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锋铝业厂区办公大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方案 一、 钢筋工程 ( 一 ) 、钢筋 一)材料 钢筋工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分项工程,它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将直 接影响结构的安全,在施工中必须加强对钢筋原材料的检验与保管。 砼结构中所使用的钢筋,都必须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实验报告单,每捆(盘)钢筋均必须有标牌,进场时按罐(批)及直径分批验收,每批重量不超过 60t,验收的内容包括查对标牌、外观检查,并抽样送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钢筋运至施工现场后,严格按批分等级、牌号、直径、长度挂牌存放保管,并注明数量,以免混淆,且不得与酸、盐、油等物品堆放在一起,堆放钢筋地点附近也不得有有害气体,以免腐蚀钢筋。 钢筋设专人管理,建立严格的验收、保管与领取的管理制度。 二)钢筋的配料与代换 钢筋配料是钢筋加工成型之前一项重要的工作,配料时必须依据配筋图,同时也要符合规范要求。 在设计图纸中,若钢筋配置的细节问题没有注明时,按构造要求处理。 配料计算时,必须考虑钢筋的形状和尺寸在满足设计要求 的前提下要有利于加工安装。 配料时,还要考虑施工中需要的附加钢筋(如各种撑脚、撑铁等)。 当施工中遇到钢筋品种或规格与设计不符需进行钢筋代换时,必须满足等强度代换原则或等面积代换原则,当构件受裂缝宽度或挠度控制时,代换后应进行裂缝宽度或挠度验算,同时还必须满足下列要求 : 满足锚固的要求; 钢筋之间的净距必 须满足规范要求; 应满足钢筋的最大间距与最小根数要求。 三)钢筋加工 钢筋在按设计成型之前,必须经过除锈、调直、切断、弯曲成型等加工过程。 所有钢筋的半成品加工均在现场钢筋车间统一进行。 制作时先按料单放样,试制合格后才能成批生产。 为确保加工的几何尺寸准确,同批材料操作人员无特殊情况不得更换,特别是钢箍和弯起钢筋尤为重要,所制作的钢筋形状要准确,无翘曲现象。 钢筋末端弯钩的弯心净空直径不小于钢筋直径的,钢筋弯起点处不得有裂痕。 所加工的半成品应按规格、数量分类堆放,车间设专人对加工完的半成品挂牌登 记,统一发放,在下料前应对照料单合理编排,严禁长材短用,做到物尽所用,减小浪费。 钢筋加工质量标准应符合设计的规范要求。 四)钢筋焊接 根据设计抗震规范要求,本工程钢筋的连接方式为 : 柱采用电渣压力焊; 基础梁、框架梁、连梁的纵向受力筋采用闪光对焊; 其余部位采用搭接接头。 闪光对焊在现场车间统一加工,对焊前应先清除钢筋端头约 150㎜范围内的铁锈、污泥等,以免在夹具和钢筋间因接触不良而引起“打火”。 钢筋的端 头若有弯曲,应予以调直或切除。 焊接完毕后,应待接头处由白红色变为黑红色时才能松开夹具,平稳地取出钢筋,以 免引起接头弯曲。 当调换焊工或更换焊接钢筋的规格品种时,应先对制作对焊试件进行冷弯试验。 本工程采用电渣压力焊直接引弧法。 操作时,先将上钢筋与下钢筋接触,通电后,即将上钢筋提升 2~ 4㎜引弧,然后连续缓提几毫米,使电弧稳定燃烧。 之后,随着钢筋的熔化,上钢筋逐渐插入渣池中,此时电弧熄灭,转为电渣过程,焊接电源通过渣池而产生大量的电阻热,使钢筋端部继续熔化,钢筋端部熔化到一定程度时,在切断电源的同时,迅速顶压,持续几秒钟,方可松开操作杆。 五)钢筋绑扎 由于本工程的单体较多,单层面积大,技术复杂,工期紧,施工中必 须制定一套合理的绑扎安装顺序,根据具体情况,每一层的钢筋绑扎安装顺序拟定为 : 检查、校正柱的竖向钢筋→竖向钢筋接长→柱钢箍绑扎→主框架梁、次框架梁、主次梁、次次梁绑扎→板筋绑扎。 钢筋绑扎前,应核对成品钢筋的钢号、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是否与料单、料牌相符,准备好控制砼保护层的水泥砂浆垫块,在模板上画出板、墙的钢筋布置线。 当梁、板、柱等类型较多时,为避免混乱和差错,对各种型号构件的钢筋规格、形状和数量,应在模板上分别注明。 