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基坑毕业设计新沪路站基坑围护结构与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围护结构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施工监测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地下水控制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5 工程实例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工程概况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基坑范围内各土层特性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淤泥质粘土条件下深基坑施工原则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主要施工技术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结论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6 结语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翻译部分 翻译原文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中文翻译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致 谢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附 表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一部分 新沪路站基坑围护结构设计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1 页 1 工程概况 上海轨道交通七号线工程从市区的西北部穿越中心城区,至浦东的西南地区 (龙阳路 ),途径宝山、普陀、静安、徐汇和浦东新区等五个主要城区,线路全长约 34km,共设28座车站。 新沪路站其主体结构全长 ,为地下二层车站。 车站基坑包括标准段和南北两端头井,标准段净宽 ,端头井净宽 ,站中心覆土 ,标准段基坑开挖深度约 ,端头 井基坑开挖深度约。 工程地质 根据地勘资料,地面标高一般在 ~ 之间,各个土层的分部如下: ① 1 填土:杂~黄褐色,很湿,松散,主要为混凝土地坪、碎石、煤渣等。 ① 2 滨土:灰黑色,饱和,松散,含多量黑色有机质,夹碎砖、碎石等建筑垃圾。 在暗滨区域分布。 ② 1 粉质粘土:褐黄~灰黄色,湿~很湿,可塑~软塑,中等压缩性,含氧化铁斑点及铁锰质结核,随深度增加土性渐变软。 无摇震反应,土面较光滑,韧性中等~高等,干强度中等~高等。 ② 31 砂质粉土:灰色,饱和,松散中等压缩性,含云母、有 机质,夹粘质粉土、薄层粉砂及淤泥质粉质粘土,土质不均匀。 摇震反应快,土面粗糙,韧性低等~中等,干强度低等~中等。 ③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饱和,流塑,高等压缩性,含云母、有机质,夹薄层粉性土,土质不均匀。 摇震反应很慢,土面较粗糙,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 ④淤泥质粘土:灰色,饱和,流塑,高等压缩性,含云母、有机质及少量贝壳碎屑,夹少量薄层粉砂,土质均匀。 无摇震反应,土面光滑有油脂光泽,韧性高等,干强度高等。 ⑤ 1 粘土:褐灰色,很湿,软塑,高等压缩性,含云母、有机质,夹少量泥钙质结核、半腐芦苇根茎。 无摇震反应, 土面光滑,韧性高等,干强度高等。 ⑥粉质粘土:暗绿~草黄色,湿~很湿,可塑~硬塑,中等压缩性,含氧化铁斑点及铁锰质结核,夹少量灰白色高岭土,下部夹粘质粉土。 无摇震反应,土面较光滑,韧性中等~高等,干强度中等~高等。 ⑦ 11 砂质粉土:草黄色,饱和,中密度,中等压缩性,含云母、少量氧化铁条纹,夹粉砂。 摇震反应快,土面粗糙,韧性低等,无干强度。 ⑦ 12粉砂:草黄~灰色,饱和,中密度,中等压缩性,含云母,夹粉性土。 ⑧粘土:灰色,湿~稍湿,可塑~软塑,中等压缩性,含云母、有机质,夹少量薄层粉砂。 上部夹较多量薄层 粉性土。 无摇震反应,土面光滑有油脂光泽,韧性高等,干强度高等。 ⑧ 22 粉砂夹粉质粘土:灰色,饱和,中密~密实,中等压缩性,含云母,夹薄层粘性土及粉性土,土质不均匀。 ⑨粉砂:青灰色,饱和,密实,中等~低等压缩性,颗粒组成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2 页 云母等,局部夹少量薄层粉质粘土与粉性土。 ⑨夹粉质粘土:灰色,湿,可塑,中等压缩性,含云母,夹薄层粉砂,局部分布。 无摇震反应,土面较光滑,韧性中等 ~高等,干强度中等~高等。 各土层的物理力学参数见表。 