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武东站轨道工程改造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选定 预铺道岔位置进行现场勘查,根据 现场具体情况, 按道岔的长、宽确定预铺方案。 当组装道岔的位置较宽裕时,施 工时只作横移,不作纵移,在困难地段,点内进行纵移。 计划纵移的道岔预铺位置 要 错开既有道岔位置,以避免干扰施工。 同方向连续纵移的道岔,不超过 3 组;咽喉区如有平行的牵出线或专用线,应尽可能利用其纵移,在封闭点内只作横移。 如站内某轨道能暂时封闭,作为预铺道岔位置,则可大大减少预铺道岔组装平台的工作量。 每组道岔要点施工 前,应 单独编制点前施工方案。 . 平台组装要求 搭设组装平台的总要求是 : 组装平台要搭设平稳,组装后道岔不侵入界限。 组装平台的技术要求如下: 1. 由于道岔重量大,因此平台搭设必须平稳牢固,能承受道岔重量及起道 机升降道岔时局部 施加的外力,保证施工 操作 时 安全、方便。 2. 平台必须平整,使预铺的整组道岔 水平 良好。 平台采用 旧 木枕搭成枕木垛,平台顶面一般 用钢轨铺设两根通长 的导轨。 搭设 的平台要 兼顾道 12 岔平移时横向导轨的安装和拆卸。 3. 平台高度必须适宜, 保证 横移和纵移方便。 . 道岔上台组装 将岔枕吊运到平台轨上,按编号顺序摆放,并使直轨外侧在一条直线上。 将垫板、滑床板、胶垫按照道岔铺设图摆放 安装到位,按顺序将道岔钢轨 由转辙部分向后顺序铺设 、 连接后安装扣件。 先 拧紧 直股方向和导曲线上股轨枕螺栓 , 在各部轨距符合标准后,再拧紧下股轨枕螺栓。 同 时,配合电务部门安装转换设备和外锁闭装置,并进行调试。 . 道岔 预铺 注意事项 1. 预铺道岔必须 摆 正,道岔的直股一般平行于既有道岔直股。 根据铺设时的钢轨温度,通过计算设置轨缝。 岔枕 就位 时,先在钢轨直股上画上间隔标志,要求岔枕偏斜不得超过 20mm。 道岔预铺后,各部尺寸要在轨腰上标 示 清楚。 2. 摆设岔枕时,不得用撬棍插入岔枕的螺旋钉孔内,以免损坏套管。 3. 电务转换设备及杆件应安装在特制的钢岔枕内,安装时要上好双向绝缘。 绝缘接头的轨距挡板及弹条应进行处理,以避免联电。 4. 现场预铺要注意检查尖轨与基本轨密贴情况,确认尖轨在轨头刨切范 围内与基本轨之间缝隙小于 1mm,才允许安装电务设备。 5. 尖轨跟部采用限位器结构 , 有缝道岔限位器可以限制钢轨爬行。 在试铺时,要求限位器前后缝隙控制在( 7177。 ) mm 范围内。 . 扣件及垫板安装要求及注意事项 1. 先放好轨下胶垫,再按设计要求在钢轨工作边一侧安放 13轨距块,在非工作边一侧安放 11轨距块,要求轨距块不顶住胶垫或胶板。 个别轨距块不能安装时,应打磨后再安装。 2. 滑床板与护轨垫板安装弹片时,要注意区分弹片的正反面。 正面(小 13 斜坡一面)朝上置于台板槽内,将销钉表面涂油后穿入滑床台(或台板)侧面钉孔,用手锤敲击钉头 ,使其就位。 安装转辙器钢枕滑床台的销钉应由外往里装,以免碰上电务 连接 杆的接头铁。 3. 混凝土岔枕套管内应涂以黄油,以防螺栓锈蚀。 螺栓不得用锤 重力击 打,以免伤害套管。 4. 道岔采用防松螺母,要按操作顺序及要求拧紧。 预铺道岔要按标准验收,以确保道岔 安装 质量。 . 道床处理 为防止 交付运营 使用 后 出现翻浆冒泥 等病害 , 施工中必须认真做好 既有 道岔换碴工作。 既有道岔 道床脏污较为严重的,必须更换道 床。 在更换道岔之前已更换了部分一级道碴的,当旧岔枕搬走后,可先 扒石碴控制标高,之后整平石碴即可;如果事先未更换一级道碴,则施工时先要将石灰岩 道碴清理出去,再换入一级道碴。 更换道岔的深度,由新岔枕底向下,有垫层时为 250mm,无垫层时为 300mm。 每组道岔需要更换道碴约 100~120m3, 由于工作量大,占用施工时间长,因而换碴施工时要精心组织, 让现场施工人员 明确旧道碴往哪里运,新道碴从哪里来,要 防止新、旧道碴相混。 与此同时,安排人力更换岔后的长岔枕。 . 道岔纵横移位 . 道岔横移推进 当预铺条件较好,组装的新道岔正对铺设位置时,采用整组横向移动的方法横移。 施工时,先在新道岔下布置好横向 长钢 轨 6~ 8 根,并使其伸到就位道岔的道碴上 , 为使新道岔横移省力,走 行轨面向 既有线侧 一般设 5%~ 6%的下坡。 用 液压千斤顶 抬起道岔,上好滑轮小车,使其落到横向走行轨上,道岔钢轨与 滑轮小车 之间的间隙用枕木楔紧。 