对绑扎形式复杂的结构部位,应先确定钢筋穿插就位的顺序,并与木工联系讨论支模和钢筋的先后 顺序,以减小绑扎困难。 柱钢筋除电渣压力焊连接外,均采用一层一搭接,搭接位置在上层顶板面上,其伸出板长度不应小于 800㎜,接头在任意截面的数量不得超过该截面面积的 50%。 梁板的面筋可在跨度中间三分之一范围内搭接,底筋可在支座处跨度三分之一范围内搭接,钢筋的搭接长度及锚固长度根据施工图纸要求,和满足 11G1011图集要求。 柱的箍筋采用封闭箍,因而在竖向钢筋接长前先将箍筋套入柱,然后再接长钢筋绑扎成型。 若遇到主次梁相交,则次梁的上下排主筋分别放置在主梁的上、下排主筋之上;当有梁与柱、墙外皮平齐时,梁外侧的纵 向钢筋应置于柱墙主筋的内侧,此时将梁外侧纵向钢筋端部稍作弯曲伸入柱墙内。 对于配有双面钢筋的构件(如墙、板等),除注明外,均应加支撑筋或拉筋。 按@ 600呈梅花型设置,直径采用φ 8或φ 10,以保证两层钢筋网间距或两层钢筋网的位置。 为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保护层的垫块应采用比结构高一强度等级的细石砼,制作成符合保护层厚度要求的 15㎜、 25㎜、 35㎜不同厚度的小方块,梁的垫块在扎梁筋前放于梁底模上,梁的主筋与墙柱竖向、水平向主筋穿插位置要正确,尽量避免左右方(或上下方)错位而造成砼保护层过厚。 柱和墙体、洞侧壁的垫块 在封模 前绑在其钢筋上,墙体采用长度与墙厚一致的细石砼条放在墙体钢筋上,除控制钢筋的保护层外,还起控制墙厚的作用。 板筋控制是在板底钢筋绑扎完后,放置马凳(马凳用 2500㎜φ 12钢筋与相应板厚要求的“八”字形脚焊在一起),一方面控制板筋位置,另一方面防止板筋被踩塌。 如板面筋为双层双向满铺,则马凳沿受力方向通长布置,并间隔 600㎜又通长布置,如板面筋为沿梁方向部设的支座负筋,则马凳也沿梁的方向通长布置,确保板筋的施工质量。 梁板钢筋绑扎完后,应利用测设的红三角进行控制梁板上层钢筋保护层,另外在浇注砼前,应垫好底筋 的垫块。 当梁的纵向受力钢筋有两排或多排时,为保证施工进度及施工质量,本工程在两排钢筋之间垫以和受力钢筋相同的钢筋垫块,且保证两根钢筋之间的距离不小于 25㎜,钢筋垫块的布置间距为@ 2020。 六) 、钢筋制作 钢筋加工制作时,要将钢筋加工下料表与设计图复核,检查下料表是否有错误和遗漏,对每种钢筋要按下料表检查是否达到要求,经过这两道检查后,再按下料表放出实样,试制合格后方可成批制作,加工好的钢筋要挂牌 堆放整齐有序。 施工中如需要钢筋代换时,必须先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和代换材料性能,严格遵守现行钢筋混凝土设计规范的 各种规定,并不得以等面积的高强度钢筋代换低强度的钢筋。 凡重要部位的钢筋代换,须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并有书面通知时方可代换。 钢筋表面应洁净,粘着的油污、泥土、浮锈使用前必须清理干净,可结合冷拉工艺除锈。 钢筋调直,可用机械或人工调直。 经调直后的钢筋不得有局部弯曲、死弯、小波浪形,其表面伤痕不应使钢筋截面减小 5%。 钢筋切断应根据钢筋号、直径、长度和数量,长短搭配,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尽量减少和缩短钢筋短头,以节约钢材。 钢筋弯钩或弯曲 : 1)钢筋弯钩。 形式有三种,分别为半圆弯钩、直弯钩及斜弯 钩。 钢筋弯曲后,弯曲处内皮收缩。 外皮延伸、轴线长度不变,弯曲处形成圆弧,弯起后尺寸不大于下料尺寸,应考虑弯曲调整值。 钢筋弯心直径为 ,平直部分为 3d。 钢筋弯钩增加长度的理论计算值 :对装半圆弯钩为 ,对直弯钩为 ,对斜弯钩为。 2)弯起钢筋 :中间部位弯折处的弯曲直径 D,不小于钢筋直径的 5倍。 3)箍筋 :箍筋的未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箍筋调整值 ,即为弯钩增加长度和弯曲调整值两项之差或和,根据箍筋量外包尺寸或内皮尺寸而定。 4)钢筋下料长度应根据构件尺寸、混凝土保护层厚 度、钢筋弯曲调整值和弯钩增加长度等规定综合考虑。 