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石首市海慧德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台,电教室 50台,行政管理 4 台;大 3匹功率 空调 30 台,每间教室 1 台;桌椅 600套; 舞龙,舞狮,鼓,服装等基本的道具 1 套;屋顶防漏 500平方米; 安全防护拦,卫生间污水处理 ,楼梯改造, 窗帘,校门建设等相关建设。 3. 1. 2 推荐方案及其理由 通过上述内容建设,可全面提高海慧德教育基础能力,达到省内及周边地区教育培训行业的先进水平。 3. 2培训 方案 全年计划招收英语班 800人 ,配备教职员 8 人 ;作文班 300人 ,配备教职员 3 人 ;寄托生实习班 200人 ,配备教职员 3 人 ;舞蹈班 200人 , 配备教职员 2 人 ;电脑班 200人 ,配备教职员 2 人 ;民间艺术班 500人 ,配备教职员 3 人 ;学前教育 400人 (含幼儿托管 ),配备教职员 4 人。 全年满额招生计划为 2600人,确保招生 2020人,占 %。 同时 完成政府部门委托培训及各项演艺宣传推介活动若干。 13 第 4 章 项目场址选择 4. 1项目场址所在位置现状 4. 1. 1 项目地点与地理位置 项目的地理位置位于市中心的经济局大院内,石首市文峰路 178号。 4. 1. 2 项目场址土地权所属类别及占地面积 土地权属为国有土地,占地面积 3000平方。 4. 2城 镇规划及社会环境条件 项目建设符合石首市城市建设规划,周边社会环境符合办学要求。 4. 3交通运输条件 交通便利,学生、教师乘车方便,离公交车站距离不到 500米 ,学校自身也正筹备购置校车。 4. 4公 用设施社会依托条件(水、电、气) 水、电、气设施齐备,校园前身是宾馆场所,水、电、气设施齐全,稍加维护就可利用。 4. 5防洪、防潮、排涝设施条件 ,不另进行新的投资。 己有防洪、防潮、排涝设施符合办学要求。 14 5. 6征地、拆迁、移民安置条件 项目实施不涉及征地、拆迁和移民安 置,只对原有房屋实行装饰装修与维护。 5. 7施工条件 施工条件具备,达到三通一平,通水、通电、通路,施工场地平整。 第 5 章 项目节能措施 5. 1节 能措施 项目主要直接能耗是照明,目前国内照明光源一般采用高压钠灯、高压汞灯和金属卤化物等以及 LED灯。 考虑到本项目照明质量要求和建设投资等因素,以及需要 频繁开关和需要调光 ,选用高光效的无极节能灯,并结合相应节能措施。 从照明能耗的分析,以下四个方面是照明的主要节能途径:下限功率、克服电网电压升高、按需照明、降低线损。 节电时注意照度的下降不能影响教学。 使用调压节电设备要根据灯的工作电压、光源类型等来设定节电电压,克服电网电压升高造成的能耗,同时避免因电压波动造成线损提高。 可调功率镇流器是通过改变阻抗参数而改变工作电流,从而改变光源的消耗功率,功率调整幅度较大,节能效果显著,而且对灯具运行影响小, 15 是目前比较应用在照明用灯上效果较好的节电方式。 根据教学设施利用情况调压节电、可调功率镇流器等节电设备节电。 目前的主要技术手段采用智能光源降压 稳压 调压技术的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路灯灯泡的使用寿命可延长一倍以上,节能效率可以达到 50%左右。 照明电路线损可达 3%以上。 用功率因数矫正模块实现提高照明线路的功率因数,实现功率因数到 ,可实现节能率为 %。 运营过程中加强灯具维护,对灯具老化残旧、灯罩破损、配光效果差、光源衰减严重、远达不到正常照明水平,可根据实际情况按设计标准进行光源、灯具的更换,在达到节电效果的同时满足道路的各项照明功能指标。 5. 2能 耗指标分析 照明用电:教学楼用光源功率为 40W,照明时间按照春、秋两季每日照明时间 4 个小时,夏季每日照明时间 3 个小时,冬季每日照明时间 6个小时进行计算,共 60套,全年运行时间为 1530小时,则全年总 耗电量约为 KW h/a,折标煤。 空调用电:功率为 2 匹空调 20台,日使用时间 8 小时,全年使用时间 2880小时,总耗电量 KW h/a,折标煤。 电脑教 学 设备用电:估计用电量为总用电量的 5%, 19万 KW h/a,折标煤。 本项目总电耗万 h/a,折标煤。 16 第 6 章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目标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依据,以城市生态理论和环境综合整治思想为指导,坚持经 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原则,在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布局城镇功能区,适度开发和利用现有资源,促进城镇经济发展。 