表 各土层的物理 力学参数 土层 编号 重度 γ ( kN /m3) 粘聚力 C ( kPa ) 摩擦角φ (度 ) 北端 头井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第五段 对应截面地墙所穿越的各土层厚度 ( m) ① 1 21 ① 2 21 ② 1 24 ② 31 6 ③ 11 ④ 14 ⑤ 1 17 ⑥ 47 ⑦ 11 2 ⑦ 12 0 ⑧ 1 23 ⑧ 22 4 ⑨ 0 ⑨ 夹 23 根据地质资料,地下墙围护范围内的⑥粉质粘土,⑦ 11 砂质粉土,⑦ 12 粉砂等均土层 编号 重度 γ ( kN /m3) 粘聚力 ( kPa ) 摩擦角 φ (度 ) 第六段 第七段 第八段 第九段 第十段 第十一段 南端头井 对应截面地墙所穿越的各土层厚度( m) ① 1 21 ① 2 21 ② 1 24 ② 31 6 ③ 11 ④ 14 ⑤ 1 17 ⑥ 47 ⑦ 11 2 ⑦ 12 0 ⑧ 1 23 ⑧ 22 4 ⑨ 0 ⑨夹 23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3 页 呈粉性,容易出现坍方。 车站基坑底主要位于④淤泥质粘土中,这一层含水量比较大,呈流塑,高压缩性。 水文地质 工程拟建场地地下水主要有浅部土层的潜水和深部 粉性土层的承压水,根据勘测资料,潜水水位埋深 ~ ,通过现场试验测得第 ⑦ 1 层承压水水位埋深为 ~,而车站基坑的开挖深度为 ~ ,根据地勘资料,本车站坑底开挖面以下至承压水含水层顶板间覆盖土的自重应力与承压水压力比为 ,故需要考虑基坑开挖时承压水层突涌问题。 因而,本车站基坑施工时,为了防止承压水突涌,保证基坑开挖的安全,需要降 ⑦ 1层 承压水。 为了满足车站结构抗浮的要求,设计设置了钻孔灌注桩,锚入底板,一方面可以作为支撑的中间支撑桩,一方面起到抗浮的要求。 周围建筑 车站主体西侧的北端是复星花园,有七幢 6层砖混结构的民房,西侧的南端是华欣苑和九百家居,华欣苑有四幢 3层和一幢 2 层民居将拆除,另有四幢 3层民居均基坑比较近。 根据招标文件要求,复星花园中有三幢 6 层民房,离主基坑最近的一幢不足 10 米;华欣苑中三幢 3层民居最近点离基坑不足 5米,在车站 2号出入口离九百家居仅 米,该房屋为三层框架结构。 周边市政管线 该站在主体结 构施工时,管线的影响均较大,有大量管线需要搬迁,该影响和搬迁的管线如表 4所示。 表 4 主体结构施工时主要管线 序号 管线种类 管径 ( mm) /规格 埋深( m) 位置和范围 备注 1. 雨水 砼 600 西侧机动车道下 基坑东侧 2. 上水 铁 1200 西侧非机动车道下 基坑内 3. 上水 铁 300 西侧非机动车道下 基坑内 4. 联通 24孔 西侧绿化内 基坑内,预留 6. 军用 缆 2根 西侧绿化内 基坑内 7. 电话 24孔 西侧绿化内 基坑内 8. 电力 2根 西侧绿化内 基坑内 9. 上水 铁 50 西侧绿化内 基坑内 在施工前,以上在车站基坑内的管线,考虑管线搬迁,在基坑边的管线,考虑保护。 社会交通 本标段工程主要沿沪太路布置,车站一般都位于沪太路西侧的绿化带下。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和多次的现场踏勘,各车站的交通现状如下: 车站的东侧紧挨沪太路,横穿行知路和新沪路。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4 页 行知路位于车站中部,道路宽度 21 米,设机动车双向 3 车道。 新沪路位于车站南端的,设双向 2 车道,沪太支路设双向 2车道。 在 施工期间,要对行知路进行翻交,合理组织交通,保证现有的交通通行能边,坚持“占一还一”原则。 2 设计依据和设计标准 工程设计依据 2 标段土建施工招标文件和招标文件。 2 标段土建施工招标图及施工图。 上海市轨道交通七号线( M7 线) — 新沪路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有关新沪路站的现场条件及施工用地范围平面图; 有关新沪路站的阶段施工交通组织平面图; 有关新沪路站的地下综合管线图。 : ( 1)相关设计、业主、监理要 求的规范以及招标设计文件和设计图纸中提出的其它技术规范和标准; ( 2)《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20); ( 3)《上海市基坑工程设计规程》( DBJ08- 61- 97); ( 4)《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J108- 2020); ( 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 2020); ( 6)《上海地铁基坑工程施工规程》 (SZ082020); ( 7)《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DGJ08— 37— 2020); ( 8)《基坑工程施工手册》 ( 9)《基坑工程手册》 ( 10)《地基加固规范》 ( 11) 现行的国家及上海市颁发的其他技术规范和标准。 基坑工程等级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