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师大附中10-1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匈奴以为神。 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别其官属常惠等 各置他所。 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 而 . 食之。 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积五六年,单于弟於 靬 王弋射海上。 武能网纺缴,檠弓弩,於 靬 王爱之, 给 . 其衣食。 三岁余,王病,赐武马畜、服匿、穹庐。 王死后,人众徙去。 其 . 冬, 丁令 盗武牛羊,武复穷厄。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 辞 . 辞 :辞谢 B. 惠等哭, 舆 . 归营 舆 :抬 C. 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 当 . 死 当 :判处 D. 於靬王爱之, 给 . 其衣食 给 :供给 11. A(辞:审讯 ) ,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 A. 掘野鼠去草实 而 . 食之 机发吐丸, 而 . 蟾蜍衔之 B. 君 因 . 我降,与君为兄弟 不如 因 . 而厚遇之 C. 且 . 单于信汝 命如南山石,四体康 且 . 直 D. 其 . 冬, 丁令 盗武牛羊 无失 其 . 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12 A 连词,表承接关系 /( B 介词,通过 /由此,趁此 ; C 连词,表递进,况且 /连词,表并列; D 均为代词,那年 /它们,代鸡豚狗彘之畜 ) 13.下列 各句对文意的理解, 不正确 . . . 的一项是 ( ) A.当 卫律 审讯苏武时,苏武通过自杀的行动捍卫了国家使命和民族尊严,塑造了一个刚烈难犯、义不受辱、视死如归的爱国志士形象。 B.为 了使苏武投降, 卫律 首先是借斩 虞常 、降张胜来威吓他,接着又用荣华富贵 来 诱惑 他 ,尽管 卫律 使 出 了浑身解数,但最终都失败了。 C.苏武大骂卫律的 根本 原因是称其为兄弟。 兄弟的称呼刺痛了苏武,伤害了苏武,像 卫律 这样背叛国家的人是不配 和苏武称 兄弟的。 D. 当苏武单身被流放到北海时,匈奴断绝了粮食供应,他身心备受摧残,但他却顽强地活了下来 , 这表现了苏武坚忍不拔、历久不磨的意志。 河南教考资源信息网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6 13 C(根本原因是劝其投降,称其为兄弟只是诱因) 14.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共 8 分) ( 1) 屈节辱命 ,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 3 分) ( 2) 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 ( 3 分) ( 3)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 ( 2 分) 14( 1) 于节操有亏,又辜负了使命,即使活着,又有什么面目回 归 汉朝。 (得分点: 1 句 1分。 ) ( 2) 背叛国君 ,离弃双 亲, 在异族那里投降做奴隶,要见你干什么。 (得分点: 1 句 1 分 ) ( 3) 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可胁迫投降,报告了单于。 (得分点: 1 句 1 分) 三、作文( 60 分) 15. 毕淑敏 在 《提 醒幸福》 一文中这样说: “ 幸福有时会同我们开一个玩笑,乔装打扮而来。 机遇、友情、成功、团圆 „„ 它们都酷似幸福,但它们并不等同于幸福。 ” 你是否同意她的看法 ?幸福是什么。 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经历,也就拥有着不同的幸福。 请以“幸福”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或 议 论文,不少于 800 字,不得抄袭。 选考部分 (以下选考部分均为必 选 部分,共 40 分) 四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 16— 17 题。 ( 9 分) 澄迈驿通潮阁二首 苏轼 其一 倦客愁闻归路遥,眼明飞阁俯长桥。 贪看白鹭横秋浦,不觉青林没晚潮。 其二 余生欲老海南村,帝遣巫阳招我 魂。 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 【注】这二首诗作于公元 1100 年,诗人离开海南儋州之前。 当时苏轼遇赦准备北还。 16.这两首诗都是抒写羁旅思乡的情怀,意趣隽永,画面清朗,笔力雄放,体现了苏轼的清雄诗风。 请你就第一首诗中“白鹭横秋浦,青林没晚潮”的动词进行赏析。 ( 4 分) 河南教考资源信息网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7 答: 17.第二首诗写于苏轼遇赦准备北还之时,你认为他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 5 分) 答: 16.首先,用“横”字带出一股雄健之势,更妙的是,白鹭“横”于秋浦之上,化 动为静。 这种静态与诗人的主观感受一致,暗示出秋浦水天一色,空寥清旷;然后用“没”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