保障城镇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环境功能分区 城区划定为环境空气质量二类功能区,根据国家《空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 1996),执行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 根据 国务院近期批复水利部会同发展改革委、环保部拟定的《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 (20202030 年 )》, 属于 1 级分区的开发利用区,二级分区的观景娱乐用水 区。 城区声学环境功能分为 l2 类。 依次为居住、文教、机关区;商业混合区;各类分区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96— 93)中相应标准。 17 设计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 1996)一级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 2020)Ⅰ类水质标准。 《大气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 1996)一级标准。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798—— 1996)一级标准。 大气环境影响评 价 本项目主要分析施工期对大气影响。 施工期间对大气影响主要是粉尘污染,故仅以 TSP作为评价因子。 粉尘污染主要产生于灰土拌合和施工、材料运输。 灰土拌合产生的粉尘污染集中在混凝土搅拌站周围,尤其是搅拌站下风向影响区。 布置搅拌站应尽量远离居民区(> 200mm),且在下风向,搅拌站设备设置二级除尘装置,把粉尘排放控制在最低限度。 施工材料及运输的粉尘污染有材料、土石等的撒落,风吹起尘,及车辆行驶扬尘等。 布置料场尽可能远离居民区,加以遮盖,避免扬撒,材料运输途中加以封闭或遮盖避免抛撒。 施工道路及现场配置洒水设备, 定时洒水减少扬尘量,及时清扫路面防止二次扬尘。 只要注意加强施工及运营期的环境保护措施,本项目建设在大气环境方面是可行的。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建设期的噪声主要是施工机械声。 施工机械作业时,点声源噪声扩散后所造成,按点声源扩散公式计算,距作业点 47 米处的机械噪声最大值 18 为 75db,因而此处以外的施工噪声,昼间等效声级已小于规定昼间土 石方施工噪声限值 75db,同时一般夜间 22:00— 6:00 均停止工程施工,所以道路施工噪声影响范围最大为 50米左右。 我国城市建筑施工期间,施工场地产生的噪声标准值如下表: 施工阶段作业噪声表 单位:等效声级 db(A) 施工阶段 主要噪声源 昼间噪声 夜间噪声 土石方 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 75 55 打桩 各种打桩机 85 禁止施工 结构 混凝土搅拌机、电锯等 70 55 装修 吊车、升降机等 65 55 我国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CB3096— 82)中第一类混合区及交通干线道路两侧标准见下表: 城市区域环境域噪声标准 单位:等级声级 db(A) 适用范围 昼间 夜间 第一类混合区(居民、商业、文教混合) 55 45 交通干线道路两侧 70 55 当环境区域评价点受到噪声影响,环境噪声超过限值时,可采用调整同时作业的施工机械数量或使用噪声低的机械等防治措施。 本工程可能把混凝土搅拌机布置在适当位置,同时对运输车辆及施工机械加强维修,保证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以降低施工噪声,减少对周围的影响。 19 建 设项目工程环境影响分析 对生物环境的影响 本项目建设位于经济局院内,项目建设不会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本项目属于对原有房屋的利用,不存土地利用上的不合理,通过建设风 雨操场、音乐广场来对原有空地进行了充分利用。 减少工程环境不利影响的对策 水土保持 施工中应重视原有道路的地形,无法避免的废弃物均应统一规划;应避免在雨季开挖修筑地基;做好临时排水工作,应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及防治水土流失。 水资源保护 施工人员居住点的生活污水,不得随地倾倒 ;生活垃圾,特别是粪便要集中处理,以防污染水源;含有害物质的建筑材料堆放点要远离水源地,并有防雨材料遮盖;施工结束后工程废料要及时清运。 施工临时占地 施工临时占地应尽可能的占用 废弃地,划出施工范围以避免机械碾压 20 其他道路。 第 7 章 项目 组织管理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组织机构 建设期间 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及工程质量,应成立相应的建设项目管理机构及质量管理机构。 