A、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一保护层厚度十弯钩增加长度 B、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十斜弯长度一弯曲调整值十弯钩增加长 度 C、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内周长十箍筋调整值十弯钩增加长度 七) 、钢筋安装 钢筋绑扎前先认真熟悉图纸,检查配料表与图纸,设计是否有出入,仔细检查成品尺寸、形状是否与下料表相符。 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绑扎。 采用 20#铁丝绑扎直径 12以上钢筋, 22#铁丝绑扎直径 10以下钢筋。 A、 承台钢筋绑扎 施工前弹出钢筋位置线,以确保钢筋绑扎后位置的正确 性。 先绑扎承台、地梁钢筋,绑扎时用 48*,成型后拆除。 承台、地梁钢筋绑扎完成后,按弹出的底板钢筋位置线,先铺底板下层钢筋,根据底板受力情况,底板面筋应放在地梁主筋下面。 钢筋绑扎时,靠近外围两行的相交点每点都绑扎,中间部分可梅花型绑扎,双向受力钢筋应满绑。 底排筋用 C35混凝土垫块垫起,间距 800,梅花状布置,确保保护层厚度。 绑扎完下层钢筋后,摆放钢筋马凳,底部与下层筋点焊固定,在马凳上纵向或横向固定定位钢筋, 20@ 1000,然后再绑扎上层钢筋如图 9“钢筋 支撑图”。 B、 柱 竖向钢筋的弯钩应朝向柱心,角部钢筋的弯钩平面与模板面夹角,对矩形柱应为 45176。 角,截面小的柱,用插入振动器时,弯钩和模板所成的角度不小于 15176。 箍筋的接头应交错排列垂直放置;箍筋转角与竖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箍筋平直部分与竖向钢筋交叉点可每隔一根互成梅花式扎牢)。 绑扎箍筋时,铁线扣要相互成八字形绑扎。 柱筋绑扎时应吊线控制垂直度,并严格控制主筋间距。 柱筋搭接处的箍筋及柱立筋应满扎,其余可梅花点绑扎。 当梁高范围内柱(墙)纵筋斜度 b/a≤ 1/6时,可不设接头插筋;当 b/a> 1/6时,应增设上下柱(墙)纵筋的连接插筋,锚入柱(墙)内,如图 1。 图 1 变截面柱施工 下层柱的竖向钢筋露出楼面部分,宜用工具或柱箍将其收进一个柱筋直径,以利上层柱的钢筋搭接,并与上层梁板筋焊接如图 2,当上下层柱截面有变化时,其下层柱钢筋的露出部分,必须在绑扎梁钢筋之前,先行收分准确。 φ12 井型箍筋与粱板筋焊接点焊承台底板底面楼板顶面φ12 井型箍筋与粱板筋焊接图 2 柱筋定位图 C、 梁与板 纵向受力钢筋出现双层或多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 应垫以直径 25㎜的短钢筋,如纵向钢筋直径大于 25㎜时,短钢筋直径规格与纵向钢筋相同规格。 箍筋的接头应交错设置,并与两根架立筋绑扎,悬臂飘梁则箍筋接头在下,其余做法与柱相同。 梁主筋外角处与箍筋应满扎,其余可梅花点绑扎。 板的钢筋网绑扎与基础相同,但应注意板上部的负钢筋(面加筋)要防止被踩下;特别是雨蓬、挑檐、阳台、窗台等悬臂板,要严格控制负筋位置,在板根部与端部必须加设板凳铁,确保负筋的有效高度。 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在中层,主梁的钢筋在下,当有圈梁或垫梁时,主粱钢筋在 上。 楼板钢筋的弯起点,如加工厂(场)在加工没有起弯时,设计图纸又无特殊注明的,可按以下规定弯起钢筋,板的边跨支座按跨度 1/10L为弯起点。 板的中跨及连续多跨可按支座中线 1/ 6L为弯起点。 ( L一板的中一中跨度)。 框架梁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间距要有留有 30㎜,以利灌筑混凝土之需要。 钢筋的绑扎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 : 1)搭接长度的未端距钢筋弯折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 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 2)受拉区域内,Ⅰ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未端应做弯钩。 