道岔就位时,施工 人员 应 听 14 从施工负责人的指挥,将道岔横向 推进 到位。 推进 过程中要注意缓慢移动,避免发生道岔偏移,影响就位。 . 道岔 利用既有线推进 当道岔预铺在路肩上时, 一般距铺设位置较远,近的几十米,远的上百米, 可 在 道岔就位 道床上摆上木枕,铺好纵向走行轨, 走行轨要尽量搭得低一些,以便为道岔落道创造条件 , 并与线路钢轨连接。 先把新道岔横移到纵向走行轨上,拆下横向走行轨,用压机抬起道 岔,上好纵向走行滑轮小车, 将 整组道岔缓慢、平稳地推拉至铺设位置的前端或后端 , 新道岔就可沿新铺走行轨纵向移动到设计岔位。 纵移道岔时要注意信号机、电务配线箱等建筑物障碍,特别是新道岔转辙机不得侵入界限。 . 落 岔 就位 道岔 推进 到位后 ,先用起道机把道岔少量抬起,将道岔支撑在多个用双墩搭成的小木垛上,然后撤除小车和临时 滑轨 ,分层下落。 为防止道岔突然坍落伤人,落岔时要特别强调,起道机必须同起同落,严禁“放炮”。 . 道岔联结 道岔落地后,一般只进行少量横向拨移,即可与前后钢轨合拢。 因某种原因一次不能就位时,则需纠偏。 纠偏分 横向纠偏和纵向纠偏。 . 纠偏原则 先横向纠偏,后纵向纠偏。 . 纠偏措施 1. 对直接落到碴面的道岔局部进行横向纠偏,使落到碴面的道岔端部与其引轨纵向对好位。 2. 用起道机抬起道岔排进行纵向纠偏,使道岔纵向到位(若有一个接头未到位,无法上夹板时,待岔排另一部分横向纠偏到位,道岔方向拨好 15 后即刻解决)。 3. 纵向纠偏到位后,撤除起道机 将 道岔全部落至 道 碴面,此时对岔排另一端进行横向纠偏,就位后上好夹板及螺栓。 . 收尾工作 道岔前后合拢后,上好接头夹板 、 绝缘接头,打好接续线。 为保证道岔前后平顺,道岔前后引轨要用一根新钢轨进行过渡。 两正线间的渡线一般用胶接绝缘轨;道岔曲股与岔后 50kg/m 钢轨联结时,用异型轨过渡。 混凝土岔枕道岔的前后轨枕,需用 Ⅲ 型混凝土枕过渡,两端各铺设 50根,道岔与道岔间距离在 150m 以内时,应以Ⅲ型混凝土枕连通,轨枕间隔为 600mm;木岔枕道岔前后轨枕,需铺设大断面木枕( 260mm 160mm)过渡,铺设标准与Ⅲ型混凝土枕相同。 . 整修调试 道岔连接后,要抓紧回填 道碴 、起道捣固、拨道等整修调试工作,使线路尽快达到列车 放行 条件。 . 起道捣固 待道岔铺设到正确位置后,立即组织人力回填道碴,进行全部起道捣固。 捣固时,要求道碴 充足,必须采用手提电捣或捣固 棒等机械捣固,禁止用手镐捣固。 捣固时,一般先捣固整修转辙部分, 为电务调试争取时间。 . 拨正方向 道岔起道捣固后,局部方向发生变化时,可用齿条起道机拨道,使道岔方向达到规定要求。 . 整修配件,清理道床 道岔起道捣固后,对道岔各部配件要全面检查一遍,特别 是 转辙部分和可动心轨部分, 如 发现脱落、松动的,要抓紧进行整修。 可动心轨跟部 16 和长翼轨联结的六条间隔铁螺栓,扭矩要求达到 700~ 900N m,以确保每个配件处于有效状态。 对捣固、拨道后的道床,要 均匀 修整 一遍 ,使其成为标准断面, 做到外观美观。 . 电务调试 待道岔转辙部分起道整修完毕后,电务调试可与工务工作平行进行。 工务配合 1~ 2 人。 由于道岔预铺时电务已进行了初步调试,上道后的调试工作一般用时 30~ 60min。 . 检查 验收 在开通线路前,对道岔各部尺寸包括轨距、水平、高低、方向、支距、各部间隔逐项检查,并做好记录。 对超限 位置 ,组织人力及时进行整修。 相关检查项目及允许偏差见下表: 有缝道岔允许偏差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正线、到发线 其他站线 1 道岔方向 直线( 10m 弦量)( mm) 4 6 导曲线支距( mm) 177。 2 2 轨距 尖轨尖端( mm) 177。 1 其它部位( mm) + 3 - 2 3 轨距加宽 及递减 尖轨尖端至基本轨接头(‰) 按设计图 尖轨跟端(直向)向辙叉方向递减距离( m) 按设计图 导曲线向前及 向后递减距离 直尖轨( m) 按设计图 曲尖轨( m) 按设计图 4 尖轨非工作边最小轮缘槽( mm) - 2 17 5 顶铁与尖轨或可动心轨轨腰的间隙( mm) ≤ 1 6 尖轨跟端非工作边与基本轨工作边开口距离( mm) 177。 1 7 轮缘槽宽度( mm) + 3 - 1 8 接头 错牙、错台( mm) ≤ 1 ≤ 2 头尾接头相错量( mm) ≤ 15 ≤ 20 轨缝实测平均值与设计值差( mm) 177。 