为 , ol =9mm, 图 61 节流小孔简图 则 VC =。 由上可得 2V =则液缸要求的流量为: 22qV A, 由计算可得 2q = 310 m/s。 ( 2) 负载要求液缸内的压力为: /P F A ( 613) 其中 F=; A= 22(53 37 )  = 2mm 则 P=。 ( 3)地面提供压力的泵采用水力活塞泵,参见《采油技术手册》 7 P245 表245,选取类型为 SHB 43 43  ,其额定冲数时理论排量为 60( 3m /日),以每天工作 8 小时计算,其泵的流量为 q =2 310 m/s ( 4)通过小孔的流量 为: Tq =q 2q =2 310 m/ 310 m/s= 310 m/s 通过小孔的流量由式( 254)可得 : 2/T g Oq C A P  ( 614) 所以小孔开口面积为 OA = 2mm ,由此可得出节流口的半径为。 防坐螺钉的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