3)钢筋搭接处,应 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4)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结构设计要求。 5)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结构设计要求。 板筋绑扎前须先按设计图要求间距弹线,按线绑扎,控制质量。 为了保证钢筋位置的正确,根据设计要求,板筋采用钢筋马凳纵横@600予以支撑。 为了保证钢筋位置的正确和梁主筋的有效受力范围,基础主次梁采 取用Ф 20钢筋支撑顶排钢筋的方法,沿跨设置 3条。 梁钢筋支撑图 二、 模板工程 一 ) 、柱模 支模程序 放线→设置定位基准→抹水泥砂浆支承面→支模→搭支撑→调直纠 偏→安装柱模箍→全面检查校→柱模群体固定→清除柱模内杂物→封闭清扫口 支模方法 矩形柱模采用组合钢模拼散拆,柱长方向模板采用 3*50的对拉扁铁拉结。 沿柱高每 600拉一道。 二 ) 、梁、板模 支模程序 梁支模程序 放线→搭设支模架→支梁底模→梁模起拱→绑扎钢筋、安垫块→支梁侧模→固定梁模夹→支梁、柱节点模板→检查校正→安梁口卡→相邻梁模固定 板支模程。颜锋铝业厂区办公大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360 DN400 HDPE 排水管道 敷设给水管道 m DN200 增强型 PE管道 安装路灯 盏 10 250w/盏, 10m 灯杆 9 2 道路技术标准 道路等级 支路 设计车速 Km/h 20 路面轴载 BZZ100 设计车道数 车道 2 双向,牧民一条街机动车禁行 或单行 横断面形式 块板 1 路面类型 沥青 抗震设防标准 度 6 设计使用年限 年 10 二 经济指标 1 项目总投资
为它成本低,操作控制方便,机械活动范围广。 2.必须考虑到原动机的机械特性和工作制度与工作机相匹配。 3.必须考虑到工作机对原动机提出的启动、过载、运转平稳性、调速和控制等方面的要求。 4.必须考虑到工作环境的因素。 如防爆、防尘、防腐等等。 5.必须考虑工作可靠,操作简易,维修方便。 6.为了提高机械系统的经济效益,必须考虑经济成本 ,包括初始成本和运转维护成本。 此外,所选原动机的
动元件成本高,并且中、小型厂家没有气源的条件和一些药品的包装需要在无菌、无尘的条件下生产,压缩空气的排放影响产品质量。 常用的机械式横封机构是多杆机构或成组的齿轮摆杆机构,存在结构复杂、制造安装调试较困难以及工作可靠性偏低等问题。 本设计采用凸轮摆杆式间歇横封装置,该装置是在广泛吸收各种间歇横封机构优点的基础上 ,进行结构简化后得到的一种创新机构。 供纸 机构 供送装置是 颗粒灌装机 的重要组件
准压力表 0. 4MPa 西安 5块 良好 已有 23 电热板 上海试验仪器厂 1台 良好 已有 24 恒温自动控制器 WKQB 德阳华西电子仪器厂 1台 良好 已有 劳动力计划 劳动力组织调配由项目经理部根据施工现场、施工进度和工程量确定劳 动力的配置。 劳动力配置及劳动力曲线(见表 4表 45) 表 44 劳 动 力 计 划 表 单位:人 工种、级别 按工程施工阶段投入劳动力 准备阶段
力钢筋均弯曲,只有纵向构造钢筋沿全梁通过,此处的 oh 近似按跨中截面的有效梁高取值,取 oh = mm。 310 2 tdf b oh = kN 310 ,cukf b oh = o dV = kN 计算结果表明,截面尺寸满足要求,但需要配置抗剪钢筋。 斜截面抗剪承载力按下式计算: o dV csV + pbV dV 为斜截面受压端正截面处的设计剪力,比值应按 x= 2h +
.. ...... ........ ........ ...... .. ...... .. ...... ........ ........ ...... .. .. 2211 55 【颐德家园一期 A 座工程投标文件技术标部分】 施工组织设计 第 1 页 第 1 章 编制说明、编制依据及编制范围 本投标施工组织设计严格按照工程招标范围和对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进行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