2 9 岔枕间距、偏斜( mm) 177。 20 10 尖轨尖端相错量( mm) ≤ 10 . 线路开通 当道岔达到放行列车条件后,施工 负责 人向行调要线路开通命令。 . 压道车种类、慢行速度及时间 开通后第一列压道车应为货车,以速度 25km/h 的速度通过施工现场。 此后的列车慢行时间、速度,根据各铁路局的规定执行。 . 慢行期间人员值班及职责 提速道岔开通后,由于道床松软,道岔几何尺寸变化大,因此在整个慢行运营期间,工程、工务、电务、车 务均应设专人昼夜值班。 工务、工程值班人员的职责是:加强对新铺道岔的检查,对设备变化较大的处所,及时组织人力整修;尤其要捣固好钢岔枕,使其基础尽快稳定;对松动螺栓进行复拧;同时,如有尖轨转换、轨道电路等电务设备故障,要积极配合排除。 7. 质量目标、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 质量目标 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按照国家、铁道部现行的技术标准规范和设计图纸施工,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杜绝工程质量事故的 18 发生,确保工程达到国家、铁道部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及设计要求,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 100%。 . 质量保证体系 本工程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副经理、总工程师为副组长,各专业工程师为组员的施工质量管理小组,其主要职责是:按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理》确定施工单位的职责,加强对施工质量工作的领导,保证质量管理体系能够有效运作。 质量管理 框图 见 下 页 图 示。 . 质量保证措施 1. 实行项目经理质量总负责,质检工程师专职监察体制。 2. 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 坚持“谁管生产,谁管质量;谁施工,谁负责质量;谁操作,谁保证质量”的质量管理原则 3. 狠抓基础工作和标准化作业,推行全面质量管理。 (1)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 ,质检工程师有权行使验工计价否 决权、质量问题停工权。 (2)技术人员了解设计意图及现场条件,严格按图纸施工。 (3)施工过程中,接受监理工程师的监督。 每道工序完成并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才转入下一工序施工。 (4)贯彻以自检为基础的自检、复检、专检的“三检”制度,严格现场质量检查工作,实行质量否决制。 (5)建立分级检查和验收制度,包括实施过程中的中间检查,工序质量控制。 (6)建立技术交底制度。 开工前进行总技术交底,单项工程开工前进行详细技术交底,所有技术交底必须以书面形式进行,未经技术交底,不得施工。 19 质量管理保证体系 施工作业队 经理:罗利成 书记:李林波 中铁七局集团货外项目分部第二项目分部 副经理:徐学斌 总工程师:王殿明 总会计师:熊本华 王 倩 工序控制 杨先忠 材料质量 杨先忠 机械设备 蔡太平 人员培训 李晓毅 编制方案 李华驹 检验评定 王远红 测量放线 聂林银 试验检验 李 佳 资料管理 20 质 量管理工作流程图 合同文件 组织机构 质量计划 质量方针、目标、措施 图纸审核 施工组织设计 变更设计资料 合格、有效标识 施工方案计划 劳力计划 考核、评审 教育、培训 进度计划 物资、机械设备使用及采购计划 采 购 进货检验及评定 合格有效标识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检验批、 分项、分部工程 检验评定 进度、检测 施工检验及试验控制 检验、试验、计量、测量设 备状态控制 搬运 . 贮存 . 包装 .防护和交付质量控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