首先,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为项目第一负责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职责是:制定工作方案、实施方案、监督方案、资金筹措方案等。 同时,委托有资质的监理公司进行工程监理,负责工程项目、设备采购的招标,搞好参建单位之间的协调等工作,负责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和成本控制工作。 运营期间 根 据相关要求教学 楼 、实训楼、综合楼 实行校长负责制,组织由办公室、教务处等管理机构进行管理。 人力资源配置 21 根据学校办学规模和质量要求, 定编学校管理和 教学人员数共 25人。 影响劳动安全的因素分析 法律法规 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必须对劳动安全进行方案设计。 国家出台的法律法规主要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发布的《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 ; 中华人民共和国 2020年 5 月 1 日颁布实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 原国家经贸委组织制定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指导意见》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94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危害因素 工程施工作业集中,便于管理,但也应于事先分析劳动生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危害因素,对其产生的原因及产生的后果做出必要的评价,此外,在施工组织安排、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安全措施上做出科学的合理地安排。 该项目位于城市中心,主要生产安全危害表现为: 教师 18 厨师 1 宿舍管理员 1 清洁工 1 保安 1 行管人员 3 22 运输车辆经过城市 ,路线两侧人口稠密,给施工带来一定的难度。 施工中的机械噪音、灰土、粉尘所产生的有害物质都将对生产人员以及周边居民造成身心健康上的损害。 防护及监控措施 基于对生产过程中产生危害的原因及危害程度的分析可看出,本项目施工中乃至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安全因素多来源于机械噪音、灰土、粉尘所产生的有害物质。 因此,在施工中乃至运营过程中应采取科学的安全防范措施以及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教育和管理是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主要手段。 但本项目位于城市,不存在不良地质引发的地质危害。 但仍必须注意以科学的设计方案和合理的施工方案 对施工安全进行防护及监控。 在施工中,砼拌合场、堆料厂,应远离人口稠密地区和环保区域,以减轻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对周围居民的身心健康的损害。 应对施工机械经常检查和维修以减少噪声。 在人口稠密区,在夜间施工的情况下尽量缩短施工期,减少对居民安宁的影响。 要求施工和运材车辆在装载、行车速度、行车路线等都要有环境保护的意识,对施工和运输道路要经常修复,增加安全,减少事故。 严禁围观人员穿越施工现场或停留施工现场,经常性地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必要的检修,对带病作业的施工机械(或施工人员)给予坚决杜绝;对关键性的工种及关键性的 人物必须定期进行安全生产大检查,及时发现事故苗头,并采取措 23 7. 4消防设施 室外消火栓水源:从市政给水环状管网上引入两条 DN150给水管,并在建筑周围成环状布置,在环状管网上设 2 套室外消火栓,型号:SS100/; 室内消防系统用水量 10L/s,室外消火栓用水量 20L/s,火灾延续时间 2 小时; 灭火器配置场所的火灾类别及危险等级:该工程为 A 类火灾中危险级; 室内消火栓选型:选用 SG24065J 丙型带灭火器箱纵使式落地消防柜。 室内消火栓加压泵出水管上设有试验和检查用压力表和 65mm试验泄水阀; 在室内消火栓环网上设水泵接合器 1 套,型号:。 第 8 章 工程招标及 实施进度 招标管理 根据国家发 改 委《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加招标内容和核准招标事项暂行规定》及 《湖北省招标投标管理办法》 的要求,本项目建设应达到 “ 最优技术、最佳质量、最低造价、最短周期 ” 的目标,拟在 “ 公开、公平、公正 ” 的原则下,对项目的设计、施工 、监理、 设备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